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派官员们彼此相视,但是很快想通了其中的关键,顿时欣喜起来。
孔大人支持,定然是极好的方案!
自举出仕嘛,天下儒生九成九以上,光是人数就占了绝对的优势。这对全天下的儒生,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再也不用翘首以盼,盼星星盼月亮,等着高官来举荐自己了。
所有人一起在考场上,公平较量。
这对儒生们来说,是何等美妙的时代!
“臣,赞同!”
王肃正色道。
门阀勋贵官员们闻言,却是面面相觑,毫无喜色,充满了疑惑和担忧。
儒派支持,那定然是对门阀不利。
自举?
这...这样好么?
门阀勋贵士子,完全没有了举荐出仕的特权!不得不和儒生们,一起参加考试。
王肃当然也是充满了无奈。
可,皇帝铁了心要推动新政,谁拦谁倒霉。
连谢胡雍丞相都辞官了,他肯定挡不住啊。
他又能怎么样?
不能造反,那只有接受改革啊!
中正制度,要是被孔寒友给抢走了中正官,怕是殿试全都是儒生,那整个门阀勋贵士子们都要倒霉。
相比之下,科举制对门阀勋贵来说,也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方案。
最起码,士子们都能参加。
儒生人多又怎样?
门阀、勋贵,有足够的钱财,新办最好的私塾,聘请最好的先生,用上最好的教材,对每一个士子进行大笔的投入。
精心培育的门阀士子,一个打你儒生几十个。
能走到最后一步殿试,只有一百名进士,定然是门阀勋贵士子居多。
如果能够提前掌握了考试的大致内容,那就更是万无一失了。
小昏侯此人贪财,只要给的好处多,定然能提前透露一些考试的大方向。
门阀勋贵最不缺的,就是钱财。
王肃微微冷笑,又道:“臣建议,既然是小昏侯提议的科举制,那便由小昏侯为主考官,设计考试内容。”
在考试上做文章,远比阻止新制容易。
“臣,赞同!”
孔寒友也说道。
这是他付给小昏侯的代价,自然要兑现。
“臣等附议!”
“臣支持!”
这满朝的王侯、公卿大臣们,看到孔寒友和王肃这两位派系领袖,都一起支持科举制。
这定然是完成了派系妥协。
他们终于认清了形势,知道大势已定,反对已经是不可能了,再也没有任何质疑。
“行,既然众卿们都不反对,意见一致。
科举制方案,通过。
朕准了!
小昏侯为首任主考官,由丞相府和御史台共同协助,准备第一届的科举考试的诸多事宜。
考试的内容和主动的细节,由小昏侯来敲定,奏章报上来便可。
退朝!”
皇帝项燕然道。
夜色下,众王侯朝臣们匆匆离开皇宫,找地方商议科举制,或是返回各自的府邸,告知本族士子,早做应对的准备。
科举新制实行之后,定然是一次巨大的大楚官场变革,要是不及时跟上形势,很可能在科举中被淘汰。
第155章.155 举城沸腾
深夜。
金陵皇宫,终于退朝。
从正午到深夜,众老朝臣们累了大半日,总算把这件大事给搞定。
众王侯朝臣们大多都上了年纪,在殿内占了足足半天,小腿都在打颤,赶紧回家歇息去。
...
出了宫。
众朝臣们散去。
楚天秀和李自然老神仙走在街头,却是勾肩搭背,一副鬼鬼祟祟商量着要事。
祖儿坐在一辆王府马车,跟在他们后面。
“老神仙,拿了皇上一百斤的黄金赏钱,发大财了,可有什么干一番大买卖的想法?”
楚天秀搭着李自然老神棍的肩膀,笑嘻嘻道。
“小昏侯...又打什么主意?”
李自然看向小昏侯,眼眸里充满警惕。
上一次在皇宫盛宴,他被小昏侯给带进“炼长生丹”的深坑。
这两个月下来他是吃不香睡不着,担惊受怕,甚至已经准备好跑路了。
好不容易,侥幸炼出“火药”立了大功,才爬出深坑,他可不想又被坑了。
“放心,只有好处没坏处。
我估摸着,这火药可是一笔好生意啊,用处太多了。
咱们俩合伙,你把那一百斤黄金拿出来,一起办一座大楚火药作坊。
这可比你在玄武庙装神弄鬼,炼丹忽悠什么的挣钱多了。有这火药作坊,你这后半辈子都能躺着享福。你就不动心?”
