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如此?从他对岳山的称呼就能听得出来,文首。
渊盖苏文的家族也是传承久远的老牌顶级贵族,家学渊博,他本人虽然以勇武著称实际上学问也非常深。
对于开创新学的岳山非常推崇,文首之名最早就是他先提出来,然后才流传开来的。
而且岳山雌鸡化雄之事在高句丽也广为人知,还有为人批命无有不准的传闻。
现在听到岳山夸他能力非同一般,就是对他的一种认可,他自然非常高兴。
李世民大概也能猜到他在想什么,道:“其实我倒是希望你刚才没有起杀心,你能明白原因吧?”
渊盖苏文当然知道为什么,如果他没起杀心就说明胆怯了,意味着岳山看错了人。一个神棍看错了人……
我没有让岳文首丢人,不知道为啥,他心中居然有了一丢丢骄傲,昂首挺胸的道:“让圣人失望了。”
“呵呵……”李世民讥笑一声,道:“既然你通过了第一个考验,我再给你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你觉得大唐下一步该如何做?”
渊盖苏文愣了一下,不敢置信的道:“圣人真要我说?”
“为什么不让你说?我大唐包容并蓄,只要心向朝廷愿意成为大唐子民,就是大唐的一份子,就有资格谏言。”李世民霸气的道:
“从你献城归降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大唐之人了。有建议自然可以说,除非你没有任何想法。”
渊盖苏文直直的看着李世民,似乎想看透他的内心一般,然而他看到的只有自信。
“我确实有一点建议,斗胆说于圣人听。”
“说。”
“此战有三个势力支持高句丽,为百济、靺鞨、薛延陀。敢问圣人准备如何处置三国?”
“此等逆贼自当出兵剿灭。”
“不敢苟同,私以为薛延陀确实应当出兵讨伐,然百济和靺鞨诸部只需要略施薄惩即可。”
“哦?为何?”
“高句丽灭亡之后辽东势必会出现很长一段时间的混乱,到时各部都会想办法扩张自己的势力。其中最有机会的当属新罗与薛延陀。”
李世民打断道:“新罗对我大唐向来恭谨,你挑拨两国关系是何居心。”
渊盖苏文不慌不忙的道:“新罗对大唐恭谨不是他愿意恭谨,而是不得不恭谨。”
“圣人或许不知道,当年新罗百济联手共抗高句丽,在取得胜利之后新罗突然出兵攻占百济数十城。百济圣明王出兵讨还公道,结果兵败被俘,被新罗杀死。”
“两国自此结下仇怨,百济投靠高句丽试图复仇并讨回失地。而新罗无力抗衡两国,不得不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换取支持。”
“新罗的野心实不下于高句丽,现在没了高句丽的压制,新罗必然会大肆扩张。”
“而且正如圣人所说,新罗表面对大唐向来臣服,大唐没有理由出兵攻打他,只能坐视他扩张。所以留下百济做牵制,才是对大唐最有利的选择。”
“靺鞨诸部看似势大,然内部部落林立没有统一的主君,对大唐构不成威胁。与其出兵逼得他们反唐,不如留着他们作为藩属。甚至还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稳定高句……辽东北方的大片领土。”
“而薛延陀则不同,夷男可汗野心勃勃,且兵强马壮已经生出反叛大唐之心。高句丽灭亡后他们必然会出兵侵占这一方土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如果任由他扩张下去,不久的将来必然会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必须要予以制裁。”
“大唐灭高句丽不费吹灰之力,兵力和军需物资都没有多大消耗,有实力和能力发动新一轮战争,给予薛延陀迎头痛击。就算不能灭国,也要打痛他。”
“且理由也是现成的,罪臣等可以作证薛延陀曾支援高句丽大批粮草战马,用来对抗大唐天军。”
这时一直跪在地上的其他投降的高句丽权贵不用人提醒,一起高声喊道:“罪臣可以作证。”
“诸位有此心朕心甚慰。”李世民欣慰的点点头,然后好像才发现似的,道:“咦,你们怎么还跪在地上,快快起来。”
“以后你们都是大唐的子民了,我大唐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非重大场合无需下跪,就算是见到我也无需下跪。”
众人皆感激涕零的道:“圣人仁慈,我等敬服。”
然后这些人才挣扎着站起来,再由旁边的人分别松绑。
等众人重新站好,李世民才说道:“安抚百姓还需要劳烦诸位相助。”
“这是臣等的荣幸。”众降臣纷纷道。
“那就好。”李世民赞了一句,又对程咬金道:“义贞,你先去接管平壤城,记住不可扰民,但有趁机作乱者严惩不贷。”
