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沈氏麻纸作坊,每天都在亏损,虽然亏的钱也不太多,可依然让他的心肝儿都在疼。
这是沈家的一条退路。
一天不把昏侯纸琢磨出来,他这心里就不踏实,睡觉都睡不着。
沈大富茫然望着儿子,不知道喜从何来。
“爹,我花了不知多少苦心,哭爷爷求奶奶,总算把小昏侯给说动了。小昏侯已经答应,把全套昏侯纸术卖给咱们家了。一万两,只需要一万两,便宜不?!咱家就能造昏侯纸了!”
沈万宝激动道,“全亏我和小昏侯这么多年的交情,否则换别人根本没戏。”
“便宜啊,买了!也就两个月回本。”
沈大富听了不由惊住了,狠狠道,“干得好,总算干成了一件大事!”
一万两,也就是造一座大型造纸作坊的钱而已。
把昏侯纸造纸术买回来,使劲的造纸,用不了多久就能把本钱给赚回来。
这大楚皇朝,现在也就沈、楚两家能造纸,竞争的商人,远远比经营丝绸少太多。
...
“傻啊!”
楚天秀看沈万宝兴冲冲回沈府,不由摇头。
沈府有钱。
他本想带沈府去丹阳县大炼钢铁,有金陵第一巨富沈家的巨资投入,只需一年就能让丹阳县变成一座钢铁重县,富得流油。
沈万宝居然还不肯去,光惦记着造纸。
回头沈万宝再来找他,可就不是“一万两五座新式高炉”这个价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
他一转眼便是一万两银子到手了,再加上虞儿拿的一万两,便是两万银子的起步资金。
楚天秀不由感叹。
丹阳县那穷酸的地方,就算刮地三尺,想要弄出一万两银子,也太难太难了,非逼的乡绅们造反不可。
还是这金陵城的巨富,舍得掏银子啊!
光是沈家,轻轻松松就掏了一万两银子出来。
“现在我们二万两银子,可以在一个月内一口气建起二十座新式的小高炉了,一座一百斤,估计能日产两千斤高质量的炒钢,日产几百件农具、兵钢器。
虽然数量还是少了点,但起步应该没问题了。头一个月,我们先试验造出第一批‘炒钢’和‘百炼钢’出来。
炒钢用来造农具,百炼钢打造兵器。”
楚天秀琢磨着,朝李虞说道:“剩下就是打开销路。打造一批精良的农具和军备,卖到大楚各地去。军备我们不能造,最好是直接把钢材卖给朝廷。”
他查过一些典籍资料,发现大楚的私人铁匠铺是可以自己冶铁,打造农具,甚至打造兵器。
项氏诸侯王就是自己给自己的军队,打造大批的军备,军备丝毫不亚于朝廷。
但他是小昏侯,不是项氏诸侯王,要是自己打造兵器,总归犯忌。
李虞点头,“先试一试这百炼钢有多锋利、坚固,要是比朝廷炼制的铁还更好。回头我跟我爹说说,太尉府那边出面,为朝廷买一些百炼钢,去给军队打造兵器。”
要说在朝廷军队的门路,莫过于太尉府。
第119章.119 庚子年,御史引战!
楚天秀和李虞、狄儿、祖儿等人,回了平王府。
沈府生怕楚天秀反悔,当天便派人把一万两银子送过来,购买昏侯纸的造纸术。
楚天秀派了孙老坊主,去沈氏作坊传授昏侯纸术。
这笔交易,让沈家父子二人欣喜若狂。
沈氏造纸作坊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造纸术,为了挣回这二万两银子的投入,疯狂大上特上产能。
聘请伐木工伐木,大量收购树皮。
数百亩的造纸作坊,通宵达旦造纸,很快便能达到日常四五万张之多。
随后,李虞派了一支大队的王府护卫出城。
带上楚天秀亲自画的《水利鼓风机》、《炼钢作坊》、《各色农具》的草图,将两万银两押送去丹阳县,令县丞李敢年抓紧修建新型炼钢作坊。
水利鼓风机的关键部件,就是旋转齿轮,匠人看懂了就能造出来。
炼铁需要一千度以上的高温,需要鼓风机吹送足够的氧气。
将人力鼓风机改成水利,可以令炼铁炉内部的温度大幅度的提升,达到一千四百度。虽然只是提升了几百度的高温,但这温度已经能把生铁炼成半熟铁。
丹阳县城的大炼钢铁也要抓紧生产,大上、快上,收的商税才多,否则赶不上年底的大楚郡县大考。
...
李虞、楚天秀本想去向平王请安,谈一谈请太尉府出面采购百炼钢的事情,却并未见到他人,只有二夫人在平王府。
可二夫人却冷淡的说,平王这几日都待在太尉府,没有回来。
朝廷似乎有什么大事,经常召集朝臣们商议。李荣干脆住在太尉府,方便随时应招。
估摸着,短时间是不会回来了。
“大事?”