楚天秀道。
他也能自己一个人单干,建一座火药作坊。
但是李自然和他的徒子徒孙们知道火药的配方,肯定有样学样,指不定一夜之间冒出多少座火药作坊来。
与其乱成一团,他还不如拉上李老神棍和他的徒子徒孙们,干脆一起建大型的火药作坊,免得火药配方被迅速传播出去。
“火药真能挣钱?这东西,除了朝廷太尉府制造火药包给军队用,还有什么用处?...可太尉府已经有了配方,他们可以自己造,没必要向我们买啊!”
李自然想不通,朝廷都拿走了配方,火药还有什么办法挣钱?
他也不知道,火药还能干些什么。
“用处多着呢,军火只是其中一方面,但是民用的也不少!”
“这...我们怎么分钱?”
李自然琢磨着小昏侯的提议,脸色不由变幻。
不动心当然是假的。
他当道士,到处辛苦的东奔西走,忽悠了大半辈子,图个啥?
不就是享用不尽的钱财吗?
有钱谁还那么辛苦的折腾!
小昏侯对这火药,显然是很有想法。
“三七分,我七你三!”
楚天秀道。
“咱们一起合伙,为什么我三你七?本道现在好歹也是个伯爵,你不能这样欺辱我!”
李自然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痛的叫起来。
“切,就凭我岳父大人是太尉啊!
我们造了军火出来,不卖给太尉府,难道你想自己用?本小侯爷不需要花钱去走通关系么?
还有民用的火药,我来设计各种用法,我已经设计好了‘火柴、烟花’...本小侯爷费了脑子,很辛苦好吗!”
楚天秀道。
李自然无语了,他那只眼睛也没看到小昏侯哪里辛苦了。
这炼制火药,一直是他在忙活啊!
罢了,小昏侯的靠山太硬,太尉府还管着军火呢。
他一个老道士,也斗不过官府。
“罢了,三七就三七吧。我回去,这两日便去盖火药作坊。”
“就在金陵城里,找一个位置偏一点、住户少一点的地方。别又炸了,伤到人。”
楚天秀跟李自然老神棍商量完火药作坊的事情,这才上了平王府的马车,和祖儿一起回平王府。
“祖儿,从长乐街过去,去一趟邸报社。有个重要消息,要让他们连夜印制邸报,明儿一早发出去。”
“是,姑爷!”
...
次日。
金陵城,第一缕曙光照耀大楚帝都的时候。
“邸报,邸报,《大楚邸报》!”
“昨日深夜,皇帝和众王侯朝臣做出重大决定,推行科举制。允许天下读书人,自举出仕!”
众多小贩们,挑着一叠叠厚厚的邸报,走街串巷,兴奋的沿街叫喊。
“什么?”
“怎么可能?”
“自举?”
街上,一些早起忙碌的儒生,听到这个重大消息,不由震惊了,赶紧掏铜板买了一份《大楚邸报》。
这头版头条,赫然写着,《朝廷正式施行‘科举制’》,上面详细写了,科举制的政策。
天呐!
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朝廷开禁了!
允许所有读书人自举,不再需要什么狗屁推举了!
顿时,整个金陵城都沸腾了。
那些儒生们一个个手里挥舞着《大楚邸报》,在街头嗷嗷吼叫着,面红耳赤,热泪盈眶。
“贾生,大消息,大消息啊!”
有一名老儒生兴奋的冲到贾生家,猛敲房门。
“谁啊!”
贾生衣衫不整,睡眼朦胧的出来,却见是金陵名儒伍思显,素来跟他颇为交好。
他满脸疑惑,“伍兄,什么情况?”
“贾兄,昨夜朝廷商议到了深夜,决定了一桩大事件!朝廷正式施行科举制,允许自举。赶快走,《大楚邸报》上已经登出来了!”
那儒生兴奋狂喜道。
《大楚邸报》上的消息,几乎肯定是真的。
小昏侯连众儒生们痛骂他的消息,都一五一十的完全刊登出来,这个消息也定然是假不了。
“什么...啊?”
贾生都听懵了,反应不过来。
这是什么情况?
他连忙穿上布鞋,跟着伍思显匆匆跑上长乐街头。
却见,这长乐街头上到处都是儒生,还有众多的读书人。
无数读书人都高举着《大楚邸报》,在高声嚎叫着,痛哭流泪,高呼皇帝开恩,苍天有眼。
相似小说推荐
-
汉阙 (七月新番) 起点VIP2020-08-01完结 蓦然回首千年,汉家宫阙依旧!时值汉昭帝元凤三年,朝中权臣当道,外有匈奴未灭,丝路不绝如缕...
-
三国有君子 (臊眉耷目) 起点中文VIP2020-08-04完结返回汉未,变成徐州市刺史陶谦的长子,陶商。我爹是讨董诸侯之一,董卓想弄死我和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