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韩四当官 [校对全本] (卓牧闲)


  起得太早,韩秀峰也困了,先把吉云飞扶到东厢房歇息,然后去费二爷房里睡回笼觉。结果这一睡居然睡过了,直到被潘二和大头叫醒才发现已经是下午。
  “吉老爷呢,吉老爷有没有醒?”
  “醒了,刚走。”潘二顾不上刚走的吉云飞,跟在他屁股后面兴高采烈说:“四哥,不去贡院瞧瞧真不晓得有天底下有那么多举人老爷,我估摸着有五六千!天没亮就开始排队等着点名识认,还得把衣裤鞋袜全解开,以供搜检。早上多冷,好多举人冻的打喷嚏。”
  韩秀峰一边洗脸一边叹道:“所以说十年寒窗苦,别看人家光鲜,其实也不容易。”
  “宽衣解怀倒不算啥,后来去了个大官,领着一队丘八严查,还挂出悬赏,说只要搜出一个夹带小抄的赏银一两。那些个丘八别提有多卖力,让排在前头的那些举人把衣裳全脱掉,让人家光天化日之下当那么多人面光着屁股,不但把辫子解开看来,还扒屁眼儿看里头有没有塞东西。”
  “这么严?”
  “你去看看就晓得了,”潘二回头看看大头,绘声绘色地说:“不搜不晓得,一搜还真搜出不少夹带舞弊的,搜出来的全戴枷示众,排了一大片,全是举人。有好多举人吓坏了,有的赶紧把小抄找个地方扔掉,有的掉头就溜,干脆不考了!”
  韩秀峰擦干脸,把毛巾顺手晾到绳子上,回头问:“二爷他们呢?”
  潘二探头看看院门口,神神叨叨地说:“二爷也夹带了小抄,藏在鞋子里,好在没排在前面,见前头查那么严,就把鞋脱了踢到一边。我看得清清楚楚,他后来是光着脚丫子排队的。”
  “没被搜出来?”
  “没有,”潘二笑了笑,又说道:“我见着任禾了,他好像没夹带小抄,一点也不紧张。不过他龟儿子运气不好,竟被一个丘八盯上了,当那么多人面脱得精光,还得把屁股撅起来让丘八看屁眼儿有没有塞东西,哈哈哈哈。”
  “二爷他们没有?”
  “二爷他们排在后头,可能那些丘八后来搜得不耐烦了,喊了一声‘全部查过’,二爷他们就这么进去了,没要脱衣裳。”
  “这就好,不然他那么大年纪脱得精光多尴尬。”
  刚收拾完堂屋里的残羹剩饭,正在井边洗碗的大头忍不住问:“四哥,你说二爷他们能不能高中?”
  韩秀峰回头看了看,见何恒、刘山阳的家人不在,坐到小凳上苦笑道:“二爷够呛,何举人他们也难说,我们会馆这次去了七个,能有一个中式就不错了。”
  “顶多中一个?”
  “可能一个也中不了。”
  “任禾那龟儿子呢?”大头追问道。
  韩秀峰沉吟道:“任禾在巴县算是有点才华,但这是人才济济的京城,不是巴县,他真算不上出类拔萃。”
  何恒、刘山阳的三个家人全在外面闲逛,院子里没外人,潘二没啥好顾忌的,禁不住笑道:“一个中不了也没啥不好,他们全中不了我们就能提前一个月开工,用不着等到殿试放榜。”
  “不许瞎说,不过是该做两手准备。”
  韩秀峰话音刚落,一个衣着不凡的书生敲敲虚开着的院门,探头问:“请问这是重庆会馆吗?”
  潘二急忙迎上去道:“是,这儿就是重庆会馆,您找谁,有啥事?”
  “请问韩志行韩首事在吗?”
  “在,晚生便是韩志行,敢问先生贵姓?”
