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捡到一只始皇帝 完结+番外 (历史系之狼)


  “那书籍呢,能看懂吗?”
  “能看懂一些。”
  “能看懂多少?!”,头曼的语气瞬间变得有些严厉。
  “大多都能看得懂。”
  “我想送你去秦国...找一个人,跟着他学习..我想做很多事,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做,那个人,他是知道该怎么做的,如果你能学会...我就让你继承我的位置,如果学不会,你就可以死在那里....”,头曼眯着双眼说道。
  冒顿不为所动,脸色格外的平静,这让头曼更加的生气,他在冒顿这里得不到任何尊重,别说是尊重,就是连惊惧都没有,头曼不愿意再搭理他,挥了挥手,说道:“出去吧,我会让人将你送过去...作为质子,你以后就不再是匈奴人了..你是林胡外逃部落的王子...我听说,那个人的身边就有林胡人,他一定不会为难你...”
  “我能得到什么好处。”
  “你得不到任何好处,若是你不肯用心完成我的吩咐,你就会失去你的母亲。”


第四百七十一章 安心的交给你
  当会稽郡的大小官吏隐约猜测起扶苏身份的时候,却是都被吓了一跳。众所周知,赵括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赵康的儿子只有四五岁,赵康本身都很年轻,这年轻人绝对不可能是他的儿子。而另外一个儿子成蟜,他尚且没有婚配,孑然一身,这在秦国都是出了名的,不少人腹议长安君的种种....
  而他的女儿善刚刚结婚,当然也可能有这么大的儿子,那唯一的解释是....他是长子政的儿子...而且还是长子。嗯,皇帝的长子,当今的太子。那一刻,官吏们头晕目眩,尤其是那些与扶苏死磕的官吏们,此刻面色苍白,浑身颤抖,险些瘫坐在了地面上,就差指着扶苏颤抖着说道:“你..你就是当今太子?”
  当然,扶苏也没有心情来个邪魅一笑,然后来上一句“有眼无珠,这楚地不待也罢”,他被赵括如此训斥,心里格外的难受,赵括是非常宠爱他的,每次父亲训斥他的时候,赵括总是护着他,这是他第一次看到赵括如此愤怒,甚至是用拐杖来敲他,扶苏非常的难过,只是低着头,神色恍惚。
  赵括看到他已经暴露了自己,也就没有遮藏,他继续说道:“身为储君,本来需要更加重视七国一体,要杜绝分裂的情况,你却亲自挑动矛盾,引发地域之争...你去给那些楚国官吏们认错!然后,再将你知道有违法情况的官吏检举给我!”,扶苏听着赵括的话,再次长拜,这才看向了那些楚国本土的官吏。
  扶苏想要处置违法的官吏,赵括是完全不反对的,他甚至愿意帮忙,找出这些蛀虫,赵括同样也是个正直的人,他是绝对不会允许那些眼底下的肮脏继续存在的,只要被他发现了,他就必须要整顿。很多人将这个世界称为灰色的,故而认为对于正义和邪恶没有必要划分的那么清楚。
  只是,我们要知道,对邪恶的容忍让步,就是对正义的践踏。
  并不是胜利者来书写历史,一切都是人民大众的选择,人民的力量是最伟大的,也是最正义的,人有着恶劣的一面,可是总体来说,我们更多的还是能看到藏在深处的光辉,那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我们的历史,以及伟人都证明了这一点。
  故而,赵括不能忍受的并非是扶苏强硬的态度,他所不能忍受的是扶苏的手段。扶苏为了铲除那些官吏,就勾结了秦人官吏来对付这些人,然后引起了楚人派的反抗,对立就这样出现了。这是公然的挑拨官吏的矛盾,进一步可以被理解为分裂秦楚!秦国花了几百年来征服楚国,你这几年的时间就想要把楚国给踢出去?!
  扶苏向那些楚地官吏大拜,亲自道歉,而他这样的举动,却是让那些楚地官吏更加的煎熬,太子啊,太子啊!?若是早知道他的身份,这些人怎么也不敢对付他,绝对会拿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来,如今面对太子的大拜,他们却只能是慌忙的避开,说道:“不敢承受太子大礼!”
  他们都听说皇帝的脾气不太好,为人酷烈,若是他知道自己的儿子被自己这样欺负....官吏们在那一刻都有些绝望了,等到扶苏认真的向他们行礼道歉后,赵括站起身来,认真的说道:“无论是来自楚地,还是其他地区,都是秦人...在我的眼里,只有好人与恶人的区别,并没有户籍的划分....”
