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李逵的逆袭之路 (水鬼游魂)


  年轻人正是苏轼的小儿子苏过,他从出生之后就一直跟着苏轼,也是苏轼最为喜欢的老儿子。苏过自然知道周元,是父亲在杭州收的弟子。几年前在京城还来过几次,印象还是有一些的。急忙将李逵等人迎入了家中。
  奉上清茶之后,闲聊了几句,多半是客套话。
  等到茶水凉了,也该是客人自觉告辞的时候。可他很憋屈的发现,李逵是个实在人,秦文广死赖着不想走,韩大虎也只能陪着。
  这会儿功夫,苏过只能硬着头皮盛情道:“寒舍已备下粗茶淡饭,还请几位不要嫌弃。”
  “小师叔太客气了,吃啥都行。”
  “叨扰了主人。”
  “我们就不客气了。”
  高俅几次想要给苏过提点几人的身份,都没有机会,这会儿他算是看透了。李逵几个根本就不用他给苏过介绍,因为苏过很快就会看出几人的不同寻常来,主要是脸皮贼厚。
  临了天黑了,苏轼还没有醒来,李逵这才失望的起身,开口道:“还请小师叔转告师祖他老人家,我们明天再来。”他原本想着等苏轼醒来之后说上几句话,最好能把他们此行的目的解决了。可惜,等了很久,苏轼还没有醒来的迹象。
  苏过这时候连笑都僵在了脸上,挥着手站在门口送走了三尊大神。
  他们一家人四五天的粮食,让李逵等人吃了个精光。就李逵这肚量,说自己是读书人,苏过也不太信!
  可问题是,周元师兄信上明明白白说了,李逵就是他弟子,还是首徒,想必应该有过人之才吧?
  半夜,苏轼醒来了,嚷嚷着口渴,喝过温茶水之后,苏轼这才想起来,好像回家的时候有几个生人在门口……捂着脑门想了一阵,求教枕边人:“我好像记得有人来家里了?”
  “听过儿说是你在杭州收的弟子,姓周。在沂州当官,派了身边的弟子来。没想到你醉的不成样子,只能告辞离开。”妇人无奈道。
  大宋对于酒文化的宣传几乎是不遗余力的,从朝廷到地方,各地都大力鼓舞酿酒和饮酒。
  这在古代是极为罕见的一段历史。
  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宋的酒鬼及其多。
  尤其是文人,对于饮酒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大文豪欧阳修还自称醉翁,丝毫不以酒醉后的憨态而惭愧。苏轼也不例外,他也是此中的豪客。只不过醉酒之后,憨态让家人难以接受。苏轼想了想,问:“人呢?”
  “回客栈了。”妇人道。
  苏轼不开心道:“为何不留客住下,咱们家现在比黄州的时候好多了,屋子很宽敞,有钱留客。”不过随后他又高兴起来了:“明天沽酒切肉,在家里请来喝一场。”
  有过醉酒经验的人都知道,一旦酒醒了,想要继续睡就难了。
  苏轼披着厚实的冬衣,跺了跺脚转身点上油灯去了书房。
  在书房的案头上,果然放着周元写给他的信,已经拆开了,显然儿子苏过已经看过。他斜靠着展开信件,周元在信里把李逵等人颖州的来意说明了,就是来求老师给沂水产出的一种叫雪花盐的商品扬名,写一首应景的诗词。
  而且附赠了雪花盐的功效,去除了苦味的盐,将盐中的卤毒同时带走,是一种色泽雪白的极品盐。苏轼还找到了送来的样品。
  打开之后,瞅了一眼,顿时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白。
  太白了。
  取名雪花盐再合适不过。
  写诗作词对他来说毫无难度,轻松的扬起嘴角的微笑,展开了书案上的宣纸,将墨色调匀之后,打起了腹稿。
  忽然间,他打了个哆嗦。疑神疑鬼的看了一眼左右,没发现有人。暗自好笑的摇摇头,脑袋枕在了拳头上,似乎要落笔却迟迟没有动静,他忽然间仿佛置身于当初那场劫难之中。幽暗的牢房内,死寂一般的沉静。只有幽暗中的生物,在深更半夜才会探头探脑的出现,脚步声在悠长的牢房中回荡着,咚咚咚……
  “犯官苏轼,‘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是否你所写?”
  “是!”
  “此句抨击盐政,是否有诋毁官家之意?”
  “决无此事!”
  ……
  望着替皇帝聆讯的内侍离开,苏轼再一次陷入了天牢无声的恐惧之中。好死不死的是,大儿子当天送饭来的时候送了一条熏鱼。原因是钱不够了,买不起肉,大儿子苏迈给深陷囹圄的父亲买了一条鱼。说好了送肉是平安无事,送鱼是断头饭。苏轼说什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为了让他吃好一点,竟然把如此重要之事给忘记了。吓得他连夜提笔给弟弟苏澈写绝笔信,还给妻子写了遗言。完事之后等着砍头的日子,等了好几天,却没人搭理他。
  他瞅着牢房的房梁,琢磨着是不是皇帝想要让他自己上吊自裁?
