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韩四当官 [校对全本] (卓牧闲)


  余有福没想到潘二竟也想做官,一时间竟愣住了。
  与此同时,吏部的大人们和都察院的给事中、监察御史已经抽到了知县,再抽就是主薄、巡检!
  韩秀峰的心紧张得怦怦直跳,张馆长看着他那紧张的样子,禁不住调侃道:“别担心,这次抽不上还有下次,下次抽不上还有下下次。”
  “张馆长,您别拿我开涮了,您再拿我开涮,真要是抽不上我就去省馆混饭吃。”
  “你咋不早说,早说还补啥缺。”张馆长拍拍他肩膀,打趣道:“一转眼我已经出来二十多年了,想想也该回老家享清福。志行,你真要是看上我这差事,我可以让给你!”
  四川会馆的馆长可不是重庆会馆的首事,这不是他想让给谁就能让给谁做的,何况他不但掌管印结局,而且跟“四大恒”一样帮人捐监捐官乃至补缺,虽然不是官但油水却不比一般的县太爷少,就算给两万两银子他也不会把这个差事让出来。
  韩秀峰正不晓得该咋往下接,只听见一个笔帖式在前头喊道:“巡检,江苏泰州,韩秀峰,四川巴县,监生!”
  “听见没,抽中了,”张馆长回头笑看着他调侃道:“看样子我这个差事一时半会儿让不出去,看样子我这个馆长还得再干几年。”
  韩秀峰生怕听错,下意识问:“我真抽中了,真掣选上了?”
  “我听得清清楚楚,这还能有假。”
  “张馆长,大恩不言谢……”
  “说啥呢,能掣选上是你的运气好。”周围全是没掣选上的大小候补候选官员,张馆长不想惹麻烦,赶紧把韩秀峰拉到一边。
  韩秀峰反应过来,一脸尴尬。
  潘二和余有福刚才听得清清楚楚,欣喜若狂地挤了过来,不等他们开口,张馆长便笑道:“志行,你补的这个缺简单,等会儿我带你去吏部领官凭,领到官凭就能收拾行李去江苏上任。”
  韩秀峰下意识问:“不用吏部带领引见?”
  “你只是个巡检,又不是巡抚!就算你想觐见皇上,皇上也没功夫见你,不管吏部还是礼部带领引见,至少也得是知县。”张馆长顿了顿,又笑道:“这次简单,下次就不一定了。这个巡检先做着,我等着你被吏部带领引见的那一天。”
  ……


