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戴权悄悄的进入东暖阁,来到皇帝的御案前,轻声的对皇帝说:“万岁爷,外边闹事的军兵已经找到了。”
皇帝并不说话,只是眉头皱了皱,戴权知道皇帝最烦这种,说一句留一句的,赶忙接着说道:“他们是替宣化,开平两镇指挥使贾珂送来紧急奏折。”说完便将奏折送到皇上面前。
皇上看了一眼戴权递上来的奏折,心里也有些纳闷。他前段时间刚刚命这个贾珂出击草原,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贾珂在草原上这么一闹,各处的鞑靼人已经已经提前返回草原。他正准备派人褒奖贾珂,没想到这贾珂又闹出这么一桩事来。
但是他知道,除非有十万火急的事情,就是给这贾珂十个胆,他也不敢再京城如此胡闹。因此他伸手接过奏折,先查看各处的封印,发现完好之后才打开。
皇帝刚开始还面无表情地看着贾珂的奏折,上面都是一些自我表功的话,甚至说他两次袭击鞑靼人的阿尔斯楞汗,可惜都被他逃脱了。
皇帝看到这里心里就觉得好笑,他承认贾珂还是有几分能耐的,但是这也太荒谬了。就好像鞑靼人说已经攻入京城,两次差点抓到他一样。但是再往下看,他就不觉得好笑了。贾珂在奏折中说,他已经在阿尔斯楞汗的宝帐中找到了传国玉玺,并且已经命人护送到京。
皇帝看到这里就明白了,外面那些人是干什么的?恐怕是护送传国玉玺到京,如果真的像贾珂说的那样,那么这些士兵的行为倒是有情可原,甚至可以说他们做得非常好。
皇帝看完贾珂的奏折,再也坐不住了,对戴全说道:“传旨让禁军放行,你亲自派人同他们一起把贾珂送给朕的东西带过来。要是有半点差错,我要你们的脑袋。”
戴权一听皇帝这话,便明白贾珂这一次送的东西十分的重要。皇帝不但不认为贾珂有任何不妥之处,反而让他加派人手,看来他们这次护送的东西对皇帝来说是不得了的。
戴权不敢怠慢亲自带着人来到天安门口,只看到这时候天安门口依然是剑拔弩张。
天安门前的禁军都认识戴权,见到他来了这才缓和下来,戴权没有和那位将军有别的话,而是直接来到刘雨面前,细声细气的问他道:“就是你替贾珂给皇上带东西?”
刘雨看着这太监,在禁军中来去有如无物,就知道这个太监不是一般人,听到他的话,赶忙恭敬的说道:“这位公公,正是在下替我们大人带东西献给皇上。”
戴权看他虽然对自己恭恭敬敬,但是说话的时候手一直没有离开腰刀,但是戴权完全没有在意,以他的城府怎能看不出,刘雨完全是按照贾珂之命行事,恐怕不把东西交给皇上,他是不会松懈下来的。
戴权对刘雨说道:“皇上令我带着人和你的手下一起把东西护送进宫,现在你就跟在咱家后面,咱们一起进宫。”
戴权说完这句话也不再理刘雨,而是转过头来对在场的禁军将军说:“皇上口谕,令我带着这些人进宫,任何人不得拦阻。你们把道路让开。”
那将军听到戴权这么说,心中就是一惊。这些人到底带了什么东西给皇上?竟然要戴权亲自来领路,而且还让这些人披甲执锐直入皇宫,这种情况自从开朝以来就没有出现过。
虽然他心中怀疑,但是不敢质疑戴权的命令,于是命令禁军放开一条路,放戴权和刘雨带着一百多名士兵进入皇宫。
于是刘雨就这么带着一百多个,披甲执锐的将士在皇宫中走了一遭。这引得一路上皇宫中的宫女太监纷纷侧目,纷纷猜测宫中发生了什么大事,需要这些将士进来处理。
戴权带着人直接来到养心殿,然后对刘雨说:“再往前就是东暖阁了,你真的要带这么多士兵一起出现在皇上面前?”
刘雨听了他这话,只是稍作犹豫就说道:“我带的这件东西实在太过重要,没有见到皇上之前必须带人保护。所以还请公公恕罪。”
戴权本来是想提醒他,到了这里就差不多了,难道在皇城之内还能把东西丢了?该收手就收手吧。没想到这小子竟然不识抬举,于事也不再理他。径直到来到东暖阁前,到了这里他才发现皇帝已经站在门口。
皇帝看到戴权带着一帮人来到东暖阁前,便迫不及待的走上前去问道:“谁是护送的将领?”
