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三七开)


 这升官怎么这么快?
 马胜一边胡思乱想,一边入了书房。进来后,便见在尊位上坐着的关平,马胜连忙躬身行礼,口称太守大人。
 汉代的工匠地位不太高,但也不低。不过至少在太守大人面前是没有座位的。但关平没有官老爷的毛病,就让马胜坐下。
 马胜犹豫了一下,然后一脸诚惶诚恐的坐下。在此之前马胜从未跪坐过,此刻在书房内,太守大人的面前,总不能盘坐吧?
 马胜于是也学着跪坐,姿势很别扭。
 关平也不计较这等微末小事,和颜悦色道:“马胜啊。你可知道织布机?”
 “小人知道。”马胜立刻回答道。心里头有谱了,原来是织布机啊?
 但我一个铁匠,与织布机有什么关系?
 马胜虽然曾经改良过水车,但基本上都是工匠们一起琢磨的,他在旁更多的时候是干瞪眼。
 而织布机显然也是木匠活计。
 “我嫌织布机织布太慢了。能否改一改?”关平用商量的口气问道。
 “敢问太守大人,如何改进?”马胜很是爽气问道。却误以为是与上一次一样,关平提供思路,他带着手下一起琢磨。
 关平闻言摇头说道:“我也不知如何改进。”
 马胜瞠目结舌的看着关平,你不知道如何改进,那叫我怎么改进?
 关平同情的看了一眼马胜,因为我是太守,你是个工匠,所以我要你怎么办事,你便要怎么办事。
 关平说道:“我不管过程如何,只要结果。你带上二十名优秀的工匠。琢磨如何改进织布机。哪怕是一点点的改进,我都重重有赏。每人赏赐一金。”
 马胜头一次跪坐,很是别扭,此刻瞠目结舌,下意识的扭了扭屁股。然后小心翼翼的说道:“太守大人,这没有头绪,没有思量,该如何改进?”
 这很过份好不好。
 哪怕是给我们每个人十金。我也没有信心改进一台织布机。
 须知道织布机的出现,乃是无数工匠的智慧集结。如今的织布机,已经是非常厉害了。
 马胜可没有信心,将织布机的效率提高。
 “我只要结果。”关平有点不耐烦了,露出了老板脸,稍稍不悦道。
 “诺。”马胜怏怏应诺一声,不敢反抗,然后向关平辞别,匆匆下去寻找二十位房陵顶级工匠,研究织布机去了。
 因为太守大人一个很任性的任命,马胜便只能上刀山下火海一般的,硬着头皮去干了,冲鸭。
 关平对于马胜逆来顺受的姿态很满意,然后便拍拍手,叫来了门前的一位亲兵去传唤下一波人,商人们。
 不久后,五个人走了进来。
 商人嘛,传统形象是大腹便便,十分圆润。这从门外走进来的五个人,有两个是这样的形象,剩下的三个人则是高瘦。
 年纪嘛,各阶段都有。
 虽言商人,但是这些人穿戴却仿佛是士人,大袖袍服,头戴冠。
 汉代的商人,地位并不高,但也不低。
 不过古今商人们有一个通病。
 很容易被权势者破家灭门。
 所以商人们在努力的积攒家业之后,都会让子弟读书,开始朝着士人的方向发展。
 于是,新的寒门便诞生了。
 糜竺,糜芳兄弟,便是其中的翘楚。
 这五个商人入得书房之后,很是小心翼翼的对关平行礼。关平让他们坐下,他们便乖乖坐下。
 关平问了他们的姓名,他们一个个便乖乖的报上了姓名。
 十分乖巧。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商人们容易被权势者破家灭门。而关平乃是新入房陵,虽然最近施展仁政,对吏民有利。
 但商人们嘛,是另一种群体。
 便是太守大人将富商们杀了,也不会动摇统治。
 反正商人们就是这么尴尬,需要夹缝里生存。
 关平在得知了这帮商人们的姓名之后,让五个商人推举出一个为首的。商人们就推举出了一个叫李忠的商人。
 一个四十来岁,大腹便便,油光满面的商人。
 一看就是成功商人。
 不过这成功商人在关平面前,很是紧张不安,低眉顺眼的同时,大气也不敢喘一口。
 “你们都是本地商人,而房陵最热的商品便应该是皮毛与药材了。但不管是哪个地方,都有绢布的生意。你对绢布应该多少都有了解吧?”
 关平问道。
 “回禀大人。小人家中也有贩卖熟丝线,再从妇人们手中收购绢布的生意。”李忠低眉顺眼的回答道。
 收购熟丝线,卖给如张雨这样的妇人,再从妇人手中收购绢布,再卖出去。
 这便是这个生意的产业链了。
 至于养蚕,种植桑树,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关平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我知道一匹布需要九千钱的熟丝线做成本,你们收购成布,九千二百钱,卖出去是一万钱,对吗?”
