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枭色 (背着家的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 入库:04.13
呼声平息,刘钧对薛常青道:“老将军,这银子就交给你分配了。”
正说着,一阵厚重的脚步声响起,薛石从外面走了进来。
“殿下!”
到了刘钧前面,薛石见了礼,看了眼汤舟等人,又看了看银子,面露不解。
“你来的正好,殿下有件要事交代你。”
薛石一到,薛常青立刻收起嬉皮笑脸的样子,换了副严父的姿容。
刘钧心知薛常青望子成龙的心境,也不计较,将训练汤舟等人的事说了。
“从明日起,我去北大营,你来南大营,也方便你校练殿下的心腹们。”薛常青笑眯眯看向汤舟等人。
薛石一向喜欢舞枪弄棒,争强好勇,本就嫌练兵枯燥,没甚乐趣。
有了这个差事,登时精神提振,也没把什么心腹之类的话听进耳去,嘿嘿笑了两声,对刘钧说道:“殿下,拳脚无眼,到时候痛了,伤了,殿下可别责怪。”
飞狐卫等人远远听见,看薛石狗熊一般的体格,脸都黄了,只有汤舟和马坚浑不在意。
“无妨,这关都过不了,他们不如回家种地。”
军机大事,容不得半点私情,这方面刘钧是铁了心的。
“末将这就放心了。”薛石舔了舔嘴唇,领着汤舟等人去了。
目送薛石等人走了,刘钧想起北大营,于是说道:“待会本王会让人再送一千两银子过来,不过薛将军需要比对一下,若是北大营练得不如南大营,赏赐就薄点,以让他们相互竞争。”
薛常青自然懂得这个道理,连连称是。
又交代了些杂事。
刘钧让薛常青继续校练,自己和胡为则来到军中大牢。
“殿下。”
见到刘钧,李然面带笑容,神情恭谨。
他已经知道高鸿允被撤去了王府参军之职。
对刘钧有意对付高鸿允一事再无怀疑。
“李左傅可知东阳府,灵山县一个姓汤的县令。”
想起汤圆的身世,刘钧有心核实一下。
刘钧一句左傅让李然十分受用,心道自己虽在牢狱中,但靖王还是敬他为左傅的。
听刘钧所问,他如实回答,“灵山县是有个汤姓县令,叫汤丰臣,扶余人破关之时,这位汤县令据城死守,城破后据说被扶余人所害。”
“他家中有何人?”
“只有一子一女,叫汤舟和汤圆,只怕也死在灵山县了。”李然疑惑道,“王爷为何问及他?”
刘钧便将收留汤舟汤圆一事说了。
唏嘘了一阵,李然叹道:“汤县令是个铁骨铮铮的好官,望殿下能够善待他的子女,不过时世混乱,他们若是有人冒充,在殿下身边就危险了,景阳府东的静安府推官袁珂曾是灵山县上任县令,定认识汤丰臣一家,殿下可宣他前来辨认。”
刘钧点了点,因为春夏秋冬的事,他现在不得不多长个心眼。
李然身在牢中,但已经帮助刘钧审高鸿允送到王府的政务,也算参与政事了。
想起一事,他问道:“殿下,那个乐正如何了?”
“还在牢中,她一口咬定是朝廷派她来的。”刘钧皱了皱眉头。
“恐是高鸿允嫁祸于人,不过他高鸿允一介文官,却能养出此等死士,实在蹊跷,臣最怕背后有其他势力。”李然低头沉思。
“此话何解?”刘钧心中一动,这段时间,他也隐隐有这个想法。
若他高鸿允只是贪图权势,只需对他阿谀奉承便是。
如此处心积虑,甚至派遣刺客到他身边实在说不通。
毕竟杀了他,王位也落不到他的头上。
而且,在景州南部,与景州毗邻的胜州,朝廷常年驻扎十五万重兵。
若是他死了,王爵后继无人,朝廷只怕会一夜间大兵压境,从此收回景州,对他同样不利。
“若是景州无主,谁会得利呢?一个朝廷,另一个便只有扶余人。”李然缓缓说道。
“左傅的意思是高鸿允暗通扶余国?”