  “免贵姓王,”不速之客上下打量了一下韩秀峰,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韩首事,这是正定府平山县余老爷给你的信,信里有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信和银票王某捎到了,劳烦你给余老爷写封回信,王某回去之后也好跟余老爷交差。”
  “原来是余老爷的朋友,失敬失敬!”过年时给住过会馆的重庆府籍外官写过那么多封信,总算等到了一封回信,人家还捎来五十两的银票,韩秀峰欣喜若狂,急忙邀请送信的书生去堂屋喝茶。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两手准备(二)
  同乡外官托人捎来银子,让韩秀峰意识到是该做两手准备。费二爷他们要是一个也中不了式,那就提前一个月开工。早点翻建会馆,早些把银子花掉早安心,免得夜长梦多。
  而一动工会馆就不能住了,并且朝廷今年开的是恩科,按例明年还要开科取士,何恒、刘山阳等举人要是这次中不了,可能要在京城住到明年,这就意味着不光要帮钱俊臣找房子,也得帮自给儿和今年落第却不走的举子找地方住。
  会试之年,京城人满为患,房子不好找。
  韩秀峰不想为省点钱耽误时间,去省馆请张馆长帮着找了个“纤手”(清代的房产中介),接下来几天没别的事,每天早出晚归,跟着“纤手”出去看房。
  有的院子太大,有的院子太小,有的院子离会馆太远,有的院子大小合适租金太贵,就这么一连看了九天也没看到合适的,只能先雇车去贡院把连考了九天,像害了一场大病,几乎全瘦了一圈的费二爷、何恒等举人接回会馆。
  看着他们那垂头丧气的样子,就晓得这次没考好。
  费二爷不但痩了一圈而且看着像又老了十岁,一放下考篮就没精打采地说:“次次应考,年年落第!志行,对不住了,枉费了你一番苦心。”
  韩秀峰劝道:“二爷,这还没放榜呢,不许说丧气话。”
  “人贵在自知之明,考得咋样我自给儿心里清楚。”
  “二爷,您老别这样,就算今年中不了还有明年。”
  “不考了,说不考就不考!”费二爷深吸口气,又看着何恒等人道:“我年事已高,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再不回璧山老家,真要客死他乡。就不陪诸位等放榜了,等会儿便去跟吉老爷他们辞行,明儿一早就动身回老家。”
  “二爷,干嘛这么急!”何恒苦着脸问。
  “不怕诸位笑话,我不光心灰意冷,也思乡心切,便是在考棚里也念着老家。”费二爷顿了顿,转身道:“志行,我归心似箭,你就别再劝了。”
  韩秀峰能理解他老人家此时此刻的感受,沉吟道:“行,不劝了,您老早些回乡也好,我让长生陪您去跟吉老爷他们辞行,明儿一早再为您老送行。”
  “嗯,”费二爷起身走出堂屋,想想又回头道:“诸位要是想给家捎信就赶紧写,明儿个我一并帮诸位捎上。”
  “这就劳烦二爷了,我这就回房写。”
  “举手之劳,谈不上劳烦。”
  ……
  送走二爷,堂屋里的气氛变得更凝重。
  何恒没精打采,刘山阳垂头丧气,江北厅杨举人欲言又止,铜梁县贺举人满面愁容……韩秀峰不晓得咋劝慰他们,干脆直言不讳地说:“诸位,还是那句话,不到放榜谁也不晓得有没有中式,就算落第也没啥,今年中不了式还有明年。不像以前,一等就要等三年。”
  荣昌县鲍举人故作轻松地说:“是啊,今天不中还有明年!”
  “所以说我们要做两手准备,”韩秀峰笑了笑,接着道:“不管诸位有没有中式,会馆今年都要翻建。过去这几天我和长生一直在外面找房子,看了几个院子,有大有小,想先问问诸位的意思。”
  何恒反应过来,抬头道:“志行,要是这次落第,我肯定不会回去,在京城住一年,等来年再考。来年能中式最好,就算再考不中也没啥,连考三次,三次不中便能大挑。不管租啥样的院子,记得给我留一间,租金该咋算咋算。亲兄弟还明算账,别不好意思。”
  “好的,给君杰兄留一间。”韩秀峰点点头,转身问:“始真,你呢?”
  不来京城不晓得人才济济,刘山阳对明年能不能金榜题名没任何信心,再想到家里的那些事,无奈地说:“我打算先等放榜,要是没中式就回去。”
  “为啥急着回去?”
  “来前家父已卧病半年,不能不回去。”
  韩秀峰拍拍他胳膊,又问道:“杨兄、贺兄,你们呢?”
  “我跟君杰兄一样这是第二次应试,打算再等一年,再考一次,就算不中也能大挑。”江北厅杨举人摸摸鼻子,又一脸不好意思地说:“志行,我跟君杰不能比,家中只有几十亩薄地,带的盘缠不多……”
  “杨兄无需为此担忧。”
  “这就劳烦贤弟了。”
  “谈不上劳烦。”
  挨个儿问了一下,只有刘山阳和荣昌县鲍举人打算要是榜上无名就回老家。韩秀峰晓得费二爷归心似箭,但不放心他老人家孤身先走,等他一回来就和刘山阳、鲍举人一起劝。想着三个人约帮,这一路上能有个照应,费二爷总算松了口,答应等到二十一放榜再走。
  确定有四个人留在京城,这院子就好租了。只是京城租房跟巴县老家不一样,按京城的行规,一条檩算一间,比如三间东、西房不加隔断,就三间而不是一大间。
  喊考完之后无所事事的费二爷、何恒一起去看,终于在宣南租到一个前后两进,共九间房,且有轩有圃、花木葱郁的院子,据说是雍正年间一位闽浙总督在做京官时的旧邸,用“纤手”的话说不光宅子“旺”,连胡同都有“旺气”,最能出主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