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低着头,黛眉轻蹙。
李纵见了,也是问道:“怎么,你又是在想什么?”
在李纵的再三追问之下,她才不好意思地说出了,为什么自己还没有怀上这事。
李纵便旋即给她解释了一番。
而且道:“莺儿若是想生,那你得求你夫君我啊。”
然后李纵就被她用粉嫩的小拳拳给锤了。
好在,他也是一身铁皮钢骨,倒是受不了多大的伤害。
等到莺儿回过来神来,又忽然问道:“夫君你为何懂这么多?”
李纵只好说道:“那书上都有。”
就是成亲后那本压底箱的书上都有。
因为有理有据,莺儿倒是不疑有她。
抱住自己夫君,接着把脸蛋偎依在夫君的肩膀上,好好地享受着自己夫君给她带来的满足感。
然后……
李纵又动了一下。
感受到里面那变化,莺儿便又是脸上红了红。
不过这可不怪李纵,谁让你先趴过来的。
……
翌日。
只见两人皆是红光满脸。
然后既然来到了郡城,当然也要找机会出去四处玩一番。
高内官李纵本想把他也叫上的。
毕竟,郡主肯定要跟出来,他怎么能不跟着一起出来。
但这一次高内官却是很懂事,表示,你们出去玩便是了,反正,就算是让你把郡主放走了,你自己也不敢担这个责。
那这样一来,最后便是只有四个人一起出去了。
然后高凤这边,也不是完全没事做,昨日刚好把给陛下的信写好,因为那些诗什么的,他还得花时间去找别人要,再抄一下,因此,这就又花费了一日,不过今日倒是应该可以把信给寄出去了。
李纵一行人刚出去,刘子烨、陆议这才到。
不过,这也难不倒他们,反正,只要也跟着在城里四处转转,肯定能碰到。
果然没多久,两人追上了四人。
然后,感觉自己走的话,完全不能体会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李纵便干脆承了对方的情,让对方当导游。
一边走,还能一边听各种各样的文人轶事。
所谓文人轶事,文人自然就是人了,然后轶事,就是一些可能连世人都很少能够知道的事。
刘子烨对此倒是研究得颇多。
每到一处,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如此一来,倒是比单纯地瞎逛,要好上了不少。
而与此同时……
宴会当晚的事情,乃至那些诗,这里主要说的是关于联句的诗,也是慢慢地传了开来。
当时胖子在每坛酒上,都贴了一个封条,上面只有半句诗,然后所谓的联句,就是你说一句,我说一句,然后凑成一首诗。
这好像汉武帝时期,就有了。
当然,这里说的是李纵原本所处的那个时代。
这里也一样,联句也是有的,只不过,跟以往的联句不同的是,这被卫珝用来商业化了。
其中,有一半的诗,是李纵给的。
然后还有另外一半,得现场的宾客自己去补充。
之后会选择联句联得好的,到时候直接出一本诗集,同时,还会把这些联好的诗,以后就跟着酒一起卖了。
这就相当于给这些酒,又增添了几分文人雅士的逼格。
此时……
便有人在家里正跟其他恰好没有去过宴会的人议论着这联句上面的诗。
有的是有上半句,让你联下半句,而有的则是明显的下半句,让你联上半句。
“比如说这,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真可谓是绝句!”
“前日晚上,没想出来,今日,倒是忽然又有了灵感。”
另一边……
同样也有人在想着,“这‘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却是用词绝妙,可是这接下来该如何写?虽说宴会上,那张生已经有了答案,却是觉得写得还不够好。而且,这读着也不像是诗。”
“话说这些诗句都是从那里来的,怎得一句句都如此精妙!”
也有人在感慨这个,而且,他们还发现,每条船上所拿到的题目其实是不同的。
这就更是让他们莫名地提起了兴趣。
“你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啊!我这边却是‘白日放歌须纵酒’,没了,就只有这一句。”
然后对于那些已经联句好的,而且还写的好的,自然大家便对其极是推崇。
“这联的不错!”
“这联的好啊!”
“只是话又说回来了,这么多的联句,又是谁出的?”
