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汉王直接把两个行省的地盘给了他治理,在大元这就相当于两湖行省平章政事,死后都要被大元追封为王的荣誉。
“臣.....”杨宪也似乎有些吓坏了。
“怎么,不敢做?”朱五笑道,“你有才干,有德行,有决心。这两个地方交给你治理,我免你一年的税。”
“臣,谢......”
“但是,税可以免,疏通水路,开垦淤田,修筑城墙等役不可免。我不是不体恤民情,朝廷可以拨给粮食钱币供你使用,但是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耽搁!”
“臣,明白!”杨宪泣道。
“我会让傅友得的副将驻扎在那边,配合你!”朱五站起身,笑着走到杨宪身前,把他扶起来,拉着他的手说道,“好好干,但是也要爱惜身体。你还不到四十,就有白头发了。
“臣.....”士为知己死,杨宪泣不成声。
“我才二十多岁,咱们君臣起码还要再相处四十年,才算有始有终,保重身体!”
“殿下!”杨宪哭出声音。
“别哭!男儿有泪不轻弹!”朱五拍拍杨宪的手,“你这个伯爵的帽子,我给你留三代,你是伯爵,你儿子是子爵,到了你孙子就是男爵。”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杨宪大声说道。
群臣看向二人的目光都变了,大多眼光热烈。
谁不想要爵位传家呢?谁不想名留青史呢?谁不想作为一代名臣呢?
汉王从未对文臣有过如此礼遇,更没有如此的殊荣对待过。
看来汉王真是认识到文臣的作用,许多臣子的心头一片火热。
而李善长刘伯温等人心中稍微思量,就知道原因了。
除了杨宪确实有功之外,现在汉王的心思也更多的放在了内政之上。
大汉在南方已无敌手,在率兵北上之前,汉王要发展民生,继续力量。
“好啦!好啦!”朱五笑着坐下,“四十多岁的人了,说哭就哭,传出去脸都丢尽了!”
群臣都善意的笑了起来。
“这个事说完了,还有下个事,就是学部的事!”朱五开口道,“不但是学部,国子监我给你们建起来,学生们如何?要知道,咱们大汉现在可真是缺官呀!”
“回主公!”刘伯温开口了,他现在看起来比以前清瘦了一些,“臣的好友宋濂,章溢等人不日到京,为国子监讲读学士!”
话音落下,江浙出身的官员们心头大震。宋濂等人是江浙士人的领袖,他们入朝,则朝中再不是淮人一家独大。
“臣管着学部,去年十月开始,学部在京城,扬州,淮安,江浙一带,新建地方县学府学三百余处,现有生员四万多人。”
席老头忽然插嘴,“用的是我编的教材!”
言语之中老头满是得意,但是朱五有些纳闷,刘伯温这种把孔夫子当祖宗的人,怎么会用席老头那些在他眼里属于奇淫技巧的东西。
不过随即想想也就释然,大概席老头会说,你要不用老子的教材,老子杀你全家这种让人毛骨悚然的话。
“为什么光是江南之地?淮地,赣地,为什么不建?”朱五问。
“缺先生!”刘伯温说道,“事有轻重缓急,淮地赣地本就文风不盛,缺少教书先生。就拿赣州来说,一个州才十个生员秀才,衙门都不够分,哪有余下的教书呢?”
“这事我知道!”朱五敲着桌子,“传旨!”
书记官赶紧又拿起纸笔,侧着耳朵听。
“设招贤榜,天下学子若有传播文字文化之心,可到学部报到,随后听从朝廷调遣,去往各地教书。朝廷不吝赏赐,教书满两年,除俸禄之外,吏部为地方官候选!”
朱五又补充一句,“国子监的学生们也可以去,嗯,他们最好是去,支教锻炼总是好的!”
“主公英明!”
文臣们又是马匹如潮。
就连席老头也少见的收起笑脸,对着朱五行礼。
农业是德政,但是传播文化知识也是德政,而且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德政。
“杨宪农事,你和安置衙门的官员们细细写个条陈。”
“刘基,学部的事,全靠你,你要做好。”
“臣等遵旨!”
“无论是农还是学,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朱五看看李善长,“钱够不够?粮够不够!”
“回主公!”李善长笑着吐出一个字,“够!”
说着,又朗声道,“户部今年共造银币一千七百万块,铜币三千万贯。国库内,有存金一百八十七万两,银三千六百二十八万!”
大汉不缺钱,因为商贸兴盛,造出的钱还能生钱。除了户部的国库之外,还有大汉银行这个隐隐兴起的庞然大物,还有邮政这个创收的财源。
而且国库内还有一个储备库,都是朱五搜刮来的金银。光是玻璃和镜子的拍卖银钱何止千万,并且以后更会源源不断。
“户部兵部粮库存粮,足够三十大军吃两年,还有主公建在淮安,京城,汉阳,襄阳,赣地等等大仓。大汉,不缺钱,也不缺!”
