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玄武门值守人员更多的任务是对内而不是对外,就是防止无关人等进入大兴宫,四十个人已经足够了。
即便如此,为了以防万一李渊又在玄武门外设立了两个千屯卫。一旦有敌人越过了那五六万禁军,千屯卫的禁军也可以迅速驻守玄武门。
但正应了了那句话,再坚固的堡垒也抵不过从内部的进攻,李世民兵变就属于从内部进攻。
秦王府的八百侍卫本就在大兴宫一侧,而玄武门外的两个千屯卫首领全都被他收买。再加上今天值守玄武门的将领又是常何。
所以程咬金的人顺利接管了玄武门。
太子的那些侍卫被清理掉之后,他一声令下关闭了玄武门,彻底断绝了内外交通。
当冯立、谢叔方、薛万彻等人带兵赶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地的尸体和紧闭的玄武门。
“唉,我们来晚一步。”冯立懊悔的道。
“将军,现在我们该怎么办?”谢叔方看着高大的城墙问道。
薛万彻也看向他,等着他拿主意。
冯立稳住心神,说道:“我们兵分两路。谢将军和我带兵攻城救太子和齐王,薛将军你引一支人马攻打秦王府。”
薛万彻眼睛一亮道:“好办法,秦王府八百侍卫倾巢而出,王府势必空虚,只要一支偏军顷刻能下。只要我们拿下秦王妃和世子,就能以此要挟秦王。”
说完,他就分出一千人马火速往芳林门赶去。
冯立、谢叔方也知道情况紧急不容多耽搁,等薛万彻带人离开他们就准备带人攻城。
然而还没等他们行动,就见一支军队从侧翼杀出拦在他们前方。冯立心中一沉,意识到事情也许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
“冯立、谢叔方你们未奉旨带兵来玄武门,是想造反吗?”敬君弘走到前方喝斥道。
“敬将军,要谋反的是秦王,现在圣人和太子都危在旦夕。玄武门已被秦王亲卫占领,还请和我一起攻打城门拯救圣人和太子殿下。”冯立不死心,依然在做最后的尝试。
“秦王谋反?哈哈……”敬君弘大笑一声,骂道:“胡说,我接到旨意太子和齐王谋反欲带兵攻打玄武门,挟持圣人。本来我还不信,可是看到你之后却不得不信。冯将军,回头是岸呐。”
冯立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灭了,知道敬君弘已经投靠李世民。
本来凭借数千长林军和齐王亲卫攻打玄武门就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现在又多了敬君弘和吕士衡的两个千屯卫就变得更加不可能了。
恐怕今天的事情真的无法挽回了。
谢叔方咽了口唾沫,艰难的问道:“冯将军,我们要怎么办?”
冯立神色忽然变得坚毅起来,道:“我们深受太子大恩,岂能背主而逃。把玄武门围起来,等薛将军拿下秦王妃和世子再说。”
谢叔方叹了口气道:“也只能如此了。”
然而就在这时,玄武门被从内部打开,两名黑脸大汉骑着马来到阵前。这两人赫然是程咬金和尉迟恭。
然后就见尉迟恭从腰间取下两颗头颅大声喝道:“逆贼李建成李元吉头颅在此,尔等还不快快放下兵器投降。”
“啊?”冯立、谢叔方大惊失色,仔细看那头颅果然是太子和齐王。
两人相互看了一眼,都明白大势已去,赶紧逃命去吧。于是丢下大部队,带着亲卫狼狈而逃。
效忠对象已死,主将逃命,长林军和齐王亲卫变得骚乱起来。
“哐啷。”也不知道是谁第一个丢掉了手中的兵器,然而这个声音就好像是个信号。所有人都纷纷扔掉手中的兵器,跪地投降。
第134章 兵变玄武门(完)(二合一)
长林军和齐王亲卫投降,让尉迟恭等人松了一口气。毕竟他们才是造反的一方,万一双方缠斗太久引来其他禁军就大为不妙了。
现在不动一兵一卒就拿下对方自然是最好不过。
这时躲在暗处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也走了出来,只是他们两人脸上的表情并不如别人那么乐观。
只听房玄龄开口问道:“敬德,大王在哪?”
