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诺!”
两个如狼似虎的兵卒快速上前,扯着那人的两条胳膊就往外拖。那人想要说话,却被一个兵卒死死的捂住嘴巴,拖死狗一般拖了出去。
厅中诸人却并不意外,这很“朱振”……
这是厅外传来一声惨叫,那凤阳程家的家主被两个兵卒拎着手脚四肢,就从这市舶司衙门前面几十阶的台阶上扔了下去。
要知道下面的广场可都是青砖铺地,硬得很……
朱振身后一个署官凑上来,低声在朱振身边耳语道:“那人乃是凤阳程家的家主程玉麟,他的妹妹以前李善长的小妾……”
朱振微微一愣,这位还是李善长的大舅子?
朱振与李善长的关系可并不融洽,那老货一肚子坏水儿,没少给朱振找麻烦,两人是相看两相厌,很是不对付……
想了想,朱振对那署官说道:“拿着本伯的名帖前往凤阳,请明府遣人查一查这个程家,若是没有什么作奸犯科之事也就罢了,若有,定要从严查处!”
那署官一愣,赶紧应诺,弓着身子快速从侧门走掉。
大厅里的人都有些傻眼。
朱振刚刚吩咐署官的话语声音不少,很多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一阵狂汗,这朱振是当真得罪不得啊!就没有他这么狂的人,就算你要收拾程家,背后偷偷的搞就行了,犯得着如此大庭广众的说出来?分明就是杀鸡儆猴!再者说了,一州知府若是想要收拾谁还用查什么作
奸犯科之事?
不仅是程家,在座有一位算一位,若是当真清查起来,哪个敢说自己清清白白奉公守法,一点错误都没有?
程家死定了!
李善长会因为一个小妾去得罪朱振?
滑天下之大稽!杨勋敲了敲桌案,待到安静下来,继续说道:“诸位可能对于这样一个税率有所不满,认为税率太重,致使大家无利可图。伯爷向国公提议建立市舶司,主旨是增加朝廷税收,却并不像加重大家的负担。农民也好,商人也罢,都是凭辛苦吃饭、凭本事赚钱,无可厚非,因此,在将税率保持在逢十抽二成五的基础上,伯爷已然向陛下谏言,
所有手持市舶司完税凭证的商家,所缴税的这一批货物,将会畅行大宋南北,一批货,一种税,路途之中的关津之税一律毋须缴纳!”
“轰!”
这一次大厅中既不是议论,亦不是惊呼,而是彻底炸开了锅!
一批货,一种税,所有的关津之税一律取消?
老天爷!
这不是在开玩笑吧?
在座的所有商贾都快疯了!
有史以来,商税是从未完善的一个税种,却是天下第一等的重税!这是为何?就是因为关津之税太重!
何谓关津之税?各地州府会在水路必经之途设立关卡,凡国境之商火必须缴纳税费,甚至有的时候连行人也要交税,不让不让过!更有甚者,每到一地,在进城的时候就会有当地官府在
城门出按照货物的价值收取税费。
如此层层叠加,导致商税虽然从未有明文规定的税率,却常常使得税费达到货物的等值甚至远超货物的价值!商贾们反对朱振征税的原因正是于此,这一路山神鬼怪过关过卡的要缴纳无数的税费已经导致货物的价值居高不下,利润越来越低,虽然可以将成本加诸于消费者的身上
,但是货物的价格高了必然导致销量的减少,谁都会算这个帐啊!
你这里再扒一层皮,谁特么受得了?
可是现在自己听到了什么?
除去这逢十抽二成五的税费之外,毋须再缴纳一分钱的税费?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大厅中乱作一团。
其实在场之人也不乏有识之士,一眼便看出这其中的奥妙。以往的税费达到货物的一倍,可是这些钱都流到了哪里?都被货物运输的沿途官府所截留,钱进了口袋再往外掏也就谁都难受了,因此最后进入朝廷民部钱库的税钱,百
不存一。
而朱振的这种新式税率出现,看似税率大大降低,实则给朝廷的税收增加了十几倍!
朝廷税收增加,商人税收反而减小,正所谓一举两得。唯独苦了那些沿途官府,白白设立的无数的关卡,却要少收取很大一笔收税。若是当真将这种新式税法施行天下,必然使得商业大幅度的繁荣起来,各地互通有无,亦能
使得国家税收狠狠的跃上几个台阶。
对于大家来说,其实真正考虑的是朱振是否有这个能力,要求地方官府配合。因为政策虽然是好政策,但是没有人配合,全都是白搭。
毕竟对于地方府县来说,这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这就没有了。
不过想想朱振的实力,地方官员怕怕是轻易不敢得罪他的。
当然,有人欢喜就会有人发愁。
各地官府截留的税钱一向是各地贪污腐败的源泉,被一举掐灭,朱振恐怕就要成为朝廷的替罪羔羊,承受天下无数官吏的愤怒之火了……
可是朱振会怕这个么?
