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陛下下令坚守不出则第四路兵马便会势如破竹。”
刘成之前确实考虑过命徐温出城与庞疾交战迫使庞疾撤回四路人马,可又怕不是夏军的对手故而下令坚守不出。
此刻听了张如之言才知庞疾此计之要,无论打或者不打他大梁皆无便宜可取。
“那依陇相之见如何拒之?”
“陛下,只要这三路一退庞疾便无可奈何,庞疾乃夏国大将自然知晓强攻武功不是上策,必然另谋他路。如此,大梁之危解矣!”
一众梁臣对张如之言不敢苟同,要是夏军如此轻易便被他退了那他们大梁也不至于节节败退了。但因刘成有言在先,不得对陇相无礼,故而众人不敢多言。
这时,刘秉道:“陇相,一三路之破法我尚能理解,可这第四路陇相说用落凤江水淹之,但落凤江支流被西岭所挡如何才能淹之?况且左云郡在高处落凤江支流在低处陇相水淹夏军之法行之不通呀!”
张如笑道:“刘御史也认为行之不通那么夏军自然也认为行之不通。”
“不知陇相何意?”
“落凤江这条支流低而左云郡地势高,中间又被西岭阻挡,理论上是无法江落凤之水引到左云的,不过本相有一法,可使落凤之水淹了左云。”
刘成与一众大臣皆不相信,刘秉问道:“不知陇相打算用什么方法将落凤之水引至左云?”
张如对刘成道:“陛下,可否取一张西岭之图?”
刘成点头:“来人,取西岭地图来。”
“是!”
不一会侍卫拿着一张地图走来,跪至殿下双手高举地图,刘成道:“交与陇相。”
“是!”
张如接过地图,起身道:“陛下,可否在取桌子一张?”
刘成点头,道:“陇相还有所需之物吗?”
“回陛下,外臣只需一张地图一张桌子便可。”
“来人,去抬桌子进来。”
“是!”
高季刘秉等人疑惑的看着张如不知道这位陇相要搞什么?
不一会侍卫抬来桌子张如将地图平铺于桌子上,然后指着西岭一个名为上阳沟的地方说道:“陛下,落凤之水可由此地引入。”
刘成起身下得殿来,高季与刘秉也站在了桌子跟前。刘成问道:“陇相,上阳沟是西岭最低之处,可仍高落凤支流不水,如何引出?”
张如又指着许家峡这个地方,说道:“陛下,此处比及他地窄上不少,而左右皆是山石林木,只须点燃林木以林木燃烧山石受热遇水则会炸裂,裂下的山石自然会将落凤之水阻断。”
“如此水位便会上升,而西岭之中唯独上阳沟地势低,落凤支流便顺此处而下,淹了左云。”
说罢!刘成与高季几人皆看向张如,目光之中皆是不信。
身后群臣以觉张如之言实乃天方夜谭。
石头传热慢,内外受热不匀,热胀冷缩变化大,内部还没膨胀、外部猛烈膨胀导致跟内部剧烈分离而产生炸裂。
如果烧热了之后在遇水,则外部剧烈收缩、内部还在膨胀,那就会爆炸。
当然,给刘成这些人说这些他们是不懂得。
张如也懒得给他解释。
知梁帝刘成与群成不相信,张如笑道:“至于灵与不灵陛下一试便知。不过陛下在试之前需将左云城中的百姓撤离,其余各郡的百姓也得撤至山上,以防被水淹没。”
“陛下可命左云守将与夏军交战,徉装不敌弃城而走,这时淹之必定使夏军覆灭。”
刘成还是不太相信,问道:“陇相用过这个方法?”
张如摇头,刘成又问:“那陇相如何知道此法可行?”
“陛下可曾生过火?”
刘成摇头,张如又道:“以木材生火丢一山石在其中便会被火烧列,倘若在浇以水则山石四分五裂。”
说罢!一人道:“陛下,陇相之言有理。以火烧石在丢水中确能使石裂开,微臣幼时生火在浇灭之时便发现石皆裂之。”
“哦!”刘成惊讶,看着张如:“此法当真可行?”
张如点头。
这时刘成一看左右移步殿上,对群臣道:“好,便依陇相之法而行。”
说罢!又道:“贺纯听令。”
“在!”
“朕命你引四千人马即可前往凤凰关,与关中将士死守凤凰关,无论夏军如何叫骂皆置之不理。”
“微臣领命。”
“尚文听令!”
“臣在!”