  要不是房梁太高,他爬不上去,说不定早在十年前就死在汴梁了……


第112章 露怯
  浑浑噩噩之际,只见得头顶上是一个腰带扎着的圆环,有点不太规则,松松垮垮的让人觉得不太牢靠。这对于一个将死之人俩说,还会在乎这些?
  只要把头伸进去,然后双腿一蹬,这辈子就过去了……
  啊!
  苏轼猛然从书案上警醒,冷汗已经湿透两鬓,虽是梦境警醒,但他似乎浑然不知,双目怔怔地看着被墨染的宣纸,良久才叹了一口气。走到了炉子边上开始点火煮茶。
  再次坐在了书案前,思绪虽然平静了下来,但脑袋里空空如也。
  似乎只要看一眼徒孙李逵送来的雪花盐,就忍不住会想起十多年前的那场遭遇。几次提笔,几次放下,让他平复的心绪再一次遭受了很大的波动,甚至一度心绪不宁起来。辗转反侧,每每临到落笔的时候,就徒劳无功。对着白纸,他苦笑不已,没想到自己也会落笔六神无主的时候。
  当他再次抬头的时候,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家中老妻已经起来开始煮粥,小院之中升起了袅袅炊烟。
  “咦,你怎么起来如此之早?”
  “酒醒了,睡不着。”
  老夫老妻之间的谈话颇为寡淡,妻子只是随口问一句,随后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想吃什么?”
  “黍米粥,咸菜疙瘩。清一清肠胃。”苏轼随口道,随后问起来昨日李逵来家里的事。苏轼有一妻一妾,对于这个时代的士大夫来说,苏轼的生活太寡淡。但是能够在穷困潦倒,甚至深陷囹圄之际,还能不离不弃,对于他来说,也未尝不是莫大的安慰。
  他当年春风得意的时候在京城可是相当的阔绰,那家里头,歌姬也有。好基友王诜就经常往他家里头送人……
  妻子年纪虽长,也是经历风雨的患难之妻,虽性格内敛,但对他的关心也不曾少过。
  老夫老妻在厨房的灶台边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起来:“昨日我那弟子的学生来家里,你见着了?”
  “是啊!是个实诚的半大小子。就是脾气不太好,不过我也只是猜测,放心吧,没把自己当外人。”妻子笑着说道:“你的朋友子弟之中,能够笑着将家里的米缸都吃空了,这么多年也就见到过李逵一个。”
  实诚,太实诚了。
  性格执拗。
  饭桶属性。
  反正苏轼将所有的信息拼凑起来之后,发现李逵简直是个谜一般的少年。想不出李逵的性格,苏轼也不在意,小妾朝云说了,这小子今天还来。苏轼笑道:“也好,今日让过儿去买一些粮食,多买一些回来,我得好好瞅瞅这小子到底什么来历。”
  “你呀,朋友遍布天下,知心者寥寥。”妻子话说到一半,对自己丈夫的眼光颇为担忧。苏轼明明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可是看人的眼光让人着急。
  苏轼有和谁都能成为朋友的能力,也有下一刻拆台反目成仇的本事。
  就像是司马光上台之后,他写了一篇文章把司马君实夸的天上少有,地上绝无,就差说司马光是大宋的打救星了。脑袋充血的司马光将苏轼升官,使劲提拔到了京城,好了伤疤忘了疼的苏轼再一次惹怒了司马光。
  当时司马光为了全盘否定新法,并为了毁掉变法核心——青苗法,开始蓄力。
  苏轼极力反对,调侃司马光的行为是【鳖厮踢】,一开始,司马光还以为这是苏轼的四川土话,回去琢磨了很久才想明白,苏轼是把新党和旧党的恩怨说成是老鳖踢老鳖,谁也够不着。司马光知道苏轼这家伙嘴损,好不容易忍住了。
  可一回头,又在背地里称司马光为【司马牛】,忍无可忍的司马光只能给苏轼穿小鞋。这才有了之后再度被贬谪离京的始末。
  理解他的人,是将他当成了真性情;不理解的人,将他当成了反复小人,立场忒不坚定了。他也不解释,继续我行我素。
  其实,乌台诗案之后,他已经收敛了很多,尤其是被贬谪黄州之后,经历过人生苦短,穷到种地补贴家用,在大宋文官之中也不常见。苏轼确实改变了很多,甚至诗文之中已经难觅议政的痕迹。
  但他的努力,并没有被认可,反而有人认为他是沽名钓誉,秀自己的文采,把其他人都比下去。但是这也不是他能改变的,谁让别人在诗文上都不如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