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捡到一只始皇帝 完结+番外 (历史系之狼)


  又过去了五天,天色还没有亮,年轻人就站在了桥上,认真的等待着,等待了许久,天色亮了,老人终于是不急不慢的到来了,老人看到等候已久的张良,他大笑了起来,说道:“这样最好!”,随即,他放下了自己背着的包裹,将其放在了年轻人的面前,打开了包裹,里头却满是书籍。
  老人指着这些书籍,笑着说道:“认真的钻研这些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过上十年,你可以治理天下,让百姓们过上富裕的生活!”,说完,老人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这里,年轻人呆滞的看着远去的老者,叫道:“老师!我还不知道您的姓名!”
  “姓名并不重要...我也不是你的老师,只是送几本书给你而已!”,老人甚至都没有停留,很快就消失了,年轻人茫然的看着面前的这些书籍,等到天色完全亮了,他才看到了书籍上的内容,兵法,政治,外交,什么都有...年轻人深吸了一口气,站起身来,朝着老人的方向俯身一拜,这才背上了书籍,离开了这里。
  年轻人继续前进,不过,他的路程已经变得不再枯燥,他一边读着书,一边赶路,年轻人也曾读过不少的书籍,可是他从来没有读的如此畅快,如此着迷。他是从兵法开始看的,这些兵法内容,经历了数次的注释,进行了无数的修改,年轻人看的速度越来越快,赶路的速度都不由得慢了下来。
  夜里,他住在驿舍,捧着书籍苦读,他将兵法读完之后,又相继读完了包括政治,天文,地理等知识在内的所有书籍,直到他发现了最后那一本书,《与武城侯论》,看到书籍的名字,年轻人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迟疑了片刻,还是翻开了书籍,书籍里是两位圣贤关于一切的辩论与探讨。
  那一刻,在篝火前读书的年轻人,不由得愣住了,他仿佛看到了两个老人,激烈的争吵,甚至从老人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赵括几次愤怒的失态。年轻人茫然的看向了前方,他看清楚了两个老人争吵,探讨的一幕...整个天下的局势,所有制度的走向,包括赵括最后的那几句呐喊。
  “老夫赞同三种战争....为民请命....百姓...天下...苍生....”
  他仿佛看到老人伸开双手,拥抱着整个天下的苍生,那一刻,年轻人动容,当他合上书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早已热泪盈眶。驿舍的官吏非常的惊讶,他还没有见过读书能读哭的人,当然,他也没有多问,等到年轻人给了钱,就送他出门了。走在路上,年轻人已经没有心思继续读书了,他显得有些茫然,不再低着头赶路,他开始观望周围的景色。
  周围也没有什么景色,唯独能看到的,就是那些正在辛勤劳作的百姓,这是丰收之年,秦又降低了税赋,使得百姓们在收割粮食的时候,非常的开心,他们大声的笑着,带着一捆又一捆粮食返回家里去,年轻人也忍不住的帮助了几个年纪大的老人,帮着他们去运输粮食,这些人非要留下年轻人来吃饭。
  “这生活啊,真的是越来越有盼头了...你看看这些粮食,以前我们存十年都存不了这么多啊,哈哈哈~~”,老人们指着院落里堆积着的粮食,脸上满是笑容。这就是七国的现状,百姓们才不理会是谁来当王,也不理会自己被谁统治,只要能过上好日子,能活得下去,他们就知足了。
  而秦国完成大一统后,没有再像原本历史线上那样强迫他们服徭役,没有修长城和驰道,皇陵倒是修了,不过负责修皇陵的是各地的旧贵族和豪强,跟百姓们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关系的。百姓们终于享受到了战后的太平,有着足够的粮食,能吃饱肚子,能穿的上衣裳,这可比从前要好太多太多。
  随着几次的丰收,地方上对秦国的抵触正在飞速的消逝,原先的六国百姓,都不再怀念自己从前的国家,都是在感慨着如今的美好生活,秦国只是用了些粮食就成功的“贿赂”了他们。年轻人听着百姓的言语,也只是笑着,不再说话。
  年轻人忽然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往回走,这让暂留他几天的百姓有些惊讶,他们问道:“您说您要前往兰陵等地求学,为什么如今却要回身离开呢?”,年轻人认真的说道:“为了天下苍生啊。”,百姓们大惊,却没有明白年轻人的意思,年轻人也不解释,笑了笑,就转身离开了。
