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牛吏之帝王崛起 (天下九九)


  闵堪心中很不平衡,只是耿氏势大,他们惹不起,闵堪不敢发作,还要安抚族内的兄弟们,为耿氏说话。直到被耿弇逼得不行,才敢向大将军发了一次脾气。
  闵林道:“太守,此次耿弇欲成大功,必得借代郡之力,可代郡便是倾尽全力,也捞不到半分功劳,为何要用闵氏的力量,去为耿氏赚取功劳?太守若是派了兵,他耿弇一点也不会领情,反而会百般挑剔,派太守一身的不是。从前咱们数次运粮供应大军,但耿弇依旧参太守延误战机。。。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太守干得还少吗?”
  不得不说闵林说得很有道理,就算闵堪出兵为耿弇护住后路,也捞不着什么功劳。可兵马一动,粮草也得跟上,出兵就是出人又出钱粮,当然会削弱代郡的实力,若再打个大仗,损折人马,闵氏的损失就更大了。
  这些人马刀枪是闵氏的立身之本,这些东西都没了,他们也没什么份量了。
  闵堪已决定了不发兵,也不再向前线运粮,可是仍有些顾虑,“陛下那儿怎么说?”
  闵林道:“陛下不从河北运粮支援耿弇,却令上谷、代郡运粮,打的是什么主意,兄长又不是不知。如今大家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刘秀对于山高皇帝远的渔阳、上谷、代郡等地,一向奉行高度自治的原则,基本上是让他们在当地做土皇帝,全权管理郡里的军政之事。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人家都是有实力的豪强,投奔你就是给你面子了,要是一个不高兴,说不准像彭宠似的反了,或者就直接投到长安,刘秀想拦恐怕也拦不住。
  皇帝虽然不得不这么做,但是心里还是很有想法的,一直想要解决这些地头蛇,如果这次他洛阳大胜,或许就要耿氏闵氏举族搬迁到京城,将他们连根拔起了。
  可是他败了,就只能尽力维持稳定,不搞大的动作。但是他依旧催逼着两郡出粮出人,去进攻太原和雁门,除了要对建世汉保持军事压力之外,也是要不断削弱这些地头蛇的实力。
  刘秀是乐见地头蛇和建世汉大战的,反正不是他自己的本钱,打没了也不心疼。
  闵林是闵家兄弟中比较有头脑的一个,他早就看清了这一切,因此向兄长进言,不发兵,不运粮,保存实力。
  众人商议决定,不仅不向南运送军粮,反而向朝廷求救,说是今年遭遇旱蝗两灾,收成锐减,又供应南下大军粮草,代郡负担不了,如今没有存粮,恐怕会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请朝廷运粮来救济。
  至于耿弇,闵堪可写信说是代郡境内又闹起了流民,他正忙于平定流民,实在是没有余力再南下助阵,请建威大将军多等些时日,等他灭了流民,再行南下。
  等到闵氏族内把事情商议得七七八八,众人也都散去,闵堪派人去请东部都尉石鲔。
  闵堪说道:“石老哥,咱们兄弟当年一道起兵,我把你当成亲哥哥一般,如今大将军欲代郡派兵南下,我欲推辞此事,你看如何?”
  将他的意思向石鲔细细地说了又一遍。
  石鲔听了,冷笑了一声,说道:“太守,你真将陛下当成傻子,把大将军当成好糊弄的小孩子吗?”
  闵堪一愣,“石都尉,你这话什么意思?”
  石鲔道:“你真以为代郡是铁板一块,人人心都向着太守你?代郡之内的情形,比如代郡有多少兵马,多少钱粮,你真当陛下一点也不知吗?郡内有没有流民,难道大将军会不知吗?太守此次欺之,便抹煞了从前的种种功劳。陛下的天子之威,大将军的雷霆之怒,太守都打算如何承受?”
  闵堪的脸黑了下来,沉默半晌,问道:“你说怎么办好?”
  石鲔道:“大丈夫行事有始有终,若追随陛下,便一心无二,有多少力使多少力,或者干脆举族内迁,把代郡交与陛下之手,解陛下之疑,保儿孙几世的富贵。”
  闵堪不说话,明显是不想接受,举族内迁,那他闵氏哪儿还有什么地位?他甚至怀疑,石鲔是不是要把他挤走,好自己掌控代郡。
  石鲔道:“此次洛阳大败,陛下急需胜利提振士气,大将军正逢其时,送上了这一场大胜。他若能一鼓作气攻占太原、河东、上党三郡,足可抵消南方的失败。从大将军攻下阳曲这一刻起,此战在陛下心目中必定迅速提升位置。兵者,国之大事,关于国运。陛下必不能容忍有人后面玩虚的,使绊子。大军胜了还好说,一旦大军失败,这败军之责恐怕都要太守来背负!”
  闵堪道:“那耿况如此,就不怕陛下的天威吗?”
