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三七开)


 牙行介绍之后,交易完成,收取一笔资金作为酬劳。
 关平在新野设立集市,命糜芳管理。南北汇聚而来的商人,便将商品挂在集市内,在官府中留档,然后谁想买什么,便可以一目了然。
 官府收取税收,可不就是牙行生意?
 糜氏酒虽然日进斗金,但是新野那个大集市,也是非同小可。否则新野不可能这么快到达现在的地步。
 目前新野虽然人口增加变得缓慢,但是各种军事物资,皮革,铁矿,牛筋,粮食,木柴,各种物资堆积如山。
 粮仓,武库被塞的满满的。
 听说积谷可以供给二十万军民,省吃俭用三年,那可真的是可怕的厉害。还有到处收购马匹,耕牛,听说骑兵就有了一千规模。
 真的是可怕。
 一匹战马,需要十金。一千规模的骑兵便需要一万金,听说新野的骑兵还是一人双马,一匹战马,一匹驽马。
 再加上伺候战马,驽马所需要的成本,简直是天文数字。再则,陈传作为商人,甚知道南方战马极少,关平的骑兵数量正在急速扩张之中,恐怕溢价购买了战马,十五金一匹战马都有可能。
 新野赚了很多钱,但花出去的更多,如流水一般花销出去。这个势力可真是可怕,就仿佛是战争的机器一般,把钱全部用在机器之上。
 而这一切的功劳,便是关平出的主意。
 糜氏酒,集市。
 从商人的角度上来看,关平这个年仅十几岁的总角童子,当真是天上下来的财神爷一般,可怕。
 而从谋士角度上考虑,关平为刘备解决了钱粮危机,先不说足智多谋,至少也是鬼点子很多。
 机灵。
 关平在米粮山上击败了王威麾下营司马王严,绝对的骁勇善战。听人(刘琰)说,关平也是领兵有方,刘备试用为别部司马,统帅数百人,戎装整齐,军令森严,绝非寻常。
 作为商人,关平是优秀的。
 作为谋士,关平似乎也不错。
 作为将军,关平也是优秀的。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关平竟然南下夺取了房陵,并且坐稳了。襄阳与房陵一带隔着群山,道路不通。
 只有汉水连接。
 但消息也不断从房陵传来,听说关平做太守做的也很不错,势力大增。目前正在练兵秣马。
 别看现在关平乃是屈居于其父关羽之下,但也算是一方诸侯了。
 诸侯这种称谓在不同时期,可以有不同解释。在和平时期,诸侯指列侯,不管封户多少,都是列侯。
 在如今,诸侯便是指群雄了。
 张鲁汉中郡守,雄踞汉中多年,也是铁打的诸侯。关平割据房陵,麾下兵马数万,人众二三十万,也是一方诸侯。
 父子二人合力,更已经可以与张鲁并驾齐驱了。
 当然,一个势力的强弱并不是通过简单计算便可以得出结论的,还需要涉及到方方面面。
 主要是诸侯强,则麾下强。
 麾下文武强,便人民强,士卒强。人民强,士卒强,便可以以少胜多,犹如曹操击败了袁绍一般。
 陈传有点眼见,又能接触到荆州的核心圈子,所以有点忧心。他可深知目前荆州的情况。
 武备废弛,军中多充斥庸俗之辈。
 战船虽多,但不少已经损坏,年久失修。
 文官毛病也多,多是贪财空谈之辈占据高位实权,犹如蔡瑁,张允,而蒯越等智囊,则是位居边缘。
 陈传觉得,目前的关家与刘家,就像是曹操与袁绍一样。如果没有外力借入,关家终究能胜刘家。
 顶多是多打几年罢了。
 对此陈传甚为忧心。
 陈传与刘表有点沾亲带故,经商多年,家中富裕,怕就怕这个啊。
 这便也是官商的短板了,若是官皮都倒了,商人焉能存留?
 总而言之,陈传觉得关平前途不可限量,也就有点羡慕李忠这小商人,居然有幸能跟在关平屁股后边发财。
 真是幸运的家伙。
 诸多杂念在脑中盘旋,终究却又消散一空。陈传回到了当前,他笑着对李忠拱了拱手,说道:“恭喜李先生了。”
 恭贺一声之后,陈传沉吟了片刻,才说道:“二十万斤的熟丝线,确实是大生意,我目前库房中只有十万斤熟丝线,要凑齐二十万需要三天。”
 “三天时间没有关系,关系的是这作价几何?”李忠也换回了生意频道,认真说道。
 “一斤熟丝线四百四十钱如何?”陈传又沉吟了一下,然后试探问道。
 熟丝线的价格一直很稳定,行价一直维持在四百五十钱一斤,一匹布成本需要九千钱。
 中间商人以同价卖给妇人,夫人织布好后,商人以九千二百钱收购一匹布,转手卖出一万钱。
 利润已经颇高了。
 而一斤熟丝线四百四十钱,又代表着什么呢?
