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唐 (步兵长)


  众人都露出思索的表情,可越考虑就越觉得这个人选还真是最合适的。
  江夏王李道宗,和李孝恭一起被誉为大唐宗室双壁,文武双全的全能型人物。
  弱冠之龄就领兵打仗,可谓是身经百战,一直忠于李世民。如果非要给李世民信任的人派个序列的话,他绝对在第一序列里面。
  而且他还是所有顶级统帅里最年轻的,才四十五岁,让他去在合适不过了。
  想到这里大家纷纷出声赞同。
  对于这个结果李世民也很满意,李道宗也同样是最符合他心意的西征军统帅,果然还是大舅子最懂他的想法啊。
  “好,如果诸位都没意见,那就由江夏王担任西征军行军大总管之职。”
  李道宗本人从始至终都表情淡定的坐在那里,就好像大家讨论的不是他一样。
  当李世民确定有他来当西征军统帅的时候,他才起身郑重的道:“臣必不辱使命,扬我大唐国威。”
  李世民笑道:“好,我相信你。下去好好研究一下西方的局势……嗯,刘爱卿是西征计划的制定者,对那里了解最深,你要多向他请教。”
  李道宗道:“喏。”然后又朝刘仁轨拱了拱手道:“日后恐怕要叨扰刘总参了。”
  刘仁轨连忙起身回礼道:“江夏王客气了,这是我分内之事。”
  对于这个统帅的任命岳山也认为最合适,从各方面来说李道宗都是最好的人选。
  关键是他宗室的身份,比任何手段都更能稳定安抚军心。
  李世民继续说道:“高昌都护和宁远都护都事关重要,尤其是宁远都护肩负着为西征军提供后援的重任,不知道你们可有合适的人选担任此职务?”
  高昌恰好堵在西域和大唐的中间,是扼控西域的门户,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大唐灭亡高昌后本来想继续采取羁縻政策,后来听取了岳山的意见一步到位设立了高昌道。
  安西都护府的衙门最早就放在这里,后来被移到了更西方的宁远地区。
  而宁远地区则扼守西域西方的通道,大唐掌控住这两个地方,就相当于是把西域牢牢掌握在了手心。
  为了便于管理高昌道周围的西域诸国,又设立的高昌都护府,驻扎在高昌道,但行政上归安西都护府管辖。
  但现在,这两个地方的重要性再一次提高了,它们关乎着西征军的后路问题,必须要保证好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多这里的负责人做出调整是题中应有之意。
  而且西域的事情大家就比较熟悉了,提出的建议的人比较多,备用人选也更多,但被提到最多的一个人就是郭孝恪。
  前面已经说过,此人在贞观年间的西域攻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他的后半生全交给了西域。
  然而李世民对这个人选并不满意:“郭孝恪性喜奢华,自律性差,在军中器物亦多用金玉,西征事大不可用其为副而不能用其为帅。”
  众人马上就不说话了,这确实是郭孝恪的老毛病。
  岳山也非常感慨,这个人是真的有大才也有忠心还是个实干家,可就是喜欢享受自律性差。只能说人无完人吧。
  让他当副手绝对是最能干的那种,但当统帅这个缺点真的很致命。
  原本的历史上他就是因此被龟兹人所杀,还连累自己的长子跟着一起死。
  这一世因为大唐的强势,龟兹没敢作乱他也没被杀,但这个缺点不得不防。
  平时也就算,出现失误也能补救。让他把守西征军的后路,确实不放人放心。
  不过郭孝恪毕竟在西域为国家戍边这么多年,也不能寒了人心。
  李世民就任命他为安西都护府副都护,还给他的长子加了官,并把他的次子特招进入军校学习。
  前者是对他功绩的直接奖励,后者是让他的孩子有一个更高的起点,给他吃一颗定心丸,让他安心办事。
  李世民继续说道:“郭孝恪功绩卓著,又在西域戍边十余年。现在任命他为安西都护府副都护,就必须要任命一个能力更强能压得住他的都护才行。诸位以为谁人合适?”
  说完他看了一眼刘仁轨。
  大多数人并没有在意这一点,只以为他是随便看或者征求刘仁轨的意见。
  然而有人却看出了他真实的意图,比如长孙无忌。
  “臣举荐刘总参担任安西都护府都护一职。”
  刘仁轨很是意外,没先到他会举荐自己,其他人也都差不多是这个表情。
  李世民很是满意,但还是故作不解的道:“为何?”