听到大汉的管家说的如此肯定,朱五的脸上露出笑意。
“家有余粮心不慌!”朱五笑道,“老李,大汉这个家,你要管好!”
“臣,就这么点能耐!”李善长笑道,但是笑容中满是骄傲得意。
“好了,这些事都说完了,说说下一个!”朱五拖着下巴,“马上就是我为汉王的两周年,我要在京城中华门下,组织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
第468章 倭使
“所谓国庆,大汉立国普天同庆!”
说起这个,朱五兴致勃勃,以前每年最盼望的除了过年,就是在电视上看那些年轻的战友们,一次次的让人发出由衷爱戴的欢呼和呐喊。
那如林的方阵,如波浪一样的脚步,如鹰一样坚毅的眼神,让每个男人都热血沸腾。
“第一,祭奠从我起兵开始,战死的将士们!”
“第二,慰问那些为大汉负伤,身有残疾的将士!”
“第三,褒奖大汉有功劳的文臣武将!”
说着,朱五顿了顿,“第四,就是盛大的阅兵式!”
随后,看了看臣子们,朱五又笑道,“放心,花不了多少钱!”
臣子们再次笑了起来,今天的汉王让人如沐春风,实在是贤君。以前的汉王嘛,英明是英明,但是稍稍有些刻薄寡恩。
“大汉以武立国,阅兵彰显军威国力,臣赞同!”席老头先开口说道,“国庆普天同庆之日,要阅就大阅,除了百姓之外,大汉境内各地的头面人物,地方豪族士人,该来的都来,也都让他们好好看看!”
“深得我心!”朱五点头道。
关键时刻,还是老头贴心。这些文臣们,一说到阅兵各个满脸不愿意,似乎生怕武人抢了他们风头似的。
“但是各地的兵马调动?”刘伯温开口道。
“各地选出有战功的百人队,其他阅兵各部由汉王亲卫中军担任,参阅人数大概在六千人左右!”
刚刚官复原职的兵部大臣冯国用早就得到朱五的暗中授意,开口说道。
不是他多有才干,冯国用这人能文能武,更偏向于文,比朱五手下其他的武将强得多。早在和州他就是定远军的参谋,现在也不算赶鸭子上架。
“此次阅兵除我大汉之外,是否请天下诸侯派人前来观礼?”李善长问道。
“请,怎么不请?”朱五一脸坏笑,“不但要请,而且还要大请,刘福通要派人来,那个徐寿辉也派人来,还有蒙元也请来,让他们看看!”说着,朱五又是坏笑,“让朱重八也来人!”
说完,朱五心道,“重八哥,这回你敢来?”
书房里正在议事,朱五的余光看见,朱玉悄悄走到门口。
“别是那事儿,千万别是那事,老子是真怕了!”
朱五顿时头疼起来,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女人打架。现在后院马上就要起火,千万别在是湘莲小姐姐出什么幺蛾子。
“进来!”朱五盯着朱玉,他娘的他要是敢再说那事,直接一脚踹出去。
“爹!”朱玉跪地,少见的肃穆行礼,“有使节前来!”
“谁?”朱五问道。
“倭国使节一行三十二人,护卫七百人,船三艘,已经到了近海,被水军拦住。水军副帅俞廷玉奏报,问爹见是不见?”
倭国?他们来?哦.......
朱五似乎懂了,他想起来了,这些人应该是来还钱的。当日倭国镜子的拍卖经营权,交给了日本一个啥鸟贵族的家臣。当然都是些零碎的小镜子,但镜子的专销都给了汉人海商。
可是朱五还没说话,听到倭国使节来临,文臣们跟打了鸡血似的。
一直不怎么说话的老儒陶安,以不符合年龄的敏捷跳起来,大声问道,“他们是来进贡的吗?”
朝贡,华夏古代不对等的外交手段,华夏的人把华夏之外的人统统鄙视的称呼为蛮夷。蛮夷朝贡,则有着巨大的政治意义。
千百年来,这些小国也以能得到华夏王朝的册封为荣,就像后世的芭堤雅帝国,他们的国王在乾隆年间上表,为了表示正统冒充华裔国王郑的义子,所以每个国王都有一个姓郑的中文名。
相似小说推荐
-
我老婆是书香闺秀 (可乐中毒) 起点VIP2021-04-03完结51.59万字 9175总推荐穿越到一个完全没印象的朝代,成为一名世家子,要说与自己老婆是如...
-
[综影视]我不是贾贵 (石唯) 起点VIP2020-11-08完结206.82万字 2.12万总推荐我是《地下交通站》里面的那个贾贵,本来是汉奸,可人们愣是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