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牛吏之帝王崛起 (天下九九)


  刘秀又想到一件事,让他心里很不踏实。
  彭宠反叛时,数次联结上谷太守耿况,耿况数次斩杀他的使者,坚决与他划清界限。在刘秀看来,耿况十分懂事儿。
  耿弇北征彭宠时,耿况很懂事儿地又派了一个儿子耿国来邯郸,代替耿弇作为人质。但是在洛阳大战中,耿国被俘了,如今人在洛阳。
  按刘秀的心思,耿况在上谷做着土皇帝,耿弇率重兵在代郡,邯郸没有耿家的人,是不是耿况应该再派一个儿子来做人质。
  可是,耿况这一次突然就不懂事儿了,迟迟没有表示,而派人质这事儿本是一个大家都遵守却不说出口的潜规则,刘秀还不太好张口要。
  若是洛阳大败之前,刘秀对这种事儿也不会如此在意,毕竟当时他如日中天,自信满满,整个建武汉对他也是信心十足,觉得他应该能压刘钰一头,觉得刘钰虽然很强,要费很大的力气对付,但刘秀终究是能对付得了他。
  可如今不一样了,洛阳之战,全天下的风向一下子变了。刘秀出乎意料地输了,建武汉政权不稳了!
  外战失败,最要紧的是回头好好地安定内部,保不齐什么势力在暗中开始蠢蠢欲动,准备混水摸鱼,在他刘秀身后插上一刀。
  在他强时全国是铁板一块,在他出现失败征兆时,全国可能就是铁板一块块。
  如今上谷郡就成了刘秀解不开的心结了。
  上谷和渔阳两郡,是刘秀起家的最大资本,当年两郡发突骑南下,支援刘秀,帮助他打败了王郎,又帮他横扫河北流民军,安定冀州。
  要是没有这两郡的支持,刘秀还真就不一定能成事。
  刘秀投桃报李,一开始就封两郡大佬耿况、彭宠为侯,当时他自己的爵位也不过是个侯!
  他是真敢封。
  没法子,自己两手空空,啥都得靠别人,只有这官职可以随便往外扔。
  刘秀的天下,他自己一兵一卒也没投入,他拿的全是干股,真正实打实投入人马的是那些本地豪强。像真定王刘扬,一下子就是十万大军,彭宠、耿况也是大手笔投入。
  这种情况造成刘秀底气不足,豪强能捧他,当然也能限制他。他稍微没有顾到哪一方,立即会引起对方不满,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内部叛乱会那么多。
  真定王刘扬没有得到利益补偿,彭宠觉得自己应该封王,两人都起兵反叛。说到底都是因为刘秀腰杆子不硬,那些大手笔投入的大佬觉得皇帝欠他们的。
  如今这两个大佬都覆灭了,只有上谷太守耿交硕果仅存,他在上谷郡一猫,就是个土皇帝,刘秀也不敢轻易去惹他。
  可如今,刘秀心里没底了,却想去惹一惹了。


第422章 上谷大佬
  上谷太守耿况是世为两千石之家,妥妥的豪族出身,曾经和王莽的堂弟王伋是同学。
  看人家豪族的交际圈子,一般的寒门怎么比得起。
  在这样的圈子里混,当官是很容易的事,不仅当官容易,升迁也是轻松加愉快,你一个寒门子弟不管有多大本事,努力一辈子也是拍马赶不上。
  耿况成年后便成为皇帝身边的郎官,后来被王莽任命为“朔调连率”。“朔调连率”这官名听起来很怪,这是易名癖王莽改的,朔调郡就是上谷郡,连率就是太守。
  天下大乱,更始兴起,更始帝派使者四处招降,许诺“先降者复爵位”。使者到了上谷,耿况亲自迎接,盛情款待,老老实实地上缴太守印信。
  按理说人家都这么懂事儿了,使者应该立即发还印信,复了耿况的太守之位,这才是规矩。
  可这使者偏偏是个起事儿的,拿到印信就是不还,意思可能是要重新任命,这太守是不是你耿况的,那可就不一定了。
  懂事儿的遇到起事儿的,耿况立即就慌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平事儿的出来了。
  上谷郡功曹寇恂听说后,勃然大怒,带着兵去传舍,见到使者,义正辞严地指责他,人家皇帝都说了,“先降者复爵位”,耿况早早归降,你为什么不按照规矩,恢复人家太守的位子?
  使者当时并没有被吓尿,而是硬挺着腰杆说:“我是皇帝的使者,功曹难道要胁迫我吗?”
  寇恂嘴上说着不敢,又讲了一堆大道理,然后命人以使者的名义召来耿况。他自己则从使者处夺过太守印信授与耿况。
  在寇恂的逼迫下,使者无奈,只得下正式诏命,承认了耿况上谷太守的地位。
  要不怎么说寇恂是文武全才,嘴上大道理把使者挤兑得没话说,下手也毫不迟疑,不给就动手直接抢。
  为什么寇恂如此替耿况出头?
