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言明各部分的职责所在。
杨燮一看不对啊!
这不是在间接地削弱他的权力么?
立刻便拿出了一大堆反驳的理由,比如说,三省分权,势必造成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
不过乐安王一点都不怕,直接说道:“到时候,三省首长定期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便是了。中书、门下集议于政事堂,政事堂则设于门下省。以后,但凡这政令,都要通过三省一起下达,一同完成。当中书、门下、尚书都有了一个结果之后,再由陛下来进行最后的定夺。”
那还有杨燮这个太尉什么事,然后,两人便在朝上争得面红耳赤。
关键是第二日,李纵竟然还有脸去见杨燮。
杨燮自然没有给他好脸色,甚至都想赶人了。
李纵也发挥出了死皮赖脸的本领。
“你说,乐安王的主意是不是你想出来的!”
李纵也是道:“人皆言,太尉器小,果然不假。没错,是我想的。”
“那你还有脸来见老夫,来人啊,把这人轰出去。”
“别啊!这不挺好的么,三省分权,各司其职,而且,又有大把人能够上位,替陛下分忧,也减轻了太尉的负担,何乐而不为。”
“亏老夫每次还对你好酒好菜地招待。”
“这是大势所趋,而且,太尉你也老大不小了,别老想着做权臣的梦。”
“轰出去!”
“我看谁敢动手。行了,你们都下去吧,我劝劝太尉就行了。”
太尉府的下人平日里就见两人关系不错,此时,也是目目相瞪,如果是不熟的话,他们估计就能毫不留面地动手了,但是,关键是,李纵三天两头就来太尉府,他们早就熟了,这对于熟人还怎么动手。
果然!
就连太尉府的下人,都开始不听他的了。
杨燮差点要被气出个心脏病来。
当然,也有人来见杨燮,估计就是想商议白天的事,只是,李纵却是直接代他作答,说道:“让他回去吧,今日太尉不见客。”
下人便看了看李纵,又看了看杨燮。
不知该如何是好,直到李纵让他们都下去吧,而杨燮也并未说话,他们这才下去。
事实上,像这样直接剥夺杨燮这样的权臣的权利,真的没有半点风险么?
自然不是的!
极有可能,这些人就会联合起来,进行反抗。
来个清君侧。
但显然,李纵敢这么做,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
这不!
他如今不就是在盯着杨燮么?
其实杨燮这样器小之人,早就在朝中积怨已深,虽然杨燮党羽众多,然而,跟其他世家的数量比起来,仍然不足一提。
当别的世家闻到了利益,自然恨不得把杨燮给分尸了。
而在这一次的改革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的,还是尚书省的官员,因为尚书省的官员向来地位低下,干着最累的活,却得不到相应的地位。
如今,李纵提出三省分权,各司其职,那响应最热烈的,自然便是他们。
李纵到后的第三个月。
京城中发起了一场无声的政变。
杨燮本可以联络自己的党羽,而且,在他的党羽当中,有不少还是掌握着禁军的兵权的。
挟持皇帝,清君侧,分分钟的事。
然而,他却并没有这么做。
因为,大概他也想明白了,当有一个人提出这样的设想的时候,即便真的还能有人与他站一块,希望能够通过他而获得荣华富贵,然而,他又还能坚持多久?
李纵说得没错。
这的确是大势所趋!
第一百九十四章 银烛秋光冷画屏
整个制度的改革,足足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才慢慢地确定了下来。
当三公九卿已经成为过去式,而像楚王这样的,本来想出任原本齐王位置的诸王,这入朝为官的念头,自然也是慢慢地打消了下来。
因为以后所有国家大事,都要经过三省六部去做,那每一个人所能分到的权力,便少之又少。
当然,三省分权所带来的,势必造成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此时也正需要慢慢磨合。
刚开始,肯定不会这么明显,就是怕日后,会出现问题。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五嘉这个皇帝新新登基,自然也要做出一些事来。
三省六部制的地位的确立,直接为今后朝堂中的相对稳定,又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第五嘉虽说是个傻子皇帝,遇到事情的时候,往往缺乏决策的能力。
如今,有这么多宰相在,共同决策,应该便没有问题了吧。
至少,一旦一些决策出来了,必然是已经得到了多方的同意的。
这就确保了决策的准确性,不至于做出一些昏庸的事情出来。
所以,在乐安王的府中,此时乐安王正与皇后的堂哥,也就是裴危正在奕棋。
裴危便道:“这三省六部确立下来后,朝堂也立刻便看出了新的气象,这麒麟之才,还真是厉害啊。”
乐安王则是拿捏着棋子,他的手指甲有点长,所以看起来还挺那个的,也不知道修剪修剪。
听得对方的话,也是道:“本王也一样,此人,果然名不虚传。”
“开始原本我也还以为,他与杨燮是一党的呢。如今,倒是想上门拜会一下了。”
乐安王便道:“我看,倒是不必了。”
“为何这么说?”
