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心思:或许能借助落凤江击退陇军也不一定。
思考一阵,刘成说道:“好,便依丞相之言!弃了古舟,将古舟百姓迁过江来,留一空城与陇军。”
“遵命!”
随即下令命徐温先将百姓撤过落凤江,然后率领大军过江回防。
……
细原
徐温撤军的消息传至细原,士兵禀告韩玄,韩玄闻之便知道梁国是害怕他大陇用兵将他们围而杀之!不如弃了古舟防御渡口。
如此,对他们梁国是有利的。
也幸亏梁帝下令了,不然必定会被陇军围杀在古舟城。
前两天韩玄便有出兵攻打古舟之意,只是天色不佳便也就作罢!今日天色大好便欲上书朝廷,出兵攻打古舟,没想到徐温撤了回去,这倒使韩玄始料未及。
不过也好,省得他率领大军攻打。
随即韩玄叫来众将,与众将商议一番之后便派林策带领一支人马前去调查,打探梁军是否真的撤了。
万一是徐温之计,贸然进取古舟必定会为其所困。
酉时,林策返回城中。
将古舟情况说与韩玄,韩玄闻之惊讶!没想到梁国居然将城中的百姓也给撤走了,这明显是要给他留一空城呀!
众将言直接率领拿下古舟,韩玄思考一阵便派林策与鲁嶙率领人马向古舟而去,同时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去了上京。
信中大概说了一下细原的情况,然后又将徐温弃城的消息说了一遍,询问秦议是否可以向梁国用兵了。
另一边,林策与鲁嶙率领人马赶至城下,只见古舟城门大开,便领着大军进入城中。
此时的古舟城安静得很,连鸡鸣犬吠之声都听不到。
入城之后林策与鲁嶙分兵,将城中察看了一番便派人去报了韩玄。
…………
上京
秦议接到韩玄之信,看后大喜,对群臣道:“韩玄派人送来折子,刘成命徐温弃了古舟,将城中百姓也给带过江了。韩玄言梁国此意是要防御渡口,与我军水上交战,朕以为梁国之意图与大将军之言一般,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林楠上前道:“陛下,梁帝命徐温弃城必是此意。刘成知我军乃北方之人,不习水性,便弃了古舟防御渡口,这个,一旦我军来攻他便可与我军水战,而我军水战不及梁军,一旦指挥失误,必为梁国所败。”
“大将军请战是觉梁国弱小,并且惧怕,但臣以为这个时候当以稳为主。梁国虽弱,但水军实力在我军之上,贸然攻打必定失败。”
秦议一点头,谢元道:“陛下,臣以为林大人所言极是。如今夏国已灭只剩一梁国不足为惧,但仍需谨慎。”
“丞相于东京打造战船,训练水军。只待我大陇水军训练有成之时便可一举灭之!不留机会给梁国,此乃稳中取胜之策也!”
其余人也是这样言之!秦议点头道:“爱卿之言有理,便叫大将军据守古舟,待丞相训练水军有成之时然后两路进兵,其必定不能挡。”
“陛下圣明!”
丞相府
商珏闻听自家相公率领大军拿下了东京打造战船训练水军准备攻打梁国极是高兴。
他人不知道,但她清楚得很。
自家相公等这一天已经等了许多年了,终于可以打入梁国了。
于夜间商珏在后院之中布下案桌,上摆贡品,向月神祈福,保佑自家相公可以平平安安的过江。
……
东京
张如接到朝廷圣旨,言要他加紧训练水军打造战船,与韩玄两路进兵攻打梁国。
张如领旨!闻听刘成弃了古舟微微一笑,这一点他已经预料到了。
如果徐温不撤军他便会悄悄向细原增派人马,届时将古舟包围梁国便就没有抵抗的能力了。
当然,即便是刘成弃了城也没关系。只要他战船打造好,灭梁是轻而易举之事。
六月中,风雨大作。
大雨一连三日,落凤江水大涨,波涛汹涌,很是可怕。
天公不作美呀!张如战船刚刚打造好,水军也训练的有些小成,又征了一万多的夏国水军准备渡江,可这个时候偏偏下了大雨,这雨一下便是三日,使得江水大涨。
这个时候在江面行船是非常危险的。
众将来见张如,赵义道:“丞相,江水大涨,此时行船于我军不利,末将以为可待江水退下在渡江未迟。”
张如点头,道:“这几日继续训练水军,静待江水退去。”
“遵命!”