“听说御史台的官员,在朝堂上书,抨击今年岁举的举子们平庸无能,把举子的举荐之人,也挨个骂了一遍,骂的厉害....朝廷百官被骂了个狗血喷头,有些官员不服,因此争吵了起来。
从元宵之后,你们去丹阳县便开始争吵,到现在还没争出个结果。平王,也被骂的不轻啊!”
二夫人淡淡道。
她对这些朝廷政务也不太感兴趣,只是略知一些。具体情况如何,谁跟谁吵,却不清楚了。
楚天秀听了,隐隐感到有些不对劲。
御史大夫孔寒友,此人颇为持重,极其会审时度势,没有把握的话不会无缘无故,轻易挑起冲突。
抨击众举子们平庸无能,这相当于开地图炮啊!
御史台的官员,突然痛骂众举子平庸,定然有所目的。
莫非对“岁举制”,十分不满?
楚天秀和李虞,向二夫人告辞。
二夫人很想问一问,那《石头记》写到第几章了,为何不见二十章之后的手抄本?
她还是忍住了。
这要是一问,显得她很迫不及待的样子,未免掉了身份。还是等等吧,反正只要出来了,她肯定能看的着。
...
楚天秀去了一趟丞相府,向主管百官的丞相禀报,称身体有恙,需要回金陵城里修养。
顺便打听一下朝廷争吵的情况。
丞相府的众吏们,都惊呆了。
别的官员请病假,都装着一副病怏怏,派下属来禀报一声,请求休假。丞相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会深究。
小昏侯倒好,活蹦乱跳的亲自过来,说自己要请病假。
他哪里有半点生病的样子?
作假不至于做到这么明显的程度吧?
谢主相没在,只有王肃副相在丞相府当值。
王肃副相喝着茶水,打量着楚天秀,悠悠笑侃道:“小昏侯,本副相观你气色红润,眸中神采奕奕,健步如飞。如此健壮,不知病在何处啊?!”
“病在脑子,昏病!”
“我一到丹阳县,便觉得这县城里破破烂烂,马车走上去都颠簸,准备大修道路。我看县里面太穷,准备大上项目。我这满腔的热心,为百姓们做事。”
“可是县里的百姓、乡绅们,似乎不太乐意,都不愿意贡献银两来支持。他们非说我昏了头。”
“本小侯爷也奇怪了,我爱民如子,怎么就成昏病了?”
楚天秀笑道:“不知,副相大人准不准这病假?要是不准,那我立刻回丹阳县去,大干一番。”
“病假准了!你别折腾,本副相准了!
你只管在金陵城好生歇着养病吧,什么时候养好了病再说。县里的事都是小事,让县吏们去处理。你可不只是县令,更是贵为小侯爷,这身子金贵,可不能出差池。”
王肃副相连忙摆手,揉了揉“噗通噗通”的太阳穴,无奈道。
他是拿这金陵大纨绔小昏侯没办法。
不过,县令休病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这丹阳县是个三千户的小县,没什么油水。除了春秋农耕、收粮收税,平日也没什么事情,离金陵城也就百里远不到。
大修道路,大上项目,这耗费钱粮、徭役不知多少!
朝廷肯定是不会拨银子,只能县里自己筹措,征集徭役。
这还得了,那不得官逼民反啊!
还是让小昏侯好生歇着吧,反正皇上也没指望他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丹阳县城太平无事,就算是尽了县令的职责。
对侯爵勋贵来说,政绩都是浮云。
就凭沈太后对小昏侯的喜爱,她随便说一句话,小昏侯便能飞黄腾达,根本无需在县里干什么政绩。
“小昏侯,闲着无事,不如咱们两人唠唠嗑。你现在也是朝廷官员了,只要没出大错,晋升高官也未尝不可能,本副相看好你的前途啊!
最近朝廷上,为了岁举一事,纷纷扰扰的吵了起来,很令人头疼。御史台的官员,骂的厉害啊!”
王肃副相笑道。
“本小侯爷也听说了此事,正想了解一下详情。”
楚天秀点了点头,在王肃副相旁边的另一个空座位坐下。
那空座,是整个丞相府里的主座,谢主相的座位。
相似小说推荐
-
汉阙 (七月新番) 起点VIP2020-08-01完结 蓦然回首千年,汉家宫阙依旧!时值汉昭帝元凤三年,朝中权臣当道,外有匈奴未灭,丝路不绝如缕...
-
三国有君子 (臊眉耷目) 起点中文VIP2020-08-04完结返回汉未,变成徐州市刺史陶谦的长子,陶商。我爹是讨董诸侯之一,董卓想弄死我和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