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吴宗年却站出来道:“我以为,不能冒失进攻右谷蠡王,他毕竟是六角王,地位高于二位,还是得等右贤王裁决稳妥些。”
他当然希望匈奴人立刻火并,但亦知道,拿主意的是蒲阴王,蒲阴王多疑但又谨慎,绝不可能任由伊吾王胡来。
反正最后多半打不起来,不如乘机表现一下自己对匈奴的“忠言”。
吴宗年已经决定了,不再自怨自艾,而要留着有用之身,等待机会,宜欲得当以报汉!
他不再惶恐茫然了,因为不管自己做何事,大汉依然有人,至少一个人,懂得自己的心志!那便是任弘!
果然,伊吾王反应很大,骂道:“你一个汉人懂什么,右谷蠡王,谋划反叛已经很多年了!”
“这汉人说得有道理,此事仍有疑点,吾等无权剿杀右谷蠡王。”
蒲阴王先前还怀疑,吴宗年与营地起火事件是否有关,现在却否定了这点,思索后说道:“但吾等也不能再留再铁门关外了,被夹在两座汉人城塞中间,乌孙人还随时可能来袭,不安全。”
“且先往东走,跟着右谷蠡王,他去河水南面扎营,那吾等就在北面与之对峙,提防着他,等待右贤王消息!”
……
章小眼昨夜一宿没睡,在渠犁城头上都看呆了。
先是右谷蠡王忽然解除了围困,匆匆南撤。
而到了黎明时分,北面围堵铁门的蒲阴王、伊吾王也紧随其后,络绎南行。
章小眼揉了揉眼睛,却没看到有汉军援兵抵达,只能猜测……
“莫非是匈奴单于或右贤王忽然暴死了,所以彼辈才决定撤围?”
顾不上追根究底,他立刻派十余骑兵,去南边远远跟随匈奴人,提防有诈,确定他们确实一路往东南方撤,这才组织渠犁城的人手。
赶着一切能找到的牲畜,或载或驮,将足够三百人吃一月的粮食送去铁门关。
“围城两月,铁门已经断粮好些天了,千万别有人饿毙啊。”章小眼忧心忡忡。
而当他们行到一半时,派去西边的斥候满脸惊喜地来回报:
“汉军,有汉军从西边来!”
“是轮台的赖丹校尉?匈奴人不是说轮台已经……”
“不是赖丹,是任谒者!“
很快,章小眼就看到了友军,他们只有数十人,正骑着马往东疾驰,队伍里有汉军吏士,也有头戴尖毡帽的乌孙骑士。
为首的则是一名持节的汉使,汉使手里的节杖真是多功能,可以将人胸口戳个洞,可以用来当手杖爬雪山,这会竟成了赶牛的棍鞭。
是的,任弘正带人驱赶着一大群牛,往东而去。
“章屯长,久违了。”
任弘认出了章小眼,高举节杖朝他打招呼:
“汝等也要往铁门关送粮食么?同去,同去!”
……
PS:第二章 在下午。
第133章 任重而道远
“高皇帝曾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奚充国听完韩敢当和孙百万七嘴八舌对任弘去乌孙借兵,巧施离间计的描述后,颇壮任弘之举,平日里苦大仇深的脸上,竟也出了快活的笑。
“之前读兵书时,还在想留文成侯究竟是怎样的人物?分明身在千里之外,为何却能决胜破敌。今日方知,你任道远,就是留侯一般的人物啊!”
“不错,任君可谓‘小留侯’也!”孙百万等人纷纷起哄。
韩敢当也揶揄道:“任君,你的字不该是道远,不如改叫子房吧。”
任弘摇头:“此字乃傅公所赠,与我姓名颇合,岂能乱改?”
“道远”是任弘的字,乃傅介子去年离开渠犁回玉门前,帮任弘取的,一般只有地位相仿的人,才会如此称呼他。
据说老傅自己说,他可是捡起了14岁就和木觚一起丢掉的儒书翻了好几遍,依据的是《论语》里那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任弘嘴上说喜欢,可实际上,想起这字就来气,道远道远,自己这趟“轻松”的使命果然又重又远。
从轮台跑到乌孙再回来,翻了两次天山,足下恐怕都有五千里了,老傅真是在明目张胆的毒奶自己啊!
眼下他们仍站在铁门关外,因为西门被土石封死了,暂时进不去,奚充国等人乃是绳坠而下,二人站在一群哞哞乱叫,随地大小便的黄牛群中相互吹捧。
奚充国夸任弘有留侯之风,任弘则夸奚充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不是我的功劳,多亏了当初筑关隘时你出的主意。”
奚充国回头大喊:“门还没拆开么?”
“开了开了!”
其实西门已经完全被烧毁了,只用土石封堵,从夯土墙上的烟熏火燎和凿痕来看,铁门关在过去两个月里,遭遇了十分猛烈的攻击。
任弘能够想象,蒲阴王和伊吾王初至铁门关时,还是认真攻了几次的。据奚充国说,匈奴人竟凑出了一批汉式铁甲铁胄来,足有百多具,虽然不少已经生锈,但也比皮甲强,劲道小点的弩对他们难以构成威胁。
“铁甲?”
