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呼了口气,至少刘钰想占据南阳也不容易,山大王们是不想被任何人收编统治的。
此时刘隆道:“南阳之势,正如陛下所说,不宜急进,还需缓图。陛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算无遗策,料无不中。。。南阳迟早并入汉土。”
刘隆绝对不是拍马屁,他是真心信服刘秀。
当年在刘氏诸子之中,最有魄力、最有英雄气概的是刘秀的大兄刘縯。与刘縯相比,刘秀性格稳健内敛,不露锋芒,但是刘氏诸子对于刘秀的信任却不在刘縯之下。
当刘縯起兵造反时,同宗的人都摇头叹息,十分担心,这个家伙天天吵着造反,早晚会连累我们。可等到刘秀一副军中打扮出现的时候,刘氏宗族的人都奔走相告:“连那么谨慎的刘秀都造反了,我们还等什么?”于是全族人都跟着反了。
刘隆本来在更始皇帝刘玄帐下任骑都尉,但是当刘秀出镇河北稍有起色,他便立即弃官而走,直接投奔刘秀去了。
或许这就是天生的英雄魅力,自带让人信服的气场。
刘秀的注视着案上的舆图,目光从南阳转到东方,说道:“齐地富庶,田地肥沃,有海盐之利,当先取之。朕将亲领大军,征张步董宪。”
刘秀的策略就是先东后西,将东方先行平定,作为自己的大后方,然后再向西与刘钰争天下。
至于东西分界附近的洛阳,刘秀的策略就是限制、包围,不使其向外扩展,将朱鲔困在洛阳城内。
“朱鲔此人,没有太大的野心,也没什么统军之才,早晚必为我所擒,不足为虑。”
刘秀定下了下一步的战略方向。岑彭率得胜之师西进,夺回洛阳以东的重镇偃师;吴汉率军东进,进攻盘踞十郡的齐王张步;耿弇驻军常山郡,防备建世汉征北大将军田况。
河东、上党、太原三郡一失,河北时刻要面临西边的威胁,只能在太行八陉的隘口处处设防,又驻一大将,时刻防备。这严重牵制了刘秀的兵力。
北部的形势还可勉强支撑,朱浮在蓟县与彭宠对峙,西边有上谷的耿况与他遥相响应,彭宠的发展终究有限。并州数郡虽落入刘钰之手,但上谷郡在刘秀的手中,以一大将率军守之,隔在定襄与河北之间,正好是一个缓冲地带。
如今建武汉对于建世汉处于守势,刘秀没想到,他从未放在眼里的放牛娃刘钰居然如此厉害。
刘秀看着舆图,目光一直在长安一带徘徊,他心中猜测,那个放牛小子如今在想什么,下一步他会怎么走?
从不屑一顾到不断揣测,刘秀对刘钰的态度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想一想对方只有十八岁,刘秀感觉心中越发沉重。
二十几岁的邓奉,十几岁的刘钰,大汉的少年豪杰层出不穷。
三十余岁的刘秀摸着自己的鬓角,仿佛那儿已经生出了白发。他喃喃道:“难道我已经老了吗?”
第314章 人人升官
建世四年三月,洛阳城的官员们全都喜气洋洋,一见面便互相道贺,恭贺对方升迁。
原来皇帝陛下发下诏书,以镇守洛阳、拱卫关中,有功于大汉为由,加封扶沟侯朱鲔两千户,并赐予其太傅之衔。
而洛阳城的官员更是个个升迁,人人有赏。一时间,全城官员都鸡犬升天,沉浸于喜乐之中。
朱鲔很高兴,虽然他早已是万户侯,但是谁会嫌自己的封地多呢?而且皇帝特地加恩,这表示对他信任有加,自己可以在洛阳安心地做土皇帝了。
吃饭时他难得地喝了两杯,一向严肃的脸上也带了些笑意,正兴致盎然之际,他的长史宋谈求见。
“让他进来,正好陪我喝两杯。”朱鲔乐呵呵地说道。
宋谈进来见礼,却没有向朱鲔道贺,而是面容严肃地道:“大司马,下吏本该贺大司马加封之喜,但仔细一想,无功受赏,非可贺之事,望大司马也勿以此为乐事。”
朱鲔的眉头皱了起来,说道:“宋谈,这不是无功受赏,新安之围,乃是洛阳兵马所解,要不是咱们洛阳军马火烧孟津渡,新安早就非陛下所有,濮阳将军芳丹不知还有没有命在?若没有我孤悬关外,顶着刘秀的兵锋,陛下能安然在朝中安坐?何况我军夺取偃师,此乃拓土之功,焉能不赏?”
“大司马,陛下赏不逾月,解新安之围,陛下早就赏过了,略地偃师,陛下也已封赏。怎么又会重新加赏?况大将军屯重兵二十万于洛阳,每日靡费钱粮巨万,皆赖朝中供给,数年时间,不过为朝廷得一偃师,不加罪已是陛下宽仁,何赏之有?”
