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义看着天空中乌云密布大为震惊。
张如亦是不解。
看着乌云密布的天空,张如心里暗惊,莫非灭梁不成吗?还是说这也是天意?
就在张如思考的时候突然,一道光芒自天空射向了江面,是太阳发出的光芒。
紧接着,乌云慢慢散去,露出了太阳,江面也风平浪静。
赵义大喜,暗暗心惊:丞相果然是高人也!有如此手段何愁天下不定?
张如则是看着突然平静的江面愣愣出神。
这是什么情况?
这个变化也太快了吧!
目视凤凰图案一阵,张如喊道:“赵将军。”
赵义大步上前:“丞相!”
张如道:“命人在此处盖一凤凰庙,将这副凤凰图卦于庙中。”
“遵命!”
说完之后便与赵义返回了大营。
回营之后众将问赵义,赵义只是一笑,也不说明,只说是丞相去江边调查情况了。
众将也猜测到了几分,但不敢明言。
是夜,张如躺在床上,倘若一阵阴风吹来,风吹开了房屋之门,惊醒了张如。
张如拾起身立刻向门口看去,只见房门大看一股子阴寒之风自门间吹了进来,这风极冷,刺得张如发抖。
感觉这风有些怪异,张如便大喊来人,一连喊了数声皆无人答应。
一时心里一阵害怕。
欲下床去将房门合上,便在这个时候一股白色的烟雾自门间飘了进来,顷刻之间整个地上尽是白色的雾气。
一看这些雾气张如震惊,连靠向床,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额头惊出冷汗。
“何人装神弄鬼?”
大喝一声无人答应,张如害怕的紧。又大喊了一声:“速速出来,不然本相定将尔斩首。”
这一声之后房门咯吱咯吱的响了起来,张如害怕的看着房门,突然门间出现一个人的影子。
不对,应该是一个人,双脚离地的人。
浑身上下湿透了,不断滴着水。
张如吓得魂飞魄散,双腿动也不能动。
这个时候门间之人抬起了头,看到他的样子张如瞠目结舌,指着他:“你……”
门间那人幽幽轻道:“是我,我等你许多年了。”
“你不是死了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张如问完这句话便后悔了,这特么根本就不是人,人怎么可能双脚离地呢!
徐平安微微一笑与张如笑容一模一样:“在等你呀!你不来我不敢走。”
“为什么?”
“我有事情要说与你。”
“何事?”
“渡江之后务必要杀了徐博,以及欺骗我的那些人。”
张如重重点头,这个时候他已经不是那么害怕徐平安了:“你放心,徐博我一定会杀的,届时拿他首级于江边祭拜于你。”
“当然,徐家其余人我亦会照顾。因为我现在就是你,我不是为我自己而活,而是为你。千百年之后人提起张如只知他是徐平安,不知张如乃张如。”
徐平安微微一笑,道:“今日江边之言我听到了,你说的不错这一切都是天意。”
“明日深夜你可率军过江,届时我自会助你一臂之力。”
“多谢!”
“你便是我又何须言谢?”
张如一笑,说道:“高洛如何?”
“你以为如何?”
“其为徐博之妻,又育有一女,杀之不仁呀!”
第五百零六章 伐梁
“她只不过是一个棋子罢了!便放她去吧!我只要徐博的人头便就够了。”
张如一点头,说道:“好,渡江之后必拿徐博首级。”
说罢!只见徐平安微微一笑,接着那阴寒之风又吹了进来,寒气逼人刺眼张如用手遮眼,待那寒气散尽之时张如放下遮眼之手,徐平安已不知何处去了,房门也合上。
一切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一般。
躺在床上的张如满头大汗,头微微动着,突然一下睁开眼睛向着房门看去什么也没有看到,只见的光亮透过了窗户。
天已经大亮了。
靠在床头,张如大汗淋漓这个梦实在是太真实了。
细细想着梦中徐平安给他说的话,深夜江水便会退去……
想了一阵便起身下床,洗漱之后吃过早饭便召集众将来议。
不一会众将来至大帐,参拜之后张如叫其落坐,待众将落坐张如一看左右,说道:“诸位将军,待会回去之后便调集人马向济阴渡口赶去。”
赵义道:“丞相是要于济阴过江?”
张如点头:“不错,济阴江水平缓,是过江之佳之。届时,梁军必定会出兵与我军水战,可以火箭射之!”
