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三七开)


 关平估计,应该能到达二十万。而关平的目标是人口到达三十万左右,目前还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目标是这样的。
 只有三十万左右人口,才能养有三四万精兵啊。
 三十万人口,城市人口应该能占到十万,招募女工不是非得妇人,少女也可以。从中招募一万人不难。
 一万人的工厂,一年便可以生产六十万匹布。别的不说,绝对是炎汉首屈一指,唯一的大型织布工厂了。
 压低进货价格,比市面上的布更低价出售。从而快速进出。
 利润目前还不好说,但是能带动一万女工,进行生产,而一万女工,可能意味着一万户人家。
 就是带动了一万户人家,一起更富裕。
 所以先不谈利润不利润。就说目前房陵地区的山民们,生活在平原地方的农民还好,山里头的山民真的是苦哈哈。
 关平身为房陵郡守,治下有吃不饱穿不暖的民众,绝对是穿越者的耻辱。
 改善民生,便是重中之重。
 再说了,如果民生改变了。那么太守威望就上升了,招募到的士卒,就会对太守更加的忠诚。
 这也是好处。
 总而言之,办工厂好处多多。如果马胜能够改良织布机,提高一点点效率,那么自然更好了。
 这是关平的想法。
 而李忠等商人则是目瞪口呆,因为整个炎汉在此之前,没有这么大型的工厂,五千女工啊!
 但是以更低的价格收购熟丝线,就能以低价格出售布匹。这会对布匹生意造成极大的冲击,别的不说。
 每年房陵地区生产的布匹,都可以因为价格低而首先卖出去。
 这就保证了,手中的布匹不会因为卖不出去而积压在仓库。
 而其他布匹商人是没有办法竞争的。
 有本事你也大批量购买熟丝线啊。
 丝麻商人就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卖给你熟丝线。
 买一千斤可以谈价钱。
 买十斤也谈价钱?
 解决了销路问题,不管什么生意,都是大赚特赚啊。
 李忠等人生为商人,立刻兴奋了起来。但随即便又气馁了,因为这个生意,只有关平能做。
 以房陵太守的权利,自然可以招募到五千女工,置办工厂。
 而以商人的能力,能招募到五十人吗?
 少女,妇人可以放心的进入商人办的工厂内吗?
 这需要官府的招牌,需要房陵太守的身份。当然,如果以刘表的身份做这件事情,肯定比房陵太守更有优势。
 但是人家刘荆州会关心布匹生意?
 也就是关平这个脑子抽风了的穿越者,才会关心布匹生意,才会用办厂的房事,来提高治下人民的生活水平,顺便赚点钱充盈一下财政。
 “回禀大人,这确实是一门好的生意。”李忠几个商人们交谈了一下,李忠才拱手说道。
 “那这样吧。土地我出,织布机我出,也是我出面在九座县城内办九座厂子,招募五千女工生产布匹。但是销售布匹,收购熟丝线,日常的人员管理,交给你们负责。我给你们三成干股,如何?”
 关平问道。
 招募五千女工,一年就可以生产六十万匹布。
 一年的利润可能有一万金以上。
 如果分出三成干股,分出去的金子便多达数千。更不要说,如果未来厂子扩建呢?
 乍一看,关平吃亏了。
 但其实账目不是这么算的,销路,收购熟丝线总得有人去做,关平当然可以派遣文官去做,但显然商人肯定更在行,更便利一些。
 让文官去收购熟丝线,那肯定不会有商人好。
 要想赚钱,就得分出利润,让别人也赚钱。
 这与打仗是一个道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没有钱粮,士卒哪里肯帮你拼命厮杀?