[182.第182章 一呼百应]
 一斤熟丝线四百四十钱,二十斤就是八千八百钱,刚好能做出一匹布。
 而之前一匹布材料的成本价,需要九千钱。
 也就是说,按照这个价格收购熟丝线,出产的布,成本就减少了两百钱。
 这同样的一匹布,别人卖一万。
 我就可以卖九千九百,九千八百。以这样的价格迅速的把布卖出去,周转资金又买来熟丝线,快进快出。
 工厂的规模越大,占据的市场份额就越大。这其中的利润,真的是难以想象。
 四百四十钱,就已经是不错了。熟丝线的收购价格也不低。但是李忠是个商人,商人自然是要利益最大化。
 李忠考虑了一下,说道:“四百三十钱,无需多说。若是先生能答应下来,我便买,不答应,我便去寻别家。”
 大宗交易,不会像大妈在菜市口买菜一样砍价。
 李忠直接给出了这个价格,只要价格谈拢,每一匹布的成本,就在八千六百钱,减少了四百钱的成本。
 积少成多,聚沙成海,未来的利润可以想象。
 而且李忠也不怕陈传,若是谈不拢,他可以去找别人,而李忠相信肯定会找到一个愿意以这个价格卖熟丝线的人。
 二十万斤熟丝线可是超级大生意,哪怕价格压低在四百三十钱,一笔生意的利润,也是很大的。
 而对于陈传这样的商人来说,弄来二十万斤熟丝线,只需要三天时间而已。
 而如果这生意陈传不做,别人也会去做。陈传没有理由将到了嘴边的金子,给吐出来。
 “好。”陈传果然没有犹豫,立刻答应下了此事。
 随即双方立了字据,李忠交付了定金,三天后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三天后,双方以八千六百万钱的价格收购了二十万斤熟丝线,完成了这笔交易。
 李忠等五个商人这一次凑了三千金过来,还带回去了一些。这剩下的一些钱,可以支付杂费。
 首先是装二十万斤熟丝线的船,需要付钱。等到达房陵之后,运送熟丝线去各县,也需要付钱。
 这也要算进成本之中。
 关平这个太守很穷,资金问题,只能由他们这帮商人垫付了。而李忠在襄阳收购二十万斤熟丝线,当然引起了一些波澜。
 但是波澜不大。
 毕竟目前北方战乱,巴蜀,荆楚,江东成了主要的布出口地区,生意规模非常大,二十万斤熟丝并不是太惊世骇俗。
 惊世骇俗的只有李忠一个人拿出了这么多钱,买这批熟丝线这件事情。
 但事情绝对会越来越热闹。因为如果情况顺利,李忠这一批熟丝线买回去之后,只要工厂开工,六天之内,便可以完成把熟丝线变成一万匹布了。
 一天二十万斤熟丝线的生意,放在熟丝线这个庞大市场上,只能是一个小波澜。
 但是如果六天二十万斤熟丝线呢?
 关平的工厂一个月出产五万匹布,对于整个天下布匹生意,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而随着未来关平的地盘越来越大,生意可以做的越来越大。臭屁的想一下,如果未来能够打下凉州呢?
 垄断丝绸之路,到底是多大的利润?
 四个字。
 天文数字。
 这织布工厂办起来,现在还不为人知,但是渐渐的会成为一只巨大的蝴蝶,煽动翅膀,影响到整个汉朝,乃至于整个世界。
 上庸县。
 整个房陵郡其实是上庸县的城墙,人口规模最大,而且九座县城所在的土地良田,也是上庸县最广袤。
 城墙与城内人口,乃是申家兄弟时候的手笔。
 而自从关平迁徙了山上七八万山民下山之后,分别迁往九座县城,上庸因为城外荒地最多,也是分了最多的人民。
 总而言之,上庸是整个房陵最首屈一指的县城。但是关平却将治所设置在了房陵县,并取名叫房陵郡。
 因为上庸的位置更偏远,房陵靠近汉水。若是退守,自然据有上庸。若是进攻,则必然驻扎在房陵。
 但上庸虽然军事位置不重要,但是人口,农业优势还在的。关平派遣了以前刘备时期的老人,李超成为上庸县令。
 李超干的不错,将山民安置,农业春耕,办的井井有条。
 唯独一件事情,李超有些疑惑。
 不仅是李超有些疑惑,李超麾下的小吏也多是疑惑。
 这日李超在书房内坐了片刻,派人去找来了县丞吴布,吴布进来后,对着李超躬身行礼道:“县令大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