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亲家和大女婿愿意帮着操办,段吉庆从袖子里掏出早草拟好的章程和银票,正事无巨细地交代该做哪些准备,府衙的一个书吏竟带来一个不速之客。
“段经承,京城来人了,还捎来韩老爷的信!”
“进来进来,赶紧进来。”
余掌柜的大儿子不等书吏介绍,就解开行囊取出韩秀峰的信双手奉上,恭恭敬敬地说:“晚生姓余,名长有,晚生家是做茶叶买卖的,家父在京城开了个茶庄。幸得韩老爷提携……”
“原来是余贤侄,自家人无需多礼,坐下说。”
“谢段老爷。”
“贤侄稍坐,容老夫先看信。”
段吉庆一边让大女婿赶紧给客人沏茶,一边急不可耐地拆开信,不看不晓得,一看欣喜若狂,竟扔下众人就这么起身走进东厢房,站在床边看着刚听说京城来人了已经坐起来的女儿,激动地说:“琴儿,你真是个有福的,志行人在京城心却在你们娘儿俩这儿,担心你们娘儿俩过不好,不但巴结上了即将上任的盐茶道,还把好不容易攒下的一千两银子全拿出来入股,跟余掌柜家合伙做边茶买卖!”
琴儿惊问道:“入了一千两,他哪来这么多银子的?”
“这你就别管了。”段吉庆探头看看睡在里头的小外孙,笑道:“志行在信里说得清清楚楚,让我帮着照看这生意,将来分红分到的银子不用往他那儿送,全留作家用!这么说吧,这就是一门生计,一年少说也能分三四百两,你们娘儿俩再也不用担心会坐吃山空。”
琴儿当然高兴,可想想又问道:“爹,万一赔了咋办?”
“你晓得啥,茶引跟盐引一样不是谁都能领到的,别的地方我不晓得,但在我们四川只要能领到茶引就能赚到银子。”段吉庆小心翼翼的折好信,又笑道:“机会难得,只入一千两太少,等余掌柜到了爹也入点股。”
这半年没少收礼,琴儿真没想过今后的生计,而是急切地问:“爹,他在信里还说了啥?”
“信是一个半月前写的,那会儿娃还没出世,他说他天天念着家里,做梦也念着你和你肚子里的娃,不但去庙里上香许愿保佑你们母子平安,连每天出门前都要先上柱香。”段吉庆顿了顿,接着道:“他让你别那么省,想吃啥就让幺妹儿去买。他让你别为他担心,他会照顾好自个儿,等补上缺做上官就接你去任地团聚。”
琴儿既高兴又难受,泪水夺眶而出,生怕哭出声被外面的客人听见,急忙用双手紧紧地捂着嘴。
第一百八十二章 古色古香
砌墙、盖瓦、铺青石板和青砖这些很快,门窗等木匠活儿却很多做起来也很慢,一扇门或一扇窗光雕花就要两三天,雕好还要打磨上漆,要是指望原来的那帮工匠估计要做到年底。
韩秀峰不想总借住在翰林院庶吉士敖彤臣租的那个院子,干脆又给了富贵一百两银子,让山东人和山东人找的老木匠量好尺寸,跟富贵一道去拆朝廷查抄的那些犯官家的门窗,甚至把几个院子的青石板都扒来了。
拆很容易,而怎么拆是有讲究的。
不能只拆一家,真要是把门窗全拆了,负责看门的人没法儿跟内务府交代,如果内务府追究下来,重庆会馆也脱不开干系,所以一个院子只能拆三五扇。就这么拆了十几个院子,总算把会馆缺的门窗给凑齐了。
值得一提的是,老木匠年纪大了,担心老了干不动没饭吃,从开始给会馆干活的那天起就总找机会求潘二,问会馆建好之后能不能让他在会馆干,能不能给他口饭吃。
想到会馆建好之后少不了修修补补,而老木匠的手艺确实不错,潘二一说韩秀峰就答应了。没想到山东人霍沉兴也想给他小儿子找个差事,也跟着天天哀求,想着会馆建好之后不能没个人干活,韩秀峰也一口答应了。
从那之后,山东人和老木匠把会馆的活儿当自个儿家的活干,天一亮就起身干活,肚子饿了吃几口接着干,每天都要干到天黑才收工,只用了半个月就把几十扇风格各异的门窗修补得焕然一新。
把门窗拉会馆来安上之后又帮着干其它活儿,他们不歇原来的那帮工匠也不好偷懒,只能硬着头皮跟着干,一直干到十月二十八,会馆总算有了点样子!
一个破旧不堪的三合院在短短半年内变成了一座古色古香的两进大院子,韩秀峰真有些感慨万千,昨儿个在会馆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转了一圈又一圈,一直呆到很晚才回去,今儿个一早又陪着敖彤臣、何恒一起来会馆。
二人刚走到巷口,翰林院编修吉云飞、户部员外郎王支荣、刑部员外郎江昊轩也被潘二接来了。
众人寒暄了一番,一起步行到会馆门口。
跟南北两边残破的旧院子相比,会馆这边真是风景独好,江昊轩停住脚步,仰望看着上有“天官赐福”、“麻姑祝寿”和“鹿鸣梧桐”等镂空砖雕的门楼,惊叹道:“青砖黛瓦,高墙深锁,气派庄严,透满神韵!”
