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只始皇帝 完结+番外 (历史系之狼)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历史系之狼
- 入库:04.13
“若是他们犯错,您再出来训斥制止,也是可以的啊。”
赵括知道老人并没有说错,自己的确是有些操之过急,别的不说,就说爵位的事情,若是自己哪天不在了,其余人真的知道后续的办法是什么吗?他们又不知道未来的发展,他们会将自己的制度变成什么奇怪的样子呢?赵括忍不住的沉思了起来,思索了许久,他点了点头,认同了老人的看法,问道:“您的第三个问题呢?”
“既然您都认可了,那第三个问题,就没有问下去的必要了!”,老人大笑着。
赵括就在老人这里待了一段时日,他们常常谈论将来的政务,未来的天下趋势之类的,只可惜,他们的辩论与探讨,并没有被记录下来,戈每天都是在吃喝玩耍,完全不理会这些事情。若是陪着赵括来的不是戈,是萧何,张苍,或者蒙毅,他们定然会欣喜若狂,听的如痴如醉。
若是韩非在这里,也一定会记录下来,说不定也会卷开袖子来参与辩论。
可惜,戈并不知道这些。
赵括还要继续自己的巡视,他要前往楚国一代,看一看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老人将他送到了道路边上,两人都有些依依不舍,知己难寻,若是赵括没有这么多的事情,他真的很想在这里待更长一段时日。老人同样如此,他一个人生活了很久,难得遇到赵括,心里也是非常的不舍。
赵括坐上了马车,他看着不远处的老人,跟他再次告别。
“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您。”
“太久没有人称呼,我也忘了自己的名字了,您可以叫我老友,或者如那些乡人一样,叫我一声下邳老人,黄石老人,都可以。”黄石公笑着说道。赵括皱着眉头,总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忽然,他似乎想起了什么,他曾听说过一个故事,张良在下邳曾遇到了一个老人。
老人将自己的鞋子丢下去,让张良帮自己捡起来,如此做了好几次,张良都没有发火,老人就将自己的书籍送给了张良,张良认真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代明相,而那位赐予张良书籍的老人,就被称为黄石公。赵括忽然咧嘴笑了起来,他看着不远处的黄石公,他说道:“老友,你的学识不能如此中断,你要找个合适的年轻人来继承你的才学啊。”
黄石公一愣,点着头,说道:“我一直都在找。”
“新法律不再禁止人们出行求学,我想,若是有缘,您会遇到的。”
赵括说着,转身离开了这里,黄石公看着远去的赵括,若有所思,他也返回了自己的家里,脸上并没有什么悲伤,他隐居在这里,生死都已经看淡,更别说是分别了,他拿起了笔,找到了一个新的竹简,开始书写了起来,《与武成侯论》,他写出了一个大大的标题,随即开始如实的记录这些天来自己与赵括在所有方面的内容与知识。
黄石公博览群书,记忆力是非常不错的,何况赵括给他的印象那么深刻,他清楚的记得自己与赵括辩论的那些内容,乃至是输赢的结果,他不愿意作假,就连赵括发怒,自己被吓了一跳的事情都写了下来...夜色下,风轻轻吹动茅草,奏响了寂静的悦耳的乐章,老人坐在案前,点着烛,认真的书写了起来。
天空之中,电闪雷鸣,再次落下了小雨。
老人抬起头,听着屋外的雨声,忍不住的笑了起来,颇有趣味的写道:“书籍写成的时候,电闪雷鸣,上天也忍不住的为武成君的言论而震惊....”,他却不知道,他这句玩笑,在未来引起了多大的波澜...
黄石公用了很长的时日,终于完成了自己与赵括辩论的这本书,从各个领域上的辩论,一直到最后治理国家问题上的探讨,可以说,这本书籍的价值远超过了自己所书写的其他书籍,同时概括了两位大贤的所有思想,黄石公捧着这本书,爱不释手,心里是无比的开心,可是,他又有些担忧了起来。
这本书是好的书籍,可是要从哪里找到一个能学会这本书的人呢?
