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韩四当官 [校对全本] (卓牧闲)


  “以前自然不能,现在没啥好担心的。”费二爷回头看看众人,忍俊不禁地说:“中式考生拜见房师这是规矩,你先帮他垫上,回头让长生去给他做几天门房,就算他不还也能用门包来抵。”
  “好吧,不管咋说也是同乡,我先吃点东西,吃完就去帮他找房子。”
  “志行,能不能帮我个忙?”刘山阳禁不住问。
  “啥忙?”韩秀峰下意识问。
  刘山阳跟何恒对视了一眼,苦笑道:“钱老爷年前从我这儿借走两百两,借时说周转几天,结果到今天也没还。我又不好意思开口讨要,等放榜之后你能不能帮我问问他。”
  “行,我找个机会帮你问问。”
  想到钱俊臣的为人,潘二暗笑之前是任禾、刘山阳这些同乡倒霉,今后要轮到钱俊臣那一房的学生倒霉了。摊上钱俊臣这样的房师,那些个好不容易高中的考生要倒八辈子霉!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动不如一静
  寅时三刻,天还没亮,大头和何恒、刘山阳的三个家人便起来生火做饭。昨天下午雇的马车一到,潘二就带着其中一辆去北半截胡同接翰林老爷。
  韩秀峰忙着收拾香案,摆放祭品,费二爷、何恒等七位举人也起来了,先把捆扎好的铺盖送上停在门口的马车,然后回房检查票卷及考篮里的物品。
  大头把糕点和刚热好的粽子刚送进堂屋,温有余等七位商贾到了,一进院子就预祝几位举人老爷高中,说完吉利话老老实实守在堂屋外面。他们既不是官身又没有功名,在这个节骨眼上不能也不敢进去。
  北半截胡同离会馆不算远,翰林院检讨吉云飞一会儿就到了,跟费二爷等考生寒暄了几句,便摇身一变为司仪,领着七位考生上香祭拜。
  拜完孔圣人和各路神仙,招呼众人入席吃饭。
  连韩秀峰都没入席,温有余等商贾更不敢往里凑,好在今天只吃饭不吃酒,并且费二爷他们急着去贡院也吃不下,一人吃了一小块糕点和一个粽子,就提着各自的考篮走出院子,钻进会馆帮他们雇的马车。
  何恒和刘山阳有家人,不用需要别人送。
  费二爷和之后来的四个考生没带家人,韩秀峰正琢磨着是不是送一下,温有余突然道:“韩老爷,您要陪吉老爷,天亮了还得去帮钱老爷找房子,要不就别去了,我们帮您送二爷他们。”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韩秀峰只是捐纳出身的九品候补巡检,本就不想凑这个读书人的热闹,干脆来了个顺水推舟:“既然几位有这份心,这就劳烦几位了。”
  “谈不上劳烦,能送几位老爷去应试是我们的福分,吉老爷,韩老爷,我们先走一步。”
  “去吧,别管我们。”
  吉云飞话音刚落,潘二忍不住问:“少爷,要不我和大头也去送送?”
  韩秀峰晓得他俩是想去看热闹,不禁笑道:“去吧,早去早回。”
  “我先把那串鞭放了。”
  “别管了,我来放。”
  韩秀峰从大头手里接过香,走到门口点燃鞭炮,躲到一边喊道:“预祝我重庆府七位举人老爷马到功成,金榜题名!”
  坐在第一辆马车上的费二爷拱手道:“借志行老弟吉言,吉老爷,志行老弟,我等去贡院了。”
  “走吧,博文静候诸位的捷报。”吉云飞拱拱手,随即朝站在第一辆马车边的潘二点点头。
  “启程!”潘二大喊一声,走着前头给车队开道。
  看着他那小人得志的样子,韩秀峰忍不住笑了。
  吉云飞一直把七辆马车目送到巷口才回头问:“志行,刚才温掌柜说你要帮钱俊臣找房子?”
  “他不是被简选上同考官了吗,等从贡院出来就是房师,没个宅子让他那一房中式的考生去哪儿拜见。所以就托黄老爷给我捎了封信,让我赶紧帮他在附近租个院子。”想到眼前这位更有资格做同考官,韩秀峰竟有些尴尬。
  吉云飞沉吟道:“要等到二十一才放榜,用不着这么急。”
  “也是啊,不着急。”韩秀峰不想哪壶不开提哪壶,连忙招呼道:“吉老爷,大头起了个大早,做了一大桌菜,二爷他们吃不下我们吃,他们不能喝酒我们喝,正好还有两坛‘温永盛’的老窖。”
  “也好,反正今儿个没啥事。”
  ……
  人全去了贡院,会馆里就剩下他们两个,不管说啥也不用担心传出去。
  几杯酒下肚,韩秀峰忍不住问:“吉老爷,别人跟卓大人说不上话,您一定能说得上。卓大人又是这次恩科的总裁,您为啥不想想办法谋个差事?”
