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县城是一座低矮的土城,城门破破烂烂,土墙挂满了青苔和各色草藤。
楚天秀第一眼看到丹阳县城的时候,都是吃惊。
如果是金陵城是天下第一巨城,城墙都是青砖砌成,最为繁华奢靡之地的话。
那么丹阳县城,就是金陵城外的一座大型土围子。
穷!
穷县!
果然是穷乡僻壤的小县城。
进了县城,自然是先去县衙。
楚天秀来到县衙,都看的惊呆了。
这座县衙虽然建的颇为气派,但门外门内居然破破烂烂,屋顶瓦片都透光漏水,甚至有一根梁都歪的,只能用木头加固,好像随时可能倒掉一样,简直惨不忍睹。
“为何不修葺?”
楚天秀震惊的问道。
“这座县衙是五六十年前建的,至今未曾修葺,早已经破破烂烂。没有几千两银子,如何能大修?!”
老县令李甫看楚天秀这副震惊的神色,苦笑道:“其实下官也不是不想修,关键是耗大笔的税钱。
县里收上来的税钱,都是直接上缴给了郡主,少量留下应付开支。
库房留下的银两极少,一年的结余不足一千两。还要应付各方面的应急开支。”
“库银一千两?这一千两能干嘛?”
楚天秀踏进县衙的时候,差点一个踉跄。
他还准备在丹阳县,上马大项目,那肯定要花大把的银子。几万,几十万两银子的大项目。
区区一千两银子,连塞牙缝都不够用。
难怪,这丹阳县穷成这副摸样。
修衙门,要钱。
修城墙,要钱。
修水利,要钱。
把城里城外都修一遍的话,别说一千两了,几十万两也打不住。
没钱,啥事都干不成。
他这个锦衣玉食,出入豪宅的小侯爷,在这种穷乡僻壤的破地方,能住的了一个月吗?!
“这县衙...是太破旧了一些,不能住人啊!要不,夫君向朝廷请个病假,我们回金陵城住吧?”
李虞看了,都是满脸愁容。
修一下县衙,少说三五千两的银子。而且是给那些县吏们住。
她可不想花这大笔银子。
这丹阳县城五六十年都是这个老样子,一年到头没什么大事。也就督促百姓种田和收税,其实也没什么好打理的。
其他小琐事,让李敢年这个县丞,留下打理就行了。
县里的大事,派人往金陵城里快马送书信,不到百里远,也就大半日的功夫,根本不耽搁事。
如果用信鸽,也就小半个时辰,更是快捷无比。
至于朝廷那边。
丞相府还怕小昏侯把丹阳县给折腾废了呢,定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批准他回金陵修养“病假”。
“对对,这县衙看上去好像快塌了。好危险的样子!万一夜里来一阵大雨大风,把我们全压在底下,可怎么办?”
“姑爷,郡主。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咱们还是住金陵,在王府里才踏实。”
祖儿和狄儿闻言,连忙点头。
楚天秀也想回金陵城了,那才是他小昏侯的安乐窝啊!
这鸟不拉屎的丹阳县,简直就是山窝窝。
他长叹道:“这马上就是‘雨水’了,我且住几日,先督促农耕吧!农耕完了之后,我们再回金陵城。”
他这个丹阳县令,看来只能在百里之外的金陵城里遥遥指挥,带着丹阳三千户百姓们发家致富了。
看来得抓紧,想法子多搞一些钱。
尽早给丹阳县,上马大项目,办大事啊!
还有,丹阳县马鞍山的那座铜矿,这是很大一笔的收入。快抵得上丹阳县城的税收了。
皇上也不知什么时候废铸铜令。
他得去看一眼,铜矿挖的怎么样了,还有多少油水能挖掘,心里才踏实。
第116章.116 狂飙突进,大炼钢!
李虞吩咐狄儿,带着平王府众侍卫打扫衙门,将丹阳县衙里能住的房间,收拾出几间来,好让县太爷居住。
她这丹阳郡主和楚天秀这小昏侯,出身王侯勋贵,都是从小在王府长大。
过惯了金陵城里的锦衣玉食,住习惯了王府的大豪宅院,根本不习惯这丹阳县衙的寒酸破旧。
不过既然来了,就先暂且住几日吧。
自封了丹阳郡主,她极少来丹阳县。
就当巡视自家的封地了。
等夫君这县令,趁着这两日的“雨水”的农耕,把丹阳县城,上上下下都打理、整顿一下,再回金陵城不迟。
...
