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猜到了他的犹豫,就说道:“安西都护府刘大都护很快就能接到消息派兵来援,我只是带兵去协助疾陵城守城等待援兵,不会去和阿史那贺鲁硬拼的。”
吐火罗王这才答应从自己的本部抽调了两万人马交给王玄策。
然而刚离开吐火罗国没多久,王玄策就拿下了吐火罗的将领,带着两万兵直奔阿史那贺鲁的老巢。
而且一路上他还利用大唐使节的身份从各个势力借兵,等大军到达阿史那贺鲁部老巢的时候已经拥有五万人。
虽然大多数都是过来凑数只能打顺风丈,然而欺负一下普通牧民还是没问题的。
前面已经说过,阿史那贺鲁部有几十万人骑兵十万。这次他出去打仗一口气带走了八万,就只剩下两万。
王玄策趁夜发起突袭,一举杀溃留守主力,剩下的普通牧民就是待宰的羔羊,被这五万人掳掠一空。
消息传到阿史那贺鲁大营的时候,军心马上就崩溃了。老婆帐篷牛羊都被人抢走了,孩子也被杀了,还打个屁的唐人。
纵使阿史那贺鲁有十个脑袋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带兵回援。
信使就是王玄策派来的。
得知真相的薛仁贵和裴行俭震惊的下巴都差点掉下来,这算什么?这是人能做到的事情?
但不管心里怎么震惊,知道真相的他们兴奋起来,快马加鞭去追赶阿史那贺鲁部。
刚赶到地方就见到一股乱军像放羊一般的往他们这边冲了过来,一看对方的衣服,也别犹豫了,冲吧。
事情很简单,王玄策带人拿下阿史那贺鲁部,把财产人口的三分之一给了吐火罗王,剩下的都给分了来帮忙的人。
让吐火罗王吃了个哑巴亏,也不好找王玄策追究骗他的事情了。
而且拿了这么大的好处,他也不想再吐出去,就只能抽调更多的兵力支援王玄策。
还有其他部族一看出兵能拿到这么大的好处,纷纷派出更多的兵力过来支援。
等阿史那贺鲁带着人千里迢迢赶回来,迎接他们的是一支由各部族组成的十万联军。
也没有用什么特别的兵法,以逸待劳的情况下十万人直接压上去一波就冲垮了阿史那贺鲁的军队。
薛仁贵和裴行俭遇到的就是他们的溃兵,对于他们来说这一仗打的是稀里糊涂。
为了打阿史那贺鲁谋划了那么久准备了那么多,结果啥都没用到,打了一波溃兵就结束了。
这样造反,阿史那贺鲁也太蠢了吧。
但仔细把局势分析用一下才知道,不是阿史那贺鲁蠢,而是王玄策厉害。
试想一下,要是让他把疾陵城拿下了,把反唐的声势打出来,吐火罗国内对大唐有不满的突厥贵族估计不少都会起兵。
被这些人裹挟着,吐火罗王就算不想翻都不行。
一旦吐火罗造反,大唐又没有能力迅速平乱,那些臣服大唐的部落会不会跟着一起造反就很难说了。
就算他们不反,必然也会采取保守策略,不会再轻易出兵帮助唐军。没有扈从军,光靠本土的唐军,是无法统治这么庞大的地盘的。
还要考虑到万一因为这件事情导致前线李道宗兵败,就更麻烦了。
只能说王玄策厉害。
不动大唐一兵一卒就平灭了阿史那贺鲁的反叛。
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也在当地引起的巨大的震动。唐人就这么厉害吗?一个文官使臣靠着嘴皮子借兵就能打败强大的阿史那贺鲁。
他都这么厉害,那些统兵的大将应该强大到什么程度?简直不敢想象。
难怪突厥人只用了几年就被打败,难怪他们能统治这么庞大的国土……
一时间中亚各国都噤若寒蝉,对大唐的敬畏直接拉满。
最多还有两章的剧情这部书就要完结了,我想想还有哪些坑要填,结尾又该补充什么样的内容。
第829章 开元
王玄策的事情第一时间就被传回了大唐,不出意外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打败突厥人不奇怪,奇怪的是他所用的方法,是在这件事情里展现出来的智慧和勇气。
李世民看到战报很是兴奋,然后就一个劲儿的夸岳山推荐的人合格,果然是大才。
岳山自己也很惊讶,没想到历史改变了,相似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只能说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王玄策能一人灭国是因为他有那个能力。
即便局势已经变了,只要有类似的机会他一样能够重演历史。
前世他打败的是天竺,那时候大唐并不重视这个国家,他的功绩不被人重视。
这一世他打的是突厥,大唐心目中的头号敌人,大家想不重视都不行。
因此进爵的可能性不大,但有了这个功绩再没有人说他的开国侯爵含金量不足了。也扫平了晋升的道路,日后未尝没有机会坐一坐政事堂的交椅。
阿史那贺鲁这个名字岳山很耳熟,前世应该看过他的记录,就是想不起做过什么了。