刘雨看到前面这人,虽然没有见过,但是他也不是傻子,只看到这位穿明黄衣服的老人,就已经知道这人便是皇帝,于是刘雨赶紧跪倒说道:“小人是指挥使大人的亲军,这一次奉大人之命给皇上送东西,东西就在这里,请皇上查验。”说着就把身上背着的一个破布包呈给皇帝。
皇帝也不嫌弃马上轻轻的直接接过来,像是抱着什么宝贝一样。但是皇帝并没有马上打开。而是对刘雨他们说:“这次的事情你们办得很好,朕是必有重赏的。”然后转过头来又得戴权说:“你在宫外,给他们安排住宿,好生伺候着,朕还有话要问他们。”说完这句话,便头也不回的进了东暖阁。
戴权到了这时候才完全相信他们送的东西十分重要。也不敢怠慢他们,让身边的小太监,把他们送出宫去,并安排住宿,随时等待皇上的召见。
再说皇帝进了东暖阁,来到御案前,把眼前的包裹打开,发现里面是一个用黄绸包裹的木匣,这木匣没有什么稀奇的也不是什么稀奇的木材,只是看起来十分的古朴。
皇帝慢慢的抚摸着这个木匣,想打开却又有些紧张。他害怕眼前的东西,和他想的不一样。
最后皇帝还是下定决心把木匣打开,里面出现了一方宝玺,皇帝轻轻的把这方玉玺拿出,仔细的观看,只见这宝玺方圆四寸,上携五龙交纽,旁缺一角,以黄金镶补,下有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和传说中的一模一样,皇帝看到这里已经欣喜若狂。虽然还不能肯定这就是那一方宝玺,但是不管别人信不信,他自己是信了,这就是那方消失多年的传国玉玺。
皇帝激动过后,再一次拿起玉玺仔细观看,他也是对古完玉器有很深的研究,这一次看的可是非常仔细。对玉的材质,雕工,篆刻都进行了仔细的观察。最后皇帝得出结论,做一方运行应该就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和历史上这几款仿制品对比来说,这一块才像是真的。
皇帝得出这个结论之后,自己也松了一口气,然后把玉玺轻轻的放回木匣。转身来到东暖阁自己的寝室,打开一个实木的雕花柜子,把玉玺连同木匣一起放了进去,锁上柜子之后把钥匙贴身放在自己身上。这才像松了口气似的,一屁股坐在旁边的床上,他只觉得身上一阵发软,在刚才的激动过后,现在是一阵阵的疲劳,毕竟他已经是上了年纪的人,这样的大惊大喜对他来说很是消耗身体。
皇帝休息了一下,走出寝室重新来到东暖阁外的御案前,这时候戴权已经回来了,一个人静静的站在御案旁。
皇帝重新坐回御座,拿起贾珂的奏折再次看起了,这一次他是相信贾珂的话了。
“你对贾珂这次北上草原了解多少?”皇帝突然问戴权。
戴权听到皇帝的问话,马上回答道:“回禀万岁爷,奴才的消息也不多,不过从各方面传来的消息,贾珂这一次北上确实给鞑靼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阿尔斯楞汗两次迁移了自己的行营,不知道是否和贾珂有关。”
第191章 大朝
戴权说的这些消息并不是很全面,毕竟在鞑靼人的施力范围内,他们的情报人员十分的稀少。而且所处的层次也不高,最多也就能得到这些,大众的情报。
但是皇帝对这些已经是很满意了,皇帝也不求其得到多么隐秘的情报。
皇帝在从戴权处,了解了阿尔斯楞汗两次迁移行营的消息之后,更加确信贾珂的奏折所言是实,对于这一次对鞑靼人的反击,皇帝还是很满意的。
贾珂率军不但两次偷袭阿尔斯楞汗,而且还夺回了传国玉玺这样的至宝,这一次定要好好的奖赏于他,上一次自己对他承诺不吝啬封候之赏,这一次恐怕要真的分他一个候爵了。
不过皇帝觉得这个候爵给的值,贾珂不但给了鞑靼人当头一棒,还夺回了传国玉玺。更重要的是通过贾珂送回传国玉玺这件事,充分说明了贾珂对自己的忠诚。如果是其他的世家大族得了这样的宝贝,一定会偷偷的隐匿起来,以待将来。
毕竟从古至今以来,只有千年的世家,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千年的王朝。这些世家们为了自己的家族利益,什么都可以出卖,如果得到了全国玉玺。那么在下一次王朝更替的时候,这便是他们最好的晋身之机。
“传旨,明日在太和殿举行大朝,在京三品以上的官员都必须来。”皇帝突然对戴权吩咐。
戴权不敢怠慢马上说道:“奴才这就派人去传旨,明日在太和殿举行大朝。”
皇帝点点头,然后又补充了一句:“贾珂的父亲现在是什么官?”
戴权赶紧上前回答:“万岁爷贾珂的父亲,是五品的员外郎。”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三七开) 起点VIP2020-09-30完结和平继承刘备家业,带着蜀汉集团文武们一起飞。保荆州,得天下。PS,推荐老书(三国之蜀汉我...
-
楚氏赘婿 (百里玺) 起点VIP2020-09-10完结大楚皇帝一道赐婚圣旨,霸气的将“小昏侯楚天秀”送到军权滔天的平王府,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