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韩四当官 [校对全本] (卓牧闲)


  “您想想,西夷真要是大举来犯,靠大沽口两岸的这四座炮台,靠大沽协这两营兵抵挡得住吗?换言之,真要是有战事,靠得是援兵!”
  “大沽协如此,督标、镇标也不见得能好多少。”
  “直隶督标、提标和镇标指望不上,不是还有京营,有蒙古马队嘛。”韩秀峰笑了笑,接着道:“都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绿营也好,八旗也罢,之所以废弛,我看这毛病出在根子上。只要换个统兵之人,再想想办法把粮饷接济上,我估摸着还是能跟西夷打一仗的。”
  “韩老弟,您是说僧格林沁?”
  “现而今只能指望僧王了,他在京城也没闲着,只要一得空就去南苑操练马队。更何况皇上并非一点准备没有,不然也不会命秀峰来巡视海防。”
  “可光巡视又有何用!”
  “有用,有大用。”韩秀峰喝了一小口茶,耐心地解释道:“这么说吧,僧王在京里加紧操练兵马,而我呢则是来打前站的。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有很多。”
  “做什么样?”崇厚下意识问。
  “兵部的舆图还是乾隆朝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要是再靠那会儿的舆图行军打仗简直是儿戏。所以咱们不但得赶紧重新绘制一份舆图,还得召集人手好好勘察下海河走向有没有变,各处河道究竟有多宽,水究竟有多深,尤其大沽口和北塘的地形水势。”
  看着崇厚若有所思的样子,韩秀峰又说道:“来前我查阅过不少关于大沽口的公文,有好几份上都提及大沽口外有一道拦江沙,‘平水不过二尺,潮来水深丈余,涨不过时即落’。三年前夷酋包令来时,军机处的那些‘小军机’就曾查阅到了,甚至以此为凭跟几位军机大臣进言,有这道拦江沙在,西夷的大炮船就进不来。”
  崇厚从来没领过兵打过仗,真不知道也不懂这些,禁不住问:“那到底有没有这道拦江沙?”
  “有,下午我去瞧过,也跟附近的渔民打听过。”
  “那能不能挡住西夷的炮船?”
  “我没量过涨潮落潮时的水深,不过照渔民的说法,落潮时应该能挡住装有几十尊炮的大船,但一定挡不住西夷的小炮艇。”韩秀峰摸着嘴角,又无奈地说:“现而今不比道光二十年,西夷的炮船炮艇不再靠风航行,现在全是蒸汽船。有没有风,风向对他们有没有利,已经不重要了。”
  “这么说那道拦江沙没什么用?”
  “有用,至少能拦住大炮船。”
  韩秀峰想了想,接着道:“河道宽窄、水深几尺几丈,每日几时涨潮、几时落潮,平时刮东南风还是西北风,这些全得赶紧搞清楚;大沽口及北塘两岸的地形一样得勘察清楚,以便因地制宜修缮加固炮台,以便在炮台下修寨墙挖壕沟;
  再就是凡事要做最坏打算,要勘察清楚大沽口及北塘至天津乃至通州一线的水路陆路,哪里好走,哪里不好走,哪里可阻截,哪里可设伏,我等心里全得有个数!”
  崇厚终于明白皇上为何器重眼前这位了,也终于明白皇上为何命眼前这位来巡视海防。想到有眼前这么一位不但跟西夷打过交道而且打过仗的太仆寺少卿,以及正在京城枕戈待旦的僧格林沁在,突然觉得真要是跟西夷大打朝廷真不一定会输,不禁问道:“需要我做些什么?”
  “既然地山兄都开了这个口,秀峰就不跟您客气了,”韩秀峰从书桌上拿来一份早拟好的章程,递给他道:“该做的全写在上面,不知地山兄需要多久才能办妥?”
  崇厚不敢轻易立军令状,接过清单仔仔细细看了看,估算了好一会儿才抬头道:“最快也得三个月。”
  “三个月就三个月,不过一定得勘察仔细。”
  “老弟放心,我会派可靠之人去办。”
  ……
  目送走长芦盐运使崇厚,有请长芦盐政乌勒洪额和天津道英毓。
  来之前就打探清楚了他们的底细,跟他们这两个只晓得捞银子的庸官,韩秀峰实在没什么好说的。敷衍般地跟他们寒暄了一会儿,收下他们送的两大叠银票,便端茶送客。
  对待一进来就噗通一声跪下请罪的护理天津镇总兵岳克清阿和护理大沽协副将于双福,韩秀峰就没那么好说话了,不但没让他们起来说话,而且阴沉着脸咬牙切齿地怒骂道:“岳克清阿,于双福,来前皇上还跟本官提起你们,说兵部豫请拔缺,命本官巡视海防时顺便瞧瞧你们的差事究竟办得怎样,要是一切属实便上折子奏请核准,可你们竟如此松懈,简直玩忽职守,我看这缺你们十有八九是补不上了。”
  “大人恕罪,卑职……卑职真不知道大人前来巡视海防才有失远迎的。”
  “一派胡言,这是迎不迎本官的事吗,简直岂有此理!”
