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韩四当官 [校对全本] (卓牧闲)


  “我跟你家少爷是好友,何必搞得如此见外。”
  “韩老爷,一码归一码,刚才说的事非同小可,我家少爷不能让您白帮着安排。”
  “好吧,我先收下,不收下你家少爷心里反倒不踏实。”
  ……
  打发走张四,潘二敲门走了进来。
  韩秀峰一边数着银票一边笑道:“张二少爷有点意思,既想做孝子又不想客死他乡,不过他这样的朋友还是能交的。”
  “这些是他的买命钱?”潘二忍不住问。
  “嗯,一出手就是四千两。”
  “也不算多,他的身家性命值这个价。”
  “这倒是。”
  韩秀峰把银票递给潘二,沉吟道:“长生,看来你还得跑一趟泰州,去钱庄把这四千两取回来。”
  潘二接过银牌嘀咕道:“张二少爷也真是的,明明晓得贼匪奔江苏来了,还不赶紧把银子取出来,留着银票有何用。”
  “你以为他不想取,他是不敢取。”
  “为啥不敢?”
  韩秀峰长叹口气,解释道:“大难临头,百姓尤其士绅都会盯着衙门,他要是敢去钱庄把银子全取出来,别人会怎么看,又怎么想?他爹身为一州正堂,在这个节骨眼上只能安抚民心,绝不能搞得风声鹤唳、人心惶惶,不然真会被究办的。”
  “这么说镇上的人要是晓得贼匪要来,也会盯着我们?”潘二惊恐地问。
  “这是一定的,其实百姓倒没啥,主要是那些士绅,他们家大业大,大难临头最怕官老爷扔下他们不管。太平贼匪真要是杀过来,他们不但会盯着衙门,甚至会围住衙门,看住我们。好在我早有准备,真要是逃命会带上他们,所以也就不用担心。”
  韩秀峰顿了顿,又叹道:“不管这个九品芝麻是不是买来的,既然做上了就要为民做主,就这么扔下那么多百姓逃命实在说不过去,可我就这么大能耐,真要是留下不但救不了那么多百姓,反而会把自个儿的命搭进去。”
  “四哥,别胡思乱想了,我们又不欠他们的,大难临头,他们只能自求多福。”
  “这倒是,先去吃捎午吧,下午还有一堆事呢。”