说罢!宝拉楚道:“丞相,现在江水可还没有退呀!这个时候渡江会不会不妥呀?”
张如笑道:“宝拉将军放心,届时江水自会退之!”
闻言,自将皆是一愣,江水说退便能退吗?应该是不可能罢!但见张如脸色自信,众将虽疑却也不问。
商议之后便叫众将各自回营,一个时辰后大军拔阴向济阴而去。
酉时,张如率领大军到达济阴渡口。
济阴是一要郡,对面便是梁国上阜郡。
济阴这个地方很特殊,关于济阴的传说很多很多。
济阴距离南安度有一千余里,江水到这里变的平缓起来,江面很是平静,不似南安渡那样的湍急。
江边人家有这样一个说法,说是掉入江里的人尸体便会存在济阴,济阴这个名字的谐音便是“积阴”。
所以只要是死在落风江的人其家人都会在济阴为其烧纸。
这个说法有些迷信,当然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上游水流的急,这里却平缓起来,余是老百姓便以为尸体会积在这里。
当然有些可能会被江水冲到这里,有些或许已被泥沙埋在了不远之处。
据说曾经有人在落风江上看到过一条水缸一般的大龙,这龙浑身青色,不知有多少丈,反正是很大很大的。
还有人说他不仅看到了大青龙,还看到了一只五彩斑斓的凤凰,那凤凰鸣叫了一声引出了青龙,却被青龙一口给吞了下去。
还有人看到在江面上无数战船在上面行走。
亦有人说在济阴看到过有许许多多的人在江面上行走,跟个热闹的街道一样,是落江死去的人在买东西。
也有人说不是,这些人是来找替死鬼的,找到替死鬼他们就能转世投胎了。
这些传说在江边是广为流传,甚至有些人出江打渔之时都要拜上一拜,使江中神灵保佑他们平安归来。
张如到达济川之后便命各部于宽阔之处安营下寨,然后行至江边,燃烧了纸钱,看着滚滚江水。
对岸便是梁国,渡口之处必定有重军把守。
此时的张如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他陆战不惧任何人,可水战这还是他来这个时代的第一次呀!想来也是最后一次,要么顺利过江,要么为梁军所败葬身鱼腹。
站了一会,张如便返回了大营。
回营之后叫来众将言道:今夜江水退去,诸位将军回营之后做好准备,待江水退下便立刻渡江。
众将齐声答是。
夜幕降临,江边风大,很是凉快。
大概一个时辰后田喜急匆匆的跑进大帐:“丞相,喜事,喜事呀!”
见田喜如此兴奋张如便知徐平安之言不假,江水果然是退下了,心里一阵感激。
问田喜:“可是江水退了?”
田喜道:“丞相您真乃神人也!说江水会退,此时果然退了。”
张如亦是大喜,对田喜道:“田将军,速去通知诸位将军。”
“遵命!”
不一会,众将来至大营,张如一一布置,众将闻听江水退了亦是大喜,一番布置之后便引着大军上船。
此时的落凤江果然下降不少,江面也很是平静,正是过江的大好时机。
士兵上船之后一声令下大小数千战船向着对岸而去。
走在前面的战船是张如改出了的,比夏国的战船大,比梁国的战船更加完善。
船行江中只听得风吹旌旗之声,张如站立船头看着远处,这一天终于是来了。
另一边却说梁国士兵发现江水退下之后便立刻去报了守将杨乐。
这杨乐也是梁国一员大将,多次与夏国交战,尤其是对水战研究颇深。
杨乐闻听江水退去也没有在意,对士兵道:“即便现在陇军发现了江水已退这个时候他们也不敢渡江。陇军多是北人,而今江水刚刚退去其必定会观察几日。”
众将皆是点头,一将道:“将军言之有理!”
说罢!杨乐又道:“告诉兄弟们,叫他们不必担心,陇军没有这个胆量。”
“是!”
士兵去后,杨乐端起酒杯,向众将示意:“诸位将军,来在干一杯。”
“将军请!”
说完,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一将领抱怨:“将军功劳不差徐温,但陛下却未加将军侯爵实在叫人不能理解呀!”
听了此言,杨乐微微一笑。
又一将道:“徐温有何本事?叫庞疾打的没有还手之力,还不是因为其子徐博之前娶了公主,如今又娶了丞相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