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贾珠则被包围在这些谣言中,他对自己的未来感到了十分的不确定,于是更加拼命的读书。他认为只要自己读书有成,将来做官。而贾宝玉不过是个小娃娃,到时候他官运恒通,贾宝玉就是再受宠也动摇不了他的地位。
但是事与愿违,在第二年的乡试中,贾珠在第一场就坚持不下来,由于长期服用阿芙蓉,他的身体实在是太差了。在第一场三天的考试中,他就因为体弱无法坚持下去而被抬出考场。于是这一年的考试他便落榜了,只能等三年之后再考第二次。
这一次的打击,对贾珠来说是致命的。贾政对他的落榜,也是非常的失望,不过贾证并没有过于难为他。毕竟知道他是因为体弱而无法坚持并不是他的学问不行,于是便交代王夫人给贾珠请名医保养身体。
而请来的大夫对于他的身体如此糟糕都莫名其妙,只能开一些大补的药给他进补,但是却完全不起作用。直到后来北静王,荐来一位老大夫才把事情弄清楚,老大夫看了贾珠的症状之后,便请王夫人让下人都退出房去,这才悄悄的对王夫人说:“我看令公子是服用了阿芙蓉,这药在咱们中土是没有的,都是外国进贡而来,一般人家还用不起这药,这药少量的用是提神止疼的良药,一旦长期大量服用,身体便垮了。我看公子服药时间过长,用量太大,已经无可挽回。”
王夫人一听这话,吓得瘫在地上,她从来没想到这样贵得药材竟然是害人的毒药,她一直只以为对身体稍有妨碍,并没有大事。
王夫人突然清醒过来,跪到老大夫的面前,哭着对他恳求道:“老先生,既然你看出了,他服用这药可有什么办法?只要能保住他的性命,花多少钱都愿意。”
那老大夫摇摇头对她说:“已经太晚了,现在药性已经入了骨髓。再也拔不出来了,要我说赶紧给贵公子定一门亲事,好歹给他留一个后。如果再拖延下去,恐怕是想留后都不成了。”
王夫人听了他这话,已经完全的绝望了,现在他的泪水不停的往下流,最后哽咽着问老大夫:“我儿能坚持多长时间?”
老大夫如实道说道:“令公子如果服用我开的药方,并且再也不再沾那东西,我看二十五六年还是可以的。如果只服用我的药,对那东西戒不了也就是五六年的时间了。不过我看令公子的样子恐怕是以后再也离不了那东西了。”
王夫人无奈,只能让那老大夫开了药方,把贾珠的阿芙蓉全部收走,每日里亲自监督他吃药。但是阿芙蓉哪有那么好戒的。贾珠一离了阿芙蓉便痛苦难耐,有时候甚至恨不得马上去死。王夫人看到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哪里能忍受他受这样的苦,于是把阿芙蓉重新给他用上。只是拿老大夫开的药,却一日也不停了。
之后一段时间贾珠便卧病在床,每天服药,对外宣称这要是对身体大补,用于补充贾珠原先日夜攻读亏损的身体。
贾政听说这件事后,还自责了好一阵子。他想起贾珂走的时候,对他说贾珠身体不好让他多多关照,他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上,没有想到让贾珂给说中了。早知道他就听贾珂的良言,对贾珠身体多注意一下,让他不要那么努力攻读,以致身体被累垮了。
而现在贾府中现在谁最清闲,那就是周姨娘莫属了,她现在儿子已经是四品官,手上还管着儿子的庄子,家里还囤着几千两银子,身边有三四个丫鬟照顾。除了每天要思念贾珂之外,其他的时候在贾府中有吃有喝,过得悠闲自在。闲暇下来的时候,就在荣国府中四处闲逛,找人唠嗑,日子过得好不逍遥。
贾政现在虽然不在周姨娘处过夜,但是还是隔三差五就来她屋中坐坐。在外人和周姨娘看来贾政是念旧的人,再加上贾珂已经是四品的守备,因此下人对周姨娘,也是恭恭敬敬,没有人敢小看她一分。
而贾政的另一个姨娘赵姨娘,这段时间却是行为诡异,每天大厨房送来的饭菜,她好像都是吃光了的,而她母亲这段时间却经常来看他,每次都装着一袋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除此之外倒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如果说二房这边,除了贾珠的事有些不快外还一切顺利。那么大房,就过得一团糟了。自从张姨娘死后,贾赦就把她生前住过的院子封了起来。除了他,谁也不让进去。就是里边的打扫,也是贾赦亲自动手。
之后贾赦就又回到了原先酒色之徒的样子,而且再也没有了斗志。纳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妾,大家都以为他恢复正常,把张姨娘忘了的时候。