乐安王便道:“对方既然把这事交给我们去做,而不自己主动出面,自然,就是不想让自己过分地引人关注。”
如今,外头都以为这场变革是乐安王发起的,其实不然,是李纵让他大郎悄悄地给他送信这么做的。
要知道,陛下又是那样的情况,如果出现一个权力过大的权臣,那必然会导致权臣弄权。
而这三省六部的确立,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问题。
“你说的倒也是!”
裴危听毕,也是点了点头,“只是有点耐不住心中的好奇。”
乐安王回他道:“本王何尝不是。”
而且,自己孙女就在对方的家中住过一段时间,如果是对方这么优秀的人,他孙女不可能毫无半点反应。
但据说,李纵已经娶了妻了,那银翎过去,只能当妾。
本来他肯定是不同意的,但是,如今,他倒是觉得,如果是当妾,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反正,自己孙女只是个郡主,无论嫁给谁,都不会有什么人在意。
当然,这或许不可避免地,也还是会引起一些议论,要进入这李府,这一关,是必须要做好的功课。
不过说回来……
这却又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没看上么?不过不应该,看她喜欢那风花雪月的样子,明明就是动了春心的少女的样子。
那……难不成是李纵拒绝了?
李纵拒绝了娶公主之事,他也有所耳闻,反正,就挺尴尬的,毕竟公主府都准备好了,就等李纵入住了。
这不单单送公主,而且,连府邸都送的好事,李纵竟然也没同意。
而且,这都还不是驸马,而是直接嫁给李纵当妾,李纵都拒绝了。
想到这里。
乐安王便仿佛明白了什么,大概就算是自己这孙女落花有意,然而,李纵的这颗顽石,也不会同意吧。
那很有可能便是,银翎黯然地退场了。
“这小子,怎么给脸不要脸呢。”
情不自禁地,乐安王便说了出来。
“嗯?”裴危自然也是不禁满脸疑惑。
“没什么。”乐安王便道,“我是说,接着下棋。”
只见裴危一子落下,然后笑道:“承让!”
“本王又输了,这年纪大了,就是不如你们这些年轻人。”
倒是有一旁伺候的管家,便打趣道:“主人你每次都拿这个当借口,而且,你与人下棋哪一次不是输。”
“哈哈。”裴危便笑了起来,“你府上的管家,都知道是什么原因。”
“就不能给本王留点面子?而且本王年轻那会,也的的确确是这下棋的高手,很少有人能是本王的对手。”
“那可能是别人让着你的。”管家。
“唉,不下了不下了,没意思。说起来,最近可有出什么好的诗?”乐安王问道。
管家便道:“这个月倒是还没有,估计还没有出来吧。”
“上个月也没有出来。”乐安王。
“若是有的觉得珍贵,不想拿出来,倒也是有可能的。”管家。
“说起来,这酒馆的诗词你说从哪里来的?”裴危。
“据说,这酒馆的老板养了一群人,没日没夜地给他写诗。”管家。
“可即便是这样,也不能一月出一首佳作吧,关键是,除此之外,还有小到数十篇,大到数百篇的其他的诗作。”裴危。
“一直写的话,终究能写出让人觉得好的诗句来。”乐安王。
“不,只能说,那太难了。”裴危。
“那是人家的秘密,怎么可能会说。倒是有一家,自作聪明,自己说出当月佳作是哪一篇,结果却是让人看了笑话。”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