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朝小公爷 [校对全本] (贪狼独坐)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一番长啸下,这位太子殿下的聪慧博学尽展无疑。
  上下用句囊括了《尚书·夏书》、《荀子·大略》、《史记·淮阴侯列传》……等等。
  即便是远远赶来的刘大夏听得此长啸,亦是震惊的心头发颤!
  随即老头子一时间泪溢满眶,对着那昂首长啸的太子殿下便是正冠掸衫而躬身拜下……
  如此学问,再有如此历练。
  太子克继大统之下,天下百姓何其幸甚啊!
  “起辇!!”
  刘瑾从来都没有像这一刻一般,唱礼唱的如此的有底气。
  然而他一声唱礼下,眼见那些个老者们再拜而下。
  “殿下!小老儿这般苦命人,着实无甚可送与殿下的……”
  “由此至殿下回京,便由我等苦命人……为殿下抬辇罢!”
  一群衣衫褴褛的汉子默默的站了出来,他们神情肃穆犹如要奔赴战场的军汉。
  便听得这一声沉喝,这些个汉子们呼喝着抬起了这座辇驾。
  眼见几位老者一抬手,一副幢幡“呼啦~”一声被展开!
  这幢幡在朝阳烈风之下,被吹的猎猎作响。
  与那马车、那辇驾、那袍子一般,这幢幡显得是格外的寒酸、破旧。
  但在罡风之下,飘荡着的丝条字迹很淡。
  可如果仔细去看的话,会发现那些丝线似乎带着一股血气!
  再仔细瞧去,那些丝线竟是用血所染就!
  “灾苦人得幸!生于大明,陛下仁德,殿下慈悯……”
  “大灾活命,全赖皇恩!愿我大明,昌盛长茂!吾皇陛下,万寿无疆!”
  这两行字下的,乃挂及受灾四省各州府百姓之名!
  “此幡乃是托殿下回京,献与陛下的!”
  “愿我大明,日月同辉!吾皇陛下,万寿无疆!!”
  那远远赶来的刘大夏一时间心潮澎湃,百姓如此……何愁国家不兴?!
  陛下如此,何愁百姓不从?!
  “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命也!”
  刘大夏缓缓的站起身来,轻声的吟诵起《贾谊新书·卷九·大政上》中的章节。
  “国以为命,君以为命,吏以为命!……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功也!”
  “故国以为功,君以为功,吏以为功!……故夫战之胜也,民欲胜也!”
  “攻之得也,民欲得也!守之存也,民欲存也!……”
  “……故率民而战,民不欲胜,则莫能以胜矣!”
  “……故夫菑与福也,非粹在天也,必在士民也!”
  “呜呼,戒之戒之!夫士民之志,不可不要也!呜呼,戒之!戒之!!”
  昂首缓缓站起,刘大夏须髯皆张!
  望着那晨光下的百姓们,轰然为太子、为玉螭虎开路。
  这一刻,他深切的感受到了圣人之言中的那些蕴含的道理。
  民欲胜之,国何以不胜?!
  民欲存之,国何以败耶?!
  夫民者国之本也,君者代天巡狩、牧民于野。
  君失其德,民怨而天取之!
  君尚其德,民从而无可取也!
  为君者、为臣责,当以民为本!
  是以《荀子·王制》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是以亚圣于《尽心章句下》复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此番行事、这样的结果,岂非是最好的注脚么?!
  太子、勋贵重臣不惜以身犯险,亲赴抗灾!
  即便是洪涝成害,却民心不失、民心不败。
  民心不失,国朝基石自是稳如泰山!
  “此番危情,亦满是机遇!”
  刘大夏不由得想起,张小公爷在营帐里给太子上的课。
  那些课并没有避讳他们,只是刘大夏自己听的有些云里雾里。
  “化危为机、化险为吉,是否遇难呈祥皆看自身之力!”
  “百姓或许不曾进学,但他们并不愚笨!”
  “范蔚宗公所作《第五伦传》‘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之言,殿下当谨记!”
