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朝廷对官员带多少家人上任有规定,督抚所带家口不许超过一百五十名。藩台臬台可带家人四十名,道府可带三十名,同知、通判和州县官可带二十名,而州同、县丞以下官员可带十名……旗员司道以下等官所带家口,可照汉官加一倍。
总之,韩秀峰虽只是个九品巡检,但可按例带十个家人上任。有吏部颁给的官凭和兵部勘合,船主货主便可以算作他的家人,船上所装载的货物也随之变成他的行李,过天津、临清、淮安等税关时也就无需交税,而船家货主不但不会管他们主仆四人要船钱,反而要给他银子。
领到勘合,张馆长笑问道:“志行,事全办妥了,明天一别不晓得啥时才能相聚,要不找个地方喝几杯?”
“张馆长,我还件事想请您帮个忙。”
“还有啥事?”
“上次那位刘老爷住哪儿你一定晓得,我想赶在走前再跟刘老爷请教请教。”
“上次光顾着吃酒,泰州那边到底啥情形也没细问,你不能两眼一抹黑上任,是得请教请教。”想到刘老爷这些天正忙着走门路谋差事,张馆长又笑道:“我晓得他住哪儿,中午这顿酒让他请,用不着你掏钱。”
韩秀峰不禁笑道:“我有求于人,哪能让人家请!”
“你有求于他,他一样有求于你。”
“求我?”
“你忘了他以前是做啥的,他做过一任盐课司大使!两淮盐运司的那些个缺多肥,他尝到了甜头自然想接着做,这些天走了不少门路,花了几千两银子,谋个分发去两淮盐运司候补试用应该没啥问题,但两淮盐政和两淮盐运使会不会用他就两说了。”
想到两淮盐政是两江总督兼任的,而郭大人很可能要去署理两淮盐运使,韩秀峰猛然反应过来:“张馆长,您是说他想巴结郭大人?”
“才晓得啊,他已经去郭大人府上求见过好几次,郭大人哪有功夫见他。门包没少塞,可一次都没见着。”
“郭大人也不是特别忙。”
“你现而今是段大人的内侄,郭大人谁的面子都不给也不能不给段大人面子,所以你能见着郭大人,他不一定能见着。”张馆长想想又提醒道:“其实郭大人不见他是有原因的,他不是卸任回京而是牵扯进一起籍官行私案被革职的,你可以跟他请教泰州乃至淮南盐场的事,但他这个人不能深交。”
“籍官行私案?”韩秀峰惊诧地问。
“如果没记错是道光二十八年的事,当时闹得很大,震惊朝野,时任两淮盐运司通州分司运判赵祖玉、试用知事颜晋敏等盐官,伙同三十多个船户夹带私盐两万多包,计一百一十多万斤,私贩淮盐数量之多前所未有,你说他们的胆子有多大,他这样的人能不能深交?”
韩秀峰心想我见过胆更大的,但还是点点头:“晓得。”
“晓得就好。”
……
二人乘车赶到刘老爷下榻的客栈,刘老爷果然很热情,急忙让家人去置办了一桌酒席,邀请二人坐在房里边吃酒边聊。
“韩老弟千万别再说请教,你和张馆长能来是瞧得起刘某,刘某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刘老爷一边招呼二人吃菜,一边如数家珍地说:“上次在重庆会馆好像说过,泰州城在扬州东边,距扬州府城一百二十四里,东抵如皋,南边是泰兴,往北一百六十里便是兴化。你此次要去的海安镇,在州城东南,如果没记错从泰州城到海安是一百二十里。”
韩秀峰喃喃地说:“海安距泰州城这么远!”
“远有啥不好?”刘老爷反问了一句,放下酒杯笑道:“换做其它散州,吏目和巡检只能做摇头老爷,但泰州的吏目和巡检不一样,不但有各自的官署而且能管事。”
“管啥事?”
“除了征收漕粮和地丁银什么都管。”刘老爷担心说不清楚,竟然让家人笔墨伺候,把面前的碗筷收拾到一边,又画了一张图,指着图道:“扬州府多富庶,辖下各州县不是其它地方所能比拟的,泰州又紧邻两淮盐运司的淮南二十场,那里市镇村落繁多,繁荣着呢!”
“海安巡检司治所呢?”