显然不会!
人家的志向,就是要成为彪炳史册、名垂千古的一代名臣呐!
些许谩骂抱怨与这千秋以来绝无仅有之功勋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主位之上的朱振淡然自若,看着台下喧嚣的人群,有一股浓浓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国不强,民又如何富的起来呢?没有大量的税收支撑,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快速发展起来的。或许在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眼中,现如今的东吴已经足够强悍了,甚至将来有朝一日统一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可是对于朱振来说,差的太远!
因为若是没有自己的改善,将来朱元璋顶多建立一个与过去一模一样的封建王朝,继续陷入几百年一场战乱,覆灭辛苦十几代帝王努力的结局。
他既然穿越至此,就是希望改变,改变民族,改变国家。
他希望国家变得更好,变得更加强大,让每一个都为他华夏儿女的身份倍感自豪。
这需要很强大的实力做支撑,这需要数代人艰苦的努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啊!
第524章 千秋伟业
雨,尤其是江南的雨,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时常出现,倒不是说诗人们的情绪经常性的忧郁,实在是这江南的雨,从春雨到梅雨,连绵到秋雨,总是淅淅沥沥的下个没完。
很多人体内总是充斥着湿气,不吃点辛辣的食物驱寒,就浑身难受。
当然,阴雨天的闲散,那是懒人们的专利,对于朐县来说,确实丝毫不可能存在的,这里自从建成之日起,就日甚一日的热闹,处处热火朝天。
一艘艘货船在东家的带领下,日夜不停的进入港口、离开港口,虽然这里交税,但是比起乱世中其他雁过拔毛,甚至喝血的诸侯来说,朱振其实是最仁慈的一家。
而且这里还有着整个江南最好的销路,最好的基础配套设施,但凡是聪明人都会选择从这里进港。
挣钱是一方面,能够安稳的挣钱,更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一方面。
内地各州府的特产货物一船一船的运抵,然后被码头安装了铁质吊杆的装置卸到岸上,脚夫们驱赶着马车将这些货物运送到商家制定的仓库内储存。有进就有出,这边忙着卸货,别的船却在忙着装货。或是将南洋运抵的木料、稻米、香料等货物装上船顺着水路和运河运抵应天等处,或是胡商的货船装了满满一船丝绸
亦或瓷器顺江而下驶出长江,漂洋过海的运到番邦异域。
忙忙碌碌,欣欣向荣。
朱振、张旭、安南来的胡老头三人各自撑着一把油纸伞,信步走在码头的水泥路上。
张旭指着江边那一座座铁质的龙门吊,赞叹道:“此物穷极格物至理,能够以一人之区区之力,便可将船上几百上千斤的货物轻松的装卸挪移,实在是巧妙。”
朱振呵呵一笑:“怎么,您老不骂这是奇技淫巧,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自古以来都已遍地工匠为乐,在读书眼中,所有的人只要独好四书五经晓得圣贤之道就行了,那样的天下无争无斗,必将垂拱而治天下大同。
最美好的人生就是耕读为乐,下地种种粮食用以裹腹,然后读者圣人的书本,这就是最最完美的世界。
工匠是最最无用的人,人只要能吃白饭,能懂得圣人之道就行了,制造那么多的享乐之物有什么用?
张旭哼了一声,瞪了朱振一眼:“真当老夫与那些腐儒一般毫无见识?”胡老头却是深思飘忽,瞅着那龙门吊问道:“小子,为何这区区一根铁梁只是支点的位置不同,便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差异?支点跃进,想要吊起货物所需要的力量就越大,
反之支点越是距离货物近一些,所需要的力气就越小……老夫最近昼夜苦思,却百思不得其解,小子何以教我?”
老头最近也沉迷物理研究不能自拔,这一点就跟胡德涛差不多,遇上这等不懂的问题,非得琢磨个究竟出来不可,不然茶不思饭不想辗转难眠。
自从龙门吊在码头上立起来,老头就对此产生看浓厚的兴趣。杠杆的现象他懂,以前却从未在意过。自从见到这个龙门吊,他就开始琢磨其中的道理。在他看来,这定然是属于天地之间最不可思议的道理,只要弄懂其中的原理,定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有君子 (臊眉耷目) 起点中文VIP2020-08-04完结返回汉未,变成徐州市刺史陶谦的长子,陶商。我爹是讨董诸侯之一,董卓想弄死我和爹。...
-
帝国枭色 (背着家的蜗牛) 起点VIP2020-08-27完结王朝末年,帝国内忧外患,大厦将倾。刘钧穿越而来,身为九位异姓王之一的他,拥有自己的封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