吉云飞抚摸着南门左侧雕有“暗八仙”图案的白色长方石鼓,再抬头看看对面那只雕有“狮子戏球”图案的石鼓,好奇地问:“志行,这对石鼓花了不少钱吧?”
韩秀峰自然不会说这对石鼓是从犯官家拆来的,一边招呼众人进去,一边笑道:“这我真记不太清,得进去翻翻细账。”
“我就是随口一问,”吉云飞没急着进去,而是看着门口铺了约七八丈长的青石板,由衷地叹道:“连门口都铺上了石板,可见你花了多大心思。”
敖彤臣抚摸着大门,喃喃地说:“难以置信这么大一个院子竟在半年内建成,并且建得这么好。我老家的祠堂也不过这么大,据长辈们说前前后后建了七八年才完工。”
“的确不容易,志行,让你费心,让你受累了。”
“您二位言重了,我心是费了不少,受累实在谈不上。毕竟这是京城,只要有银子没有做不成的事,不管啥样的工匠都能找到,不管啥材料也全能买到。”韩秀峰微微一笑,抬起胳膊邀请众人往里走。
王支荣在户部当差,平时没少跟工部和内务府打交道,跨过门槛笑道:“志行,别人不晓得我是晓得的,真要是像你说的这么简单,工部和内务府营造的那些宫殿庙宇也不至于几年也完不了工。”
“王老爷,这不一样,会馆是我们重庆同乡在京城的家,自个儿家的事自然要上心。”
“对对对,志行,这话说在点子上。”
吉云飞顾不上再夸韩秀峰了,因为注意力被眼前这一道高高的磨砖照壁墙给吸引住了,上面镌刻着一对栩栩如生的仙鹤,傲立于苍松之上,雕工精巧的令人叹为观止。
敖彤臣、江昊轩等人也啧啧称奇,见他们又抚摸起照壁上的砖雕,韩秀峰禁不住笑道:“吉老爷,敖老爷,您几位别问我这照壁花了多少银子,想知道这些回头给您几位看细账。”
“好好好,今儿个只观赏不谈银钱,谈银钱太俗!”
绕过照壁,眼前豁然开朗。
一个偌大的院子,地面全铺着青砖,左右两边有两坐雕梁画柱的房子,韩秀峰拱手笑道:“吉老爷,敖老爷,江老爷,左边是文昌阁,右边是乡贤祠,建是建好了,但还没匾额,不但文昌阁和乡贤祠没有,里面所有的房子全没有,待会儿还得求几位老爷挥毫泼墨赏几幅墨宝,我好拿去找工匠镌刻。”
“又是求又是赏的,志行,你啥时候变这么见外了?”
“是啊志行,刚才还说会馆是我们这些重庆同乡在京城的家,自家的事用得着求吗?何况这是题匾,能为会馆题匾,我等三生有幸。”
“吉老爷,我不光要请您几位题匾,还要求几位作几副对联,您几位看看,里里外外,光秃秃的,啥也没有。”
“这不用求,这些全是我等份内之事。”
“博文兄,题匾容易,这对联可不简单,我才疏学浅,只能出一副对子,还得容我好好想想。”
“不着急不着急,我一样得好好想想。”
整个会馆是以一根东西向的中轴线左右伸展,正厅很大很长,用两扇精美的屏风隔成了正厅和东西两个花厅,两个花厅都有门通往里进,走进内院又是一番景致,四栋两层徽式木楼围成一个四合院,院子中央有一座假山,假山边上是一座凉亭,凉亭与假山之间挖了一个小池塘,而水井则在假山后头,既方便取水又不会有碍瞻观。
楼上楼下共二十间状元房,南北两侧各有一个木梯,每间房里都有两张床、一张书桌,书桌上都摆有一盏抗风洋灯。
一楼地面铺青石板,二楼全是又厚又结实的衫木地板,吉云飞在上面走,敖彤贤在楼下听,发现脚步声很小,考生们要是住楼下并不会被楼上的走动声所打扰。
第一百八十三章 只花了四千多两!
众人下来在亭子里坐了一会儿又回到正厅,正厅地面上铺有一幅彩磨石“瓶升三戟”图,寓意考生和在京官员官运亨通、平升三级。
吉云飞在众人谦让下坐在上首,回头看看摆在角落里的西洋钟,再抬头看看门框拓方上吞云吐雾的“二龙戏珠”图案,感叹道:“外面沉稳厚笃,处之泰然。里头曲廊勾连,通透开敞,起承转合,和中有序,既暗合我懦家礼法,又脱俗清雅、庄重深沉。诸位,我看省馆也不过如此!”
相似小说推荐
-
楚氏赘婿 (百里玺) 起点VIP2020-09-10完结大楚皇帝一道赐婚圣旨,霸气的将“小昏侯楚天秀”送到军权滔天的平王府,当了...
-
回到明初当王爷 (渤海郡公) 红薯网VIP2020-08-19完结执掌三千虎卫,壮我浩荡**!饮马恒河畔,剑指爱琴西;碎叶城揽月,赏雪夏威夷;黑海之畔张弓,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