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这些商人已经计算过了,如果可以低价收购熟丝线,就可以低价出售绢布,给女工每月开出三千钱的工资,再去掉其他开支,一月的纯利润,可能高达一千金。
一年便是一万二千金。
他们五个商人得到三成干股,便又三千六百金,可是不得了啊。毕竟他们也只是房陵郡的商人,每个人的家产也就数百金而已。
总而言之,这份生意,将是一个很大的生意。
在对这个生意的憧憬之中,李忠乘船来到了襄阳。船只靠岸,李忠下船,带着几个随从,乘车前往襄阳。
若是一窍不通的人来襄阳做生意,需要先去找牙行商人做中间人,又是一笔不菲的支出。李忠则是熟门熟路,找到了一座陈府。
李忠自己坐在马车内,命随从去敲了敲门。因为是熟客,所以立刻被请了进去,直达大堂。
进入大堂后,李忠便见到了坐在大堂上的陈传。
陈传四十多岁,容貌普通,但衣衫却是不俗,气质嘛,与李忠一样都是个市侩商人,没什么好说的。
而这陈传便是荆州最大的丝麻商人之一,听说与刘表有沾亲带故的关系,因而才能做这门好生意。
李忠之前便是向陈传购买熟丝线的,双方很熟,因而坐下来寒暄一阵后,李忠便直言道:“陈先生,我打算购买熟丝线。
所谓丝麻商人,就是同时做丝,麻生意的。
相比于熟丝线,麻线是小生意。
麻线成本较低,但麻布卖的不便宜,主要是人工费用高。
妇人织布制作麻布与绢布,赚的钱其实相差不多,当然绢布肯定利润更高一些。
所以对于陈传这样的丝麻商人来说,熟丝线才是主打商品,麻线只是附带的。因而陈传对李忠笑道:“李先生来的巧,我这里刚进了一批熟丝线,你这里需要几千斤?”
一斤熟丝线四百五十钱
一千斤便需要四十五万钱,也就等于是十五金。
而以前李忠来买熟丝线,也就是这个级别了。每次也就买个几千斤而已,毕竟他虽然家产有数百金,但不可能将生意放在一个篮子里。
“多少钱一斤。”李忠询问道。
“这还用问?一斤丝麻四百五十钱。你向我购买熟丝线已经多年了,这个价钱一直没变啊。”陈传有些奇怪道。
“若购买量大,能否便宜一些?”李忠又问道。
陈传这才笑了,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眼李忠,然后说道:“怎么,李先生打算将全部家产都投入到布的生意吗?要知道这生意也不好做,如果熟丝线,或产出的布储存不好,可要血本无归的。”
这话不假。
李忠这样的中间布商利润很高,一匹布能赚八百钱左右。但是风险也大,如果熟丝线与绢布储存不好,就会血本无归。
所以是快进快出。
购买了原料运回去房陵之后,立刻将原料卖给下边的居家妇人织布。出了布后,立刻来襄阳售卖。
总而言之,做这生意也是有风险的。
尤其是对李忠这样的小商人来说。但是这会儿李忠底气却很足,熟丝线与布匹的保存工作,他们自然会做好。
若有个万一也是不怕,毕竟有房陵郡太守关平在后边兜着。
这生产布的生意这么大,不可能不做。
现在关键的问题,便是能否低价买入熟丝线。
“我打算购买二十万斤熟丝线。”李忠端正了一下坐姿,露出了矜持的笑容。
这件事情是值得骄傲的。
这天下巨商有很多,巨富更多。那些大士族,大贵族,家里边财帛堆积如山。但尽管这样,一次拿出三千金购买二十万斤熟丝线的人,却也不多。
或者说,在此之前绝无仅有。
因为这个时代的布生意就是这样了,商人负责收购熟丝线,类似于张雨这样的妇人们织布卖回给商人,商人们再拿出去卖。
这极大的限制了产能。
比如张雨这样的妇人,磕磕碰碰闲暇时间织布,一月能出一匹布,消耗二十斤熟丝线。
也就是说要找一万个张雨,才能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消耗掉二十万斤熟丝线。
而制作绢布是需要成本的,一匹布需要九千钱购买熟丝线回来织布。一般乡下农妇是望洋兴叹的,农妇们一般制作麻布。
制作绢布的妇人,必须要家境殷实的人家,有空的妇人,代表人物还是张雨,刘氏。
这样的人不多见,城池越小这样的妇人越少。再说了,计算放在许都做这门生意,可以轻松消耗二十万斤熟丝线。
但是许多做这门生意的,就只有一户人家?肯定是很多户人家竞争,各自分去了客户。
总而言之,一次性拿出三千金来购买熟丝线的生意,绝无仅有。
陈传做了半辈子丝麻生意,头一次听说有这种事情。
超级巨大的生意。
[181.第181章 关平在荆州的形象]
做熟丝线生意也是有风险的,线的储存是一个大的问题。
刚才陈传自己也说过了,放火,防潮,防虫。陈传与刘表沾亲带故,才能在这荆州境地内做这丝麻的生意。
生意也做的很大。但是陈传也不敢收购太多熟丝线,以免储存不当,导致血本无归。
没办法,这种事情谁也不敢保证稳妥。哪怕是万一,万一要是意外,绝对是是惨绝人寰的。
而做这门生意,当然也是快进快出。
进货之后,快速卖出去才是真的,挤压在手中绝无好处。而如果一下子能卖出二十万熟丝线,那价格当然可以讲讲。
快进快出啊。
熟丝线放在手中有风险,快速卖出去,赚的钱虽然少了一点。但也是快速收拢资金,很快又收购一批熟丝线过来。
反正因为南方安定,种植桑树养蚕的人家不少,荆州的生丝产量,一直很大,货源充足。
只要卖出去,就能买回来。买卖的周期越短,赚的越多。
薄利多销的事情,古今商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陈传立刻心动,但很快又狐疑起来。
这房陵的土商人,虽然一直与我做买卖,但规模一直很小,怎么忽然阔绰起来了,莫非其中有诈?
