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牛吏之帝王崛起 (天下九九)


  “好了就好,朕听说你的祖母缠绵病榻,恐怕不好移动,你父既去了长安,你便留下来在她身边尽孝吧!”
  隗恂听了,心里老大不愿意,当初去长安是去做人质,时刻有性命之忧,他死活不想去,如今去长安纯粹是富家大少去花花世界游乐,他巴不得要去,哪还愿意留在这偏僻的边鄙小城吃沙子?可是皇帝已说出了口,不容他不从。
  隗恂忙端正了一下面容,说道:“臣自离家,无时无刻不惦记祖母,不知她现在怎样。陛下为我隗氏考虑如此周全,臣感激不尽。。。”
  他还未说完,隗嚣咳嗽了一声,插话道:“回陛下,臣之母闻陛下亲至,欣喜非常,竟自病榻上坐起,连进两碗呱呱粉,臣母还说要随臣一道回乡看看,她老人家要生见长安,百年后葬回长安。。。陛下,臣母秦氏原为长安人。”
  隗恂一听,立即喜形于色,心道这一趟可是赚翻了,不仅封了侯,还能在长安城享福。
  皇帝说道:“好好!朕封秦氏为昌成君,食邑于昌成。”
  这是一个很大的恩典,皇帝虽然还没说,但是隗嚣是必定封侯的。隗家不仅父子封侯,现在连老夫人也封了汤沐邑,一家三封,恩宠尤厚。隗嚣父子连忙跪地谢恩。
  隗嚣算是死心塌地了,所有雄心壮志都随风而去,只等着随皇帝回长安去吃喝玩乐了。
  皇帝忽道:“隗卿,你方才说的那个,呱呱粉,是什么东西?”
  “陛下!这是臣做的一种吃食,臣之母最喜食用,庖厨做的她老人家不喜,只吃臣亲手做的。陛下如想品尝,臣愿为陛下下厨。”
  “好,朕也尝尝!”
  刘钰吃呱呱粉的时候,只想说秦老太太的口味不怎么高端,这东西也没什么好吃的,比后世的“天水呱呱”差了不少。
  皇帝驾幸上邽城,大会群臣,封赏有功。
  封隗嚣为乐乡侯,领一万六千户,乐乡在赵地,离陇西很遥远,看来日后隗家要离开祖地,迁入关东了。
  河间王刘茂加封一县之地,孙易拜为定陇将军,封关内侯,崔秀、张允、公孙准皆为校尉。陇西诸将也各有封赏。
  王猛因为守夜被偷袭之过,这次虽然功劳苦劳都有,但是职务上并没有提高,不过他这个人心大,也不是很在乎。
  乌盖以在陇西游说联络之功升为太仆丞,是太仆的副手,秩俸千石,掌乘舆并主马政,乌盖是贩马出身,精通马事,皇帝也算是用得其人,因太仆是一个大字不识的赤眉军老牌将领,不太会处理政务,也不怎么上朝,其实乌盖这个副手就相当于主官。
  现在朝廷中的官职就是这么奇葩,一大堆高官职位被大字不识的赤眉军将领占据,都是些处理不了政务的废物,但还占着位子,好在他们也不怎么上朝,捣乱的不多,皇帝就在他们下面封一些属官。
  刘钰想再稳一稳就处理官位这个问题,把这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大老粗都踢开,把朝内的职位都理顺了。
  刘茂向皇帝力荐马援做陇西太守,抵御羌胡。
  皇帝沉吟半晌,说道:“朕知道马援肯定能胜任,只是方今天下未定,可用到他的地方太多了,要是能多几个马援就好了。”
  皇帝想来想去,还是只能用马援来平羌,他实在找不到一个能代替马援的人。
  在历史上马援平羌一直只带着三四千人,就凭这几千人,他东征西讨,打拉结合,硬是凭一郡之力平定了几十万人的羌乱,使陇西迅速安定下来,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期。
  为了更多地压榨马援的能力,禀着能者多劳的原则,皇帝除了让他平羌之外,还要他进图陇西以南的武都郡。
  武都郡南接广汉,东连汉中,此时掌握在成家皇帝公孙述手里,皇帝想要武都,说明他对于巴蜀之地是有想法的,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正所谓“得陇望蜀”。
  对于天水太守的人选,皇帝考虑良久,最终决定让杨音担任。但是杨音本来的官职是中二千石的大司农,比二千石的郡守高了两级。皇帝总不能给老丈人降职,便想了个法子,把老掉牙的高级头衔太傅又翻腾出来,以杨音为太傅,领天水太守。
  太傅是一个很高的头衔,天水太守是一个较低的职务。以地位较高的官员兼理一个较低的职务,这叫作“领”或者“录”,如霍光就是以大将军领尚书事。
  皇帝非要杨音坐镇天水,主要原因是西北方向广大的土地需要一个绝对可靠的自己人来镇场。马援能力超强,但终究是外来户,忠诚度不及杨音,虽然皇帝与马援很合得来,但二人相处时间太短,君臣之间的互信还没有完全建立。
