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话换成李承干、李泰、李丽质等等皇子皇女没一个敢当着她面说的,甚至私下说都不敢,谁敢说那可是真的要挨板子的。
果然是隔辈亲啊,爷爷奶奶很难带好孙子辈,古今皆同。
趁着武畅还没过来的这段时间,两人聊了一会儿玄奘的事情,岳山简单的说了一下他对佛教的计划。
对他的计划长孙无垢自然是赞同的,还提出了几点补充意见。后面不知道话题怎么就转到了晋阳公主李淑的身上。
提起这个女儿,长孙无垢就一脸愁容,道:“淑儿的病情一日比一日严重,现在每日就靠药吊着,我……我想起她心里就难受。”
“当年我们要是肯听你的……也不至于让她来到这个世界上遭受这样的痛苦。”
岳山心中也非常难过,叹了口气安慰道:“吉人自有天相,医学院正在加紧研究药物,相信很快就能找到对症之药的。您千万要放宽心,别把自己折磨出病来,晋阳还需要您照顾呢。”
当初他只是觉得两口子都有遗传病,已经有三个孩子了就别再生了,对大人不好,对未出生的孩子也不一定是好事儿。
但他怎么都没想到事情会严重到这个程度,李淑同时遗传的李世民和长孙无垢的病,而且还起了未知的化学反应。
集合医学院所有的力量都无法救治,连控制都不行,只能勉强续命。现在她的命就是靠那一碗药汤吊着,但这很明显不是长久之计。
是药三分毒,要么被药汤积累的余毒毒死,要么疾病突然爆发而死,要么身体产生抗药性又没能及时找到新药而死。
李世民两口子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曾经暗示过他,有没有特殊的办法救她一命。
他除了苦笑还是苦笑,他自己清楚自己根本就不懂什么‘特殊’的办法,那都是编出来的。
不过还好,他早早就摆脱了神仙子弟的身份,要不然这一关还真不好过。
话又说回来,李淑也是他看着长大的,非常聪慧善良,对他也非常尊敬。看到她这样,他也非常难过。
长孙无垢似乎想到了什么,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孙道长曾言,最好让淑儿住在医学院,这样方便他们随时观察她的病情。”
“只是圣人和我都不舍得,淑儿自己也不愿意,此时就作罢了。看现在的情况孙道长的话才是中肯之言,只是让淑儿住在医学院我总是不放心。”
“我想让她暂时在你家里住一段时间,这样有你们在她也不会寂寞害怕,孙道长他们也方便去看,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李象好像听到了什么大喜事一般,连忙道:“小姑姑也要去吗?太好了。”
长孙无垢问道:“你想让小姑姑和你一起去吗?”
李象连连点头道:“想,小姑姑太可怜了,天天要和苦苦的药,还没有朋友。”
哎,岳山心中叹了口气。
他岂能不知道长孙无垢的意思,还是不死心想‘蹭一蹭’他身上的所谓‘仙气儿’。
说真的他是真不想同意,又不是生活所迫实在没办法,小姨子天天住在姐夫家里,难免会传出什么谣言。而且她的病真的很麻烦,万一有个闪失,根本就交不了差。
要是他真有仙气儿也就罢了,关键他没有。住在医学院比住在他家里要更加合适,更加方便。
也就是说,这件事情不管办好还是办得不好,他都属于吃力不讨好的那种。
可看着长孙无垢哀求的眼神,拒绝的话怎么都说不出口,最终还是故作无事的道:“好呀,刚好丽质在家天天喊着无聊,这次给她找个伴儿。”
长孙无垢感激的道:“谢谢你翠岚,姐姐……欠你太多太多。”
岳山叹道:“您说这话就太见外了,没有您哪有我的今天,真要算起来我欠您的更多。”
他们俩还在这感谢来感谢去,一旁的李象就好像中大奖了一般,欢呼道:“哦,太好喽,我去告诉小姑姑。”说完一溜烟跑了。
没多久挺着大肚子的武畅就过来了……嗯,过年的时候李承干自然是要回京的。小别胜新婚,大家都懂的,所以她终于怀了二胎。
得知岳山要把李象带走,她虽然很不舍,但举双手赞同。
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就没什么好磨叽的了,马上开始收拾随身物品。
李象小孩子东西少很容易收拾,麻烦的是李淑。她的东西太多了,需要一点时间才行。
岳山正等的无聊,就发现赵蒙再次找了过来,说是圣人有要事召见。这才刚从紫宸殿出来,又有什么事情?他心中疑惑就跟着离开了。
刚走到紫宸殿门口,就听到李世民暴怒的声音:“废物,一群废物,才修好的桥第一天就垮了,你们工部是怎么干活的?”
