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问道:“陇相,刘瑜有些不解,不知陇相诗中的瑶台是何地方?”
“这瑶台据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刘瑜明白了,谢过陇相赠送诗。”
“郡主客气了。”
接着便要张如写下来,张如未有拒绝。内侍取来笔纸张如写下,却用的是陇文而非梁字。
这个时候刘瑜发现张如不似一般的男子,她对自己还是有自信的,可这位陇相不多看她一眼。
随一想他乃一国之相,大权在握,她身份虽贵却与之不能比。
人最重要的就是端正态度。
刘瑜是大梁郡主,心气自然高傲。
然而,张如乃一国之相,大权在握,更是当今名震九州的人物,莫说她一个郡主,就是她大梁的皇帝也得恭恭敬敬的。
与此同时夏军被击退之消息在江凌城中迅速传开。
百姓得知是张如之计退了夏军大为欢喜,特别感激陇相张如,视之如神明一般。
“这位陇相当真是一神人呀!”
“可不是嘛!据说这位陇相谈笑风生之间便向陛下献了三条计,这三条计条条都是奇计,不是人所能知的。”
“我也听说了,用落凤之水淹了四万夏军,你们想想西岭何其之高,落凤之水怎么可能淹得了左云?这必然是陇相使用了神力呀!”
“不错!”
“咱们大梁有救了。”
“哎!你们不要忘了这陇相不是咱们大梁之人呀!”
“我倒是听说陛下有意将张如留在咱们大梁?也不知是真是假?”
“要是这位陇相留在咱们大梁,咱们大梁可就有福了。”
“你们不要瞎猜测了,陇相虽不是咱们大梁之相,可始终是咱们梁人。”
“对!”
一时人皆议之!
丞相府
高季回府之后将夏军退去之事与其妻女言之。
黎苏高洛皆是又惊又喜,这位陇国丞相果然名不虚传,轻易便将三路夏军退去,这谋略就是古代的大家也比不了呀!
“爹,这位陇相真有如此厉害?”
高季点头:“尤其是引落凤水淹左云之计,堪称完美。”
黎苏道:“总算是把夏军给退了,不然咱们大梁必定要为夏国吞并。”
“你想的简单了,这次使夏军吃了大亏,折了近五万人马夏尘岂能不怒?陇相也说了,短时间内大梁无忧,但其后必定派大军来伐。”
“今与陇国联合夏国要吞并我大梁也非易事。”
高季点头,又道:“今日陛下宴请陇相,意留陇相与我大梁,若此人留在我大梁我大梁必定无忧。”
黎苏摇头:“这陇相虽生于我大梁但如今已是陇国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岂会留在我大梁?”
高季道:“不好说,陛下欲将郡主嫁与张如,若成张如必定留之。”
“原来如此,看来今日宴请是假见面是真。”
“不错!”
“郡主貌美,或真可以她留住陇相。只可惜我家小洛已嫁入了徐家,不然凭咱家小洛之貌必能留住陇相。”
“娘,您说什么呢!”高洛几分的害羞,不过听到刘成要用刘瑜来留住张如的时候她感觉有一点点的失落,不知为什么?
“唉!”黎苏叹息一声,说道:“那陇相年纪小于徐博却有如此成就,这一想便叫人生气。当初真是瞎了眼了,没看清那东西的面目,苦了咱家小洛了。”
高洛低头不语。
高季看她一眼,道:“行了,事到如今便不要提了。”
“还不都是你干的好事。”
高季哑然。
徐博听说夏军退走亦是震惊,这陇相当真如此厉害吗?
他爹戎马一生都不能退这陇相便能轻易退之?难不成是巧合?还是说运气?
想了一阵,叫来下人,对其道:“速去丞相府请夫人回来。”
“是!”
徐博知道高季见不得他,便叫下人去请高洛。徐博还是惧怕高季的,他要去少不了一顿骂。
徐博知道高季回来之后肯定要与高洛说,而他又不能去便派下人去请高洛回来问一她便知传言中陇国丞相张如的三条计策是真是假?
那下人到了丞相府叫丞相府的下人去禀告,不一会丞相府的下人便出来了,告诉徐博派来的下人丞相叫徐博亲自来请。
下人只得回去,告诉徐博之后徐博怒拍桌子,大骂高季。却也无奈,只得前往丞相府去请高洛。
被高季骂了一个狗血淋头,徐博忍气吞声,只得听着。
待出了府便对高洛道:“听说哪位陇国丞相非常像我三弟?”