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军总捕同知
  战事越来越紧,打探到的全是坏消息。
  苏觉明在扬州过的胆战心惊,先是把好不容易说动的家人让两个弓兵送到海安,然后同角斜场盐课司大使韩宸的堂弟韩博一道从城里搬到城外,在城外客栈住了两天又搬到运河东岸。每天早上过河进城分头打探,下午一起出城,不敢在城内久留。
  在府衙附近的茶楼坐了一下午,眼看又到了出城的时间。
  苏觉明喊伙计结了茶钱,匆匆赶到东门,只见韩博守在城门外,身边还一个看上去有些面熟却又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的人。
  “韩兄,这位大哥是……”
  “走,这儿不是说话的地方。”韩博回头看了一眼门卒,拉着他便往运河边走。
  角斜盐课司的一个衙役已在河边等了一天,见韩博一到就喊在岸上跟人闲聊的船家赶紧过来。
  韩博把一起出城的那人叫上船,过了河一上岸就直奔客栈,一到客栈就关上房门,回头介绍道:“觉明,这位是泰州张老爷的侄少爷张光生,也就是张二少爷的堂弟。”
  “我说怎么看着面熟呢,原来是张二少爷的堂弟!”苏觉明恍然大悟,想想又问道:“张老弟,你昨天上午是不是去过府衙?”
  “去过,不怕苏大哥笑话,这几天我是天天去。”
  “那你是怎么遇上韩兄的?”
  张光生从怀里取出一封信:“苏大哥,这是我堂哥昨天差人送来的信,我堂哥跟韩老爷是好友,韩老爷跟韩大使不光是好友还是同乡,说白了都是一家人。让我赶紧找您和韩大哥,不但能有个照应,遇到什么事也可以商量着办。我不晓得你在哪儿,只能在运司衙门外面等,没想到真等到了韩大哥。”
  “原来如此,既然是一家人以后就一起打探。”苏觉明点点头,随即转身问:“韩兄,你有没有打探到什么消息?”
  “打探到一个,不过是坏消息。”
  “有多坏?”
  韩博一边帮二人倒茶,一边忧心忡忡地说:“二月初三,也就是前天,太平贼匪的水军兵临江宁城下,分兵攻占浦口。陆大人在贼匪赶到前就将城外兵勇悉撤入城,试图固守,结果被贼匪围了个水泄不通。”
  “江宁有多少兵,你估摸着陆大人能不能守住?”苏觉明追问道。
  “据说城里共有旗兵绿营五千多人,另有临时募集的壮勇一万多。至于能不能守住,能守多久,那就不晓得了。而且这消息是两天前的,说句丧气话,江宁这会儿还在不在朝廷手里都难说!”
  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苏觉明顾不上喝茶,急忙起身磨墨,准备写信赶紧让人送海安去。
  韩博抬头看着他问:“觉明,你那边呢,你有没有打探什么?”
  “打探到两个,一是朝廷晓得江宁告急,急令钦差大臣向荣、琦善率南北两路大军兼程赴援。向荣我早就听说过,因追剿不力还被革过职,八成又是阳奉阴违、追而不剿,反正他率的南路大军是指望不上了。琦善我没咋听说过,可就算他能征善战,手下全是精兵良将,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还一个呢?”韩博追问道。
  苏觉明下意识看向张光生,举着笔道:“还有一个是关于张老爷的,张知府估计是晓得张老爷抱病,可又不能让张老爷告病,又担心州衙的胥吏在这个节骨眼上弄权,打算让徐瀛徐老爷移驻泰州。一打听到这消息,我就去了一趟同知署,听同知署的门子说徐老爷的家人正在收拾行李,看样子今天不去泰州明天也要去。”
  韩博的堂哥韩宸是盐官,韩博作为坐府家人平时只跟运司衙门打交道,对扬州府的官不怎么熟悉,正准备问问这位徐老爷为人咋样,苏觉明便接着道:“在扬州,这位徐老爷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他是道光十六的恩科进士,连府台都要让他三分。张老弟,不是我咒你家老爷,府台这会儿让徐老爷去泰州,未免没有等着署理泰州的意思。”
  “我晓得,我也听说了。”张光生轻叹口气,苦着脸道:“等徐老爷到了泰州,我大伯和我堂哥就别想安生。今后州衙的大事小事,估计全得由徐老爷说了算。”
  “觉明,光生,你们是说这位徐老爷不太好打交道?”韩博下意识问。
  “韩大哥有所不知,这位徐老爷不是一般的同知,而是辅助府台管本府绿营,负责海防、江防和巡捕的清军总捕同知!驻守城里的那些绿营兵见着他跟见着鬼一样,运河上的那些漕船水手也全绕着他走。谁要是运气不好栽他手里,就算不死也得脱几层皮,是个出了名的酷吏!”
  “这么说他移驻泰州,你家老爷一样没好日子过?”韩博惊问道。
  “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个,说不定他会让我家老爷去泰州帮着守城,要是晓得我家老爷和海安士绅一起编练了三团乡勇,甚至会让我家老爷率乡勇来扬州守城!”
  海安是退路中最重要的一环,如何进退也全是海安巡检司的韩老爷把握,张光成的堂弟张光生意识到大事不妙,急切地说:“韩老爷不能去泰州,更不能来扬州!”
  “千算万算,咋也没算到半路上会杀出个程咬金,这可如何是好?”韩宸的堂弟韩博越想越害怕。
  “我们在这儿干着急没用,当务之急是赶紧把这个消息送回去,让韩老爷有个准备,看能不能想法应对。”苏觉明飞快地写好信,放下笔道:“韩大哥,你看有没有遗漏?”
  “把扬州城的情形加上去,告诉韩老爷扬州城里只有不到一千兵,几个衙门乱成一团,漕运总督杨殿邦和扬州知府张廷瑞迄今没拿出个章程,甚至都没募集壮勇加强城防!”韩博想了想,又指着信道:“漕标兵丁不仅不守城,竟全在运河上守着漕船。可见若太平贼匪兵临扬州城下,杨殿邦极可能弃城北逃。”


第二百七十七章 清军总捕同知(二)
  刚刚过去的十来天,韩秀峰忙得焦头烂额。
  要给顾院长等士绅撑腰,说服那些乡约、保正和甲长,不然编练乡勇的团费收不上来。要去城西打谷场甚至曲塘、白米查阅三团乡勇操练,最听话的和练得好的要多多少少赏点钱,鼓舞士气。
  再就是储成贵、姜槐等皂隶弓兵全编入海安、曲塘和白米三团,巡检司衙门不能由此而没人,好不容易凑齐了十二个人要赶紧操练。
  在镇上放枪动静太大,只能分成两拨,潘二和大头轮流带他们去紧挨着海安的角斜场荡地练习放鸟枪。每日早出晚归,他们放鸟枪的技艺到底习练的咋样韩秀峰不晓得,只晓得他们每天都能打几只野鸡野兔回来,以至于这几天中午和晚上都有野味吃。
  吉大昨天去草荡习练放鸟枪的,今天要在衙门当值,穿着一身崭新的弓兵号衣,挎着牛尾刀和梁九一起守在衙门外。
  他家里穷,从没穿过这么好的衣裳,更从未奢望过能来衙门当差,看着石板街上行人们那带着羡慕又带着几分惧怕的眼神,觉得很风光,禁不住回头问:“九哥,我们怎么不把鸟枪拿出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