朱鲔的脸色变了,他将酒杯重重地放在桌上,说道:“宋谈,你今日来此,就是要告诉我,陛下不该赏我吗?”
宋谈道:“大司马以国士待我,我亦以国士报大司马,今日下吏特来救大司马于危难之中!”
“危言耸听!”朱鲔竟然气乐了,“那你说,你要如何救我?”
“大司马并非陛下嫡系,大司马与陛下之亲疏,比之樊崇、徐宣等人如何?”
朱鲔懒得理他,宋谈只好自己接下去:“自然是不如樊徐亲近。樊崇虽贵为太师、万户侯,然不在朝为官,只在家安享富贵,徐宣才兼文武,却只能为一区区太守。当年他二人手下军马数十万,又有拥立之功,在青州军中一呼百应。可一旦陛下践位,即夺其兵权,自行执掌,对二人不再重用。大司马常年在外领兵,独霸一方,陛下焉能安心?如今朝中太师、太傅、太保之衔,除杨音等廖廖几人之外,皆为闲散之人,不在朝中任职。陛下加封大司马为太傅,意图不是很明显吗?”
“你是说,陛下封我一个太傅,便是要我隐退的意思?”
“大司马,陛下即便要加封大司马,亦不必向全洛阳官员市恩,将他们一个个全都加封吧?陛下的意思,难道不是要洛阳诸人清楚,他们都是陛下的臣子,而不是大司马的臣子,陛下可以封赏他们,自然也可以惩处他们。如今洛阳诸将,人人皆欲为陛下效力,而想为大司马尽忠者寥寥无几。”
朱鲔冷哼一声,“他们可都是我的旧部,有的人从绿林山时便追随于我了。”
“旧部?”宋谈微微一笑,“大司马亦为更始皇帝旧部,如今他被困长安,大司马何不率军入关,复迎其为主,以尽旧部臣子之忠心?而甘愿屈膝事新皇邪?”
砰地一声,朱鲔拍案而起,怒喝道:“宋谈,你敢辱我?来人!”
几名卫士应声上来,虎视眈眈地看着宋谈。
宋谈面色不变地道:“下吏敬劝大司马,明去就,知进退,莫要贪恋权位,惹祸上身。下吏言尽于此,听不听在大司马,大司马若要处置下吏,下吏亦无话可说!”
朱鲔怒冲冲地看着了他半晌,忽地一挥手,道:“你们都给我滚!”
几名侍卫退下,宋谈亦一拱手,转身离去。
朱鲔坐了下来,方才的好心情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愤怒和恐惧。
对于某些若隐若现的真相,人们往往心怀恐惧和厌恶,当有人非要揭开这真相时,这种厌恶情绪便会转移到此人身上,。
宋谈是他的亲信,多年来一直追随着他,多有良谋贡献,朱鲔对他很是信任,但是这一番话仍旧让他极不舒服。
他之所以会如此愤怒,正因为这些话戳到了他的痛处。这几年,他最担心的便是失去洛阳,这里已成了他的领地,他的老巢,他的全部家当都在这里。
朱鲔觉得,离开了洛阳,他将变得一无所有,只能任人摆弄,如“无胆鼠辈”刘玄一般被豢养在长安。
可洛阳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二十万大军的给养,大半要靠长安方面提供,要不是投靠了刘钰,洛阳早就保不住了。
如果他不遵从皇帝的征召,刘钰断掉他的给养,他要如何是好?
近年来,他对于长安方面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虽然作为洛阳的主将,他仍有权指挥众将,但皇帝的存在感不断增强,如今许多将领不像从前那般唯他朱鲔之命是从了。
朱鲔的长子朱自力此时正在长安,为羽林军校尉,也被皇帝封了侯,按理说,皇帝对他还算不错,他就是放弃兵权,也能过悠闲的侯爷生活。可人一旦尝过权力的滋味,是很难放得下的。
此时,几句话说得朱鲔心烦意乱的宋谈,已经到了任延君的府上,两个人坐下对酌。
任延君道:“宋长史,依你看来,大司马会上书请辞吗?若陛下征召,大司马会去长安吗?”
宋谈道:“任尚书不必担心,大司马其实没有太大的野心。当年因为惧怕刘演的威严,贪图安逸,他甚至一力推举懦弱的刘玄登基。刘玄本欲封他为王,可大司马坚辞不受,说是高皇帝有言,异姓不得为王,可见大司马一直心怀汉室。他或者一时想不通,未必会上书请辞,但多给他些时间,自然就明白了。何况如今洛阳众将都心向陛下,大司马即便不甘心,也拦不住众将向陛下之心呀!”
任延君道:“此事若能成功,任某一定向陛下举荐宋长史。。。你这样的大才,也只有陛下才能使得!”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山贼做皇帝 (超神MVP) 起点VIP2021-06-13完结 20W收藏166.87万字 5.87万总推荐穿到古代做皇帝,原以为,自己积了十八辈子的德,从此三宫...
-
李逵的逆袭之路 (水鬼游魂) 起点VIP2021-06-16完结百丈村的二傻子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对着全村老少爷们大言不惭的说着自己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