匈奴人虽然也有冶铁锻造技艺,但远不如汉,铁甲仅仅是百骑长以上或左右贤王精锐能装备。
任弘琢磨着,这些铁甲恐怕是十多年前,匈奴人从运输大队长李广利手里缴获的,汉武帝晚年,匈奴吃了三波汉军后,又有李绪等汉奸帮忙练兵,战斗力立刻提升了一个档次。
靠着这些临时武装的重甲士,匈奴人才能举着蒙皮的坚盾,顶着汉军的弩矢,对着城门又砍又烧,终于破开了洞,搬走了城门洞里塞着的土石。
可当匈奴人以为终于攻入铁门关时,却愕然发现……
城墙之后,还有一道城墙!
“瓮城。”任弘他们也进了门,看着这个自己提议的工事,十分欣慰。
瓮城的雏形,早在虞舜的时代就有了,不过那些古人灵光一闪的设计很快就湮没在历史里,重新发明的还是墨子这个守城大师。
而有汉以来,瓮城的简略版本称之为“曲城”“回门”,居延的甲渠侯官有回门,效谷县鱼泽障则有曲城。任弘去过鱼泽障,形制与后世瓮城基本一样,除了那段略显怪异的平行墙体……
于是,在修筑铁门关时,任弘作为参与者,直接按照印象里宋明瓮城的模样提议,因为他”一夜筑城“的名声,傅介子也拍板同意。
所以匈奴人破开的第一道防御,其实只是瓮城,它与主体城墙连为一体,呈半圆形。冲杀进来的匈奴人,如同钻进瓮中的鳖,遭到头顶上四个方向的弩矢激射,哪怕身被铁甲,也会被破开甲胄,射成筛子。
只要看看地面上厚厚的血污,便能知晓那些匈奴人的下场了,他们损失惨重,只能丢下百多具尸体退了出去,之后便开始一味围困,不敢再强攻城门了。
而除了给最脆弱的木城门加双保险的瓮城外,墙体上还有两个“马面”,突出于城垣外侧,外观狭长,犹如马的脸部。
其实这也是墨子的发明,早先称之为“羊黔”:守为台城,以临羊黔,左右出距,各二十尺,行城三十尺,强弩射之。可以左右夹攻那些贴在城墙壁上死角的敌人。
所以铁门关比一般关障更加难攻,任弘担心过轮台,担心过渠犁,却从未担忧过遭到两面夹击的铁门会被攻破。
因为关城北侧濒临悬崖,悬崖下就是湍急的孔雀河,依靠滑轮和轱辘,每天总能弄到些水。
唯一的隐患,就是粮食,在任弘预想中,铁门三百将士的口粮,一个月前便已耗尽,他们顶多挖蚯蚓甩长线从溪流里钓点鱼上来熬汤,杯水车薪啊。
但看奚充国和手下士卒虽然消瘦,却还有气力,不像是饿了大半月的样子。
不等他开口,也差点在轮台饿死的孙百万便发问了。
“奚君,汝等这几日吃的是何物?“
“肉。”
奚充国不笑了,从怀里掏出一块熏得黑乎乎的肉块,自己咬了一口,又塞到了孙百万手中。
“尝尝。”
孙百万扔了一块进嘴,因为燃料稀少没做熟,有点腥,还有点齁,盐放太多了,而且味道怪怪的,吃不出是啥肉。
“不放多点盐,装不住啊。”
这一刻,奚充国笑得很阴森,将他们带到关城之内,揭开了放盐的大瓦缸。
接下来是让人毛骨悚然的场景:装盐的大缸里,竟腌着几个被开膛破肚后赤条条的人,身上的肉已被割走大半!
“呕!”
孙百万先是一愣,然后立刻将方才吃下去的可疑的肉,连同早饭的馕吐了出来。
“是死在攻城中的匈奴人。”
奚充一边熟练地帮孙百万拍背:“铁门关最后一点米粮,半个月前耗尽了,吾等知道援兵抵达至少还要一个月,而每天钓到的鱼只够众人续命,因为匈奴人鼓噪,天上连飞鸟都不过。”
“刚开始时,还用水煮铠甲弓弩,吞咽上面的兽筋皮革充饥,可后来连燃料都没了,只能烧干粪。”
奚充国摇头道:“十天前,吾等已饿得连弩机都抬不起来,胡虏攻城时,竟连推攮他们下去的气力都没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帝国枭色 (背着家的蜗牛) 起点VIP2020-08-27完结王朝末年,帝国内忧外患,大厦将倾。刘钧穿越而来,身为九位异姓王之一的他,拥有自己的封土...
-
明末不求生 (宇文郡主) 起点VIP2020-07-17完结 螳臂当车,向死而生。流寇守国门,海盗死社稷。三百年的煌煌大明,为什么走到了这样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