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搅黄人家的婚事不好吧?”
“有啥不好的,我们这是为黄老爷的表妹着想!”
第一百八十六章 湖广道御史不去湖广!
翰林院既清贵也清闲,据说有不少翰林院庶吉士因为承担不起在京城的花销,或担心几年一次的大考考不好丢人,一馆选上就请假回老家,然后找各种借口不回京。编修、检讨等正儿八经的翰林官同样如此,只要不想去点卯总能找到借口。
所以自会馆建好之后,吉云飞和敖彤臣每隔两三天就会邀上一帮好友来会馆吟诗作对,不再跟以前那样只去陶然亭、窑台和城外的那些寺庙,更懒得再去鱼龙混杂的酒楼。
韩秀峰打发走潘二,洗完漱吃了点早饭就去庙里上香还愿,回到会馆赫然发现昨儿晚上也没少喝的吉云飞又来了,正捧着一本书坐在正厅里看得津津有味。
韩秀峰走进大厅,拱手问:“吉老爷,看啥呢?”
吉云飞放下书,抬头笑道:“正在等几个朋友,闲着也是闲着,见这儿有书就随便翻翻。”
“看书好,我以后也得多看看书。”韩秀峰下意识看了一眼书架,关切地问:“吉老爷,等会儿有几位朋友?”
“两位,你不是一大早去庙里还愿了吗,长生也不在,我跟老余头交代的,中午的酒菜他和小山东在帮我准备。”
“跟他们交代也一样。”
见杯子里的茶已经没色了,韩秀峰正准备去拿茶叶帮着重新沏一杯,潘二风风火火地从外面回来了,提着衣角跨过门槛,正准备开口见吉云飞端坐的眼前,一时间竟愣住了。
“说曹操,曹操到!跑得满头大汗,这是去哪儿了?”吉云飞笑问道。
“说话呀,吉老爷问你呢。”韩秀峰提醒道。
潘二何等精明,岂能不晓得啥话能说,啥话不能说,并且今儿上午真有个了不得的大发现,抬起胳膊擦了把汗,绘声绘色地说:“吉老爷,不怕您笑话,要不是我家少爷让我去福建会馆打听黄老爷住哪儿,我都不晓得湖广道御史也是京官,一直以为湖广道御史平时应该在湖广呢!”
顾老爷做过一任御史,但来京投供前韩秀峰与顾老爷的关系一般,没机会问御史的事,顾老爷同样也没说过。
来京之后主要跟吉云飞、敖彤贤、钱俊臣、江昊轩等京官打交道,除了有过一面之缘的黄钟音之外,韩秀峰从未跟御史接触过。更重要的是什么官都能花银子捐,唯独礼部、吏部和都察院的缺花银子捐不到,所以也懒得打听御史的事。
听潘二这么一说,韩秀峰也觉得奇怪:“湖广道御史难道不用去湖广吗?”
“哈哈哈哈……”吉云飞从来没遇到过如此好笑的事,被他们主仆逗得差点笑岔气。
韩秀峰不解地问:“吉老爷,您笑啥?”
吉云飞边笑边摆摆手:“等等,让我先笑完。”
“这有啥好笑的?”
“好笑,志行啊志行,亏你还是会馆首事,居然连这都不晓得。湖广道御史就得去湖广,那刑部四川清吏司的司官是不是也得去四川。哈哈哈,笑死我了……”
韩秀峰反应过来,好奇地问:“这么说都察院的十五道御史跟六部的司官一样全是京官,平时全呆在京城,不用去各省监察?”
“你以为呢?”吉云飞眼泪都笑出来了。
“我一直以为御史要出巡呢。”
“你是前朝的戏看多了吧,还出巡,你以为监察御史跟前朝的巡按御史一样?”
“难道不一样吗?”
“不一样。”吉云飞擦干笑出来的泪,解释道:“都察院设京畿、河南、江南、浙江、山西、山东、陕西、湖广、江西、福建、四川、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十五道御史。各道御史坐京分省监察,而且不只是监察本道官员和政务。比如山西道御史,不光负责监察山西道官员、核察山西道刑名,同时还稽察兵部、翰林院、六科、中书科、总督仓场、坐粮厅、大通桥及通州二仓。”
“我说去年杜三补缺那会儿,山西道御史为啥跑兵部去监督抽签呢,原来山西道御史不用去山西!”韩秀峰醍醐灌顶般明白过来,可想想又问道:“不对啊,吉老爷,黄老爷是湖广道御史,他为啥还去湖广?”
“那是奉旨去湖广办差,也就是百姓常说的钦差大臣,差事办完了自然要回京。”
“这么说顾老爷虽做过江西道御史但没去过江西。”
“没有。”吉云飞笑了笑,接着道:“雍正朝时曾设过巡察各省御史,之后就不再常设巡察御史了,遇事由皇上临时差遣。不过各省也不是没有御史,直隶、两江等总督一般加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各省巡抚一般加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
“丢人丢大了。”韩秀峰禁不住苦笑道。
“不晓得也正常,再说这又没外人。”吉云飞拍拍胳膊,随即回头问:“长生,你去找黄老爷做啥?”
