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就去传旨,让贾珂的父亲破例明天参加大朝。”
戴权这一下知道贾珂,这是要发达了,赶紧回话道:“奴才亲自去一趟荣国府,给贾政传旨。”
皇帝听到他的回话便没有了话说,继续拿着贾珂的这份奏折,仔细的阅读好像永远都看不够似的。
戴权一见皇帝没有了安排,便悄悄的退了出去。来到殿外,对几个小太监吩咐几句,这些小太监立刻就跑了出去。不一时就有十几个太监,出了养心殿,往各个衙门去了。
而戴权自己坐了大轿,打伞鸣锣,浩浩荡荡的来到荣国府,这样的排场直接惊动了荣国府的当家人贾政。
贾政一直以来就游离在权力高层之外,对朝中的局势可以说,了解的并不是很深。突然听到说是有戴权前来荣国府传旨,心里便惊慌的通通直跳,上一次贾珂封爵,皇上也只不过随便派了个太监,这次是什么大事?竟然能劳得动这位内相的大架。
贾政虽然心里狐疑,但是却不敢怠慢,赶紧大开中门把戴权迎进荣禧堂。
进了荣禧堂贾政把戴权让到上手,戴权也不推辞,直接就坐在了上首的位置。贾政在下首陪坐。
二人坐定之后,贾政这才小心翼翼的问:“不知内相,这次来我们府上有什么事要交代?”
戴权满脸带笑,客气的说:“什么内相不内相,咱家只不过是给皇上办些杂事,不过是一个奴才罢了,哪能用得着这样的尊称,再说我和你们老国公还是有些交情的,也算是世交了。以后不必说如此客气的话。”接着话风一转又说道:“这一次来是给贾大人道喜的。”
贾政听了他这话就是一震,然后恭敬的问道:“内相所说的道喜,但不知这喜事从何而来?”
戴权也不和他多说其他的,只是神秘的说道:“明日皇上在太和殿大朝,京中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参加,但是皇上特旨贾大人明日也要参加,这喜事贾大人明日就知道了。”
“内相,恳请明言相告几句,也好让我有个准备,不然明天在大朝上出了丑,就不好了。”贾政站起身来一躬到地,脸上满是恳求之色。
“贾大人不必如此,我只能和贾大人说这件事,确实是一件喜事,假大人只管把心放在肚子里,别的是我一个做奴才的,实在不敢胡言乱语。”戴权起身把贾政扶起来,看在贾珂即将飞黄腾达的份上,对贾政安慰了几句。
贾政知道已经再问不出什么,于是挽留戴权赴宴,“公公,多待一段时间,我这就摆下酒宴,公公在我们这里吃杯酒再走,也好暖暖身子。”
戴权现在哪有时间在他这里吃酒,皇上命令向全体三品以上的官员传旨,虽然安排了人,但是还要亲自回去作镇,万一出了什么差错皇上是饶不了他的。
于是戴权百般推让,只说是在宫中还有要事,不能久待。贾政实在是挽留不住。只好亲自把戴权送出荣国府,这才心疑不定的回到府中。
贾政回府之后立刻到后宅向贾母禀报。贾母对于这件事却是十分的平静,她对贾政说:“既然皇上命三品以上的官员明天参加大朝,你只不过是一个五品,皇帝让你参加那是破例的,你竟然没有什么功劳,定然是咱们大哥儿,在这一次立下天大的功劳,皇上竟然要大肆封赏,让你前去代表大哥儿谢恩罢了。你不必担心,明天只管去就是了。”
贾政得了贾母的吩咐,这才心里安静下来,觉得有了主心骨。并且开始心里不停的兴奋,只等的第二天皇帝大朝上接送皇帝的封赏。
第二天,巳时初(大约早上9点),众朝臣来到太和殿,众人今日都很纳闷,这不年不节的在太和殿举行大朝,这是从未有过的。其中定是发生了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事。于是众人互相询问,最后也没有能说出答案的。众人只能闷着头来到太和殿。
太和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比如皇帝登极、宣布即位诏书,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每年元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等节日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贺及赐宴。从来没听说过在太和殿举行大朝的。
故而百官们听说在太和殿举行大朝,都觉得十分的不解。众文武来到太和殿内以文武品级各自站好,这时候有一个人就凸显出来了,这就是贾证。
贾政只是一个五品的员外郎,本是没有资格参加这次大朝的,但是他现在却站在这里。虽然知道这不合规矩,但是却没有一个人上前询问。因为大家知道,贾政能站在这里一定得到皇上的同意,如果没有皇上的同意,贾政恐怕连午门都进不了。
皇上也没有让众人多等待,在众文武都到齐之后,皇帝便进入太和殿。只是这次和以往不同的是,皇帝手中亲自捧着一个黄段包裹的木匣。
皇帝进入太和殿后,直接坐上金銮宝座,把手中的木盒轻轻的放在了御案上。
殿下的众朝臣这才跪倒三呼万岁,请三跪九拜之礼,这一套礼仪十分的复杂,这还是简略了像很多“鸣鞭”,“排班”等之类的仪式。就这样,还有许多年老的大臣,累的腰酸背疼。
众位皇宫大臣行礼已闭,各自站在两旁等候皇帝的训话。
皇帝这时候捧着那黄布包裹对众大臣说:“今天大家一定很奇怪,朕为什么要在太和殿举行大朝?这太和殿一年到头也开不了几次。朕这次在这里举行大朝会,就是有一样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前朝失落的传国玉玺,已经被寻回来了。”说完皇上把手中的黄布包打开,从一个古朴的木盒中,取出了一方宝玺。
众位王公大臣听到这个消息,都惊的目瞪口呆,这个消息实在是太震撼了。接着许多大臣就反映过来,一个一个露出了狂热的表情,既然传国玉玺寻了回来,那不就是说本朝乃是天命所定?