这叫狗眼看人低。
但也是正常。
就像两个农户,比邻而居多年。每天都穿着同样的麻布破衣裳,风雨无阻。忽然邻居阔绰了,穿上了锦衣,坐上了辇车,举止仿佛是个士人了。
只会带来惊悚。
陈传又是个市侩的商人,所以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其中有诈。于是陈传便探头试探问道:“二十万斤的熟丝线,这生意可不小啊。李先生最近是哪里发了财吗?”
李忠也是个做了一辈子的商人,闻言哪里不知道陈传起了疑心了。不过对方反应很正常。
而谈起这事,李忠还有些得意。
“正所谓官商,官商,背后有官才好做生意。陈先生您与刘镇南有些渊源,所以这生意是越做越大。这次我却也碰上这等好事了。”
李忠有些得意,也有些意气风发。
这便是披着关平的虎皮,所带来的快乐享受了。
正如李忠所说,官商,官商,官字在前,商字在后,双方勾结商人才能飞黄腾达。李忠为什么要答应这办厂的事情?
为什么又会在关平不出资的情况下,砸锅卖铁出资呢?
当然主要原因是看好这门生意,关平又官声不错,有牌子。
还有一个原因,便也是想搭上关平这条船。
看陈传便知道了,自从刘表做了荆州之主后,跟在屁股后头赚了多少钱。目前关平虽然只是个房陵郡守,但人口跟滚雪球一般长大。
当然李忠只是个普通商人,眼光没有那么长远,看不出关家这个势力正处在上升期,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单单就是关平是房陵太守,关羽是左将军都新野,这身官皮,便也已经是李忠十分钟意的官皮了。
官商勾结,才能水涨船高啊。
陈传闻言露出释然之色,信了李忠的话了。说起官商勾结,陈传感触很深,须知道在刘表没有来荆州之前,他只是一个小商人而已。
刘表做了荆州之主后,陈传便开始飞黄腾达了。
商人若是没有官的保护,那真不能做大。
而陈传这个人能把生意做大,地位也开始上升,接触的层面开始不一样,他深深知道关平这个人不简单。
先不从其他角度看。
就从商人的角度看,关平帮刘备出谋划策做了许多事情,糜氏酒开发出来,这不算是商人的手段,只能说出了一个秘方。
但是后来蔡瑁,张允二人结合在一起,共同抵制糜氏酒,差点让糜氏酒胎死腹中。关平亲自下江东,经过一系列的手段,使得糜氏酒进入了江东士族们的案几上,成了酒宴必备品。
因为目前关家实在是有点强,关平亲自南下攻取房陵,又在米粮山下,击败了王威麾下营司马,骁勇善战,酷似其父。
乃猛将之才。
刘表开始着手调查关平的一切,这一调查可真不得了。关平出糜氏酒,去了一趟江东做了什么,刘表都知道了。
而且关平趁机建议刘备在新野城中设立集市,吸引南北各方的商人汇聚,趁机从大宗交易之中,收取一笔税收。
简单的来说,就是干起了牙行的买卖。
牙行就是中间商人,负责沟通南北各方。比如说巴蜀来的襄阳的商人,想要买布,但因为初入宝地,找不到门路,就找牙行。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明初当王爷 (渤海郡公) 红薯网VIP2020-08-19完结执掌三千虎卫,壮我浩荡**!饮马恒河畔,剑指爱琴西;碎叶城揽月,赏雪夏威夷;黑海之畔张弓,北...
-
汉阙 (七月新番) 起点VIP2020-08-01完结 蓦然回首千年,汉家宫阙依旧!时值汉昭帝元凤三年,朝中权臣当道,外有匈奴未灭,丝路不绝如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