  年轻人将自己这些时日所准备的韩国强弩的零件也都给丢掉了,他本来是想要在到达目的地后,进行组装,最好能在远处就射杀自己的仇人,根据他这些时日里所搜集的资料来看,仇人身边应当是没有士卒跟随,年轻人猜测他巡游各国,前些日子又出现在会稽,接下来肯定是要朝北前进的,故而,他想要提前前往伏击地点,完成刺杀。
  可是如今,他脑海里却没有任何的复仇的念头了,他丢弃了自己的这些零件,带着那位老人所给自己的书籍,朝着遇到老人的方向赶去,赶到了下邳之后,他又四处询问那位老人的情况,终于打听出他所居住的地方,当年轻人迫不及待的前往的时候,那里的茅庐却是空荡荡的,老人早就离开了这里,不知下落。
  年轻人就在这里住了下来,整日读着书,偶尔会外出,在山野之中游荡,悠然自得。他在这里的生活,还算是不错,尤其是老人给他所留下的那些书籍,更是让他受益匪浅,怎么说呢,年轻人从小就非常的聪慧,是新郑里有名的神童,很多人都认为韩国的下一代国相定然会是他。
  就连他的父亲,也是如此认为的,可是当年轻人怀着继承父祖志向的想法长大的时候,父亲死了,韩国亡了...而年轻人也被送往巴蜀之地,好在那里的旧贵族很多,在他们那里,年轻人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直到最近,律法放宽了限制,并且取缔了对韩国旧贵族的诸多条例后,年轻人这才离开巴蜀,以求学的名义,准备完成自己的刺杀计划。
  如今的天下是禁止民间私藏弓弩刀剑的,原本是有大臣提议,直接收走民间的铁器,以免地方出现反扑的,可是赵括却拒绝了这个提议,收走刀剑弓弩也就算了,你要连百姓用来宰杀割肉的小刀,铁制的农具都给收走,这像话吗?你干脆将他们的手脚都给砍断,让他们无法起兵,割掉舌头,让他们不敢说话就好了!
  而年轻人为了这次的复仇,决定自己来组装韩国的强弩,他甚至还偷偷联络了几个匠人,要求他们给自己制作零件之类的,可是当他读完了这本书的时候,年轻人忽然就觉得这些都不重要了。对比一个心怀天下,一切都是为了天下苍生的人来说,自己这为了父亲为了自己的故国而行刺的行为,实在是有些太短浅,太卑鄙。
  韩人如今生活的很好,天下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
  嗯,一个人的痛苦,就不要再强加给所有的百姓,再让他们承受一次灾难了。
  年轻人坐在窗户边上,看着窗外的细雨。
  他又想起了自己父亲的模样。
  “父亲啊...您也一定会谅解我吧。”


第四百七十七章 马服君的新孙
  而此刻的赵括,却已经赶到了北方,这一次,他不再是直接从三川上党赶往赵国,而是从齐地济北郡北上到达巨鹿郡。再次听到熟悉的赵语,赵括仿佛回到了家乡那样的惬意。赵括的诸多新政,到如今,都已经能看出成效了。如今的各国百姓,看起来都回到了从前的模样,除却那些严肃的秦国官吏之外,再也没有了什么变化。
  赵括一路上都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只是在赶路,在观察各地的情况。秦国在各地设立郡县,很多的太守,却都是赵括所听说过的历史名人,看来,能在乱世中创出一番伟业的人,哪怕是在太平时日,也未必会被遮藏起来,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大概就是这样的道理,在途中,赵括又补全了自己的历史唯物观。
  历史对于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而正确的历史观念,又是重中之重。赵括在与黄石公聊天之后,便压制住了心里的那种着急,正如他所说的,这天下,迟早还是要交给年轻人,在很多方面,自己不能操之过急。他也就没有再去想更合适的制度,一心完成自己的学术研究,观看地方上的利弊。
  只是,越是往北,天气就愈发的寒冷,而冬季也悄悄的前来,戈很快就意识到了此时前往更北部是不对的,赵括常常剧烈的咳嗽着,有些时候,甚至无法下车,他的身体已经无法再直面冬季。为了赵括的身体着想,戈没有带着赵括前往渔阳等郡县,反而是绕道前往邯郸。
  在大雪覆盖了全部世界之前,戈带着赵括回到了家乡。
  赵括再一次回到马服,马服的变化却是非常的大,大概是因为赵括的缘故,这里得到了官吏们格外的优待,这里的规模正在不断的变大,当初那个小乡邑,如今已经成为了继邯郸之后的又一座城邑。城外的耕地已经与邯郸外的耕地连了起来,户籍也不少,赵括都有些认不出这里来了。
  只是在几年的时日里,这里就从乡变成了县...若不是先天优势不足,嬴政就是将这里变成郡治所也不是没有可能,要是那样,邯郸郡就得改名为马服郡了...赵括的熟人们,都已经不在了,就连当初那个守护在门口的官吏赵去死,也已经不在人世了,赵括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没有认识的人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