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的人见实在问不出什么又听说当兵的要过来,顿作鸟兽散。
和这些人一起散开的还有五个大汉。
“大哥,你说这位清水候是怎么想的,在这里召见棣州的官吏,就不怕瘆得慌吗。”其中一个说道。
“四哥就是胆小。有什么瘆不瘆的,传说清水候可是可是神仙弟子有大法力,会怕那些死人?”那位老五说道。
“你不瘆?那好,今天晚上你在这睡一夜怎么样。”那四哥说道。
“你讲不讲理……”老五气道。
“行了别吵了,那位清水候是不是神仙弟子有没有法力我不知道,但他此举确实很高明。”那位大哥说道。
“高明?怎么个高明法?”其他人都朝他望来。
“意在震慑棣州上下官吏。这里杀过太多人到现在都能闻到血腥味儿。你说在这里逛一圈,那些官吏会不会被吓破胆?以后谁还敢忤逆他的意思?”那位大哥说道。
“啊?原来如此。清水候果然智谋过人,能想到这么好的方法。看以后这些当官的还敢不敢欺负咱们老百姓。”老五欢喜的道。
“走吧,是非之地不宜久留。”这位大哥左右看了看,就准备随着人群离开。
“别啊,等会清水候要过来,我们看看他长什么样再走呗。”老五劝阻道。
“胡闹,今天是什么日子?全棣州的官都来了戒备肯定森严,在这看不是找死吗。”那大哥喝骂道。
“是,我知道错了。”老五垂头丧气的道。
见他沮丧的样子,那位二哥心中不忍,在一旁说道:“三五天内我们又不走,有的是机会见他。放心,绝对让你见过他之后再走。”
“你啊,就惯着他吧。”那大哥说了一句就不在言语,显然也同意了。
“真的?谢谢二哥,谢谢大哥。”老五激动的道。
“行了,赶紧走吧。”那大哥无奈的道。
于是一行五人顺着人流去往码头方向走去。
巳时初,水师到来开始清场戒备。巳时中,一位位或身着青色或绿色官服的人出现在高台前。
从这些人的脸上不难看出,此时他们的心情并不好,甚至有些难受,但偏偏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和周围的同僚寒暄。
巳时末,远远见到一大群人从城门口走了过来,这些官吏犹如被砍了一刀般,一个二个精神抖擞站的比旁边的士兵还直,脸上挂着僵硬的笑容。
等这群人走进了,果然是岳山、李道彦一行人。
“见过清水候,见过胶东公,见过于刺史。”这些人马上行礼道。
“诸位来的早啊,怎么不去里面坐?”岳山随意的打着招呼。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敢当那个出头的椽子。岳山也没指望他们回答,接着说道:“走吧,咱们进去说。”
说完还邀请李道彦同行,两人一起踏上了高台,众人这才紧随其后跟了上来。
此时高台上方搭了一个建议的木头框子,周围用褐色的布围成了房间的模样。
岳山和李道彦一起坐在了主位上,其他人各自落座。
平时碰到这种会议大家都巴不得往前坐,座位代表的就是地位。但今天不同,大家都变得谦让起来,都想让别人坐在前面自己坐在角落里。
不过有些人并不怕这些,比如渤海县的官员。贾宜章这个县令是岳山提拔的,算是他的门生,知道岳山来了昨晚连夜就过来拜访了。
有这这层关系,他直接坐在了右首第二个位置,只在田学臣之下。
不管再怎么磨蹭地方就那么大,没多久大家就各自落座。坐在前方的心惊胆颤只敢坐半个屁股比站着还累,坐在后方的心中暗自庆幸。
对于这些人的丑态岳山看在眼里却没有说什么,强项令之所以能被大家歌颂被历史记载,是因为这种官太少了。
更多的是庸俗无原则的官,指望他们变得刚正不阿不现实,只要肯办事事儿就行。
“诸位,朝廷旨意德州改为棣州,地域由六县改为九县,你们就是棣州九县的父母官。你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决定着棣州的兴衰。今天本候把你们叫过来,一是大家见一见熟悉一下。”
“二是有几件事情和你们通个气儿。”
第357章 提刑官
“我们脚下踩的是什么东西想必大家都清楚。”岳山看着紧张的众人,露出玩味的笑容:“很多人都以为我是那种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的人,其实错了,我对官吏的要求很低。”
听到这话,不少人心中讥笑起来,你要求低?那些被大审判砍头的人有话说啊。
“我可以容许你们的手不干净,可以容许你们玩忽职守,可以容许你们无能。但有一个底线,你贪的时候给低下的老百姓一条活路。”
说到这里岳山脸色一拉,寒声道:“谁跨过了这条底线,谁敢把百姓逼上绝路,我就要谁的命。”
低下的官吏吓的噤若寒蝉坐立不安,不少人出了一身冷汗。原属于德州六县的官吏还好,之前岳山已经清算过一次,他们属于没有跨过底线被免罪的那一批知道自己没事儿。
刚刚划拨过来的那三个县的官吏则不同,一个个吓的魂不附体。倒不是他们手上有人命什么的,而是当官的没几个干净的,随便查查大把的罪名。
谁知道岳山会不会拿他们杀鸡儆猴。
“我对你们的要求低,但相应的一旦有人触碰到了底线处罚也会很严重。主犯斩立决、家财抄没、家人流放三千里且三代之内不得为官不得经商。”
“只要我还能做得了棣州的主,这一条规矩就执行下去。你们听清楚了吗?”