现在的人都那么的愚笨,若是这样的书籍,落在一个无知的人手里,那可是太浪费了呀,明天开始,自己就要四处走一走,堪看是否能遇到可以教导的年轻人。
与此同时,赵括也是离开了这里,朝着楚地的方向赶去,坐在马车上,赵括看着周围的耕作画卷,心里却还是在思索着老人的建议,看来,自己真的该放慢一些脚步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目标,自己如此教导皇帝,而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这是不对的啊。赵括沉思着,而他距离赵康,扶苏的距离也是越来越近。
赵康在这段时日里,可以说是被弄得焦头烂额,主要问题还是来自于他的犹子,赵康深受父亲的影响,在来到会稽郡后,他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自己从不干预太多的事情,任由百姓们自己去发展,这样的行为使得会稽郡很快就从战乱恢复了过来,同时,他又亲近当地的百姓,提拔重用,可以说,会稽郡如此稳定太平,都离不开赵康天生所有的亲和力。
而扶苏的到来,却将这一切都毁掉了,扶苏是一个眼里容不得沙的人,为人太过正直,见不得半点的灰暗,赵康从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扶苏就是双目圆睁,不许任何违背律法的事情...韩非和赵括的教导加在这个善良的人身上,造就了他正直,守职,嫉恶如仇的性格。
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父,我错了
赵括上一次来到楚国的时候,是带着军队来的,他所看到的只是燃烧着的火焰与尸体,还有那些楚人愤怒而惊惧的脸,而如今,情况有些不同,楚人似乎也都习惯了被亡国的事情。他们脸上没有当初的激动,没有原先的愤懑,他们只是低着头,偶尔抬起头来,打量一下路过的马车,随即就低下头来做自己的事情,好似已经接受了所有的这一切。
想要让高傲的楚人低头,这比让老秦人说几个笑话要更加的困难。在那些征战一生的老秦人脸上,你基本看不到什么属于人类的正常情绪,他们只是一群被战争潜移默化的机器。而楚人则是另外一个极端,任意妄为的“蛮夷”,脸上带着属于蛮夷的傲慢,一举一动都显得过分激动,单论走路的姿势,都是与众不同。
赵括能按着他人的走路姿势来判断出他的籍贯,而且每次都是猜的挺准。走路最时尚的是赵人,赵人走路的时候,抬起头来,手放在背后,胸膛挺直,双腿大开大合,仿佛出巡的贵族,正在审查自己的领地,他们很快就将这样的走路方式变成了时尚。接下来就是秦人,秦人走路的时候,目视前方,身子笔直,不快不慢,犹如听着号令在前进,活脱脱的军事风范。
接下来是齐人,齐人最重礼,除却那些游侠之外,其余人走路还是保持着古代那种低着头小步前进的样子,虽然没有多少豪迈,但是看久了还觉得挺不错的,蛮有意思的。韩人大概是被欺负的有点惨了,步伐里实在没有美感,格外警惕,随时都做好了逃跑的准备...魏人走路最为正常,与后世没有什么区别,燕人的走路姿势与赵人有些相似,不过并不会太骄傲。
而楚人,怎么说呢,六亲不认的步伐,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所谓魏晋狂士,感觉就有些楚文化的影子,喝了点酒,然后就开始为所欲为...当然,魏晋狂士那是服散的,楚人虽然不服散,可是他们平日里的样子跟服散后也没有什么区别...披头散发,衣服也不穿好,敞开了衣领,大摇大摆的走在路上“行散”...
楚人骨子里那种桀骜不逊,真的是让人痴迷....故而,想让这么一批人低下头来服从命令,也并非是简单的事情。赵括这次前来南方,甚至都没有告知任何人,他的去向,也只有嬴政是知道的。赵括来到楚国后,的确发现了扶苏所说的吏治问题。这还是要怪赵括。
赵括带着秦国殴打其他国家的速度太快了,这导致官吏的数量跟不上,而赵括本来也就希望能让各地百姓增加对秦国的认同感,故而采用了一批旧的官吏,这些旧官吏学习了秦国的律法后就成为了秦国官吏,帮着治理地区,可是这些人的律法精神淡薄,还是如从前那样,做不到对百姓秋毫无犯。
当然,他们也不敢做的太大胆,可私下里,却让赵括也皱起了眉头。
他刚刚渡河来到了南方,就遭遇到了官吏的勒索,有官吏拦住他,认为他的身份证是假的,并且暗示赵括拿出些好处...戈勃然大怒,正要出手教训一下面前这些南蛮子,赵括制止了他。赵括看着面前的官吏,用熟练的楚语问道:“您知道受贿勒索是什么样的罪行吗?”
官吏看着他,莫名的胆寒,看着他如此淡然的质问,却是有些慌了,他认真的打量着赵括,笑了笑,说道:“受贿与送贿都是重罪,我就是试一试是否有敢贿赂我的人...绝对没有其他想法,请您过去吧。”,赵括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这才继续赶路。李斯制定的新监察制还在商谈中,没有完全施行。
等到以后,大概这样的情况就会减少很多吧。
赵括偶尔也会下榻乡野,因为他精通楚语,能说一口流利的陈话,故而这里的百姓对他非常的亲切,楚人很看重这些,或者说,各地的人都很看重,哪怕是在未来,来自异地的人,听到了来自家乡的口音,也会忍不住的去看。而在此时,这样的情况就更加常见,两个素未谋面的楚人,可能在齐国的一个城池内相遇,听到熟悉的楚语,愣一下,随即开心的相拥在一起。
相似小说推荐
-
水浒豪杰传 (固执的胖子) 原首发于起点中文网,悠空网VIP2019-01-12完结水浒好汉中,九纹龙史进最先出场。史家庄的高富帅,拜王进为师,收了...
-
两千年不死 (芸阁) 起点VIP2019-12-07完结江晓活了两千年。第一世,她走过先秦的风土;第二世,她随着项羽逐鹿天下;第三世,她和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