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高兴的则是,莺儿好像再也不是那个随时随地,都能随他拿捏、任他摆弄的莺儿了。
面对夫君的沉默低头,莺儿也是心里一下子有些惴惴不安。
心想,自己的话会不会说得有点重了。
只见她夫君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她身上只穿着贴身小衣,却是说了一句让她莫名其妙的话。
“莺儿长大了。”
然后问他什么意思,他又不说。
不过……
接下来他倒是很轻易便答应了,以后不再做那种在人前的孟浪之事。
说完,夫君便就抱着她。
之后接下来,倒也没再说话。
到了今日一早。
李纵还在伤感莺儿长大了,结果不成想,刘子烨与陆议这两人却是来了。
正好!
他要装个逼,一扫心中的郁闷。
……
“李佩弦,我们来了。”
刘子烨应当是个自来熟。
李纵便道:“看到了。昨日才见过,怎得今日又来了。”
当然,语气上却是看不出半分嫌弃。
然后……
刘子烨也是开门见山地道。
“之前只是观察你的为人秉性,如今,上门却是为了讨教。”
“讨教为何?”
“你不是说了要为万世开太平嘛,我与伯言今日来,特地就是想看看,你如何为万世开太平。”
“不要那种虚的,要有具体的做法。”
李纵便心想,这是打算投靠自己了吗?
然后……
李纵便把具体的做法,给两人说了说。
这一说,基本上就是一上午了。
李纵从牛顿的苹果,讲到希罗引擎。
其实李纵已经根本不记得这东西叫什么了。
但反正,他在很多公众号里都曾见过,说它是最早的蒸汽机。
李纵的为万世开太平的方法,是不断地捣鼓出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便是以至于……
两人听了都一脸不知所以。
刘子烨便道:“你说的这些,都有何用?”
陆议也是不解道:“这与为万世开太平,有任何牵扯?”
李纵便正经道:“你说,我们如今与我们的祖先有何不同?我是说,当年还在穿着兽皮,拿着用石头磨成的石矛去捕猎的那些祖先。”
两人也是低头思索起来,而且隐隐间,仿佛忽然间悟到了什么,但还不够彻底。
李纵便又道:“再近一些,以前我们甚至都见不到铁,更见不到铁做的农具。”
刘子烨便急匆匆地道:“你是说,要想为万世开太平,就必须注重农耕!”
李纵摇了摇头。
刘子烨继续道:“可那与你所说的那个,只要用火去烧一下,自己就会转动的东西有任何牵扯?”
陆议同样不解。
因为李纵跳了很多步啊!
李纵便道:“我与你们说苹果会掉地上,还有加热就会动,意思是想说,万事万物,相生相克,此物消,彼物长,也叫做能量守恒。”
“就好比你把食物吃进去肚子里,然后你就有力量,如果能把那加热就会动的东西,通过某种过程,将这种力量,转移到另外一个东西身上,如此一来,人只需要翘着双手,这农活就自己可以干了。”
“好比说……水车。”
陆议想着,还是觉得不得其法,最主要的,还是,即便如今已经有了铁做的农具,可却也不见得万世就太平了。
陆议把这个想法跟李纵提了出来。
而李纵,也是直接回了他一句,若是天上会掉食物,人永远饿不死呢?那天底下,还会有那么多的造反吗?
若是华贵的衣服不是两三年才能做出来一件,而是每一盏茶的时间,就有一件被做出来呢?而且便宜得甚至都不如一颗野菜呢?
那岂不是人人都能穿上一样的衣服。
两人听着李纵的话,只觉得他在说着天方夜谭。
而且……
越是听到后面,两人也是越是觉得,李纵到底是不是在讲鬼故事。
李纵当然也知道,如此科幻他们肯定接受不了,但他可以肯定地说:“其实!这都是可以实现的,只是,当然!那些都是对千万年后的猜想,如今,我们还是脚踏实地一些比较好。”
好嘛!