 所以关平给了李忠等人三成干股,等工厂办起来,就做个甩手掌柜。当然账目一定要清楚,派遣文官小吏前往监察账目是肯定的。
 而李忠等商人也不蠢。他们这些人都是房陵郡一带本土商人,每个人都有不少家财,但是家财最多的李忠,也不过只有七八百金而已。
 而关平出面办厂,利润大的难以想象。三成干股,一年的收入简直是恐怖。
 因而李忠等五个商人,便一口应下这差事,心甘情愿的给关平当打工仔。
 嗯,说是打工仔有些过份了。
 应该算是合伙人吧。
 而办厂也不是说办就办的。房陵郡有九座县城,山路很远,女工们不可能全部集结起来,设立一个五千人的大工厂。
 需要在每一座县城内办工厂,买来了熟丝线分去各个场子,出了布集中去卖。
 而九座县城人口是不一样的,房陵,上庸二县人口多一些,其余七县人口少很多。
 每一座工厂,招募多少工人,得需要从人口角度上,进行合理的计算。
 其次是场地,织布机的制造,以及规章制度。
 还有官府安排的监察人员,账房等等。关平不仅与李忠等人商议,还让孙乾找了一个比较精通理财的诸曹小吏一起参加进来商议。
 将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等明年开春之后,这工厂便能办起来。而李忠等商人也提供给了一个比较妥当的方案。
 “大人。这我们生产出了布匹,销售去巴蜀,荆楚也需要人员成本的。不如在房陵北方的汉水南岸,选一个平坦的地方建造一座集市。北方布匹少,不少商人来南方进购。我们房陵虽然位置偏远,但既然卖出去的布价格低廉,就会吸引北方商人来购买布匹。再则,汉水通巴蜀,荆楚,向北也有坦途,也不算偏僻。”李忠精神奕奕的拱手说道。
 商人们见有利可图,自然是精神奕奕。来的时候,却是仿佛猫儿一般,低眉顺眼,小心翼翼呢。
 没办法,商人的地位不高也不低。
 但因为家里有钱,最怕的就是官府惦记着。
 李忠这帮商人来的时候,绝对是兢兢业业的。
[165.第165章 要想富先修路]
 “好,那便选一个地方,作为集市。等有了布匹,我便派人去新野宣传一下,北方来的商人,自然也会来房陵购买布匹。”关平笑呵呵的说道。
 新野的特色是糜氏酒,这酒已经远销东亚了,是驰名商标。
 新野南北商人汇聚,既然北方缺少布匹,房陵如果能拿出更低廉,又保证质量的布匹,而且新野与房陵并不远,商人们肯定愿意来房陵购买布匹。
 正如李忠说的一样,这是节约了贩卖布匹的人力成本。
 至于集市设置在什么地方,那当然是好的渡口,而且渡口附近还需要有一块不小的平地。
 既然是贩卖布匹的集市,那可能会形成一个小镇规模。
 而且如果布匹生意做的太大,资金太多的话,也需得小心防备有人窥视。最好也设置个乡长,招募衙役进行管理。
 而且,最好在附近设置军营。
 防火防盗防军阀嘛。
 对于集市的地点,关平立刻有了目标,便先派遣一名文官任了乡长,并多派小吏,前往辅佐建设管理。
 加上要在九县设置工厂,并且建造战船,招募训练新兵,房陵郡内的民军建设,一下子热火朝天。
 事情先分摊下去,等过个几天,关平会去集市看看。
 这日上午,关平得知了一个消息,便来到了太守衙门前院内。前院内,立着几个苦哈哈的山民。
 关平认得其中一个,正是那日打猎的时候遇到的张姓山民。山民之中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
 老者身穿庶民褐衣,穿着布鞋。衣服上打满了布丁,十分寒酸。但是一双眼睛却极为有神,有读书人的气质。
 关平猜测,此人可能是隐居的寒门士人。
 “见过太守大人。”那关平认识的山民见到了关平之后,立刻带头行礼。关平一脸笑容扶起了那老者,然后说道:“敢问老先生姓名。”
 “回禀大人,小人张邦。”老者很是恭敬的回答道。
 随即关平与这老者一番交谈,得知这老者确实是寒门士人,因为迫于官府的横征暴敛,于是率领张家人躲避山中,又陆续有他姓投奔,于是有了三十二户人家的规模。
 上一次张邦派遣了几个山民下山贩卖毛皮,药材,与关平相遇。这些山民便将关平的话告诉给了张邦。
 张邦鉴于山中生活确实辛苦,也知道关羽是什么人,于是便率人下山投奔,目前三十二户人家,都聚集在城外。
 “从此后,我张氏一族,便托付给太守大人了。”张邦很是恭敬的躬身说道。
 “老先生言重了,我乃太守。保境安民,乃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关平扶起张邦,慷慨说道,随即又和颜悦色道:“先生放心,城外荒田多。我这便派人选片荒地,安排你们耕种。三十二户可编为一里,老先生便是里长。”
 “多谢太守大人。”张邦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了,对于当里长不当里长无所谓,而关平的态度,才是他所在乎的,于是感激道。
 因为这是第一批黑户山民下山来投奔关平,所以关平很重视,让孙乾一起帮忙选了一块荒地,安排张氏一族的人落户。
 又派遣兵丁,帮忙盖起房舍。至于其他,张氏族人自行处置。他们下山的时候,带来了口粮,耕牛,农具,衣食住行缺的只是住处。
 关平此事做的十分利索,官府又派人去山中宣传了一下,又有许多山民下山投奔关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