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唐 (步兵长)


  虽然喜欢喝茶的人很多,也有些人在总结煮茶喝茶的艺术。但都是零零散散不成系统的,更没有谁把它拔高到道的地步。
  倒是有人提出过喝茶和心境有关,但从来没有人说过煮茶也和心境有关。
  茶有灵性?如果换个人依云肯定会不屑一顾,认为就是个大忽悠。但说这句话的是身披神仙外衣的岳山,她就觉得高深莫测。
  当然了,这个时代的煮茶和后世的煮茶是两回事儿。后世是煮开水泡茶,现在是真正的煮茶。
  此时炒茶还没有出现,茶都是和煮汤一样煮出来的,里面还会放一些姜啊糖啊之类的东西。
  所以这个时代茶叶不普及不仅仅是大家穷,更重要的原因是煮的时候太麻烦。别说穷苦人家,就算是一般人家没那个功夫。
  至于煮茶的味道。后世很多书里面都把煮茶喷的一无是处,把炒茶叶泡茶夸的天上少有地上无双……
  做为穿越者,岳山想说的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啊。煮茶真的很好喝,对他这个不懂茶的人来说,煮茶更好喝。
  泡茶之所以取代煮茶,一是使用更加便捷,二是保留了茶叶最原始的滋味喝起来更有层次感和格调。真要单纯比口味,岳山觉得煮茶更好喝一些。
  言归正传,虽然现在和后世的煮茶不是一回事儿,但有些道理是共通的。
  “……煮茶火候最重要,火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火太大水烧干了茶里面的味儿还没煮出来,火太小容易煮成糊糊……火势要均匀,不能一边火大一边火小……”
  岳山就捡自己知道的再经过一番加工,也不管对错一股脑的全说了出来。把依云说的目放异彩,看他就像是看到了知己一般。
  嗯,这姑娘是个真正爱茶的人。岳山肯定的想道。
  聊了一会儿,依云逐渐忘记了兵变忘记了害怕,一脸痴迷的听岳山忽悠。手中也不自觉的仿照他的说法开始了实践煮茶。
  当茶煮好,闻着那明显更加浓郁的香味儿的时候,依云再次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他说的居然是真的。
  这位岳子爵果真奇人也,连煮茶都懂。
  “谢岳子爵教诲,依云无以回报,只能以此茶聊表心意。”依云双手端茶恭敬的道。
  “嗯,我看你在茶道很有天赋,希望你能好好钻研取得好的成就。”岳山偷偷了汗颜了一下,故作严肃的说道。
  说完他赶紧接过杯子喝了一口,别说确实比以前喝的味道好了不少。也不知道是心情不同,还是真的技术差距。
  不过他很快就把茶道什么的抛之脑后,开始思考玄武门之变的事情。


第137章 收徒(六千七百字大章,三合一)
  大唐建立李世民劳苦功高这是毋庸置疑的,立国后亲自参与四场大战役确立了唐国中原之主的地位。
  第一场是平薛举,这是李唐立国第一场硬仗。此时的唐国势力范围只有关中和河东一带,在诸侯里优势并不大。如果这一仗败了,那也就没有后来的盛唐了。
  薛举是智勇双全的人物,自号西秦霸王。自古以来敢称霸王的要么是傻子,要么是真的猛人,薛举就属于后者。
  证据是什么呢?他正面击败了李世民俘虏了慕容罗睺、刘弘基等人。可以说这是李世民生平经历过为数不多的惨败。
  然而就在他准备进攻长安的时候病死了,也有说是被流矢射死了,别管怎么死的反正是死了。正应了那句话出师未捷身先死。
  李世民趁薛举死亡卷土重来,灭了薛举的势力铲平了来自西方的威胁。这一仗让李唐彻底站稳了脚跟,从此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格。
  第二场战役是击败宋金刚、刘武周势力。第四场灭的是窦建德的残部刘黑闼、徐圆朗等人。
  这些人也就是一时枭雄,格局和能力都不足以统一全国,就算不被李世民灭也会被别的人灭掉。
  更何况刘黑闼、徐圆朗是李建成擒获的。所以这两场战役就不多说了。
  重点要说的是第三场平窦建德、王世充战役。
  窦建德和王世充,这两人都是诸侯里比较强的。王世充能力或许有所欠缺但占据最繁华的洛阳,不可轻视。
  尤其是窦建德,重信然诺崇尚豪侠,在位期间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又释放俘虏的宫女战俘让他们回归乡里。
  别人还在想着怎么压榨民力穷兵黩武的时候,他已经在思考怎么恢复生产了,这就是枭雄和王者的区别。
  岳山一直认为他是除了李唐最有人主之姿的一个人。
  可惜,既生瑜何生亮,这个世界还有一个李世民。他在救援猪队友王世充的时候被李世民生擒。
  李唐擒获逼降了许多诸侯,包括李密、王世充、罗艺、杜伏威等等,这些人大多得以活命。有的还加封王爵,有的成为李渊的座上宾,有的成为李唐的封疆大吏。
  但唯有窦建德,被直接处死。