“喏。”程咬金出列道。
然后他就带着这群降臣一起离开,带兵去接管平壤以及京畿地区的其他城池。
刚才还满当当的大帐马上就空了下来,只余下几位核心将领。
“渊盖苏文的计策诸位如何看?”李世民问道。
“岳候相人果然从未有错,这渊盖苏文确有大才,他的计策我以为可行。”李道宗道。
“打天下易治天下难,高句丽之地有千里又远离我大唐,没有十年之功恐难以有效统治,确实会给某些势力可乘之机。”牛进达说道。
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同意还是不同意,但这一番分析已经表面了意思。
其他人也纷纷发表意见,大多数都是同意渊盖苏文建议的。
说实话这场战争打的让他们很不尽兴,除了程咬金打了两场硬仗之外,其他各路几乎没有经历过什么大战,一轮炮击就结束了。
虽然灭国的功劳已经拿到手,但众人都觉得这个功劳拿的有点亏心。
去草原上找薛延陀干一仗,既能教训一下这个白眼狼,又能满足一下好战之心,让自己的功劳看起来更体面一点。
还有少数人认为百济和靺鞨也是狼子野心,应该出兵敲打一下。
众人一番商讨下来李世民心中也已经拿定了主意,于是道:“传令李懋功,由他率军进攻薛延陀部。至于大到什么程度为止,让他自己决定。”
“啊?”众人都失望不已,这么大的功劳居然落到李绩头上了,不过倒也没人主动抢这个活儿。
前文已经说过,李靖已经当了两任枢密使就要卸任了,李绩是唯一的继任人选,现在就是给他积累功劳的时候。
征讨高句丽他从头到尾都独领一军,只不过情况变化太快,大炮显威头功必然是岳山的谁都抢不走。
李绩虽然有攻城陷地的功劳,但和岳山一比就有点尴尬了。让他攻打薛延陀,其实是刷政绩去的,谁也不想当那个不开眼的人。
李世民继续说道:“进达,你带万骑去接替李懋功,顺便在敲打一下靺鞨。”
“喏。”牛进达道。
“传令给刘仁轨,让他带兵去敲打一番百济王。”
一条条军令下达,大唐的战略马上调整到了下一阶段,为后续统治高句丽做准备工作。
末了,李世民沉吟许久突然说道:“去把渊盖苏文带过来。”
很快换了一身便装的渊盖苏文就在侍卫的带领下来到大帐。
“参加圣人。”
“免礼,我有个任务交给你,不知你敢不敢接。”
“请圣人吩咐。”
“我要你率领一支高句丽骑兵北上,协助英国公讨伐薛延陀。”
第714章 高句丽国除(5)
“什么?圣人让渊盖苏文带兵讨伐薛延陀?”正收拾东西准备去平壤和李世民汇合的岳山听到这个消息简直惊呆了。
“就不怕他和薛延陀勾结背刺英国公吗?”
“岳候多虑了,圣人既然这么做自然是有把握他不敢这么做。”马周道。
“为什么不敢?那可是渊盖苏文啊,敢弑君的人。”岳山道。
“那也要看他的君是谁,高建武为人怯懦压不住他才引来反噬。圣人乃雄主明君,降服渊盖苏文不过易如反掌。”马周道。
“可他毕竟是异族将领,怎么能这么轻易就让他统兵了呢。”岳山依然不敢认同这种行为。
马周意外的看了他一眼,迟疑了好一会儿才说道:“高句丽也是华夏文明的分支……您的《华夏文明》在四夷被奉为金科玉律,渊盖苏文看过这部书之后当场尊称您为天下文首……”
“唰。”岳山打开折扇遮住自己的脸,羞愧的道:“行了别说了,给我留点面子。”
“呵呵……”马周莞尔一笑,道:“圣人重用降将也非一次两次了,吴国公就是例子。”
“怀化郡王李思摩、左领军卫将军契必何力、驸马都尉阿史那社尔、驸马都尉执失思力等皆为突厥降将,现如今都是大唐的良臣能将。”
“不过圣人此番重用渊盖苏文倒不全是因为惜才,真正目的是为了安高句丽人心。毕竟高句丽有生民数百万,想更快的治理这里就离不开降将降臣的帮助。”
“幸赖宾王指点迷津,不然我还要懵懂无知许久。”岳山感激的道。
这事儿他确实犯了很大的错误,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他以为古人更看重出身血统什么的,事实上现代人心中的成见一点都不比古人差。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匪事 (舟者) 起点VIP2021-06-16完结121.18万字 2743总推荐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
-
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 (味道懵懵的) 起点VIP2021-02-04完结263.76字 3085总推荐穿越三国刘虞之子刘和,左边是黑山军,右边是公孙瓒,前面是袁绍后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