“那卫珝虽说,都是他好不容易收集而来的,可总感觉……”
看完了春江花月夜,他们似乎觉得,这冥冥中,必然有什么联系。
你看,就春江花月夜这用词,跟这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是不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意境描写,感觉就像是出自同一个人。
就感觉这人写的诗,很喜欢使用修辞,而且这修辞还用得极为人所惊叹。
只是当然了,仅凭这一句半句,也很难说明什么。
就像‘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这肯定就不关李纵什么事了吧。
而且,还有很多其他类似这样的句子。
这倒是让李纵暂时脱离了嫌疑。
毕竟,随着数量一多,他们已经很难再找到什么规律了。
但是!
这世间何曾又突然涌现出这么多的好诗好句?
难不成,是有一大批的诗人,忽然出现?
但是这怎么想,都怎么觉得有点扯。
感谢雨后天晴的打赏,因为是QQ阅读,差点漏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这只不过是21世纪的基础常识罢了
接下来的数日,李纵便带着莺儿、郡主,在这郡城里四处转悠。
其实,这古代的景色还是很美的,几乎全部都是原生态,就连地上的青苔,都能看出似乎别有一番诗意。
当然,这也得看那个去欣赏的人,是带着如何一种心态。
因为城中除了住的地方,吃的地方,还有一些亭台什么的,基本上也就没什么好去的了。
为此,刘子烨倒是建议不如去佛寺里瞧瞧,正好,陆议认识一位高僧,这位高僧的佛理还是可以的。
平时,有空没空,陆议便跟对方也常常讨论佛理。
李纵对讨论佛理并没有什么兴趣,更别说还是一个佛教的。
后世的那些专坑香火钱的,不就是佛教,打着信仰的名义来赚钱。
不过,既然不收门票费,倒是去玩一趟也不错。
一旦说好了,第二天,一行人便直接动身。
而且,刘子烨还是很期待,当李纵跟佛理碰撞上的话,会发生什么。
路上,他便问道:“不知李佩弦你对佛如何看?”
陆议也很好奇,望着他。
在陆议看来,这佛教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这也是为什么,佛教一直都有那么多信徒的原因。
据说在某朝代的鼎盛时期,去当和尚的人占了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
当然,这个全国,指的是某割据势力。
足可见这佛教的魅力。
不过这个时代的佛教还没到那么夸张。
毕竟,也才刚刚传入没两三百年。
通过刘子烨,李纵倒是了解了不少有关这时代佛教的基本情况。
最后,倒是毫不客气地说:“我并不喜欢佛教,甚至,还可能有那么一丝丝的厌恶。”
“为何?”
刘子烨于是问道。其实他对佛教也没什么兴趣,但是你说他对佛教厌恶吧,那也说不上。
见莺儿也都在看着自己,好像在说,你为什么不喜欢佛教,李纵也是解释道:“因为佛教这东西,虽说的确可以让人心安,可它有一点不好的就是,它的佛容易变质。”
“什么是变质?”
刘子烨便立刻追问。
李纵便道:“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关门避祸。盛世道士归隐深山,和尚出门赚钱。”
此时此刻的佛教当然还没有走到那一步,所以,李纵在后面又补充道:“可能如今未必是这样,但是将来,一定会这样。”
陆议却是细细地品味着李纵的这句话。
若有所思。
当然,这只是小小的插曲罢了,进了寺庙,这寺庙还不算大,因为佛教此时还没有那么辉煌,所以,无论是外在,还是内里,仍然十分朴素。
庙里因为不大,所以拢共也才不到三五人,足可见,现在这佛教,还没怎么起步。
寺庙的主持是一位叫做觉悟和尚的和尚,见到陆议来了,也是十分热情地招待。
不过,却是被李纵拒绝了,他就不坐下来了,也没空去聊什么佛理,他只是来参观、看看平常看不到的景色罢了。
然后因为早已知道了李纵的态度,所以,干脆刘子烨也是跟觉悟和尚说了一声,觉悟和尚也表示请随意,如此,便各自己找地方去玩了。
李纵永远都是拉着莺儿的手的。
倒是那位他妻子的远房表妹,当然,李纵自然不能拉远房表妹的手,虽说那是表妹,但是,这远房表妹,总感觉跟着也像是没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