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韩四当官 [校对全本] (卓牧闲)


  韩秀峰能理解他的感受,扶着他道:“八爷,别急,大头不会有事的,顶多受点皮肉之苦。”
  “四娃子,你别哄我,我是老了但没老糊涂,杀人偿命这个道理是晓得的。大头就算造化大能保住条小命,就算不死也要脱层皮。”八爷的老泪都急下来了,说着说着又忍不住探头朝仪门里望去。
  “八爷,这不是我在吗,您老别急,先说正事。”
  “哦,看把我给急的,”八爷缓过神,连忙转身攥着韩秀峰的胳膊道:“小六他们夜里照你的主意把能喊来的全喊来了,八省会馆那边也托人去说了。”
  “托的谁?”
  “你又不是不晓得,我们能认得几个达官贵人,就算认得又能跟哪个达官贵人说上话?跟以前一样,还是托柴家巷的顾老爷。他说这次事大,整整要了我们五十两,小六他们快天亮时才凑齐的。”
  “八爷,顾老爷去湖广会馆了吗?”韩秀峰嘴上问着心里却在想这是人命官司,请曾在江西道做过一任监察御史的进士老爷出面说和,花五十两实在不算多。前年有个回乡丁完忧要去京城补缺的老爷,请人家给京城的同年修一封信也要几百两,之所以只向川帮要五十两,真是看在乡谊的份上,可能也晓得一帮卖苦力的脚夫没啥钱。
  “去了,不光去了,也来衙门了。”八爷不敢耽误正事,连忙道:“跟湖广会馆的客长一起来的,刚进去不大会儿,到跟前还跟我打过招呼。”
  “来了就好,这样,您老再盯会儿,我去衙门里探探消息。”
  “等等。”
  “八爷,您老还有啥事?”
  “大头昨儿晚上没吃宵夜,这会儿肯定饿了,我去前头买几锅盔,你帮我进去。”
  老人家的舔犊之情溢于言表,韩秀峰一阵感动,不假思索地说:“八爷,您老腿脚不便,就在这儿盯着吧,锅盔我去买。”
  “给你钱,不能让你白帮忙还要贴钱。”
  “几个锅盔能要几个铜板,再说大头是我兄弟!”
  韩秀峰拍拍老人家的手,正准备转身,只见潘二竟撒腿往鸭屎街方向跑去,不一会儿就拿着几个用油纸包着的锅盔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
  “潘兄,谢了,回头给你算钱。”
  “几个锅盔而已,算啥钱。”潘二急着去衙门里开开眼界,咧嘴一笑,看上去很豪爽。
  二人就这么跟八爷道别,不缓不慢地绕过仪门来到县衙大门口,门子是刚上任的县太爷的家人,来巴县时间不长,韩秀峰之前又一直在老家给叔父办丧事,所以二人并不熟。
  门子正准备上前问韩秀峰的来意,同样守在衙门口的皂班衙役就笑问道:“四娃子,你不是要去京城补缺做官吗,咋还没走?”
  韩秀峰一边跟门子点头致意一边回道:“此去京城上千里,不准备妥当咋动身?况且还有些公文没誊写好,做事要有始有终,有头有尾。”
  “来找王经承的?”
  “不找他还能找谁,他在不在户房?”
  “在,一早就来了。”衙役突然想起件事,善意地提醒道:“四娃子,听说明年朝廷要开恩科,咱们巴县包括全重庆府想上进的举人老爷这几月也要结伴去京城,你可以跟他们一道去,乡里乡亲的,这一路上还能有个照应。”
  道光帝驾崩,咸丰帝登基,今年是咸丰元年,新皇登基当然要开恩科取士。
  韩秀峰晓得的比他还早,但从未想过跟举人老爷们一起进京,一脸尴尬地苦笑道:“三叔,举人老爷们走的是正途,哪瞧得起我这个捐纳的监生。就算我不怕被人家笑话,死皮赖脸跟着一道去,人家也不一定愿意带。”
  “这倒是,在举人老爷们的眼里你跟我没啥两样,跟他们一道去,说不准会把你当牛马使唤。”
  衙役话音刚落,门子就下意识问:“黄三,你们认得?”