  “上谷和大将军之间毕竟隔着代郡,何况陛下还需要大将军在前面冲锋陷阵,焉能再与耿氏计较?陛下可容忍耿况,太守有何底气要陛下容忍?”
  闵堪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忽然一拍几案,怒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都想将好好的代郡吃干抹净,一点残渣也不留给我们兄弟!咱们兄弟当年起兵,好不容易打下这片基业,岂能如此拱手让人?从今往后,不管什么陛下,大将军,谁也别想从代郡得到一个人,一粒米!老子不跟他们玩了!”
  石鲔说道:“太守若要自立,则大将军回军,与上谷夹击代郡,太守可能敌得过吗?”
  看闵堪不说话了,石鲔又道:“其实还有一个法子,太守可以考虑一下。”
  “什么法子?”
  “我有一个客人,是从洛阳来的,太守可想见见?”


第425章 说客之谋
  闵堪没有想到,石氏竟然背着他,自己偷偷地和洛阳搭上了线。
  因为闵堪今天明确表达了要自立单干的意思,所以石鲔才会把底交出来,否则的话还不一定怎么回事。石鲔或许会等更好的机会劝他,也或许自己单独投了洛阳。
  想到这儿,闵堪心里打了个哆嗦,若是那样的话,也说不定石氏会暗中向闵氏下手。
  政治从来都是血腥的,面对家族存亡废兴的大事,曾经一道创业的兄弟也不一定可靠。在利益面前,感情这种东西尤其稀有。
  闵堪对于石鲔私自联结洛阳虽有些不满,但是又不想放弃这个好不容易和洛阳搭上线的机会,便有点不情不愿地接见了来人。心里琢磨着要自抬一下身价,不能表现太过主动,免得被人看轻了。
  洛阳来的是个四十余岁中年人,脸庞又圆又胖,颌下没有胡须,样子像是阉人,颇有些阴柔之气。
  此人自称姓蒯,名路,是汉初著名说客蒯通的后人。因为他祖宗太著名了,一听到姓蒯,闵堪就敏感地觉得,这就是一个说客。
  闵堪对待蒯路礼节甚是粗疏,也不施礼,只将袍子一拂,大大咧咧地坐下,张口便问道:“先生远道而来,将以何事教我?”
  蒯路道:“不才无学,有辱明问。”
  一旁的石鲔见闵堪态度傲慢,唯恐蒯路不悦,抱着打圆场的态度说道:“闵太守若据郡自保,恐将承受陛下天子之怒,不敌上谷耿氏父子二人合力围剿。彭宠殷鉴不远,故此太守犹疑,还请先生为之谋划一二。”
  蒯路正襟危坐,不紧不慢地道:“代郡地处两汉之间,若欲自立而与两汉为敌,是自寻死路也,故此背一汉,必顺另一汉,有所倚仗,方可自保。”
  闵堪直接问道:“吾若依长安,与归邯郸有何不同?”
  蒯路道:“那便是长安与邯郸之不同。长安者,国都也,邯郸者,赵都也。当年秦灭赵,邯郸俯首。如今两汉相争,建世帝据汉都长安、周都洛阳,此二者皆天下之都,正可据之号令天下。而铜马帝只有赵一国之都,焉能与之相比?前者洛阳大战,铜马帝聚二十万之众突袭伊洛,亲率十万大军兵临洛阳城下,建世帝不以兵少为虑,亲领五万之众急驰援助,一战溃敌,铜马帝一路向北,逃回邯郸,出征二十万众,归来者十不存一,此战实为其前所未有之惨败。经此一役,强弱之势立判,天下大势已明,闵太守此时尚问两汉有何异同乎?”
  他说得慢条斯理,石鲔在旁边听着不禁有些着急,人家闵堪是向建世皇帝要好处,问的是待遇问题,蒯路说了半天,却没有摆出条件,只说那些虚无缥缈的天下大势,恐怕说不动闵堪。
  果然,闵堪听了他的话,连连摇头,说道:“先生此言差矣,陛下封吾为侯,待闵氏不薄,堪为人臣子,当忠心事主,岂可轻弃之?”
  蒯路微微一笑,说道:“闵太守若忠心事主,当立斩蒯某,传首邯郸,尚在此问蒯某做甚?”
  闵堪一听,霍地站起身来,指着蒯路发怒道:“竖子欺吾不敢杀汝乎?”
  蒯路毫无惧色,“汝等触怒大将军,见疑于君上,破家灭族之祸就在眼前,不思固身保家,尚在迟疑不决,首鼠两端,吾深为汝等忧之。。。若得吾首能免汝等之祸,路请引颈就戮,绝不敢辞!”
  石鲔不知道为什么两人一见面就如此针锋相对,连忙上前打圆场,劝解二人,闵堪冷哼一声,一甩袍袖,走了。
  石鲔便埋怨蒯路道:“先生为何如此?幸得闵太守大度,不即面责,否则先生之命休矣,吾亦救汝不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