  “谋个同考官?”吉云飞放下杯子问。
  “吉老爷,我晓得您为官清廉,不愿意去钻营,可是……可是……”
  “志行,我晓得你想说啥,我也的确能跟卓大人说上话。只是现而今不比以前,朝局变幻莫测,一动不如一静。”
  韩秀峰心想这跟朝局有啥关系,一时间竟愣住了。
  吉云飞看着他一脸茫然的样子,想到这里也没外人,干脆解释道:“卓大人入阁拜相,官居一品,看似圣眷正浓,其实如履薄冰。”
  “如履薄冰?”
  “皇子都有老师,你晓得卓大人做过哪位皇子的老师吗?”
  “哪位皇子?”
  吉云飞苦笑道:“卓大人做过六皇子也就是恭王的老师,卓大人由科道荐仕至武英殿大学士,持身清正,恬性孝友,与人交以诚,但论做老师却不及杜受田杜大人。”
  韩秀峰下意识问:“杜大人是哪位皇子的老师?”
  “今上。”
  “啊!”
  吉云飞轻叹气,凝重道:“皇上登极,开恩科取士,乃国之大事。不出事最好,要是又闹出科场弊案,卓大人身为会试总裁,将难辞其咎。”
  原来卓大人和那个杜大人都做过皇子的老师,结果卓大人教的那个皇子没坐上皇位,人家教的那位皇子成了当今皇上,当今皇上自然不会把卓大人当心腹。只是刚登基不久,广西还有贼匪作乱,正值多事之秋,不太好动卓大人这样的老臣。想到这些,韩秀峰喃喃地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巴结卓大人是不合适,甚至不能走太近。”
  吉云飞喜欢他这个一点就透的小老乡,但不想再聊这个话题,突然话锋一转:“志行,江昊轩不是让你去帮着劝那个云南的解运官吗,那个解运官亏缺铜斤一案,我看他查办不出个啥名堂,估计很快就查办不下去了。”
  韩秀峰不解地问:“咋查办不下去?”
  “前天,给事中钱粱上了《重铜政以杜弊累疏》一摺,痛陈铜政之种种弊端,称滇省运员之累有二:其一在滇,其二在京。在滇者往往运铜多委亏空之员,希图当下扣其运费乃至铜斤以补亏款。在京之累,则户工两局胥吏需索也,百般刁难运官,议定交贿后始能进局。
  曾任云南布政使的张大人也上了一份《铜政议》,称:夫滇僻壤也,著籍之户才六十万,其畜牛马者十一二耳。此六十万户分隶八十七郡邑,其在通途而为转运所必由者十二三耳。由此言之,滇之牛马不过六七万,而运铜之牛马不过二三万……”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两手准备
  生怕韩秀峰听不懂,吉云飞又解释道:“铜厂远在深山里,云南办铜首先要把铜矿采出来熔炼成铜锭,再用牛马转运至永宁,要转运二十三站才能由水路接运。现而今已是咸丰二年,不但水运,连陆路转运的运费都还按乾隆二十年议定的脚价算,每百斤铜每转运一站只给银八分五厘,根本不够。
  钱没以前值钱,云南马匹又稀少,食物又昂贵,这铜咋办咋亏。不但运官苦不堪言,云南百姓也苦不堪言,张大人在折子里恳求皇上不要让云南再办铜了,提议朝廷去采买洋铜铸钱。”
  韩秀峰忍俊不禁地问:“水越搅越浑,从铜斤亏缺扯到了铜政?”
  “嗯,”吉云飞点点头,意味深长地说:“不是那个犯官有多大能耐,就凭他那几个同年掀不起这么大风浪。而是铜政之弊积重难返,云南百姓不堪重负,云南官员苦不堪言,他们巴不得朝廷究办。”
  “朝廷真要是严办那几个运官,就得想出个解决之道?”
  “正是,可又能咋解决,朝廷正眼巴巴等着滇铜和黔铅来铸钱,正为广西平乱的粮饷发愁,哪有银钱拨给云南去办铜,而采买洋铜铸钱一样得有银子,所以铜斤亏缺就是一笔糊涂账,压根没法儿查办,越查只会越麻烦。”
  “这么说朝廷会和稀泥,那几个亏缺铜斤的运官不会有啥事?”
  “顶多革职。”
  韩秀峰故作遗憾地叹道:“可惜了,江老爷好不容易谋了个差委,却要白忙活一场。”
  翰詹科道本就瞧不起刑部的官,吉云飞身为翰林院检讨一样瞧不起,淡淡地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白忙活没啥不好,不能啥银子都敢收,更不能开口索要,尤其这种银子。”
  “吉老爷所言极是,来,我敬您一杯。”
  ……
  吉云飞不敢跟卓大人走太近,从未没想过要做恩科会试同考官,可想到钱俊臣那样的人居然被简选上了,再过十几天就摇身一变为房师,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儿,喝着喝着竟喝醉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