  长孙无忌解释道:“刘总参能力出众又是枢密院总参,当能压得住郭孝恪。且他是西征计划的制定者,最为了解这个计划。”
  “若有他在宁远主持大局,必能和西征军配合无间,确保西征的胜利。”
  李世民深以为然,但迟疑的道:“刘爱卿是副总参,去担任都护乃大材小用,不妥吧。”
  这个时候刘仁轨要是在看不出是怎么回事儿就是真傻了,他知道该自己表态的时候到了。
  就起身郑重的道:“圣人,赵国公所言甚是,臣请去安西都护府。”
  李世民大感欣慰,高兴的道:“难得刘爱卿有此忠心,我心甚慰。好,那我就任命你为安西都护府都护,负责西域事物以及配合西征军。”
  刘仁轨道:“喏。”
  至于高昌都护,则交给了一个谁都没想到的人,渊盖苏文。


第813章 铁甲巨舰下水
  渊盖苏文当高昌都护?
  这个结果太出乎岳山的意料了,虽然他和渊盖苏文的私交还不错,但受到前世的影响心中对这个人非常的警惕。
  不敢不警惕啊。
  在他的想法里,让渊盖苏文当个标杆养在京城就可以了,放他出去有纵虎归山的意思。
  不过他并没有当场把这个疑问提出来,李世民让渊盖苏文去自有他的道理。
  有意见私下找他问就可以了,当这么多人提出来会让大家都下不了台。
  不过还没等到去问李世民,他就自己想通了其中的道理。
  原因很简单,包容性。
  虽然他写出了华夏文明,口口声声说要有包容性,对待华夏文明体系内的所有族群都一视同仁。
  实际上受到前世的影响,他心中的民族成见才是最深的。
  反而是这些古人,心中对异族的成见很小。他们更在乎国家在乎道德礼仪,而不是民族成分。
  大唐立国就有无数出身异族的将领效力,长孙家族、屈突通、尉迟恭、独孤怀仁、邱行恭、党仁弘等等。
  这些人无不功绩卓著,为大唐建国和后续的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大唐建立后也有无数出身异族的文臣武将加入。
  著名的有阿史那社尔,原本是处罗可汗次子,东突厥一部首领,统帅铁勒和薛延陀。
  归降大唐后被重用,帅兵为大唐夺取了西突厥近半的领土,灭了高昌,击败龟兹、于阗等国,迫使他们臣服。
  还有阿史那思摩、执失思力、契必何力等等,在原本的部落都是首领级别的高层统治者。归降加入大唐之后全都忠心耿耿立下卓越的功绩。
  可以说大唐能有今日的辉煌,他们也居功至伟。
  汉朝也有这种胸怀,他正在写汉武大帝,翻看了许多这个时期的史书,太多匈奴和其他异族出身的人在汉朝成为中流砥柱。
  其中最突出的是金日磾,这位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归降汉朝之后忠贞不二。
  后来还被汉武帝当成了托孤大臣,成为大汉朝事实上的二三号人物。
  可以说汉唐人的眼里几乎不存在族别差异,在他们眼里只有自己人和敌人。
  只要是自己人都可以放心大胆的去使用,是敌人就想办法弄死。
  抛开前世的记忆影响,渊盖苏文的身份在大唐任用的一众降臣里并不算多突出。
  阿史那社尔这些人突厥王族都能用,一个高句丽的宰相为什么不能用?
  害怕他造反?
  这一世渊盖苏文是弑君投降的,高建武有再多的不是也是高句丽的君主。
  杀了君主还指望读书人和百姓跟着他一起造反?别做梦了。
  好不容易得到一个表现的机会,渊盖苏文会竭尽所能保护好高昌,稳固住这个西域门户。
  李世民重用他就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场的其他人听到这个任命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他还是受西方狭隘思想荼毒太深啊,都穿越这么多年了还无法摆脱这种想法。
  不过还好,他一直都没有这种想法表现出来,否则想在大唐搞民族大融合就成了笑话。
  想通了这些,岳山摇头叹了口气。
  “翠岚,你有不同意见?”这时李世民问道。
  “啊,什么?”岳山茫然的道。
  “你……”李世民哪还不知道他刚才跑神了,脸色顿时就黑了下来道:“商量国家大事不要胡思乱想。”
  “喏。”岳山羞愧的道。
  “刚才我们在讨论从海上运输军需物资去西方以防万一,你觉得这个建议如何?”李世民问道。
  岳山惊讶的道:“海运?这个想法不错啊,可以派遣一支海军沿路跑一跑。不求他们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全当锻炼远洋航行能力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