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退朝之后夏尘行至御书房命人请来王羽,对其道:“依你之见此法可行否?”
“陛下,臣昨日夜观星象。见西北帝星光芒闪耀,但辅星暗弱,只是这辅星并没有要坠落落之兆。”
“什么意思?”
“姜相此计未必能杀得了张如。”
夏尘冷笑一声,说道:“朕敢断定,只要张如入楚必死无疑。”
王羽不言,接着夏尘便要他回府休息,王羽告退而去。此时,他还在想着辅星为何暗弱却没有显示要坠落之像,叫他不得其解。
与此同时梓归城外的一处树林之中一破烂道人在地上画着什么,这道人正是那指点宜城县令的瞎子。
此时瞎道人手中拿着一根树枝不断的在地上画着什么。过了好一阵,才长出了一口气,喃喃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贫道也只能尽力至此了,接下来就看你的命数了。”
说罢!收拾了东西向林中而去。
……
梁国
却说刘秉知道张如不见自家女儿之后便也犯难,这面都不能见何谈拉近感情?
想来想去此事还得要靠陛下才可。
余是便马上入宫去向刘成说明。刘成听后亦是惊讶:“莫非这张如不近女色?”
刘秉摇头:“依臣看陛下不如召他入宫,言道请他赴宴,届时寻个机会使小瑜与陇相独处或能成至。”
刘成点头:“好,便先试一试。今日明两日不行,那便就定在后天吧!”
“是!”
这两日梁帝刘成之母大梁许太后于永寿宫请了一群和尚做法事,言是佛祖保佑她大梁才使夏军得退,非是那什么陇相之功。
许太后是佛教的忠实信徒,每年捐献的香火钱比她一年的花费还要多更是时不时地召护国寺的和尚来宫中念经。
说是可以趋吉避凶,赶走一起的妖魔鬼怪。
刘成是个孝子,自打其父武帝驾崩之后其母许太后便有些精神失常了。
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见母亲如此刘成心中难过,便吩咐太后有如何吩咐皆要满足,为此刘成已经杀了不少的宫女太监了。
刘秉去后刘成便向永寿宫而去。
行至宫门千便听得宫中传出木鱼声。刘成特别讨厌这个声音,但因为他母亲信佛便不敢发作。
进入宫中,左右一群和尚盘腿而坐。个个手中敲着木鱼,其木许太后跪在一尊金色的佛像之下,双手合十表情虔诚。
走到母亲跟前刘成轻轻叫了一声:“母后!”
许太后睁开眼睛,笑着对刘成道:“成儿,快跪下,佛祖会保佑我们大梁的。”
刘成向着母亲一笑,听话的跪在了许太后跟前。
许太后今年五十四岁,头发已经苍白了,脸上的皱纹也非常多。完全就是一个老太太的模样。
之前许太后曾生有一子,是刘成一母同胞的哥哥。只可惜在三岁的时候就病死了,儿子之死对许太后打击不小,一直到刘成出生才好了许多。
刘成也与其母许太后一样,双手合十,闭着眼睛口念阿弥陀佛。这时内侍走了进了,到刘成跟前跪下在刘成耳边小声道:“陛下,放消息的人回来了。”
刘成一点头,亦是小声道:“叫他等着。”
“是!”
“成儿,那陇国丞相走了没有呀?”许太后问道
刘成笑着回道:“母后,陇相还再国中。”
许太后眉头一皱:“怎么还再咱们大梁?”
“母后,是这样的。三哥打算将瑜儿嫁与陇相,故而还再国中。”
闻言,许太后一惊,厉声道:“什么?这个混账东西居然要将瑜儿嫁给叛我大梁之人?哀家不许,成儿你去将这个混账东西叫来。”
刘成苦笑一声:“母后,三哥刚刚回去来。”
“罢了!待我过两日在收拾他。”
刘秉之母早亡,是许太后将其养大。这也是刘秉活到今日的原因,其余兄弟无一人活着。
“母后您放心,不用您收拾他。待儿臣明日便骂他一顿,看他还敢不敢在如此行事?”
“对,就得要骂!他要是敢将瑜儿嫁给他国人便叫他永远不要来永寿宫。”
“儿臣遵命!”
看来许太后是非常反感张如的,一听刘秉要将刘瑜嫁与张如顿时急了。
刘成只得假装答应。
不过也没事,只要瞒着太后就是了。大不了日后说刘瑜嫁到了远处,回来一趟费劲。
“还有,那个张如尽快赶出咱们大梁,大师傅说了此人是个不祥之人,他在我们大梁会招来祸端的。”
“儿臣遵命,这便派人将其逐出大梁。”
“去罢!”
