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秦工程兵 (远征士兵)


  然而能换得起丝绸的贵族毕竟是少数。
  中原商队带来的数万匹丝绸却不是月氏贵族能消化得了的。
  百姓交换更多的却是布匹。
  虽然它在沙州也能卖个好价钱,一匹布可以换得一只羊,但跟丝绸相比却差了许多。
  沈兵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状况:
  沙州通往西域的道路被匈奴切断,于是沙州的月氏商队即便想做丝绸生意也不敢购买……
  做买卖这东西,就必须低价买高价卖出才有钱赚。
  如果丝绸无法运至西域而只能在月氏售卖,那其实没钱赚。
  商人都不傻,都等着看形势。
  由此沈兵也可以看出,其实月氏百姓对秦军能突破匈奴的包围不是很有信心。
  若月氏估计秦军能击败匈奴打通前往西域的商路的话,那么就会乘着这丝绸价格还不算高时大量买入。
  一旦秦军打了胜仗确定商路通畅了,那时丝绸的价格必定会蹭蹭往上涨。
  沈兵从丘就却那知道自己猜的没错。
  这次却是丘就却来找沈兵的,他劝着沈兵:
  “本王已听说匈奴占领姑师及楼兰之事。”
  “据闻匈奴在楼兰驻兵一万,在姑师驻兵三万。”
  “且以楼兰、姑师两城百姓为奴隶日夜不停的修筑城防……”
  “以本王之见,大将军应完善月氏的城防为上,西进来日方长,日后再做打算也不迟!”
  沈兵知道丘就却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盘。
  现在秦军与月氏其实是在一条船上。
  原因是月氏经与秦军一战后元气大伤……
  这元气大伤不是说月氏死伤了多少兵士。
  事实上月氏损失的部队并不多,原有七万到现在还有五万,还有一部份逃往西部。
  问题在于秦军一来且将教官渗透进的月氏队伍中已撼动了月氏的奴隶制度……许多月氏军民都表现出愿意加入秦军的想法。
  这很正常,能做自由人能以军功晋爵谁不愿意?
  若不是沈兵为了照顾月氏贵族的利益严令不得随意入秦籍,只怕月氏大军早就再“投降”一回了。
  然而月氏军民虽是没有这么做,但思想却已大多倒向了秦军。
  所以,即便沈兵放手将指挥权交还给丘就却,他依旧很难控制。
  丘就却明白这一点。
  于是,秦军若是因为急于进攻败于匈奴,那么匈奴接下来就会反攻入沙州了。
  丘就却还希望自己继续当这个月氏王,同时也是为沙州的利益考虑,所以当然应该先构筑好沙州的防御再考虑其它。
  沈兵回答道:
  “请大王宽心。”
  “我等便是要进攻匈奴,也会留一万兵士在沙州驻守。”
  “只要能守住阳关、玉门关两处,沙州并无陷落之忧!”
  沈兵这么一说丘就却就放心了。
  贸易那虽不是很顺利,但对秦国商队却没有太大的影响。
  因为暂时还没卖掉的丝绸可以存储在沙州,只需留几个人一边看护一边卖就可以了。
  商队则带着大批皮毛、种子、牲畜等返回秦国,然后到西套换了丝绸布匹后再将其运来……
  如此这般往返,用不了几次那财富就成级数上升。
  而这一批富起来的人很快又会吸引各地的百姓和商人云集至西套跟进……沈兵已经打开了一条商路做好铺垫了,剩下的就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沈兵处理各方事宜时,一名信使进帐送来了扶苏给沈兵的一封信。
  信中先是大概说了下河套及西套的发展状况,然后笔锋一转就提到了咸阳:
  “不知大将军可有听闻父皇又请了候生。”
  “先有卢生后有候生……据闻都是赵高引荐,说是这二人能为父皇寻得长生不老药。”
  “扶苏希望他们确能寻获此药!”
  然后就没了下文。
  不过沈兵却知道扶苏这话中的意思。
  扶苏其实是在怀疑“长生不老药”的真实性。
  其实不只是扶苏怀疑,只要脑袋还清醒的人都知道这不大可能。
  但嬴政是何许人也,他认定的事谁敢反驳?
  就连扶苏这个公子也不例外。
  其实尤其是扶苏不能议论,因为他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扣上“居心不良”的帽子:
  扶苏身为公子是不是不希望皇上获得“长生不老药”?