贾赦却经常一个人跑到张姨娘房中,下人们却能听见,在房中贾赦一个人撕心裂肺的哭声。但是到了第二天,贾赦又像没事人一样出了房,继续他花天酒地的生活,而且他的脾气变得越发暴躁起来,动不动就仗责下人。
贾母在知道这种情况后,也只能长叹一声。对于动了真情的贾赦,她是真的没有办法。
而贾琏却在中国府这边长住下来,而贾赦也没有反对意见,除了张姨娘的事,其他的一切他都不在乎。而贾琏自己也乐得痛快,每日里在荣国府游手好闲,也没有个正经事干。至于读书,他早就不干了。
贾母对现在贾府的情况感到越来越沉重,她经常想起她同赖嬷嬷最后的对话,如果不是那一次,她还不会注意到贾府已经衰落到这种地步。现在唯一支撑她的就是贾珂了。只要贾珂将来能够成事,贾府中这些糟心事,便全部能够解决。而对贾宝玉,她现在也是真心的喜欢,想着他既然无法出人头地,不如就让他在温柔乡中过一生,算是给他的一点补偿。毕竟不论是现在的皇帝,以及成事以后的贾珂都是不能容忍贾宝玉有一丝的权势的。
现在的贾宝玉只有周岁一岁半的年纪,但是说话已经非常流利清晰,完全就是一个聪明伶俐,长相俊俏的小朋友。贾元春现在对贾宝玉是形影不离的照顾,贾宝玉刚开始说话的时,对贾元春叫的是娘,后来慢慢懂事才改过来,贾元春因此对贾宝玉与别人不同,可以说是把贾宝玉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养。
第174章 接旨
却说这一日,贾证正在书房与清客们,对着一幅刚得到的古画品头论足。突然就有一个小厮闯了进来,贾政一看便大怒:“那来的不懂规矩的奴才,竟然敢往我书房里乱闯,等我过段时间闲下来看怎么收拾你们。”
那小厮见状赶紧跪下,对贾证说:“老爷不是奴才不懂规矩。而是外面有传旨的太监来了。让老爷大开中门好接圣旨。”
贾政听了这话大吃一惊,不知道这是福还是祸。他们家这几年基本上就已经和皇家绝缘了,他也只是个五品小官。但突然来了圣旨,他心里一阵一阵的心慌。
但是不管怎么样,旨意还是要接的。于是贾政忙命人大开荣国府中门,自己穿戴好朝服,命人在荣喜堂备下香案,同时命人到后面向贾母禀告。
贾母这时正在抱着贾宝玉玩耍,突然听说贾政派人有事,前来向她禀报。她也没有放在心上,就叫人进来,来人一见贾母,便跪倒给她行礼,贾母漫不经心的问道:“有什么事?”
那人赶快说道:“有太监到咱们府上传旨,老爷让我跟老太太说一声。他在前面预备着接旨了。”
贾母一听这话也是发慌,要说当年贾代善在的时候,她随贾代善接旨也不是一两回了。但是自从贾代善去世之后,荣国府还没有见过一回圣旨。今天不知道是什么事。马上命人赶快到前面探听消息,一有情况马上回来禀告。
再说前边的贾政,穿戴好官服,来到荣国府门口,只见一个太监骑在高头大马上,手里高举着一份黄色的卷轴。贾政赶快上前向这位太监行礼。
那太监见到贾证也没有过于怠慢他,立刻下马来到他跟前说道:“贾公不必多礼。以后说不定咱们还要多来往呢。”
贾政也不敢把他的客气,当作真的亲密然,他掏出几张银票,偷偷的塞在这太监衣袖中,这太监也是一个机灵的。一接到银票便知道贾政的目的,也是满脸笑容的说道:“大人不必担心,这有大喜事降到荣国府。一会儿接旨便知道了。”
贾政听说是喜事,这才把心放到肚子里,不再像刚才那样忐忑。
贾政把太监迎进荣禧堂,这时候堂上已经准备好了香案,太监见贾证办事还算是爽利,又收了他的银票,也不再为难他,直接来到香案之后,把圣旨高高托起,对下面喊道:“圣旨到,贾证接旨。”
贾政听了这话,赶忙跪倒在地。四周的丫鬟仆人也都匍匐在地上。
这太监才展开圣旨,用他那尖细的声音,高声朗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贾珂大破鞑靼人,功劳卓著,朕心甚慰,现晋为指挥使,监管宣化,开平两镇,特加封正三品昭勇将军勇爵。钦此。”
那太监读完之后,转过香案来到贾政身前,对贾证说道:“贾公接旨吧。”
贾政被刚才的圣旨已经闹得昏昏呼呼,没想到他们家的大哥儿,才到边关一年半的时间。就已经官至三品,现在已经有了世袭的爵位。虽然只是一个三品的将军,但是这也不得了。已经同东府的贾珍是同一等级了。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三七开) 起点VIP2020-09-30完结和平继承刘备家业,带着蜀汉集团文武们一起飞。保荆州,得天下。PS,推荐老书(三国之蜀汉我...
-
楚氏赘婿 (百里玺) 起点VIP2020-09-10完结大楚皇帝一道赐婚圣旨,霸气的将“小昏侯楚天秀”送到军权滔天的平王府,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