 谈起生意经,李忠胆子大了许多,说道:“回禀大人。大人说的大体都对,但是卖出去的价格不一定一万钱。”
 “喔?”关平有些惊讶。
 李忠便解释道:“目前天下战乱不断,北方尤其严重。曹公在北方劝种粮食,种桑树养蚕的人着实不多。相反南方比较平静,种植桑树养蚕的人不少。生丝熟丝线便宜,绢布自然价格不高。一匹布在巴蜀,荆楚,江东价值不过一万钱。若运去北方中原地区,可能就价值一万五了。若是运去凉州,幽州与狄夷交易,没准就价值二万钱,甚至是一匹布,可以买一匹好的战马。”
 关平闻言连连点头。
 这幽州战马不过价值一金而已,到了巴蜀,荆楚地区,却价值十金,利润十倍。这乍一看,南方很吃亏啊。
 但南方出产的绢布到达北方,利润也很大。
 难怪历史上蜀汉依靠蜀锦的出口,来维持北伐战争的军费。北方的马,南方的绢布,商品往来,利润都是丰厚的。
 而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汉人与狄夷却不是一定要做敌人,也可以互通有无,各取所需嘛。
 关平甩甩头,将脑中的杂念甩了出去。然后和颜悦色的说道:“我打算招募女工,在房陵九县开办工厂,大规模生产绢布你等以为如何?”
[164.第164章 大张旗鼓的干起来啊]
 李忠等房陵商人,却是一脸懵逼。许久后,李忠才小心翼翼的问道:“敢问太守大人,什么是工厂?”
 关平一拍脑门,这个词儿确实新鲜。于是关平,说道:“工厂就是作坊,大作坊。我打算在房陵,上庸,招募女工。白日里有四个时辰,呆在厂里织布。”
 李忠等商人闻言立刻明白了,说是作坊他们就明白了。
 “敢问太守大人,需要多大的作坊?”李忠随即小心翼翼的说道。
 “很大。很大。”关平摸了摸下巴,然后说道:“此刻北方战乱,但人口几百万还是有的。加上巴蜀,荆楚,江东,总人口一二千万总有吧?这些人之中,只要家境稍稍殷实,便会穿绢布制作的衣裳。一年需要耗费多少衣裳?再则绢布通往西域,北方草原,山越等狄夷。你们说,我炎汉一年要出产多少布?”
 李忠等商人目瞪口呆,这个问题有点大,脑洞有点大啊。
 许久之后,李忠才一脸汗,为难道:“太守大人,这小人实在难以计算出来。”
 关平于是琢磨了一下,换了一个问题,说道:“绢布若是我招募五千女工,一名女工五六天能织一匹布,一个月能织五匹布。五千女工一个月便是二万五千匹布,一年便是三十万匹布。大概能占据炎汉布匹生意的,几何?”
 李忠还是很为难,摇头说道:“正如如太守大人所说,炎汉人口足有一二千万。加上东南西北的狄夷,山中的狄夷如山越,氐族等等,二千万人口还是有的。但是这其中到底有多少人穿绢布制作的衣裳呢?这一年要消耗多少绢布,却是委实算不出来的。不过若是一年能出产三十万匹布,就真的非同小可。”
 关平明白了,这胃口一下子太大了。这炎汉人民,加上狄夷人口,每年消耗的布匹不计其数。
 按照房陵地区十几万人口,能招募五千女工已经是极限了。目前看来,委实是控制不了整个市场的。
 关平想了一想,于是说道:“所谓的办厂,有诸多好处。一来可以稳定的制造出布匹,消耗熟丝线。二是女工专职织布,肯定比在家中织布的妇人更熟练,更能快速织布。按照我们招募五千女工开办工厂,购买熟丝线的数量,与出产的数量很大。可否从丝麻商人手中,以更低的价格收购熟丝线?”
 这还算一个正常的问题。李忠闻言便说道:“回禀太守大人。购买量大,价格自然可以压低一些。小人认识不少巴蜀,荆楚的丝麻商人,这个可以包给小人。”
 “既然我们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熟丝线,就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出售布匹。久而久之,那些小作坊,小妇人织布的生意,岂不是更难做?甚至要没生意做。只要我们量大,南北的布匹商人,都该来我们房陵收购布匹,是吗?”
 关平又问道。
 关平前世并不是做生意的人,但这个是简单的道理。大工厂进货可以更压低货源,出厂价格更便宜,技术肯定也更好,从而挤兑掉小工厂。
 关平的房陵地区人口只有十几万人,但是关平可以通过收编山民中的黑户,来缓慢增加人口。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