  因为一旦皇上获得“长生不老药”就意味着扶苏没有机会成为皇帝。
  于是扶苏就可能有意从中作梗甚至对皇上不利……
  所以扶苏在信里只能隐晦的告诉沈兵这事。
  想到这,沈兵随手就取出火折子将信烧了。
  对于这事沈兵无法发表什么评论,因为此时沈兵的身份也极为特殊……他是扶苏的半个老师,与扶苏有利益关系。
  如果沈兵劝说嬴政,比如没有“长生不老药”之类的,那是不是就有与扶苏串通的嫌疑?
  到时不仅会害了自己,还有可能会连累扶苏。
  不过沈兵也不怎么担心。
  因为他知道这卢生、候生,之后还有个徐福都掀不起什么大浪。
  卢生、候生不过骗了些钱财,因为没找到“长生不老药”于是躲了起来引发了“坑儒”事件。
  徐福那边代价比较大一些,还骗走了三千童男童女。
  沈兵不认为自己能改变什么,于是也只有随它去了。
  如果说有什么需要担心的话,那就是这些所谓的方士都是赵高引荐。
  难道赵高和李斯有什么启图?


第四百一十三章 试炮
  沈兵想来想去,也猜不透赵高和李斯有什么阴谋,于是只能作罢。
  沈兵心下暗想:
  “大不了就像历史说的一般,等嬴政死后赵高和李斯假传圣旨要赐死扶苏呗!”
  “如果是在以前,还需要担心。”
  “但是现在……当沙州已被秦军控制在手里的时候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沙州这地方对外有阳关、玉门关两处防守,对内则是狭长的河西走廊。”
  “且距离秦国还数千里之遥。”
  “只要一自立……至少沙州能守得住吧!”
  当然这只是保守的想法,其实以沈兵现在手里的十余万军力再加上正在培养的骑军以及占有优势的装备,与其余秦军都有一拼之力了。
  又过了几天,欠就使人来报说是铁芯铜炮已制出了一门。
  这比之前铭说的要提前几天,不过这并不奇怪……欠对新铁的铸造早就熟能生巧,而浇铸法需要的只是把新铁冶炼出来然后浇进模具就可以了。
  沈兵没有急着去验收,而是让王贲去取几个药包来。
  所谓的“药包”就是火炮发射用的火药包。
  与其它火药不同的是,这药包里的火药就不再是胡乱配比了,而且硝石的比例还与现代黑火药一样,占四分之三。
  沈兵可不希望好不容易制出的火炮到时运到匈奴城下却因为威力不足而无法发挥作用。
  带着王贲、李岩两人乘坐马车赶到冶铁作坊的时候,就见欠正在打磨火门。
  如果说这浇铸炮有什么难度的话,那就是火门了。
  因为这火门是要求在厚厚的炮壁上留下一个小孔。
  这个孔不能太大,大了就会漏气严重使火炮的威力成级数降低。
  这样一个小孔无法用泥胚完成……泥胚只适合用于大面积成形,若是留这么一个细长条的泥在那,只怕两下半就被倒入的铁水给冲垮了。
  另一方面,此时又没有钻孔工具,想要制好后再在炮壁上钻出一个小孔做火门,只怕没几个月时间是完成不了的。
  为此欠就想了一个办法:
  他先打制一个铁皮,然后将铁皮卷成一个空心小管,在里头填充上石墨粉两端封闭。
  等铁水浇铸下去后,就飞快的用这根铁棒插入泥模内……铁管有一定的厚度,在铁水内没有那么容易熔化,于是就能保持住大致的位置并与铁炮融合在一起。
  而铁管内的石墨粉其熔点高达3600度,远高于铁水的1500度,于是其始终不会融化并将铁皮撑开。
  待模具冷却后,只要将铁管两端铲断倒出石墨粉,一个细长的小孔就成形了。
  听欠的介绍,沈兵不由对古人的智慧感到叹服,他们总是能用最简单的办法完成看似十分复杂的事。
  不过欠看着那木架上铁芯铜炮也有些不明白,问了一个与王贲同样的问题:
  “大将军,我等制这铜铁管又有何用?”
  “此物重七百余斤,只怕很难用于战场……”
  秦时的七百余斤其实只有现代的三百多斤。
  沈兵之所以不把它做得更大,并不是因为没有铜铁,而是因为想着将来是要拉着它在沙漠行军……三百多斤是骆驼长途运输的载重上限,实在不行用马车装也没多大问题。
  沈兵也没多做解释,只是从王贲手里取过一个圆柱形药包塞了进去。
  当然,这其中要用一根木棍将药包捅到药室塞紧。
  接着再放一颗实心铁球进去,同样用木棍将其顶到底部以防在中部卡住。
  接着就取一根长针自火门探入刺破药包,抽出长针后再插入早就制好的导火索……这导火索其实可以直接用火药代替,也就是用长针刺破药包后就从火门处倒入火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