  “二三子,要方下心里的成见啊...和平来之不易...唉...”,赵括长叹了一声,随即说道:“各地的百姓齐心协力,开辟盛世,青史留名,得到后人的祭拜,这难道不是很好的事情吗?若是故意引起了战事,使得生灵涂炭,那反而会留下一生的骂名啊。”
  赵括于是就坐下来,开始再次讲述他的一王天下理论与诸国一体理论,为了培养各地的民族观念,赵括也是累坏了,他先前就有这样的想法,故而也是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想要将华夏族的定义提前弄出来,这是最好的时机了,赵括认真的说道:“在很久之前,我们的祖先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坂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
  “后来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九黎族首领蚩尤。后又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为主体,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部落联盟,华夏族源基本固定....”,“河水和江水沿岸,就是华夏文明也是我们最初诞生的发源地....”,此刻对从前的历史文献是比后来更多的,因为时代还算靠近。
  加上赵括读的书很多,又知道不少的传说典故,故而他结合了这些大量的资料,就弄出了一部华夏起源,他甚至将那些被隐藏在土壤里的磁山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都直接说了出来....想想后人按着他的描述来进行挖掘,然后真的挖到这些埋藏已久的文化时的震惊,他们大概怎么也不会明白,赵括在没有任何现代考古工具的情况下到底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赵括说的头头是道,从三皇五帝说起来,将整个华夏都联系了起来,无论是楚人所认可的先祖,还是其他国家,往上追溯都能追到三皇五帝,就是一些神奇的传说,也能神奇的联系到一起,这是因为赵括所说的虽然是传说,可是从某些方面来看,他说的就是事实,这些分散在各地的人,本来就是拥有共同祖先的。
  这些人就是华夏族,也就是后来的汉族的前身,当然,到后世,华夏族已经成为了一个广泛的称呼,不只是汉族,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诸多民族都属于华夏民族。而华夏的概念也从地理和血缘概念变成了一个统一的文化概念,所有拿血缘论来说事,疯狂攻击其他民族的,非蠢既坏。
  就比如一个想着给大陆卖有毒猪肉的汉族和一个天天钻研华夏历史对历史人物心怀敬仰且用写网文表达出来的维族,到底谁属于华夏民族呢?答案是两者都属于,只是前一个不太配。
  赵括如今说起的华夏概念,却是一个原始的简陋概念,想要达成最终的广泛概念,你得先将狭义概念给弄出来,赵括相信,这套概念定然还是会不断的发展,到最后再次变成一个广泛的概念。众人就坐在周围,听着赵括诉说,赵括这些年的书还是没有白读,当他说出了自己口中华夏族的起源以及发展历史的时候,众人听的如痴如醉。
  当然,也有官吏在记录着,扶苏认真的站在一旁,低着头,听着赵括的教诲。
  赵括做什么事都非常的认真,要么就是不说,说了就要说到最详细,不然就不肯罢休,故而,赵括说完了这些历史与传说后,又按着各国的文化习俗上的特点,对自己的学说进行补充,培养民族观念,这件事,是赵括一直以来都想要去做的,他准备了很多的东西,要从多方面来证明自己的说法是正确的。
  从相貌,从语言,从文字上的共同特点来进行佐证,总之,赵括说了很多很多,归根结底,就是七国百姓都是属于一个族,正式赵括所提出的华夏族,七国的战争本质上就是兄弟之争,同室操戈,说到这里,赵括又将白起列出来批判了一顿,他是很敬佩白起的指挥能力,可是对他的举动,实在是没有半点认可。
  哪怕他所做的促进了统一,赵括也不敢认同,那样的行为太残酷,赵括若是能再一次回到当初,他还是会义无反顾的去帮助赵国来对抗白起。而提出屠杀政策的范雎,也不能幸免,同样遭受到了赵括的批评,赵括对待历史人物,也算是客观对待,不会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完全否定或者完全认可。
  这是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最基本的修养,白起有凶残的一面,你却不能否认他军事上的成功,范雎有阴险的一面,却不能否定他对秦国的贡献,哪怕用后世举例:
  文帝有仁义的一面,可是他也会对自己的亲人动手,武帝有残暴的一面,可是他也保护了华夏,曹操屠城,可他的确是统一了北方,孙权有十万的骂名,可他年轻时的确是人杰,李世民登基不光彩,可他的确奠定了未来的盛世,乾隆自吹自夸,可他也并非一无是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