  “卑职糊涂,卑职口无遮拦,卑职不会说话……”
  于双福一边求饶,一边爬到韩秀峰面前,掏出一叠早准备好的银票:“韩大人,这是卑职的一点心意,求求您高抬贵手饶了卑职吧,卑职明儿一早就召集左右二营操练……”
  韩秀峰真不知道他们这总兵官和副将是怎么做上的,想到他们本就是护理,并且守大沽口真正靠的也不是他们,干脆把银票接过来放到一边,恨铁不成钢地说:“既然知罪,那本官就网开一面,给你们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从明儿个开始好生操练。要是敢再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别怪本官不留情面!”
  “谢大人,谢大人高抬贵手!”
  “天色不早了,赶紧回去吧。”
  “嗻。”
  赶走两个草包,三年多没见的永祥跟着恩俊走了进来,一见着韩秀峰便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倒起苦水。
  “好了好了,一个大男人,哭哭啼啼,也不怕别人听见笑话。”韩秀峰示意恩俊把手巾拿来,让他擦了擦脸,然后一边招呼他喝茶,一边直言不讳地说:“当年我提醒过你,博川兄提醒过你,仲华也不止一次提醒过你,让你别跟联顺走太近,你偏偏不信,非得去巴结,弄成现在这样能怨谁?”
  永祥无言以对,耷拉着脑袋不敢吱声。
  韩秀峰暗叹口气,接着道:“来前博川和仲华还提起过你,说让你跟地山兄来天津效力纯属权宜之计。想想也是,他既不领兵在都统衙门又没个兼差,想提携你都提携不了,只能让你先在运司衙门跑腿打杂。”
  “四爷,您别说了,我走到这步田地纯属咎由自取。”
  “就这么自暴自弃了?”韩秀峰反问一句,随即话锋一转:“既然来了就别走了,今后就跟着我吧。”
  永祥楞住了,见恩俊正一个劲儿使眼色这才反应过来,急忙起身道:“谢四爷提携,谢四爷关照,我就晓得四爷您是个念旧的人!”
  “好了好了,都说了是自个儿人,何必搞这么见外。”韩秀峰从书桌上拿起一份早拟好的公文,想想又数了几张刚收的银票,一并递给他道:“不过跟着我你也别想享清闲,你来天津有一段日子了,对地方上比我熟悉,这些差事只能交给你去办。”
  “四爷,您这是说哪里话,我才不想享清闲呢,我就怕没差事!”


第六百七十三章 钦差(二)
  韩秀峰在大沽口呆了十八天,亲眼看着长芦盐运使崇厚召集的书吏和青壮,分头寻访附近的渔民、村民,了解大沽口一年四季的气候和涨潮落潮的时间,并放船下海测量炮台这一带的水深,等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才赶到北塘。
  北塘这边要做的事也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由永祥主持。
  人手不够从韩宸那儿调,所需钱粮一样由韩宸出,一切安排妥当便沿着海岸线往北走,一直走到山海关!
  每到一处不只是了解山川地形,一样要探访风土人情,比如百姓们的日子过得咋样,又比如当地的文风教化,这些要是搞不清楚,真不晓得一旦跟洋人打起来,百姓们到时候是会帮朝廷还是图蝇头小利私通洋人。
  沿途的驻防八旗和分汛驻守的绿营不是巡视的重点,因为对付洋人靠得是援军,他们本来就指望不上。所以这个钦差做得像“好好先生”,这一路上从未将谁革职待参。也因为如此,这一路上银子没少收,等赶到天津时已收了一万六千多两。
  到了天津城,不用再风餐露宿。
  在天津知县安排的一个盐商家的宅院住下,吃完天津道英毓和长芦盐政乌勒洪额摆的接风酒,就在天津知府石赞清陪同下巡视起城防。
  林凤祥、李开芳北犯时天津绅民出资修缮过城墙,这才过去没几年,不用再筹银修。炮有几十尊,不过全是打不远的小铁炮。守城的衙役、青壮和绿营兵加起来也不到五百,石赞清却一点也不担心韩秀峰会因为这个怪罪他。
  走下城墙,石赞清突然停住脚步道:“志行,你难得来一次天津,要不我陪你四处转转。”
  “石叔,您是说津门八景?”
  “溟波浴日(大沽海口)你去过了,不用再去;七台环向(绕城炮台)你也瞧过了,不用再瞧;你做过松江府海防同知,还兼过江海关监督,洋艘骈津(漕运海船)一定是看不上眼,不过其它几个地方还是可以去转转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