“老臣也只是猜测,或是朝廷,或是扶余国,又或是他自己,殿下要将所有可能想到,存一万个小心才是,如今的大荣朝国力衰弱,恰如梁朝末年,只怕史册上那列国争霸,硝烟不断的乱世不远了,这种时候,什么脏事都会发生。”
“左傅的意思本王明白了。”刘钧诧异地看了眼李然,这老头思虑还是很深远的。
寒冬将至,他当深挖洞,建高墙,广积粮了。
第25章 王府田庄
离开护军府,太阳已到中天。
炽热的光线洒下,晒的人脸疼,虽还未入夏,但气温却急急上来了。
回去的路上,刘钧一直思考李然的话。
正如他所说,当前形势紧迫,外有虎狼,内有隐忧。
一旦局势大乱,他到时候即便想要偏安一隅也不可能。
所以,身为景州之主的靖王,他的存在便是历史大潮中的一叶扁舟。
既然注定要经历风浪,那他便不得不去当那浪中的弄潮儿。
回到王府,他径直来到勤政殿。
在书案前坐下,他望着墙上的《万国堪舆图》。
景州的地形相对来说易守难攻,守住南北要道,便如同当代的巴蜀,能够独立一方。
而这就是景州的优势。
所以按照他的想法,当前最紧要的是想办法夺回外四府,然后关起门来,闷头搞发展。
如果哪天风云突变,他就能苟起来,浑水摸鱼。
“一个工业,一个粮食,此乃当前之要务。”刘钧喃喃自语。
当前的大荣国还是个百分百的农业国。
比起土地,九王中他的封土最小,耕地最少,更不用和大荣朝最大的地主赵氏皇族相比了。
如此劣势之下,攀科技,走工业道路是他唯一能在这个时代活下来的办法。
不过这并不是意味着要放弃农业。
在当代,他的国家拥有全世界最全的工业体系,却依然要保证十八亿亩土地红线。
为什么?
为的便是形势恶化,无法从外部购买粮食,到时候粮食能够自给自足,不给外人掐了脖子。
而景州当前同样面临这个问题。
“粮食是什么?粮食就是人心。”
刘钧的记忆中,还有老靖王对小王爷的谆谆教诲。
那一年,景州大旱,粮食减收,百姓饥寒,盗贼丛生。
若不是老靖王到处求取粮食,景州只怕早已毁于饥荒。
“胡为,咱们王府的田庄在什么地方?”
趁着火绳枪和纺纱机正大批量生产,得了的空闲,刘钧准备把玉米种下,再把红薯和土豆育苗的事吩咐了。
这样季节一到,田庄上不仅能够种上红薯和土豆,多余的苗子还能给百姓们拿去种植。
“回殿下,就在景阳城西边的汶水两岸,都是上等好田。”胡为喜滋滋的。
刘钧见他这个样子,摇了摇头,在古代,最珍贵的资源便是田产。
只要田产在手,可以什么都不用干,只收租子就行。
可以说当代的房东有多自在,古代的地主便有多自在。
“谁负责王府的田庄。”
刘钧从来没去过王府的田庄,也不知道谁在管这件事。
“是殿下的亲戚,叫刘让,按辈分,殿下还要叫他一声堂叔。”胡为说道。
“刘让?”刘钧皱了皱眉头。
小王爷的记忆里浮现出一个胖墩墩的中年人。
这个人是刘钧祖父的弟弟一脉的,和他属于堂兄弟关系。
靖王一脉在景州繁衍了二百余年,除了直系子弟,还有大量的旁支子弟遍布景州。
一开始,初代靖王念于亲情,都是直接用内库的银子养着他们。
后来随着子孙渐多,内库逐渐支撑不住,且代数增多,有些旁支关系疏远了。
再继任的靖王便取消了族谱两谍以外宗亲的供养,令其自谋生路。
不过为了帮扶落魄的宗亲子弟,还是规定历代王府要从田庄的收成中拿出部分银子建宗族公塾,以便读不起书的旁支子弟能够念书,同时接济家境困难者。
“就是他,殿下摔了的时候他还来过,那时殿下还没醒过来。”胡为说道。
刘钧点了点头。
小王爷和老靖王都是独子,没有亲兄弟,最近的亲戚也就是这一家了。
也正因为此,老靖王在的时候便把田庄交给他管,平时负责宗亲事务。
“下午我们去瞧瞧。”刘钧决定去一趟田庄。
“也顺便代母妃去瞧瞧那些刘氏宗亲,就说王府没忘了他们。”
一道声音忽然响起,却是赵玉燕到了门外。
“母妃怎么来了?”刘钧起身让座。
赵玉燕只是站在门外不进去,“你不让母妃出去,母妃只能在院子里闲逛,正巧刚走到这边,就听到你要去田庄。”
“孩儿也是清闲,打算去逛逛。”刘钧笑道。
怔了一下,赵玉燕叹了口气:“母妃以为你开窍了,想去刘氏宗亲里找几个趁手的人来用呢。”
赵玉燕一番话倒是把刘钧说愣了,因为没有在家族中生活的经验,他从穿越到现在都没想过这个事。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朝富家子 (星辰玖) 起点VIP2020-05-28完结穷逼杨轻风出现意外穿越到大明嘉靖年间,变成泉州府最有钱的人惠安李家的长子嫡孙杨聪...
-
崇祯窃听系统 (叫天) 起点VIP2020-05-28完结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 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