要知道传国玉玺一直是皇权的象征,如果一个王朝没有传国玉玺。就会被认为是个白板王朝,名不正,言不顺。而自从前朝被草原人入侵,传国玉玺已经几十年没有踪迹了。
因此太祖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皇朝的正统性,一口气刻了二十五方宝玺,是为了以此来弥补没有传国玉玺的遗憾。这一次听皇上说,寻回了传国玉玺,如何能让他们不惊讶?怎么能让他们不兴奋?
皇帝在宝座上看着下面众大臣震惊和狂热的样子,心里不由来就觉得一直舒服,他现在对于传国玉玺的号召性算是深有体会了。
内阁大学士潘永这时候抢先出班,跪倒在地,向上奏曰:“我皇宏福齐天,上天才能降下这样的宝物。臣在这里代天下百姓恭贺皇上寻回至宝,从此王朝永固,世代永传。”
从朝臣听到他这句话才反应过来,于是一起跪倒在地,大声向皇帝祝贺道:“我皇鸿福齐天,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在御座上听到这些平常已经听腻了的话,现在却不觉得掀起了一阵阵的喜意。
但是他并没有,这时候露出高兴的笑容。而是十分矜持的说道:“众爱卿平身吧。”
众大臣听到皇帝的旨意,这才各自归班站立。
皇帝接着对下面的人说:“虽然说寻回了玉玺,但是却不知道真假。所以请众位大臣前来观摩一二,以定真假。”
皇帝说完这话向下看了一圈,最后发现落在三位大学士的身上,开口说道:“三位大学士,皆是饱学之士见多识广,可上前来看看这玉玺到底是真是假。”
三位大学士听了皇帝这话,便依次来到御案前,仔细观看这方玉玺。这三位都是真正的饱学大儒,他们只是心中一想,脑子里边出现无数关于传国玉玺的特征描写,再结合他们对金石古玩的研究。这时候心中已经确定,这个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
第192章 封侯
三位大学士互相看了一眼,接着便开始在那里低声的互相交流,然后都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最后便各自退回班内。
皇帝看他们下去便问道:“你们三位怎么看?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
李潞、严慕、潘永一起出班,向皇上叩头说:“臣等认为,这就是传国玉玺,确认无疑。”
皇帝听他们已经确认,心里的那一丝紧张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有这三个饱学大臣的确认,那么这件传国玉玺应该是万无一失了。
皇帝点点头,想一下觉得只是他们三人,还是有些不保险,又朝礼部尚书魏慕说:“魏慕你是礼部尚书,饱学之鸿儒,你上来再看一看这个玉玺。”
礼部尚书魏慕刚才听皇帝说找到了传国玉玺,心中就已经急不可耐的想上去观摩一番。只是皇帝没有点他的名,他也无奈的只能在下面站着。现在听说皇帝让他上去鉴定宝玺,哪里还能忍得住?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御案前,也不见外直接就把传国玉玺拿在眼前仔细的把玩,拿在手中一边抚摸,一边感叹,竟然忘了时间。
皇帝在御座上看他拿着玉玺,不停的摇头感叹,心里便是一紧,莫非这玉玺有什么不对?但是其他三位大学士都没有提出异议,莫非被他看出了其中的端倪,于是开口问道:“魏爱卿,莫非这玉玺有什么不对?”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三七开) 起点VIP2020-09-30完结和平继承刘备家业,带着蜀汉集团文武们一起飞。保荆州,得天下。PS,推荐老书(三国之蜀汉我...
-
楚氏赘婿 (百里玺) 起点VIP2020-09-10完结大楚皇帝一道赐婚圣旨,霸气的将“小昏侯楚天秀”送到军权滔天的平王府,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