“儿臣告退!”
刘成出了永寿宫回到御书房便叫内侍将放消息之人叫来,这人进入御书房跪拜刘成,刘成问道:“反应如何?”
“回陛下,臣依陛下之意将陇相要娶郡主以及陛下封他为王之事散播于陇地,陇人闻言皆是震惊,用不了几天便能传到秦议耳中。”
“好,好。”刘成连说两个好字,可见他之心情。
他用此计便是要断了张如之路,届时他娶也得娶不娶也得娶。
“此事你干道漂亮,朕要重重赏你。”
“为陛下分忧实乃臣之本分,不敢据功。”
“一码归一码,这件事你做的不错。此计若成张如只得乖乖留在我大梁。”
“陛下圣明!”
“好了,你回去罢!”
“臣告退!”
御史府
这几日刘瑜一直想去外馆寻张如,可又拉不下面子,只得在闺房之中看着张如抄写的诗发呆。
与她一般想见张如的还有高洛。
高洛一直好奇这位陇相与徐平安究竟相似到什么程度。可她身无官职,又是她人之妻,去之不妥。
只得在房中想象着张如的模样。又听说刘瑜去见张如被张如所拒,心里竟有些开心。
第四百二十八章 梁帝之计
陇国
上京
城中传言纷纷,说梁帝刘成要封张如为王,并且将郡主许配给了他。
这一消息的传播速度非常之快,仅一天时间便是人尽皆知。
秦议自然也听到了这个消息,虽说他不相信可还是有些担心。毕竟张如确确实实是梁国人,此去留在梁国也不是不可能的。
余是派人将谢元、林楠、沈齐等人叫来。
几人到了御书房内侍禀过秦议,秦议召几人入内。
“臣等参见陛下!”几人齐道,秦议唤他们起身,问道:“近日城中流传的消息你们可听到了?”
几人皆是点头,秦议又问:“你等以为如何?”
谢元笑道:“陛下,此乃梁国之计也!”
“哦!御史且说说是何计?”
“陛下,张相此去助梁国解了围,梁帝见张如本事不小加之张相又是梁国人便欲留之!但张相何人?行事有始有终,自然是不会留在梁国的。故而,梁帝使此等小计意在断了张相后路,使之永留梁国。”
林楠道:“陛下,御史所言极是。张相为人臣极是了解,他绝不会为了一个爵位而留在梁国。这等消息必是梁帝放出,使陛下生疑。”
秦议点头,他还是相信张如的,可又不敢确定这消息的真假。此时,听二人之言心中稍安。
沈齐又道:“陛下,自梁帝此计不难看出这次张相入梁必定是大显身手。”
“老将军说的不错。”
谢元道:“陛下,此等消息若一直传下去于我大陇与张相皆是不利,不如发一告示平之。”
“嗯!御史说的不错,此事便交由你们御史台去办罢!”
“臣,遵旨!”
丞相府
商珏也听到了这个消息,嘴上说不相信可心里特别的难受。
此时此刻她很想去梁国看一看相公是否真的要娶那梁国公主?
一众下人也劝商珏此言不实,商珏也笑着回答。接着便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发呆,不知不觉想起了之前发生的许多事。
不一会,王丽敲门:“夫人,朝廷出告示了。”
“什么?”
“朝廷出告示了。陛下在告示中说相也要留在梁国的消息是假的,是因为梁帝见咱们相爷有本事便想用这样的方法来留住相爷。”
听了王丽之言商珏起身将房门打开,问王丽:“陛下真的出告示了?”
“千真万确!”
商珏冰雪聪明,可现在显得一点都不聪明,这也不能怪她,毕竟任谁听到自家相公要娶别人首先考虑的不是真假问题,而是相公不要她了。
此时,商珏担忧的心才平静了一些。
又仔细想聊想,便知此确实是梁国之计。
……
楚国
殷常到达楚国之后楚子寒接见了他,并向楚子寒一一言明。
楚子寒听后大喜,正愁不能报之前伐他之仇现在有夏国加入其中必能取回之前之地。
而且只要张如一死灭陇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随即叫殷常回外馆中歇息,待他商议之后便给他回复。
殷常退去。
接着楚子寒便将丞相吴素,御史上官太叫来,对其道:“夏帝派人来叫朕诈张如来楚然后杀子,届时若秦议举兵来攻夏帝便出兵助之!你们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