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秦工程兵 (远征士兵)


  而齐王建却是废人一个,嬴政留他作甚?
  至于那五百里封地,就更是镜花水月。


第三百四十六章 匈奴中兴
  其实齐王建的封地还是有的,但嬴政却给了他一片荒山,然后不留任何下人。
  确切的说不是荒山,而是有松树和柏树的山。
  其结果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没有一点生活能力的齐王建根本无法生活,最后活活饿死。
  于是就留下“王建失国,松柏苍苍”的诗句。
  其实齐国并非完全没有机会,嬴政最怕的是齐王建南下进军到淮河与昌平君形成呼应之势。
  昌平君之所以愿臣伏那是因为孤掌难鸣没有机会。
  若现在有齐国数十万大军与其背靠背,那带着项家乃至百越举事起来又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到时统一中原只怕又是遥遥无期了。
  但齐王建却错过了这个机会听信奸臣的建议,最终让齐国虽休身养息多年拥有数十万大军却举国投降。
  也难怪齐国百姓在齐王建死后会愤恨的编了首歌谣:“是松树?还是柏树?使齐王建迁往共地,还不是宾客招来的祸?”(宾客指奸细)。
  沈兵只是冷冷的点了下头,就示意仞下去。
  仞则问了声:
  “将军,不将消息传下去吗?”
  沈兵回答:
  “传下去吧!”
  于是,府外很快就传来一阵阵欢呼。
  军民们一声声的喊着:
  “齐王降了!”
  “齐国灭了!”
  ……
  甚至还有许多百姓敲锣打鼓的庆贺。
  之所以其它国被灭没有这场景,是因为齐国是七国最后一国。
  百姓以为此战之后就无仗可打了,于是奔走相庆。
  沈兵和云畋对望一眼,互相都看到了彼此的无奈。
  他们还想要更多的时间,但现在似乎越来越紧迫了。
  就在沈兵在北地发展的时候,匈奴冒顿也在巩固自己的势力。
  事实上冒顿已有些被沈兵吓住了。
  九原一仗后,中原秦军那恐怖的战斗力以及如雷霆般的火器让匈奴骑军个个心惊胆寒。
  以至于冒顿说要将战略方向北移时几乎无人反对。
  正所谓祸不单行,或许是听闻匈奴败于秦军之手伤亡惨重,而且又是新上位立足未稳,东胡就派使者来求千里马。
  东胡使者神态十分傲慢,他只微微向冒顿躬了下身,便仰着头说道:
  “我王得知头曼单于已死,他座下那匹千里马想必也用不着了。”
  “就送给我王罢!”
  冒顿左右闻言不由火冒三丈。
  如果只是来要马那还算好,竟然来要头曼单于生前的座骑?
  那是不是在暗示匈奴的领地和财物都是东胡的?
  于是纷纷怒目圆瞪手握刀柄,只要冒顿单于一声令下他们就马上上前将使者乱刀砍死。
  冒顿迟疑了下,就微笑着回答道:
  “不过是一匹马而已,若是使者想要,就牵去吧!”
  说着还真把那匹千里马送给了使者。
  冒顿还劝着左右:
  “难道我们要因为爱惜一匹马而与东胡作战么?”
  “这样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
  左右听闻不由无言以对。
  其实冒顿心里是清楚的,东胡一直以来都想吞并匈奴的领地。
  这时见匈奴新败且头曼单于已死,于是想乘此机会寻个借口把匈奴灭了。
  冒顿自知实力与东胡相去甚远,在这东胡有准备的时候匈奴是绝不可能赢的,于是就选择忍气吞声。
  冒顿是咽下了这口气,结果东胡那边却依旧不肯罢休。
  没过几天东胡使者又来了。
  使者这一回竟然来要冒顿单于的阏氏(匈奴皇后):
  “我王听说单于的阏氏貌美如花,我王想看看,请单于允许我护送阏氏至东胡!”
  左右听了哪里还按捺得住,气得嗷嗷叫就要上前揍人,却又被冒顿拦住了:
  “不过是一名女子而已,不要因此伤了邻国的和气。”
  于是真把阏氏交给了使者。
  一回两回是这样,东胡就以为冒顿单于软弱可欺,于是就失去了警惕心。
  原本东胡和匈奴之间有一块长约一千余里的地方作为缓冲地带,匈奴和东胡都不可进入这片被称为“瓯脱”的地方放牧。(注:匈奴语瓯脱为“弃地”之意)
  有了之前那送千里马和送阏氏,东胡牧民就完全没把这约定当一回事,纷纷进入“瓯脱”放牧。
  冒顿也当作不知道无视,于是东胡以为这一次还是像之前一样有求必应了,又派出使者说:
  “这片‘瓯脱’反正也没什么用,干脆由东胡将其利用起来,也好多养几头牛羊!”
  却没想到冒顿突然勃然大怒,骂道:
  “你要千里马就算了,要女人也算了。”
  “但土地是国之根本,连土地也想要,是想把匈奴逼上绝境吗?”
  二话不说把东胡使者斩了,然后用最快的速度组织起匈奴军队进攻东胡。
  不得不说冒顿这是把敌我的心理状态把握得刚刚好。
  对于匈奴而言,那是东胡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无理要求,最后甚至还要求土地……这就让匈奴上下忍无可忍退无可退,于是憋足了一口气要去斩杀东胡。
  同时冒顿还玩了一个小把戏:
  千里马我可以无视。
  女人我也可以无视。
  但是国土,那是寸土必争!
  这马上就给所有人一种明君的感觉。
  于是部下个个生死用命敢于争先。
  反观东胡,却想当然的以为:
  要千里马对冒顿父亲的羞辱他可以忍。
  要阏氏对冒顿自己的羞辱他也可以忍。
  那么要这中间原本就用不上的土地又能算得上什么事?
  于是根本就没有准备。
  结果匈奴奔袭千里一路杀了进来……
  这其实与游牧民族的报警设施不完备也有关。
  中原那是一处有险就点起烽火台报讯,游牧民族虽然也能以鸣镝未警,但这鸣镝能传的距离却十分有限。
  且作战地区还是适合战马长途奔袭的草原地区。
  冒顿又事先让人探明了东胡的指挥中心所在位置,于是率兵直插其要害一战而胜。
  这一战十分干脆的将强大的东胡打散了。
  东胡大多数马匹、财物以及百姓、奴隶都归匈奴所有,匈奴瞬间又强大起来。
  东胡残兵分成两支逃走,分别自称“乌桓”和“鲜卑”。