  “四娃子在户房帮闲六七年,以前天天在跟前转,想不认得也不成。”衙门使了个眼色示意韩秀峰二人进去,随即大发起感慨:“你是不晓得,我们看着长大的这些个娃,就数四娃子最出息,识文断字,能写会算,虽然没能考取个功名,但他竟不声不响捐了出身还捐了个九品巡检,照实捐的,不是虚衔……”


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
  进了衙门,潘二不敢再嘻嘻哈哈,紧跟着韩秀峰甚至不敢东张西望。
  大堂里只有两个皂班衙役,一左一右扶着水火棍像门神般站在两边,韩秀峰往里看了一眼,跟他们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然后径直来到右边的捕厅前。
  县衙不只是知县老爷一个官,还有主薄和典史,习惯称呼他们为“二老爷”和“三老爷”,他们的官署就在大堂两侧,习惯叫“左堂”和“右堂”。不过这两位不咋管事,不是不想管而是县太爷不让他们管,被百姓戏称作“摇头老爷”,所以他们也懒得来衙门。
  “三老爷”不在,捕厅里是县太爷的长随张彪说了算。
  长随只是县太爷的家人,说白了只是个下人,尽管能使唤杨班头等衙役,但不敢太过放肆。所以张彪不晓得从哪儿搬来张椅子,坐在捕厅门口,而不是跟“三老爷”在时那样坐在堂上。
  上次来办去京城投供的文书找的就是他,韩秀峰认得,远远地招呼道:“张哥,忙啥呢?”
  “看人犯,坐这儿不是看人犯还能干啥。”张彪指指边上的班房,抬头看着韩秀峰身后的潘二,用带着山西口音的官话问:“韩四,他是谁?”
  韩秀峰转身看看潘长生,用带着四川口音的官话笑道:“我刚雇的长随,姓潘,在家排行老二,喊他潘二就行了。”
  “你雇的长随,你的家人?”张彪问着问着猛然反应过来,不禁笑道:“瞧我这记性,差点忘了你现在也是官身。”
  “九品巡检,还是候补的,我这算啥子官,你家老爷才叫官。”
  “这是,我家老爷虽做的是知县,但戴的那可是蓝顶,加从四品知府衔,出门打的是红伞!不像荣昌的县太爷只是七品,出门只能打青伞。你更不用说了,九品芝麻官,还是个候补的。不是泼你冷水,捐官容易补缺难,你这个缺能不能补上真两说。”
  韩秀峰暗骂什么从四品,还不一样是花银子捐的,但嘴上却悻悻地笑道:“是是是,我这算啥子官,跟你家老爷自然没法儿比。”
  “晓得就好。”张彪打心眼里瞧不起韩秀峰这个候补巡检,丝毫没起身让坐的意思,懒洋洋地坐在椅子上斜看着韩秀峰问:“韩四,你那事不是办好了吗,不去京城投供,跑衙门来干嘛?”
  “张哥,你跟着大老爷走南闯北见过大世面,听人说你还去过京城,大小衙门的规矩没你不晓得的,所以一到我们巴县,就帮大老爷把衙门里里外外的事办得是妥妥当当。我没法儿跟你家老爷比,我刚雇的这个潘二更没法儿跟你比。说出来不怕你笑话,他今天这是头一次进衙门!”
  “你是带他来见识见识的?”
  “又被张哥猜中了,不带他来见识见识我不放心,不然将来稀里糊涂惹下祸,连我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张彪被恭维得飘飘然,竟哈哈笑道:“韩四啊韩四,没看出来,你还真是块做官的料。带他来见识见识是带对了,你们接下来就要去京城投供,京城那是啥地方,那是天子脚下!王府挨着王府,大小衙门一个挨着一个,走几步指不定就能遇上一个大人,不来见识见识,不先学点规矩,等到了京城万一冲撞了哪个大人,死都不晓得咋死的!”
  韩秀峰不失时机地拱手道:“所以说处处皆学问!”
  “算起来你也是自给儿人,马上又要去京城投供,既然人都已经带进来了,就领他转转吧。”
  “谢谢张哥。”
  “别谢了,要转赶紧。”张彪想想不太放心,又喊道:“大堂不能去,老爷指不定啥时候升堂呢。”
  “晓得晓得,我就领他在左堂右堂和九房转转。”
  ……
  糊弄住县太爷的长随,韩秀峰带着潘二直奔刑房,几个书吏正忙着誊写文书,经承王仁山正站在门口同捕班杨班头说话。
  韩秀峰招呼道:“王叔,杨叔,你们都在。”
  “都在呢,昨儿出那么大事,谁敢不在?”王经承回头看看大堂方向,随即指指潘二好奇地问:“四娃子,他是谁?”
  韩秀峰介绍了一下,让他们晓得是自给儿人就直入正题:“王叔,川帮和茶帮的事大老爷咋说。”
  王经承轻描淡写地说:“大老爷初来乍到啥也不晓得,夜里差点升堂开审。刑名老夫子以前来过巴县,听人说他那会儿来是想给当时的道台做幕友,不晓得因为啥最后没做成。总之,对我们这儿的人和事比较熟。节骨眼上,让张彪去大堂拦住了大老爷,案子也就没审。”
  韩秀峰把姜六给的钱袋往王经承手里一塞,追问道:“被川帮打死的那个茶帮脚夫呢?”
  “死都死了,肯定不能搁衙门口,让茶帮的人抬回去了,好像搁在湖广会馆的义庄。”
  “大老爷让抬走,茶帮就把死人给抬走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