“大王在临湖殿……该死,居然把更重要的事情忘了。”尉迟恭懊悔的一拍脑袋,然后也顾不上再多说,伸手指着秦王府八百侍卫道:“抽出一支百人骑兵队和我一起入宫保护圣人。”
说完自己一马当先再次踏入了玄武门往大内深处跑去。
这时候秦王亲卫的素养就体现了出来,尉迟恭的命令下的很含糊,并没有说让哪一百人随他入宫。
可这八百人没有丝毫混乱,其中一个百人队自动调转马头跟了上去。其他七个百人队无动于衷,始终警惕的看着长林军和……千屯卫元从禁军。
是的,他们连敬君弘的千屯卫一起防备。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不等敬君弘的人马一起进入玄武门,就关闭城门的原因。
所有人都知道,在这种时候最值得信任的只有八百亲卫,其他人都排在第二梯队。
程咬金明白这个道理,敬君弘也明白。
敬君弘还不会因此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他可以保证自己的忠心却无法保证两个千屯卫所有人都和他一样的想法。
万一有人有异心怎么办?
这是造反,越谨慎越好。
见尉迟恭离开,房玄龄等人的脸色再次沉重了下来,杀死太子和齐王只是第一步,最关键的是控制住李渊并拿到兵符控制住禁军。这样造反才算是成功。
虽然他们逼降了太子的长林军控制了玄武门,可别忘了大兴宫不只有一个玄武门,还有很多门户都可以直通大内。
一旦李渊提前得到消息从其他城门调禁军进宫,他们的兵变依然要失败。
兵变发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李渊随时有可能得到消息。现在可谓是分秒必争,每多耽误一秒就多一分失败的危险。
目送尉迟恭离去,众人只能在心中祈祷,希望圣人还没有得到消息吧。
这时,杜如晦好似想到了什么,面色一惊大叫道:“不好,刚刚薛万彻带人往芳林门方向去了,肯定是想攻打王府。芳林门只有高治中的四百死囚坚持不了多久,程……敬将军还请带人前去支援。”
敬君弘也是脸色一变,怒道:“你怎么不早说。士衡你在这里看住长林军,我带人去救援。”
说完就准备往芳林门方向赶去,刚刚调转马头却又停了下来,对程咬金说道:“程将军,借太子和齐王的人头一用。”
程咬金、房玄龄等人眼前一亮,顿时明白了他的用意。有了这两颗头颅,薛万彻的大军顷刻之间就能瓦解。
“敬将军拜托了。”把头颅递给他,程咬金郑重的道。
“拜托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同时说道。
接过头颅,敬君弘一句话都没有说,只给了几人一个坚定的眼神。然后大喝一声:“儿郎们随我一起平定逆贼。”
玄武门之变看起来非常激烈,但放之于整个长安城来说只不过是发生在三五个坊之间的事情,大多数坊市并没有说到影响。
没办法,长安城太大了,消息传开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且这和长安城的结构也有关系。
在建城伊始就考虑过各种突发问题,为了便于管理,长安城一共被划分成一百零九个相连又单独的区域,也就是一百零九坊。
每坊都有独立的坊门和坊墙,一旦出现问题只要关闭坊门就可以和其余坊隔离开来,不会影响到其他坊区的运作。
可以说这种设计理念非常的先进。
此时这种设计理念却帮了高士廉一个大忙。
毕竟他只有四五百名囚徒,想守住偌大的弘义宫根本不可能。但现在他只要占住芳林门,把大门一关就是一道简易的防线。
他还让人收集了大量的砖头瓦片木棍什么的当做投掷物,不管杀伤力大不大,但能迟滞敌方进攻的步伐拖延时间。
他没有自大到以为靠这四五百死囚就打败来犯军队。
当薛万彻带领一千人来到芳林门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奇葩的一幕。
一群身穿囚服脏不垃圾勉强能称之为人的生物站在芳林门上对着他耀武扬威。
身为太子府亲卫副首领他能忍得下这口气?当即就命令手下放箭。
一波箭雨下来少说有三四十人被射死,伤者过百。
“乌合之众也敢拦在本将军面前,不自量力。冲锋,用最快的速度拿下芳林门。”薛万彻轻蔑的道。
“喏。”长林军士气高昂,列队发起冲锋。
与之相对应的,高士廉一方士气就低迷了许多。好几名死囚受不了这个氛围准备逃跑,如果不是后面执法队连砍数人,估计所有人当时就溃逃了。
高士廉在后面急的直跺脚,他知道死囚靠不住,可没想到会不靠谱到这种程度。当下连连催促家将组织死囚躲避箭雨并进行还击。
还好,在死亡的威胁下这些死囚也爆发了强大的适应能力,一个个举起早就准备好的盾牌门板抵挡箭雨。
扛过箭雨攻击,这些死囚发出了欢呼声,士气提升了那么一点点。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匪事 (舟者) 起点VIP2021-06-16完结121.18万字 2743总推荐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
-
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 (味道懵懵的) 起点VIP2021-02-04完结263.76字 3085总推荐穿越三国刘虞之子刘和,左边是黑山军,右边是公孙瓒,前面是袁绍后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