第三百四十七章 骑军
  沈兵这边也听说了一些关于匈奴壮大的传闻。
  这些消息是从匈奴牧民那传来的。
  北地数十万百姓,其中免不了与匈奴百姓有些买***如用粮食、金属换些毛皮之类的。
  这其实很正常,中原与匈奴边境的非官方的来往一直都存在,这是怎么挡都挡不住。
  甚至北地百姓中就有一部份是匈奴血统……这些有些是早期就迁徒并在北地定居下来的,另一部份是李牧时期战俘及其后代。
  他们的血统观与国家观早已一片模糊甚至可以说被中原百姓同化了……游牧民族习惯逐水草而栖过游牧生活,其中一小部份人若能在某处定居,那还能称“游牧民族”么?
  在百姓与匈奴百姓的买卖中,就有些消息传到沈兵这。
  这事是剺来向沈兵报告的。
  这日沈兵正在观看神武军训练,负责训练的剺就三步并作两步的走到沈兵面前拱手说道:
  “将军可知匈奴已日渐强大?”
  沈兵“哦”了一声,他知道剺会些匈奴语,就问:
  “你可是听到什么消息么?”
  剺回答:
  “属下听闻冒顿继任单于后已击败东胡,将东胡领地及牧民尽收置下。”
  沈兵不由皱了皱眉头。
  按说这事少说也要几年后才发生。
  但是……
  头曼单于在九原一战被秦军所杀,冒顿因此提前继承了单于之位,于是也就提前打败了东胡完成了统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业。
  这说起来有些讽刺,差不多是在中原统一的时候北方游牧民族也完成了统一。
  这原没什么问题。
  但中原统一后嬴政开始昏庸误国,接着就是各处义军暴动,然后又是楚汉相争。
  而冒顿却励经图志不断往外扩张。
  此消彼长之下,于是才有汉朝俯首称臣反过来要向匈奴进贡结亲求和之耻。
  东胡被灭可不是小事。
  虽然东胡的部队被匈奴收编的可能不多,但游牧民族的百姓几乎人人会骑射,也就是说百姓差不多就是战士。
  于是估计匈奴的兵力少说都有增长十余万。
  任其继续大鱼吃小鱼,又或者打赢月氏收编西域牧民……将兵力扩充到二、三十万问题不大。
  在草原上拥有二、三十万擅长骑射的骑兵是什么概念?
  据统计蒙古全盛时期兵力也不过三十余万人,但却南灭大宋北踏俄罗斯西征欧洲……就算大宋已装备原始的火器且进入资本社会萌芽也无济于事。
  幸运的是匈奴这二、三十万骑兵没有装备马鞍、马镫且战略战术还不尽成熟,否则只怕也是无敌的存在。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