“三县交界,水路要冲,一样繁荣。”刘老爷抬头看着韩秀峰,一脸羡慕地说:“海安巡检司分辖运盐河两侧两百五十多个村庄,东南至如皋县界,西至姜堰镇,北至东台县,辖下百姓比一般的州县还多。巡检司内设有书吏一名,弓兵十几人,辖下发生大案自然要送交州城请大老爷审断,田宅和口角等小官司巡检就能断了。”
“刘老爷,照您这么说志行这个巡检其实跟一般的州县正堂差不多。”
“何止差不多,我看比一般的州县正堂强。”
“刘老爷何出此言?”韩秀峰好奇地问。
“江浙虽富庶但税赋也多,据我所知江苏的那些个州县正堂好像没几个能升任知府的,许多州县正堂因为地丁银和漕粮收不齐甚至干不满一任,我在任时认得的那几个知县知州干得最长的也不过两年,韩老弟这个巡检就不一样了,只要治下盗匪盗案不多,别说做一任,我看连做两三任并非没有可能。”
第二百零五章 请教(二)
“泰州是扬州府辖下的散州,与一般的县不同。不设县丞和主薄,而是设宁乡和海安两个巡检司,设九品巡检两名,设掌管缉捕、守狱、文书的从九品吏目一名,并且吏目跟巡检一样分辖姜堰镇以西至泰州城之间的一百多个村庄。”
刘老爷笑看着韩秀峰,接着道:“海安巡检司衙门在海安镇中,有大门、土地祠、仪门,前堂三间,东西各三间吏舍。再往里是宅门,宅门内是二堂,二堂也是三间。东首门房四间,西书房四间,内宅我没进去过,应该也有好几间。”
“跟县衙差不多!”张馆长笑问道。
“所以说韩老弟这个巡检与一般的州县正堂也差不离。”
韩秀峰乐得心花怒放,禁不住问:“刘老爷,巡检司衙门拢共多少人,海安镇上除了巡检司之外还有其它衙门吗?”
“我去时巡检司好像只有一个书吏,两个皂隶和十几个弓兵,现在有多少人就不晓得了。”刘老爷顿了顿,又说道:“早前海安设有一个两淮巡缉厅,巡缉厅衙门在镇上的陆家巷,一个镇上两个巡检,职权重叠,经常因为查缉私盐打起来。后来通州分司又出了点事,总督大人和两淮盐运使干脆把巡缉厅裁汰掉了。”
通州分司何止出了点事,想到来的路上张馆长说过的那些话,韩秀峰装着什么都不晓得一般继续洗耳恭听。
“镇上还有一个外委署,驻有额外外委一名和十几个汛兵,粮饷从狼山镇支取,但平时要听巡检差遣,不过汛兵啥德行韩老弟你一定是晓得的,不堪大用,无论缉捕盗匪还是查缉私盐都指望不上。”
张馆长忍俊不禁地说:“志行,汛兵堪不堪大用无所谓,至少你上任之后手下不光有书吏,有皂隶,有弓兵,还能调用十几个绿营的汛兵,比做摇头老爷强多了,这官做着才有意思呢。”
“张馆长,我能谋上这个缺,还不是您帮的忙。”
“别谢了,说到底是你运气好。”
刘老爷很羡慕韩秀峰,也很想通过韩秀峰巴结上即将去江苏上任的郭大人,微微笑了笑,接着道:“海安是大镇,光书院就有两个,其中凤山书院始创于前朝,明道书院好像是乾隆四十年所建,院长由该镇士绅公议延请,在镇西三里庙后面有秧田三百二十亩,在运盐河南乔家港有秧田五十多亩,以资膏火。”
“文风昌盛!”
刘老爷是举人,对泰州的文风有研究,不禁笑道:“泰州人杰地灵,不晓得出过多少举人和进士。不过海安终究距州城太远,本地士绅虽慷慨捐田以资膏火,但好像没出几个人才,我在盐课司任上时好像只有几个例贡和监生。”
“镇上的商户多不多?”
“不少,镇上不但有许多商户,还有城隍庙、关帝庙、文昌楼、德兴庙、痘神祠、三元宫、吕祖楼、五神庙、泰山庙、张仙祠、宋三先生祠等几十个庙宇。”
“宋三先生祠是祭祀哪位先贤的?”
“宋三是指张纶、胡令仪和范仲淹三位宋代先贤,差点忘了,将淮南二十场连成一片的串场河便是沿范公堤而凿。”
想到即将去做的这个巡检,不但要管辖下两百五十多个村庄还要查缉私盐,韩秀峰不动声色问:“刘老爷,海安镇离哪几个盐场最近?”
“海安与安丰、富安、角斜三个盐场最近,其中安丰场和富安场产盐最多,你到任之后少不了与安丰、富安、角斜三场的盐课司大使打交道。”
“盐场大不大?”
“大。”
“有多大?”韩秀峰追问道。
刘老爷觉得有些好笑,但还是解释道:“两淮盐运司盐场东北临海,南抵海门通州,西抵如皋泰州兴化。单论淮南盐场,从盐城起至通州直隶厅的吕四,绵亘八百六十一里。其中,与海安接壤的富安场就达九十五万亩,安丰场三十九万亩,海安东南的角斜场最小,只有九万亩。”
相似小说推荐
-
楚氏赘婿 (百里玺) 起点VIP2020-09-10完结大楚皇帝一道赐婚圣旨,霸气的将“小昏侯楚天秀”送到军权滔天的平王府,当了...
-
回到明初当王爷 (渤海郡公) 红薯网VIP2020-08-19完结执掌三千虎卫,壮我浩荡**!饮马恒河畔,剑指爱琴西;碎叶城揽月,赏雪夏威夷;黑海之畔张弓,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