  杨音是赤眉军将领中最令人放心的一位,皇帝对他的信任超过了其他头领。杨音性格方正、仁慈,不会胡来激起民变,而且相对于其他大老粗来说,他粗通文字,一直主管赤眉大军的粮草,不仅有军事能力,政务能力也是有的。皇帝打算找个文臣辅佐他,让他在文事上能轻松一些。
  皇帝还给了杨音一个任务,就是让他先行屯集粮草,准备发兵图谋安定郡。
  如今卢芳在安定北部很是活跃,虽然还没有称王,但是已经在事实上自立。
  卢芳是安定郡三水县人,自称是汉武帝的曾孙,在王莽末年联结羌胡共同起兵,后来被更始帝刘玄征召为骑都尉。
  刘钰知道卢芳是一个潜在的对手,正是因为他和隗嚣的存在,安定和北地两郡才至今没有归附。
  隗嚣自身实力很强,卢芳的实力弱于隗嚣,但是他有匈奴单于做靠山,潜在实力不容小觑。如果不尽快消灭卢芳,北疆的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等郡也不安稳。那时候,肥美的河套地区就将不为皇帝陛下所有。
  皇帝在陇西住了些日子,之后让刘茂率大军返回长安,他自己带着群臣和两万军队进入天水。
  杨音已到了安定郡任上,将皇帝陛下迎入平襄。这时,他以前派往河西的使者来觐见,随他一道来的还有一个人物,河西五郡大将军窦融的使者,长史刘钧。
  窦融的七世祖是西汉孝文窦皇后之弟窦广国,封为章武侯。他的高祖父自常山徙于平陵。
  窦融在新朝时一直依附王莽,他曾随王邑出关征讨刘秀,昆阳大败后逃回长安,担任新朝波水将军,抵御更始汉军西进。新朝灭亡后他投降了更始军,依附于大司马赵萌,被推荐为巨鹿太守。
  窦融很有战略眼光,他看出更始政权不稳,东方扰乱,不愿出关。他的高祖父曾为张掖太守,从祖父曾为获羌校尉,从弟为武威太守,累世在河西,知其土俗,窦融对其兄弟说:“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带河为国。张掖属国精兵万骑,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此遗种处也。”兄弟们都同意他的看法。
  窦融便请求赵萌为其说情,辞去巨鹿太守之职,转而谋求去河西任职。赵萌为其求情,将他改任为张掖属国都尉。窦融带着家属高高兴兴地去河西任职,在河西广交豪杰,怀辑羌众,很得河西军民爱戴。
  窦融与五郡高官结成联盟,被推举为河西五郡大将军,统领河西,观时变动。河西民俗质朴,窦融“政亦宽和”,以致“上下相亲,晏然富殖”。窦融等练兵马,习战时,明烽燧之惊。防羌人扰乱,击匈奴侵扰。“安定、北地、上郡流民避凶饥者,归之不绝。”
  窦融在河西做着土皇帝,随时关注东方时局,刘秀称帝后,窦融便想要归附,因为他曾败在刘秀手下,知道刘秀是个豪杰,只是他与燕赵之地隔得太远,不好通行才作罢。


第236章 河西尉佗
  窦融心中只认准一个刘秀,从未考虑过赤眉军。小皇帝刘钰曾两次派使者去河西征召,第一次窦融理都不理。第二次再去时,因有郑深的书信,窦融才算拿正眼看了刘钰一眼,心中还是有些不以为然。
  但是他是那种成熟的政客,还是考虑是否应派人去长安看看,正巧此时刘钰率军西征,窦融便暂停了这念头,只是派人去陇西打探,等待陇西之战的结果。
  没料到小皇帝刘钰轻松拿下隗嚣,把陇西纳入版图,这消息立即快马传至河西,窦融大吃一惊,第一次对这个传说中的少年皇帝正视起来。
  他召集五郡太守和河西豪杰商议此事,众人各持已见,有人主张自立,说“河西殷富,有山河之险,自可固守,何必屈身事人?”
  “今豪杰竟逐,雌雄未决,当据斗绝之地,安一方百姓,不失为河西之尉佗。”
  尉佗是当年奉秦始皇命令南征的将领,率军略定了南海、桂林、象郡三地,秦亡后便自立为南越王,治越近八十年。这些人是在劝窦融仿效尉佗,自立为王。
  也有人说“河西之地非南越可比,河西沟通东西,隔绝羌胡,为汉之臂掖,长安之屏藩。汉欲击匈奴,必有河西。若有雄主一统中原,河西绝不能孤悬在外,不如早归。”
  窦融深知大一统王朝的强大实力,小小的河西五郡完全不是对手,若是国家重新归于一统,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归附。但他不可能等到最后,那样便有些被迫的意思,显不出功劳。如果看准了大势,归附当然是越早越好,若是能为统一出一分力,那更是上之上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