事实上前世阿史那贺鲁也干过类似的事情,他本是西突厥的王族,后来带着三千人投降唐朝。
借助唐朝的力量发展自己的势力,一度拥有百万部族数十万骑,李世民死后他马上就起兵造反。
但他没想到的是李治也是一个对外战争从来都不怂的人,马上调集大军对他进行围剿。
值得一提的是程咬金就是在征讨阿史那贺鲁的战役中晚节不保,靠着老臣的脸面才免罪。
但他自己也没脸混下去了就自请离职,李治连挽留都没有直接就同意了。
苏定方就是在讨伐他的战役中表现突出,逐渐获得李治的重用,成为一代名将。
这些都是前世的历史,这一世阿史那贺鲁没有投降唐朝,而是跟着西突厥王庭一起跑到了吐火罗,在当地称王称霸。
然后成全了王玄策一人灭国的战绩。
李世民的病情已经彻底稳定下来,落了个半身不遂的后遗症,但性命是保住了,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他也在永安宫里过起了退休的生活。
怕他无聊,李承干让一众老臣没事儿多去陪陪他。岳山最近一段时间几乎就没离开过永安宫,没事儿就找李世民天南地北的吹牛皮。
一开始李世民很嫌弃,这说的什么屁话听起来就不靠谱,传出去还不够丢人的呢。
然后没多久也喜欢上了,一天不吹牛心里就不舒服。
为了排解他的忧愁,岳山思考之后终于把万恶之源麻将给弄了出来。果然,很快就制造了一大批的爱好者,并迅速风靡长安城。
玩物丧志,他还给李世民找了个活儿干,写书。
李世民的文学修养毋庸置疑,起码比某个十全老人要高出好几个境界。只是一直处理国事没有时间研究,现在退休了大可以研究研究写几本书。
对此李世民也很感兴趣,他准备模仿《汉武大帝》写一部《秦始皇》。
经过几个月的改造,位于四姓坪的云中郡王府终于竣工。全新的郡王府占地非常广阔,说是一座别宫都不为过。
最重要的是修筑了一座东院和一座西院,东院是李丽质居住,西院吗自不用提。
王府修建好之后就是婚期,岳山迎娶李淑为侧妃。
这次婚礼的规模自然比不上李丽质那次,十里红妆堪称空前绝后,不太可能有第二次。
但皇家嫁女规模也不会小,光陪嫁的车队就绵延数里。
时间不知不觉就已经临近冬季,燕然都护府已经被大雪覆盖。
席君买吐了一口白雾道:“这鬼天气,真不知道斯拉夫人是怎么想的,居然这个时候迁徙,就不怕冻死吗?”
苏定方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道:“根据打探来的消息,他们祖祖辈辈就生活在气候更恶劣的西北方荒原,北海的环境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好的了。”
敬恒言道:“难怪他们这么剽悍,都是在残酷环境里磨砺出来的。”
席君买道:“剽悍又如何,还不是被我们砍瓜切菜一样打败了。”
苏定方摇摇头道:“那是因为我们的兵器比他们好,切不可掉以轻心。”
席君买道:“我知道,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斯拉夫人是院长特别关注的强敌,我不会轻视他们的。”
然后他有些伤感的道:“咱们自从军就一起并肩作战,没想到还是要面临分离的一天。”
敬恒言叹了口气,情绪也有些低落。
苏定方强笑道:“男子汉大丈夫休要做女儿家姿态,分开是为了发展的更好。”
“我和恒言走后你就是燕然大都护,独领一方的封疆大吏。恒言回去后十有八九要继承他爹的职务,这是好事。”
席君买摇摇头似乎想甩去烦恼,问道:“你呢?上面有没有说回去做什么?”
苏定方道:“没有,只说回去述职。”
敬恒言道:“十有八九是直接进入枢密院,至少也是诸卫的大将军。”
席君买道:“我觉得应该差不多,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苏定方道:“过几天就走。”
“这么着急吗?”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匪事 (舟者) 起点VIP2021-06-16完结121.18万字 2743总推荐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
-
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 (味道懵懵的) 起点VIP2021-02-04完结263.76字 3085总推荐穿越三国刘虞之子刘和,左边是黑山军,右边是公孙瓒,前面是袁绍后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