说罢!傅均道:“丞相,江水泛滥,淹没良田千顷,房屋无数,江边数十万百姓无家可归,请丞相上报陛下拨派粮草,赈济灾民。”
“此事各郡已经上报了,本相也已经明了。已向陛下至书,但上京距离东京路途遥远,可派人向各地调集粮草,赈济百姓。”
“至于房屋之事便由傅将军你去负责,可告诉百姓,愿意去古舟城者朝廷发银五十两,并赐家宅一座,田二十五亩。”
傅均会意,道:“末将明白,这便去准备。”
傅均去后张如与赵义等将研究过江之处,研究来研究去还是定在了济阴。
这个地方江水平缓,又是渡口方便上岸,其他地方可就没有如此之方便了。
傅均赶至江边,将张如之言说与百姓,百姓皆是一愣。他们自然是不愿意去古舟城的,但这个诱惑也是非常大的。
五十两银子,一座宅子,二十五亩的田地,这放在哪里都不是一笔小数目呀!
终于还是有人动心了,见有人愿意去接着又有几人来报名。
两个时辰后大概有一万多户人家愿意去往古舟,傅均将名单拿着去见张如,张如看后便命傅均护送这些百姓去往古舟。
叫傅均到达古舟之后便留下与大将军韩玄共破梁军。
傅均走后七日,江水没有要退下去的样子,这个时候张如有些着急了。可又没得办法,只能是硬等着。
张如着急,但刘成感谢呀!
落凤江大涨,如此一来陇军便不敢渡江,明知道江水会退去但刘成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
偏偏在这个时候天降大雨,使得江水大涨,必定是上天护佑他们大梁国。
江水大涨给了刘成一丝的希望和底气,他觉得陇军攻打他梁国一定会失败的。
第五百零五章 跨时代的对话
因江水大涨张如无法渡江,而对岸的梁国则趁此时间征集人马于渡口之处下营防御。
一连半月大江水未减,张如大感奇怪。
一般情况下雨后河上七八天也就退下了,可这都已经半个月了落凤江水仍然没有要减下去的迹象,这太不科学了。
次日,张如出城前往江边察看水军训练情况,看后摇头叹息!他这水军根本没法和梁国水军比较,还需要多加训练。
看完之后便在赵义等将的陪同下来之江边,站在高处看着滚滚江水,若有所思。
这时,宝拉楚道:“这都半个月了水怎么还不退呢?”
其余众将也是疑惑。
过了一阵,赵义说道:“丞相,可派人去寻找那位道长,他必有法子。”
一语点醒梦中人。
听得赵义此言张如恍然大悟,之前哪位道长走的时候给他留了一封信,信中言欲引军过江者须拜凤凰。
凤凰怒息方可过之!
如此重要之事他却给忘记了,实在是不应该。
连道:“准备香案,请一画师画一副凤凰图案,在备些香烛纸钱。”
众将听得此言皆是一愣,互相一看不知张如此是何意。唯独赵义心知肚明,说道:“末将这便去准备,不知丞相何时用之?”
“辰时。”
“是!”
说完之后张如便转过身上马回营而去。
宝拉楚田喜白承等人不皆,问赵义:“老赵,丞相何意啊?”
赵义微微一笑,说道:“诸位将军无须多问,丞相乃奇人,胸有鬼神莫测之谋,咱们便静静看着便是。”
众将又是互相一看,随即跟着张如回了大营。
赵义回到大营之后便立刻派士兵去准备香烛纸钱,半日后士兵回报赵义,赵义去见张如,言香烛纸钱皆已备好。
张如点了点头叫赵义与落凤江边布置香案,上摆三畜贡品。
次日,赵义回营,言已布置妥当。
张如只是轻轻嗯了一声便叫赵义下去,于辰时领一队人马随他去江边。
赵义答应而去。
第二天张如早早起床,辰时未到便与赵义向着江边而去,行至江边只见远处朝阳似火,映得江面如血一般。
张如站立江边,看着远处。
看了一阵,对赵义道:“命士兵退下。”
“是!”
士兵退下之后张如走至案前,对案三拜,接着点燃香烛,燃烧纸钱。
将纸钱灰撒在江中,回到案前看着五彩斑斓的凤凰图案,喃喃道:“天下统一,天意使然。非我之能,知你心有不甘,我亦不愿也!还请佑我大军顺利过江,完成九州一统之大业,使天下安之!”
“此我之愿,亦你之愿也!”
说罢!对案在拜。
说来奇怪,便在张如拜过之后原本平静的落凤江狂风大作,顷刻之间天空之中乌云密布,眼看着便有大雨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