高洛和其聪明,徐博言外之意她岂会不知:“传言不可信。”
“你难道你不想见一见这位陇相吗?”
高洛止步,看着徐博,冷着脸说道:“你这话是何意?”
徐博一肚子的火无处发泄,此时又见高洛如此表情,怒道:“我告诉你,你是我徐博的妻子,要是心里还有别人休怪我对你不客气。”
“你要如何?”
徐博冷笑:“放心,我不会休了你的。”
说罢!又问高洛:“此次夏军退去果真是张如之策吗?”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与你有关系吗?”
徐博刚要说话之时二人自他们身边走过,边走边到:“这陇相真是才华横溢呀!如此绝佳的句子只怕也只有他才能写出来。”
第四百二十六章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喜欢的
“是啊!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原以为陇相韬略无双,未想在诗词上也有如此造诣,实在令人惊叹!”
“可不是嘛!”
“陇相真乃奇才也!”
“何止啊!依我看这陇相乃是神人。你看这后两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瑶台何物?乃神仙所居之地也!”
“不错!”
高洛听到这几人所言,尤其是他们所念之诗又听此诗是陇相张如所作很是震惊。
如此绝佳的句子绝非一般人能作出。
徐博皱着眉头,喊住几人:“站住!”
几人闻声看去,见是徐博连紧上前,笑道:“参见徐将军。”
徐博冷着脸问道:“你们方才所说之诗是那陇相张如所作?”
几人点头,道:“回徐将军,此诗正是陇相所做?”
“此人还会写诗?”又问:“何时所写?”
“听说是在华延宫赴宴时为郡主所作。”
高洛一听这首诗是张如为刘瑜所作心里不知为何竟有一些失落。
她对诗词也有些研究,这首诗将刘瑜比作仙子,可想而知张如见到刘瑜是何等心情了。
徐博很惊讶!刘瑜他是知道到,那眼光可不是一般的高。曾经他被这位郡主搞得下不来台,一时很尴尬。
但又无可奈何,只得贴脸赔笑。
此诗之意徐博大概明白,张如如此夸赞必定是看上郡主了。
问道:“你们可知郡主何意?”
“我等不知!”
徐博笑道:“张如再厉害也是他国人,御史大人绝不会同意的。”
“徐将军所言极是。”
徐博一点头,这几人道:“若徐将军在无他事我等便走了。”
“去罢!”
几人后退几步转身而去。
看向高洛,见她思考着什么,徐博问道:“这几句诗如何?”
高洛道:“很好!”
徐博冷笑一声:“有什么好的,本将军怎么没感觉到好呢?”
高洛不语,似乎是嫌弃徐博。
……
御史府
回府之后刘瑜时不时将张如写的诗拿出来看看,似乎是动了春心。
她这点心思自然是瞒不过刘秉的眼睛,见女儿如此便知她对张如有好感。
这是一个好现象呀!
正堂之中,刘秉喝了一杯茶便命下人叫来刘瑜。
不一会丫头陪着刘瑜走入了正堂。
“爹爹,您叫我?”
“嗯!”刘秉点头,又道:“坐罢!”
“谢谢爹爹!”
又对一众下人道:“你们都下去罢!”
“是!”
刘瑜的丫头没有动,刘秉又对丫头道:“你也下去!”
丫头一看刘瑜,道了一声是便转身走了出去。待一众下人去后刘秉对女儿刘瑜道:“瑜儿,你觉得陇相如何?”
刘瑜脸颊微红:“爹爹,您突然问这个做什么?”
“老实说,你感觉陇相如何?”
“很好!”
刘秉点了点头,说道:“前者为父欲将你与张如你还不愿意,现在怎么又愿意了。”
刘瑜骄羞道:“爹爹,这不一样嘛!”
刘秉会心一笑,道:“张如此人本事不小,陇地称其为贤相,谋略过人。他若娶你,是你之福分。”
“文采也好,这样的句子只怕天下没几个人能写出来。”刘瑜笑道
“你呀!只看中了他的文采,却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一点。”
“那一点?”
“他乃陇国丞相,秦议赐爵辅国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更是大权在握,就连咋大梁陛下也得敬他三分。如此,这文采还重要吗?”
刘瑜点了点头,这个她是知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