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秦工程兵 (远征士兵)


  沈兵叹了口气,回道:
  “簪袅有所不知,匈奴自小以游牧为生,骑射功夫极为强悍。”
  “我之所以能在北地大败匈奴,一是托皇上鸿福,二则占有城池之利。”
  “我军不擅骑战,若是北上进入草原与匈奴作战,只怕力有未逮!”
  嬴政心下暗自点头。
  沈兵这样嬴政很容易相信。
  因为若是换一个人在北地接连取得大胜之后,都会威风凛凛的将自己狠夸一番,甚至还会有轻敌之心不把匈奴放在眼里。
  然而沈兵却是极为慎重,且分析的有理有据,容不得嬴政不信。
  另一边,嬴政也明白为何沈兵“不知道”如何封禅了。
  在匈奴未定且西域还有三十六国时,处处都有危险到处都是敌人,又怎会是封禅之时?
  若是寻常人面对这情况,只怕就要开始沮丧了。
  但嬴政却是越想越兴奋,暗道:
  是了是了,上古便有七十二王在泰山封禅,最后一位是八百年前的周成王。
  有如此多的明君贤帝,又有谁能长生不老了?
  想要长生不老又岂是那般容易的?
  这七十二之所以封禅也无法长生,只怕便是不知中原之外还有西域吧!
  天可怜见,派出使者让我嬴政知道还有西域三十六国。
  随即嬴政又皱起了眉头。
  这中原六国都耗费这许多年才统一,要是西域三十六国……
  于是嬴政又问了声:
  “这西域三十六国,比起中原来又是如何?”
  沈兵又哪里知道嬴政的心思,于是照实回答道:
  “除月氏颇有些实力外,合其三十五国之力只怕都不及中原一国。”
  “且各国纷争不断无法统合,这才让匈奴有可乘之机。”
  嬴政“哦”了一声,这才放心下来,笑道:
  “原来如此。”
  “大将军真是见多识广,有朝一日,我也应去西域一行。”
  沈兵还道嬴政说的是去经商,不由抱拳道:
  “到时沈兵再与簪袅详谈。”
  嬴政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虽然他没能实现封禅的愿望,但他却找到了目标……长生不老这事,最怕的就是虚无飘渺不知道怎么做。
  现在已经知道问题在哪,而且还是之前七十二王都未完成的,嬴政自然信心十足。
  于是当晚嬴政就宣布封禅取消。
  这让沈兵都感到意外……从两千多里之外赶来,居然就这样取消了。
  更让沈兵意外的还是,他还没见过嬴政呢,以为这回可以一睹真容,没想到还是没见着。
  嬴政没见着,倒是见到了昌平君。
  昌平君原也是来参加封禅大典的,他在项燕的陪同下亲自来到沈兵所住的客房,一见门就拱手道:
  “多亏大将军力保,本君才留得性命。”
  “日后若有什么用得着之处,大将军尽管开口!”
  说着就给沈兵送上两个小木盒。
  沈兵打开一看,居然是两个鸡蛋大小的夜明珠……
  昌平君说道:
  “这是百越樵夫于山中取得,两珠一般大小夜能发光。”
  “本君知大将军必会来此,是以特从百越带来,望大将军一定收下!”
  沈兵不是个贪财的人,但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那夜明珠就不由自主的起了贪念……这只怕就是人常说的见财起意吧。
  但沈兵还是忍住了,因为他知道这些东西对自己没意义:北地想要钱那还不到处都是?接下来再与西域通商,那就真如云畋所说的那样,北地就要富可敌国钱多到花不完了。
  那收下这两玩意岂不是多此一举?
  就像宋朝有一个皇帝、皇后,明明拥有整个国家却喜欢收受钱财,那财物堆在库房里像座山,最后到死时甚至有些银两都像腐泥一般一捏就碎……
  沈兵当然不会这么笨,他知道在这乱世最没用的就是钱财,最有用的是人心。
  如果能用最没用的钱财收买到人心……那还等什么呢?
  于是沈兵只是略一迟疑,称赞了一声:
  “果然是举世无双的宝物。”
  然后就把夜明珠推还给了昌平君,说道:
  “君上勿需如此客气,之前沈兵所为不过各取所需罢了,算不上对君上有恩!”
  原本全程板着脸的项燕见此不由“咦”了一声,接着就多打量了沈兵几眼。
  这沈兵若是不贪财倒是不奇怪,但沈兵明明对昌平君有救命之恩却没当一回事,这胸襟和气度就非常人所有了。
  沈兵对项燕拱手道:
  “这位想必便是项将军吧!”