  刘大夏皓首穷经可不是白说的,当时就听出来张小公爷所言的典故。
  范晔范蔚宗乃南宋时史学大家,其立言之作便是《后汉书》。
  张小公爷所选的,乃是《后汉书·第五伦传》。
  第五伦,字伯鱼。
  东汉明臣,官至蜀郡太守、司空等。
  无论是身份低微还是身处高位,他都仗义执言从不退缩、提倡节俭。
  张小公爷所说的这句,便是第五伯鱼公上疏汉肃宗奏所言。
  原文是:
  故曰:“其身不正,虽令下从。”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夫阴阳和岁乃丰,君臣同心化乃成也。
  而“言传身教”这个词,则是由此而出。
  当时刘大夏虽然知道出处,但却对张小公爷的话感到有些云山雾罩不甚明了。
  可当面前的这些个百姓们,延绵数十里甚至可能延绵四省的给太子、给小公爷送行。
  看到了这一幕,刘大夏突然明白张小公爷要表达的是什么了。
  说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话,不如实实在在的为百姓们做点事情。
  百姓们不傻,他们有眼睛、有耳朵、有脑子。
  他们心底里有一杆秤,很清楚谁对自己如何。
  张小公爷与太子如今得到的一切,不是他们三两句话说出来的。
  是实实在在的在堤坝上,一点一滴做出来的。
  所以才有了那一句:“其身不正,虽令下从。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立身不正哪怕是有权下令,哪怕是下面执行了也难免懈怠“令从”。
  只有以身作则亲自去做,下面的执行者才会心甘情愿的跟随。
  而如果没有身体力行仅仅是口头上去说的话,那么产生的只是争执和辩论。
  甚至被迫执行,也只是阳奉阴违。
  张小公爷和太子做的,其实并不复杂。
  他们只是真真切切的出现在了堤坝上,在危险的区域里带着人用自己的马车堵住了缺口。
  他们只是默默的吃着跟灾民一样的饭菜,然后跟其他的军汉、青壮一般扛起沙袋。
  他们做了什么,百姓们是看到的。
  不需他们自己去说什么,百姓们自会分辨。
  那么,百姓们知道他们做了什么吗?!
  百姓们是知道的,这自发组织起来的、延绵数十里甚至可能延绵至四省的灾民送行队伍……
  这就是最好的注解,也是百姓们给他们最大的褒奖。
  洪灾是危,危及百姓、危及国本。
  但同时亦是机,危中护持、险中卫之!
  如此而行之,自能聚民心、凝民意。
  望着百姓们自发的跪送太子、行小公爷,刘大夏默默的抬首望去。
  这两位并没有直接对他教授什么,但从他们身上……刘大夏觉着自己学到了什么。
  或许,这亦是另一种形式的言传身教罢!
  刘大夏所不知道的是,此时一脸肃穆站在辇驾上的太子朱厚照浑身颤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唯有躬行,方知真切!陆放翁公,诚不欺我耶!
  也是这一刻,朱厚照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民心、什么叫民意。
  亦是这一刻,他无比的感激自己那位沉默的少年恩师。
  是他力排众议甚至不惜与自己的父皇冲突,也要保自己救灾一行。
  一直以来,熊孩子对于民心、对于治国总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如何是一个好皇帝、如何做一个好皇帝,他思考过却没有确切的答案。
  当今日这些百姓们恭敬的送他上辇,当他看着这些百姓们自发的为他送行的时候。
  他突然明白了,自己应该如何去做一个君王。
  这些都不是先生们能教授的,亦不是书本上能学来的。
  要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走在百姓身边,体恤民苦、悯民之疾。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懂得为君者让如何处之。
  “恭送殿下!拜殿下活命恩德!!”
  拜倒的百姓中,不知谁喊出了第一声的呼唤。
  接着,便是那无数跪倒的百姓抱拳抬首望着那辇驾上的太子声浪如雷!
  “恭送殿下!拜殿下活命恩德!!”
  这声浪轰然炸响,却不仅仅是限于此一地。
  便听得远远的,那看不到尽头的人潮中这声浪愈加高涨!
  “殿下活命恩德,永世不忘呐!!”
  这一声声的呼喊,如同重锤擂鼓“彭彭彭~”的敲在朱厚照的心脏上。
  一时间那激荡的血气从心中升起,充盈布满了他全身上下。
  他面皮涨红,嘴唇不住的哆嗦。
  望向不远处面带欣慰的少年恩师虎哥儿,再回首望向了那丝丝心血所绣之幡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