“朕命你引军一万进西岭之中待夏军入岭便点燃西岭树木,然后左右杀去出。”
“微臣遵命!”
“杨武听令!”
“微臣在!”
“朕命你引五千士兵即可进入西岭前往点燃左右林木。”
“是!”
“御史大夫,你即可着人去左云等郡去告诉左云守将叫他战败弃城,往高处而去。”
“臣领旨!”
四人各自领命而去,接着刘成便使群臣退下,叫内侍领着张如往华延宫而去。
说是准备了酒席款待张如。
内侍引着张如与易凌国往华延宫而去的时候身后有人叫了他一声:“陇相慢走。”
张如停足去看,只见高季快步走来。随即明白刘成使高季来是要试探他是不是徐平安。
“高相!”
“陇相!”
二人互行一礼,便一同向着华延宫而去。
这时高季问张如:“听闻陇相是我大梁人士?”
张如点头:“原来是,现在不是了。”
高季尴尬一笑,又问:“听刘御史言陇相出梁是因先帝要诛杀陇相?”
“不错!”
“可据本相所知先帝并未诛杀过陇相呀!”
“呵呵!”张如呵呵一笑,道:“高相似乎对本相之事很感兴趣呀?”
高季未想张如会如此说话,一时哑然。随即又笑道:“陇相勿怪,陇相勿怪。”
张如不答只是走路,脸上笑容依旧。
走了一阵高季又道:“看见陇相使我想起一人来。”
“哦!莫不是徐平安?”
高季惊讶:“陇相认识他?”
“不认识,听人言据说此人与本相有几分相似。”
“确实与陇相有些相似,只可惜他已去数年了。”
张如一笑:“本相听说这徐平安是因有逾越之举使得武帝才要杀他,不知是真是假?”
高季一摆手,道:“陈年旧事,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如此看来当是确有其事呀!”
高季不语,走了一阵张如突然说道:“哦!本相想起来了,听说高相有一女与这徐平安有过婚约,当时高相何不保一保这徐平安?高相出面这徐平安或有活命机会呀!”
这一言使得高季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
过了一阵,高季道:“陇相身为臣子自然知晓帝王一怒血流千里的道理。”
张如点头,便也不再多言。
行到华延宫内侍禀告梁帝刘成,刘成召几人入过。
这华延宫张如未曾听说过,想来应该是刘成登基之后新立之宫。
进入华延宫张如高季参拜刘成,刘成示意不必多礼,请张如入座。
显得是非常的热情。
座下之后刘成端起酒杯笑道:“陇相不远千里来助我大梁破夏朕不胜感激,朕敬陇相一杯。”
张如端起酒杯,说道:“陛下严重了。陇梁皆是一家,助梁破夏与我大陇破夏无异。”
“好!”刘成道了一声好,又道:“请!”
说罢!一饮而尽。
张如亦是一饮而尽,这时高季也端起酒杯对张如道:“陇相来助我大梁大梁百姓皆是欢喜,本相代大梁百姓敬陇相一杯。”
张如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此时张如依然知晓刘成设宴的原因了,款待是假灌他是真。梁帝设宴使用的酒杯比较小,这是因为怕群臣喝醉了误事,而今日使用的酒杯明显大一些,不出意外接下来梁帝与高季便要不停的灌张如了。
想法是好的,可惜梁国这酒度数不够。
张如酒量虽然不怎么样但啤酒喝个五六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像梁国这酒喝上一桶也就是几泡尿而已。
果不其然,梁帝与高季变着法的使张如喝,张如是来者不拒。
见张如喝了这么多神色依旧,二人大为疑惑。
又喝了几杯,梁帝刘成问道:“陇相是我大梁之人?”
张如点头:“算是吧!”
“不知陇相籍贯何地?”
“江凌!”
“哦!”刘成惊讶,高季也很惊讶。
他们知道张如是梁人但不知道张如是江凌人,江凌可是大梁之都发生的事情刘成基本上都知道。
梁帝又问:“听说陇相出梁是因先帝要杀陇相?今日陇相可向朕一一道来,朕必将诬陷陇相之人灭了九诛以泻陇相之恨。”
张如笑道:“陛下,陈年旧事不提也罢!如今我大陇与大梁互为唇齿此时因张如而杀人于联合不利。”
“哎!无妨,无妨。陇相尽可直言说明。”
“陛下,待日后张如找个时间一一向陛下道来。”
见此刘成便也不再追问,只道:“好,那便待退了夏军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