第二百零三章 先走
  不进吏部不晓得吏部有多大,光掌考文官品级和选补升降的文选清吏司就设有求贤科、开设科、升调科、册库、题稿房、笔帖式科、缺科、典吏科、凭科、都书科和派办、投供、大捐、单双月议选、搢绅、缮折、收发等处。
  张馆长早帮着打点过了,不用跟没头苍蝇般到处求人,找到一个笔帖式递上早办好的印结,塞了一锭银子,在一间公房门口等了大约两炷香的功夫,笔帖式从里面出来了,给了一张墨迹未干的官凭。
  韩秀峰担心里头的那些书吏填错,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确认无误才吹干墨迹,小心翼翼叠好塞进早准备好的信封。
  走出吏部,张馆长笑问道:“志行,这下可以放心了吧。”
  “放心了。”韩秀峰咧嘴一笑,想想又一脸不好意思地说:“只是没想到会如此顺利,既不用吏部带领引见,也不用去礼部铸印局领印。”
  “海安巡检司这个缺又不是新设的,原本的印也没丢,自然不用新铸更不用重铸,既然不用铸印你去吏部领啥印?”张馆长回头看了他一眼,边走边笑道:“要是被分发到其它省,你能不能顺顺当当上任真两说,好在你要去的是江苏,两江总督日理万机,顾不上海安巡检司这个九品芝麻缺,江宁布政使就能做主,江宁布政使祁大人又恰好是段大人的同年,不看僧面看佛面,他一定不会为难你。”
  不等韩秀峰开口,潘二就冷不丁爆出句:“张馆长,就算祁大人做不了主我家少爷也不怕!”
  “为啥不怕?”张馆长好奇地问。
  “两江总督衙门我们有人!”
  “有人?”
  “嗯,真有人。”潘二回头看看余有福,得意地笑道:“我家少爷有个不打不相识的朋友,正好在江宁,而且就给总督大人做师爷。”
  “志行,真的假的?”张馆长将信将疑。
  “确实有个朋友在江宁,那个朋友也确实是两江总督陆大人的幕友,只不过他去江宁时间也不长,不晓得能不能跟陆大人说上话。”想到被革职永不叙用的周兴远,韩秀峰暗叹真是人生无处不相逢。
  “俗话说在家靠兄弟出门靠朋友,既然你在两江总督府也有朋友,那我更不用为你担心了。”张馆长微微一笑,想想又问道:“对了,你是不是打算跟郭大人一道去江宁?”
  “郭大人倒是提过,我也是这么想的。张馆长,您为啥问这个,是不是跟郭大人一道去江宁不妥?”
  “郭大人愿意带上你这是好事,没啥不妥的。只是郭大人一时半会儿动不了身,你要是打算跟郭大人一道去江宁,就得在京城多等几天。”
  “为啥动不了身,郭大人跟我说过,他打算后天启程。”
  “郭大人跟你说这话的时候,不晓得宫里有大喜事。”
  “啥喜事?”韩秀峰不解地问。
  张馆长微笑着解释道:“昨儿刚听说皇上要册立贵妃钮祜禄氏为皇后,连持节赍册宝的正使和副使都钦点了,正使是大学士裕诚,副使是礼部尚书奕湘,估摸着就这几天举行册封大典,册封时王公和在京的文武大臣全得去太和殿行庆贺礼。”
  “这么说段大人一时半会儿也去不了甘肃?”
  “这是自然。”张馆长停住脚步,感叹道:“钮祜禄氏是镶黄旗人,今年二月选秀入宫的,四月就被皇上封为贞嫔,五月就被封为贵妃。这才过了几个月,又要册立为皇后,可见皇上对她有多宠爱,在京的王公大臣谁又敢不去行庆贺礼。”
  “这晋封速度,想想是够快的。”
  “是啊,据我所知从顺治朝到道光朝那么多皇后,没有比钮祜禄氏更快的。”
  潘二也禁不住问:“张馆长,皇后母仪天下,咱们这位皇后今年多大?”
  “这我就不晓得了,不过今年二月才选秀进宫的,应该没多大。”
  “估计也就十五六岁。”皇宫大内的事在韩秀峰看来太遥远,随即话锋一转:“张馆长,您这一说我突然觉得跟郭大人一道去江宁好像不太妥,一是我不想等,二来郭大人去江宁的这一路上,沿途的官老爷们少不了迎来送往,我既不是郭大人的家人也不是郭大人的属官,跟在后头像啥?”
  张馆长沉思了片刻,抬头道:“郭大人圣眷正浓,就像你说的这一路上不晓得有多少官员想巴结他,就算不想巴结也得请郭大人吃酒看戏,请完之后还得送上一份程仪。走一路吃一路,收一路的银子,你跟在后头确实不大方便。”
  “那我等会儿就去郭大人府上,跟郭大人说一声。”
  “先走也好,打算哪天启程?”
  “后天吧,后天一早动身。”
  “行,后天一早我去府馆送送你。”
  ……
  回到会馆,今儿一早又被皇上召见过的段大章正好刚回来,正坐在花厅里边喝茶边看邸报。
  韩秀峰急忙从怀里取出官凭,上前禀报掣选上的事。
  段大章接过官凭看了看,一边招呼他坐下一边笑道:“掣选上了就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来京之前你在县衙、府衙和道署帮过那么多年闲,来京之后又做了一年会馆首事,官场上的规矩应该都懂,我就不跟你说啥为官之道了。”
  “段大人,我……”
  “都是同乡,又不是外人。”段大章放下官凭,指指茶几上的邸报叹道:“你在京城呆了近一年,邸报没少看,天下的大事小事也晓得不少,现而今真是外忧内患,天灾人祸,这官也是越来越难做。你要是非求啥子教诲,我只有两句,这官能做便做,做不下去便早些回乡。”
  想到家中有老人要奉养,有妻儿正等着自个儿,韩秀峰心头一酸,急忙起来深深作了一揖:“秀峰谨遵段大人教诲。”
  段大章微微点点头,想想又问道:“打算啥时候启程?”
  “段大人,我不打算等郭大人了……”
  韩秀峰连忙把之前的顾虑如实道来,段大章不禁笑道:“你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既然决定后天一早启程那就赶紧去准备吧。”
  ……


第二百零四章 请教(一)
  第二天一早,韩秀峰再次请张馆长帮忙,一起去吏部找到昨天那个笔帖式,又塞了一锭银子,申领了一张兵部勘合。
  有勘合便能下榻运河沿岸的驿站,但对韩秀峰而言其实省不了几个钱,毕竟巡检这个官太小,驿站既不会管饭更不会安排车船。顶多给一间房,而且绝不可能是舒适的上房。
  不过这张勘合对韩秀峰来说依然有大用,不但能给一行人省几十乃至上百两车船钱,甚至能赚几十两。
  因为商船和民船在运河上航行时无一例外地会遭受漕运兵丁和天津、临清、淮安和扬州等税关胥吏的勒索。当船行到山东闸河段时,闸官为保证运河水量充足,要等船只积累到一定数量才开闸放水,并且紧着漕船和朝廷快马船先行,其次才是民船和商船。所以有许多船主甚至货主为寻求庇护,守在张家湾码头招揽赴任官员坐他们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