  “沈兵久闻项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
  项燕赶忙回礼:
  “不敢,项燕见过大将军!”


第三百六十四章 基塘农业
  项燕与沈兵一直未曾谋面。
  但项燕的一世英名都是毁在沈兵手里……从大梁水淹楚军起,沈兵就在与楚军的对阵中一次又一次打得项燕狼狈不堪。
  虽说其间沈兵都不是将军,但项燕却知道打败他的便是沈兵。
  因此项燕来见沈兵时脸上才有不悦之色。
  但沈兵的表现却让项燕大感意外,同时沈兵又主动对他表示敬意,他哪里还有放不下的仇?
  其实项燕这并非对沈兵有仇。
  项燕已是一名老将,当然知道各为其主的道理,且沈兵也给他们君臣留了一条后路,也算是仁至义尽甚至是有恩了,他项燕又怎能恩将仇报?
  项燕只是有点不服气……尤其看到沈兵还这么年轻,自己一把年纪了居然会败在这后生手里,怎么想都不是滋味。
  三人又寒喧了一阵,沈兵就问:
  “昌平君这些日子可还好?”
  昌平君带着些无奈的笑容回答:
  “本君甚好,有劳大将军挂心。”
  沈兵知道昌平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
  昌平君可是在秦国长大的,此时最富庶、最繁荣的就是黄河沿岸。
  如今却不得已迁到百越那蛮荒之地,自然会有诸多不惯。
  但这还是其次,百越的经济很难发展才是真正让昌平君头疼的,尤其是知道沈兵在北地风声水起,而百越却依旧是蚊虫猛兽……昌平君又如何能“过得好”。
  沈兵也不多说什么,他只取过一张纸来,在纸上画起了格子,一边画一边问:
  “百越子民可会养蚕?”
  昌平君想也不想就回答:
  “当然,多有百姓以养蚕织绵为生。”
  南方气温高、水气足,适合桑树生产,所以养蚕多在南方。
  沈兵又问:
  “百越可会养鱼、种稻?”
  水稻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不过一般在南方种植。
  昌平君又回答:
  “当然,户户种稻,养鱼却不多。”
  沈兵将画好的图推到昌平君面前,说道:
  “昌平君不若让百越试试此法种植。”
  昌平君看了一会儿图,然后就疑惑的问:
  “大将军这是……”
  沈兵承认这画得有点糟,但意思到就行,重点不是画得好不好。
  不过那幼稚难看的线条还是让沈兵有点脸红,他略带尴尬的对着图解释道:
  “这是池塘,周边是塘基。”
  “在低洼处挖筑池塘养鱼,塘内养鱼。”
  “塘基可筑得宽些,中间种稻,两侧种桑树。”
  “如此一来,塘内挖出的塘泥可作为稻田的肥料。”
  “桑叶可养蚕,农作物以及蚕粪、蚕蛹可养鱼。”
  ……
  昌平君和项燕听着是面面相觑相互都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惊。
  这其中尤其是项燕,他可是自小在百越长大,数十年来都是各种各的,哪里会想到只需要将这种植和养鱼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种循环。
  过了好一会儿,昌平君才兴奋的说道:
  “大将军此法甚好,如此一来,却不知要为百越省下多少劳力。”
  “大将军真乃当世奇才,不仅深谙兵法还精通农耕,本君佩服。”
  沈兵只是笑了笑没回话。
  这在古代或许是个创举,但现代却是小事一桩,这被称为“基塘农业”的东西,不仅能省时省力增产,更重要的还能防水患……其一格一格的池塘就像是一层层堤坝,这对此时的百越显然是十分适用的。
  项燕却问了声:
  “大将军。”
  “我等若是户户养蚕,这蚕丝……”
  沈兵想也不想就回答道:
  “尽可送往北地。”
  “有多少蚕茧、蚕丝我都照单全收,且价格公道!”
  当然,这其中肯定要将蚕茧加工成蚕丝。
  从百越运往北地虽可以走一段水路,但却几乎横跨了整个中原由南至北。
  这运输成本之高,是肯定不会在蚕茧状态下运输的。
  沈兵话还没说完,昌平君脸上就乐开了花。
  因为若能像沈兵说的这样又养蚕、又种稻、又养鱼,而且蚕丝还有稳定的收购方……那百越收入岂不是瞬间就翻了几番?
  沈兵这何只是救命恩人,同时还是衣食父母啊!
  于是昌平君自然又对沈兵千恩万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