  为什么?因为李唐也知道李密、王世充这些人都只是枭雄,在民间口碑很差,一旦失败很难东山再起。
  窦建德不一样,他在民间威望极高,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得民心,这样的人只要给他一个机会登高一呼必然应者云集。
  这一点从后来刘黑闼等人的事迹就能看出端倪。
  刘黑闼只是窦建德手下大将,纠集残党打着为窦建德报仇的旗号叛乱,迅速募集了十万大军打的大唐鼻青脸肿。李世民两度挂帅才把他打败。
  要是把刘黑闼换成窦建德恐怕声势只会更大,中原一统的时间要被拖后几年甚至十几年。
  这里不是为了吹嘘窦建德多厉害,而是想说李世民击败窦建德有多么的重要,功绩是多么的巨大。
  这场战役击败了唯二具备争霸天下能力的王者窦建德,彻底奠定了李唐统一全国的格局。
  功劳一定就能转换成实力吗?不尽然。
  李世民在外征战的时候是没有那个功夫去经营自己的小势力的,但李建成可以。
  从大唐立国之初李建成就一直在中枢协助李渊处理国政,他有充足的时间经营自己的势力,有能力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到全国各个要害部门。
  就以窦建为例,李世民灭了窦建德,按理来说窦建德的底班应该会落入他的手中,等他把优秀人才挑走剩下的才是朝廷的。
  可事实上呢,李建成利用自己身在中枢的优势,把窦建德的底班给打包吸收了。李世民只能干看着一点办法都没有。
  长安城作为京畿更是李建成势力范围的核心,等外出征战的李世民重回中枢,发现他在长安城步履维艰。
  历史上和李世民有同样遭遇的还有赵匡胤。
  他常年带兵在外平定诸国,就把大后方交给了亲弟弟赵匡义。等他统一全国返回京畿的时候才发现,整个开封城都已经被赵匡义经营成了铁桶一般。
  甚至没有赵匡义点头朝廷的旨意都出不了京畿。
  赵匡胤深知这种情况很危险,数次想迁都,但都遭到赵匡义集团的反扑不得不作罢。
  一代开国之君最后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皇位也被亲弟弟夺去,自家孩子也死的莫名其妙。
  为什么赵匡义能如此嚣张的夺权?因为开封城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
  还有一个例子,明成祖朱棣。
  他兵变成功之后为什么把京师迁到了北平?
  一方面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另一个原因就是金陵被朱元璋朱允炆经营了数十年,那里到处都是忠于朱允炆的人。
  他要敢大摇大摆的生活在金陵,指不定哪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就被人割了脑袋。
  如果大肆围剿又会耽误好几年时间,而且这样内耗于国不利,还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干脆直接迁都,把京畿放在我的大本营北平,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过上几年那些忠于朱允炆的人自然而然就自己消亡了。
  由此可以想见,李建成在长安城经营了四年多将近五年,他的势力范围是多么的庞大。
  李世民真正潜下心经营自己的小势力还是武德四年末五年初的时候,他被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万户。
  最关键的是他获得了一个特许,天策府可以自置官属。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可以自己设置机构自己招募官吏,事后给朝廷报备一下就行。
  有了这个权利,李世民的日子才好过了不少,不至于在和李建成的竞争中毫无还手之力。
  他利用这个机会开设文学馆,收揽四方彦士入馆备询顾问,文学馆与秦王府相结合,俨然形成一个小政府机构。
  然而时间还是太短,武德四年十月他被封为天策上将至今不到三年,两年多的经营根本就不足以和李建成的势力相抗衡。
  就以朝中宰相来说,裴寂、裴矩是明火执杖的支持李建成;武则天的老爹武士蒦是李渊的死忠,但也偏向于李建成。
  封德彝脚踏两条船,但从他数次反对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就可以看出,他是偏向于李建成的。
  萧瑀和陈叔达性情忠直,为了法理道义敢和皇帝干架的人。他们是支持拥有正统名义的李建成,还是支持劳苦功高但只是次子的李世民还真不好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