县丞李敢年和老县令李甫,则去交接查勘各种文书账目,库房的钱粮。
楚天秀不放心,亲自过去看了一下。
只见县衙的库房里,一堆堆草绳串起来的铜钱,一贯一千文就相当一两银子,铜钱拿在手里非常的沉重和不便。
县衙的帐薄,依然是竹简,尚未更换为纸书。
记载了全县城的户口、耕田亩数、钱粮收支....等等。
总共算下来,县衙账目上剩余一共一千两银子、一百石粮食。一石一百斤,也就是一万斤粮食。平均到丹阳县一万五千人的头上,还不足一斤粮食。
丹阳县衙除了钱粮,还有少量的铁制农具和上百头耕牛,用来租借给县里的一些贫农。
楚天秀看了库房,只想吐血。
这就是丹阳县的全部启动资金,基本上什么项目都上不了。别说大修水利了,修个县衙也困难啊!
看来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
次日。
一大早。
楚天秀这位县令大老爷,便带上李敢年,还有县尉赵虎、典吏蒋冈,兴冲冲的去上丹阳县的马鞍山。
马鞍山上的南山矿场,一大群矿工们热火朝天,挥舞着铁锹奋力挖坑。
这是一座露天地表矿,矿脉直接露在山体,或者是浅埋,不用打矿洞,直接在地面往下挖便是。
马鞍山最挣钱的莫过于山上的一座铜矿了,挖出来的铜矿,炼铸成铜币就是钱。
挖出的铜矿,送去县城里提炼为铜,然后再铸成铜币。
采矿、提炼、浇铸,都需要大量的工人。为了加速挖铜,光是这座铜矿便雇佣了足足数百名矿工之多,其余提炼、浇筑更是不少。
铸铜币产业,也是丹阳县的一个大产业。
在这座矿场督工的,是平王府派来的一名李氏老人,为矿区的老总管,以防有盗窃。
“小人见过姑爷!”
李老总管见小昏侯来了,连忙躬礼。
楚天秀问道:“这座铜矿还能挖多久?”
“不太好说,估摸着能有几十年吧!小的已经从县城招揽了大批石工,抓紧挖铜。...就是,这铁器不太够,挖铜进展缓慢。”
李老总管摇头道。
“哦!”
楚天秀接过来,看了一下矿工的挖矿铁锹。
要挖铜矿,先炼铁。
这是必备的生产工具。
马鞍山的铁矿,其实远远比铜矿要多太多,是一座巨型铁矿区。整个长江下游,最大的铁矿区。
而且,它还是得天独厚的露天矿。
由此也知,马鞍山铁矿储备量的恐怖。哪怕满足整个大楚皇朝的“农用、军备、工用”的用铁量,也绰绰有余。
丹阳县里也有炼铁作坊,能冶铁,生产各种铁农具、铁锹。
只是,丹阳县的冶铁技术似乎还很弱,打造的铁器挖矿石,经常容易折断、崩裂。
难道是生铁?
矿区很多断裂的铁锹,不得不带回县城去,重新回炉锻打。
质量太低劣啊!
“丹阳县的冶铁量,是多少?”
楚天秀皱眉,问道。
李老总管对这些很熟悉,立刻道:“县城里有一座炼铁作坊,三座炼铁炉,一日产生铁约三百斤左右!然后铁匠们将生铁,锻打为铁器。一半是供农耕,一半供矿区。”
楚天秀听了牙疼。
日产三百...斤?
打造成铁器,也就数十件吧。这样低微的产量,根本无法满足一个县城的用铁需求。
楚天秀一眼也看不出,这些铁锹的品质,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准。但如此易折、崩裂,绝对高不到哪里去。
离坚硬的“钢”,更是差得远。
劣质的铁器,卖不出好价钱,自然也没什么利润。也就本县的农民和矿工会用,卖不到外地区。
马鞍山矿区的重点还是放在挖铜上,直接铸造铜币,天下通行,这比冶铁,来钱更快。
楚天秀翻看了一下他们挖出的各色矿石。
除了铜矿和铁矿之外,还一种非常好的伴生矿,灰色的磷矿磷酸盐!
楚天秀神色不由惊喜。
这可是好东西啊!
磷矿可以用来制造磷肥,磷肥才是农田增产的超级大杀器。只是,这个时代的人,还远远认识不到磷肥和磷矿的用处。
丹阳县这三千户小县,穷的鸟不拉屎的地方。以后就要靠铁矿和磷矿,来发家致富了。
现在的朝廷,不仅没有禁止铸铜。
连冶铁,都允许私人冶炼和打造。
...
楚天秀去了一趟矿区,下午便回到丹阳县城,去了县城里的一座冶铁作坊。
相似小说推荐
-
汉阙 (七月新番) 起点VIP2020-08-01完结 蓦然回首千年,汉家宫阙依旧!时值汉昭帝元凤三年,朝中权臣当道,外有匈奴未灭,丝路不绝如缕...
-
三国有君子 (臊眉耷目) 起点中文VIP2020-08-04完结返回汉未,变成徐州市刺史陶谦的长子,陶商。我爹是讨董诸侯之一,董卓想弄死我和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