潘二缓过神,急忙道:“我家少爷说黄老爷不管咋样也是我们巴县同乡,之前又不晓得湖广道御史原来是京官,而且会馆没建好没办法,现而今会馆建好了就差我去请黄老爷来瞧瞧,问问他愿不愿意搬过来住。”
湖广道御史黄钟音虽自幼在巴县读书生活,也是在巴县考的秀才,在四川考的举人,并且是以四川举人身份来京考的进士,但祖籍却是福建。四川考生不把他当同乡,福建考生同样如此,两头都占了,两头又都不占,处境一直很尴尬。
巴县的那些百姓觉得外省人抢了他们饭碗,赚了他们的钱,对八省客商是恨之入骨;巴县的那些士绅,尤其那些连秀才都不如的例贡、监生,觉得生活在巴县的外省读书人,抢占了他们的生员乃至举人名额,挡住了他们的上进之路,所以对八省客商也是恨之入骨。
顾老爷等致仕官员和一些举人之所以跟八省会馆横眉冷对,主要争得是地方事务的主导权。比如之前设公估局,谁来主办谁就能赚到大笔银子。又比如各省都在办的团练,谁来主办谁就能呈请设立厘金局。
第一百八十七章 地域之见
尽管每次有同乡提到八省行帮,吉云飞都会跟着同仇敌忾一番,但身为前途无量的翰林院编修他早没那些地域之见,一直觉得黄钟音这个朋友可交,只是一直没机会深交。见韩四想到了,不禁问:“志行,会馆翻建前你有没有找过永洸?”
“永洸是谁?”
“就是黄老爷。”
“哦,原来黄老爷的字是永洸,”韩秀峰反应过来,一脸不好意思地说:“正月里我是照着历年入住会馆的京官外官名册挨个儿写信化缘的,名册上没黄老爷的名字,我就没给他写信。后来要建乡贤祠,去省馆抄我们重庆府十四州县散厅的进士名册,才晓得黄老爷也是我们巴县的进士。”
“说起来也怪我,忘了提醒你。”吉云飞轻叹口气,又抬头问:“长生,黄老爷住哪儿打听到没有?”
“打听到了,黄老爷的家眷刚从老家过来,他在离菜市口不远的绳匠胡同南头路西租了个院子。”
“绳匠胡同?”
“嗯。”
“这个黄永洸,还真会选地方。绳匠胡同乃京城最有旺气的街巷,今年各省乡试主考官同考官绳匠胡同放得最多,此系地脉所管,街背南半截胡同次之,我所住的北半截胡同又次之。”吉云飞感叹了一番,旋即起身道:“长生,笔墨伺候。”
“好咧,您稍等。”
“志行,等会儿要来的两位好友中有一位正好是黄老爷的同年,我写两封请帖,一封是中午的,一封是晚上的,劳烦你帮我跑一趟。要是黄老爷在家,就请他来吃捎午。要是不在,就把晚上那封交给他的家人,请他晚上过来宵夜。”
吉云飞要宴请黄御史,正愁跟黄御史说不上话的韩秀峰是求之不得,连忙道:“谈不上劳烦。”
……
吉云飞写好请帖,韩秀峰跑里面去拿来一个锦盒。在去绳匠胡同的路上又花二两银子买了点礼物,以祝黄御史乔迁新居。
说起来也巧了,赶到黄家,敲门一问,黄御史正好在家。
把晚上的那封请帖收起来,把中午的那封请帖和名帖放进锦盒,连同路上买的礼物一并交给黄家人,在门口等了大约半柱香的功夫,黄家人微笑着走出来请他进去。
走进客厅,只见黄钟音正坐在椅子上看吉云飞请帖。
“晚生韩志行,给黄老爷请安。”韩秀峰连忙上前打了个千。
黄钟音没想到吉云飞会请他去会馆吃酒,更没想到韩秀峰还备了一份贺礼,虽然贺礼不值几个钱,但在他看来这是巴县乃至重庆籍在京官员对他黄钟音的一种认同,放下吉云飞的信,笑道:“都是同乡,韩老弟无需多礼。”
“黄老爷,说起来惭愧,前些日子晚生忙着修建会馆,一直没顾上给您接风,也一直没顾上登门拜见。”
“韩老弟,再说这些就见外了,会馆我又不是没去过,晓得你有多忙,而且是为在京同乡们忙,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建好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楚氏赘婿 (百里玺) 起点VIP2020-09-10完结大楚皇帝一道赐婚圣旨,霸气的将“小昏侯楚天秀”送到军权滔天的平王府,当了...
-
回到明初当王爷 (渤海郡公) 红薯网VIP2020-08-19完结执掌三千虎卫,壮我浩荡**!饮马恒河畔,剑指爱琴西;碎叶城揽月,赏雪夏威夷;黑海之畔张弓,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