李大亮羞愧的连头都抬不起来。
岳山正犹豫要不要进去,就听李世民在里面喊道:“来了就进来吧,这件事情刚好和你也有关,你看看有什么主意没有。”
岳山这才走进去,道:“不知圣人所言何事?”
李世民怒道:“让他和你说。”
李大亮一脸憋屈的道:“铁道司设计了一条通往鄂州的铁道线,交由我工部施工。一路上遇到许多河流,小河还好,给大河修桥大家都没有经验啊。”
“上个月工匠们实在没办法就硬着头皮修了一座大河桥,五日前大桥竣工,用重物试桥的时候当场就塌了。夏国公,您才学深厚见多识广,就帮我想个法子吧。”
“呃……”岳山连忙说道:“李尚书稍安勿躁,此事我和圣人商议一下。”
李大亮没有说话,拱拱手退到一边。
岳山看向李世民,叹了口气道:“圣人您也别生气了,这事儿也怪不得李尚书和工部。铁路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东西,一切都要从头摸索,亦缓不亦急。”
李世民气道:“你就会当好人,难道我就想当坏人吗?铁路事关军国大事。”
“长安到鄂州的铁路一旦修通,就可以借助长江水运之力把南方的粮食运送入京,仅此一项每年就能为朝廷节约数十万贯的花费。”
岳山静静的道:“我当然知道,火车和铁路就是我发明的,再也没有人比我更明白它的意义。但正因为我明白,才知道此事真急不来。”
“铁路的修建不能只着眼于眼前,也不能只着眼于一地,而是要从全国的宏观角度去看,要考虑到百十年后。”
“这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牵扯到方方面面。别说是工部的工匠,就算是我也搞不清楚具体该怎么做。”
李世民眉头一皱道:“不就是在路上铺铁轨吗,你不要危言耸听。”
岳山摇摇头道:“能拿一副大唐全图过来吗,我看着地图和您说。”
不用人吩咐,赵蒙主动跑到隔壁房间取来了一张一米见方的大唐地图。
这张地图如果让前世的人看到,一定会以为是做梦。
南到南洋海峡(马六甲)、南越之南,东到倭国,北到高句丽、贝尔加湖,西至西域、吐蕃,全是被涂成了黄色。
而南瞻部洲和东胜神州都被涂成了绿色,代表大唐的前锋已经抵达这里,进入了开拓阶段。
而其它所有区域除了南北极之外都被涂成了红色,真真是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大唐和国外。
岳山主要看的是涂成黄色的区域,他手指地图道:“圣人且看,从长远来看,我大唐至少需要一纵一横两条贯穿全国的铁路线……”
第753章 铁路难题
“纵向的一条从辽东南下直达岭南海边。”岳山手指在地图上花了一条线,轨迹大约和前世的京九铁路差不多。
但这条铁路的最北方不是北京,而是深入辽东直达扶余城。
“这条铁路一旦修成,大唐的南北将联系的更加紧密,到时我们再也不用怕辽东方向的异族坐大了。”
他手指又划了一条横线,道:“横向铁路津海道或者江浙道为起点,路过长安经河西走廊直达西域。这条路修成后荒凉的西域将在无法阻隔我们的脚步。”
“我们的军队、粮食补给就可以通过铁路源源不断的运送到西域,以此为起点继续向西,和绿教建立的阿拉伯帝国相争。”
听到他的介绍,李世民脑海里幻想出他描述的那一幕,心中一阵激动。不过他马上就清醒过来,道:
“你的想法很美好,且不说大唐有没有那么多钢铁。这一路上到处是丛山峻岭、密布的河流,你准备怎么越过这些天险把铁路修过去?”
岳山道:“大唐很大各种地形都有,修铁路我们面临的困难不只是山河,还有沼泽、湿地等等,将来要是想把铁路修到高原修到北俱芦洲,还要考虑冻土问题。”
“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的地形情况,在北方适用的修路标准,到了南方就可能出问题。”
“所以修铁路的时候还要考虑各地地质情况的不同,拿出针对性的方案来。所以想用铁路贯通全国,其中的难题多到你无法想象。”
一旁李大亮都快要哭出来了,本来他以为一座大河桥就够难的了。没想到和真正的困难比起来,这不值一提啊。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匪事 (舟者) 起点VIP2021-06-16完结121.18万字 2743总推荐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
-
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 (味道懵懵的) 起点VIP2021-02-04完结263.76字 3085总推荐穿越三国刘虞之子刘和,左边是黑山军,右边是公孙瓒,前面是袁绍后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