“喏。”所有人包括于克训、田学臣都起身应是。
“也别说我不讲情面,今天是咱们棣州成立后大家第一次见面,喊打喊杀的不吉利。所以我给大家个机会,觉得自己不干净的下去后找田别驾自首坦白,有人命案的罪减一等,没有人命案的就此揭过。”
“如果不肯坦白后面被查出来,罪加一等。”
“喏。”这下原德州六县的官吏心终于放进了肚子,回话的声音都大了许多,因为之前他们已经报备过了。与之相反的是新三县的官吏一个个如丧考妣。
坐在一旁的李道彦看向岳山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敬佩和恍然大悟。
又是杀人抄家又是自首坦白的,要多苛刻有多苛刻,可这些人不但没有丝毫的不满,反而对他充满了感激。
一个十二岁的少年轻描淡写间就把数十位官吏搓扁揉圆,这其中蕴含的智慧够他琢磨很久了。
果然不愧是神仙子弟啊,李道彦感慨道。
如果岳山知道了他的想法,肚皮都会笑破。这有什么琢磨的?红枣加大棒,后世的小学生都知道。
这些人怕他不是他的手段有多高,而是害怕他背后的朝廷,后怕他手中的刀,一句话这些人被杀怕了。
本来以为要死,现在有了一条活路,他们不会怪岳山狠,只会感恩戴德。
敲打过这些人之后,岳山终于开始进入主题。
“今天把大家叫过来是有一个重要的决议宣布。提前声明,这条决议已经取得圣人和宰辅们的同意,你们只有两个选择,一个辞官一个全力支持。”岳山说道。
听岳山说的这么郑重,众人都知道不是小事儿,马上坐直身躯,竖起耳朵。
“此事就是衙门革新,在棣州府衙和县衙增设新的部门和官吏。”
增设新部门和官吏?众人面面相觑,清水候这是要搞改革啊。同时也有些不舍,增设新部门和官吏,也就意味着大家的权利要被分薄。
可这时候就是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反对,只能祈祷被分走的不是自己的权。
“增设的命官为提刑官,意为提点刑狱公事,也就是说从今往后县令、刺史将不在负责审案断案之事。”
提刑官?提点刑狱公事?县令们脸色一苦,这是他们权威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被划走后权利起码少了一半啊。
岳山没有理会他们,自顾自说道:“县级提刑官为九品下,州府级为八品下。县级提刑官接受县令和州府提刑司双重管理……”
命官就是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简称命官。县一级只有三个官吏是皇帝任命的命官,分别是县令、县丞和主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元朝时期,朝廷增设了掌管刑狱的典史。
典史位备而权重,虽然也是不入流的官,但依然由皇帝亲自任命,属于品级最低的命官,明清两朝延续了这个规矩。
也就是说,偌大的县衙只有四个是命官,其他的都归属于吏。
科举制大兴之前吏转官是很常见的事情,科举制成主流后基本断绝了吏转官的可能。
这是退步也是进步,退步是当官的路途变窄了,一部分有能力没有学问的人失去了做官的资格。
进步的地方在于,彻底断绝了世家贵族的根基,以一个比较公平的方式选拔官吏,打通了阶层的流通。
言归正传。
典史属于县令的佐官,县令让他审案他才有资格审案,县令要是看他不顺眼,完全可以把他的工作接过来自己做,架空他。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匪事 (舟者) 起点VIP2021-06-16完结121.18万字 2743总推荐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
-
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 (味道懵懵的) 起点VIP2021-02-04完结263.76字 3085总推荐穿越三国刘虞之子刘和,左边是黑山军,右边是公孙瓒,前面是袁绍后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