听了这句,他们终究才没有把李纵当成是疯子。
李纵继续道:“我方才所说的那些,大部分都是实现不了的,可,人不能没有梦想,我们应该一步步地往那个目标去逼近。”
“我们的祖先花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可能才发展累积到我们如今这般,身上能够穿上如此贵重的衣物,有了合适的礼仪制度,不必茹毛饮血,还能住上好的宅子,而我才区区百年的生命,怎敢说自己能够做到他们也做不到的事情,那岂不是很自大?”
“不过,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我应该是这世上第一个如此睁眼看世间的人,我比我们的祖先更有长远的目光,他们的发展累积是顺其自然,而且毫无目标,我不是。我能看穿未来!”
忽然,李纵的目光便黯淡了起来。
他摇头说道:“可惜!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些,才觉得孤独。”
……
两人前几秒还被李纵给带着走。
但很快,便又恢复过来,而且还是陆议先说的道:“可即便真的那样,天下大抵也还是不会太平吧。”
为何这么说,就像是如今,世家与世家之间,不一样有争斗?但凡人还有心,还有自私,就不会有太平。
李纵这种做法,仅仅只是从物质上,解决了为万世开太平罢了。
就算真如李纵所说,那样可以实现。
但只要李纵不解决人心,为万世开太平,也便无从谈起。
就好比一些世家之间的恩怨,这不是吃饱饭,就能解决的。
倒是可以用如今的伦理道德、世俗规则、律法去约束,可如今便太平了么?
陆议想说的是,李纵这绝对是一条邪道。
把心中想法说将出来,又是与李纵辩驳一番。
李纵便道:“我不擅长这个,这个交给擅长的人即可。人力有时而穷,做自己擅长的东西,才更容易成功。”
说完,李纵便自言自语地接着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如果人人都能明白这样的道理,而且克制自己,这天下,该有点太平了吧。”
两人听完。
只觉被深深震撼。
第一百三十章 打包带走
下午。
两人根本不愿意走。
但是他真的已经什么都说了,出门时,两人仍然对李纵所说过的那些话,很是觉得朦胧。
李纵在无意间,便阐述了他认为的世界应该是怎么样的。
第一,他并没有将皇帝这一类的统治者摆在首位。
第二,他强调天地万物都存在一个理,或者说多个理,而他要做的,就是去格这些理。
第三,他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所以,此时怎么在人心方面达到为万世开太平,得要看他能发展出怎样的物质。其实,他只是想说,这世间的人都是善变的,人心根本不可把握。想以此来拒绝对方的问题罢了。
当然!
虽说他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但是他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却是一句很不错的可以指导人心的话。
这句话不单单对世家读书人有用,对一般人,也同样有用。
这四句出自《传习录》,为王阳明所创,当然,当年王阳明是怎么解读这句话的,到得李纵所在的时代,早就变成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版本了。
除非把王阳明的坟挖了,不然谁都不知道他想说的是什么。
但是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这句话当中有着善恶良知、为善去恶这些话,那就是导人向善的。
不过……
结合王阳明的自身经历来说,这句话应该不单单是导人向善,而是应该有一个更高的要求。
那便是发现的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但后世多被认为是儒家的‘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是对天下读书人最高的要求。
因为……
它要求每个读书人都能够洁身自好,像是圣人一样,但多少读书人当官其实只是为了私欲,或者说当官之后,便被私欲所遮盖。
……
两人本打算今日便把事情给定下来。
没想到,倒是被他们给弄得越来越复杂了。
至于李纵不能合理解释的部分,他们也只当是李纵对自己学说尚且未有完善。
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而且若是李纵一下子就把学说完善了,那才是妖物!
毕竟他才二十岁啊!
他从哪里悟来的这些。
这样的残缺,才是真正符合他们心里预期的。
而且……
已经很了不起了。
临别时,李纵倒是说了,再过两日,他应该便要回去了。
倒是如果两人有兴趣的话,可以跟他到小县城里游览游览。
两人自是称好。
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