  因为他和耿况的利益是一致的。其实寇恂也是在为自己出头,耿况这个太守是外来户,寇恂却是个坐地的豪强,他家就在上谷郡。他是由太守耿况自辟的属吏,耿况就是他的老大。
  当然换个太守依旧可能任用他,但是这也是说不准的事儿,本地豪强又不止他一个。也可能是寇恂和耿况相处特别融洽,两家绑定得比较结实。所以猛男寇恂悍然出手,把更始皇帝的使者硬怼了回去。
  那么寇恂为什么敢出这个头?
  因为更始朝的影响力在河北还很弱小,幽冀的豪强不太尿他这一壶。刘玄彼时尚在洛阳,上谷郡天高皇帝远,他管不着。要不怎么刘玄找人抚定河北,谁都不愿意接?因为这差使实在不好干。
  河北的局势太乱太凶险,本地豪强实力既强,还有强大的铜马流民军,都各据一方,谁也不听谁的,想找个人把这些人都镇住,太难了。正因为是这种谁都不愿意干的苦差使,所以才能轮到刘秀的头上。
  回过来说上谷郡,铁打的太守流水的皇帝,耿况继续留任太守。但是因为这个太守是从皇帝使者手里强抢的,耿况心里很没底。他一向是个懂事儿的,这时就急急忙忙地派儿子耿弇带着礼物去洛阳,朝拜更始帝,打通关节,和朝中大佬搞搞关系,以期坐稳屁股下面的太守位子。
  耿弇南下途中,正碰到王郎在邯郸称帝,因为王郎的宣传工作做得很到位,自称是汉成帝之子刘子舆,名正言顺,又有汉宗室刘林和豪强李育、张参等力挺,实力强劲。河北各地纷纷响应,与耿弇同行的郡吏便都转向邯郸,去投王郎。唯独耿弇一个人不干,非要南下洛阳,双方分道扬镳。
  可是南下的道路已经不通,耿弇听说玄汉大司马刘秀在卢奴,当即就跑去晋见。耿弇从小痴迷兵事,对昆阳大战的英雄刘秀崇拜有加,当即要回上谷发突骑攻取邯郸。
  刘秀只当他是个孩子,虽然笑着说他:“这是我的北道主人。”实际上没有当回事儿。此时蓟城骚乱,刘秀夺门逃出,开始了苦逼的南逃之路,而耿弇则与他失散,独自一人回到上谷。
  耿弇当时信誓旦旦地要发兵助刘秀,其实是他自作主张,上谷的事儿还是他父亲耿况做主。耿况此时畏惧王郎势大,有心投了邯郸。这时能定事儿的人又站出来了,又是寇恂。
  寇恂说道:“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咱们上谷有这个实力,可以自主选择,邯郸算什么东西?
  寇恂继上次太守任命事件之后,又一次强势表态。咱有兵有将,管他什么皇帝不皇帝?更始皇帝刘玄算个P?赵汉皇帝王郎算个P?
  一锤定音。
  耿况派寇恂联络渔阳太守彭宠,两郡各发骑兵二千,步兵一千,南下支援刘秀,只这一路南下,沿途击斩了王郎的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四百余人,攻取了沿途的二十二县,展现了幽州突骑的恐怖实力。在广阿追上刘秀之后,两郡人马立即成为刘秀争战天下的中坚力量。
  但是依照寇恂的说法,上谷“控弦万骑”,去支援刘秀是两千骑,大概只是上谷郡骑兵的零头。这表示耿况还是留有相当的余地,并没有把鸡蛋一下子全放到刘秀的篮子里。
  上谷郡的实力耿弇十分清楚,灭了王郎之后,耿弇又主动表示要回幽州再发大兵,等到进击彭宠的时候,耿弇又一次回上谷发兵。
  说起来耿弇真的是刘秀的贵人,但却是他爹的败家子,这一次又一次的讨债鬼似的回去发兵,是要把他爹的家底掏空的节奏啊!耿况一边骂儿子败家,一边迫不得已地往外送人。
  大概耿弇还在不满意地叨叨:“一次都给我就得了呗,非得让我费劲地一个子一个子地往外抠。”
  但是耿况就是不肯,这说明他对于刘秀一直是保有余地的,天下大势未定,有实力的豪强是不肯一下子投入所有的。尤其是上谷这种天高皇帝远,谁都管不着的地界。
  上谷、渔阳两郡的实力是惊人的。彭宠派在出吴汉、盖延、王梁等人带兵南下支援刘秀,又不断地送人送钱送粮,输出如此多之后,还有实力兴兵造反,割据一方,还能四处略地,扩大地盘,而刘秀根本就拿他没法子。直到同为幽州的上谷郡出手,耿弇再一次从老爹手中抠出来些兵马,才算解决了彭宠。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